【從測試FSA新款功率計所延伸的期待】
FSA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品牌,很多產品都用了十年還是一樣好用,今年三月初試用了他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功率計FSA PowerBox SC,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測試。原本擔心這種萬元以下的功率計會不穩定,但測了好幾次,品質出乎意料的好。雖然還是有些小問題,但在這個價格下面,已經可以造福許多功率訓練的入門車友和鐵人三項愛好者了……下面分享幾次測試的紀錄、心得、建議與對功率計的期待。優缺點都有整理出來,疫情過後有興趣入手功率計的人可以參考看看。下面是幾次測試的過程和數據:
[測試課表一] 漸速騎50公里丘陵地,兩圈鯉魚山(一圈22.3公里),第一圈輕鬆騎不管強度,第二圈加快一點點,最後5公里再放鬆騎。
◎測試目的與過程:想知道穩定踩踏時功率計的穩定性,以及兩圈鯉魚山的時間跟NP與平均功率之間的關係。
→第一圈盡量放鬆騎,不管轉速,也不看功率,以最輕鬆的方式騎完,時間是48分22秒,NP是165瓦。
→第二圈略微加快,但以氣不喘腿不酸為原則騎完,最後快了三分鐘左右,騎45分06秒,NP是191瓦。
(因為下坡有停踩,又有被紅綠燈影響,所以這邊只看NP)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22.3公里
→單圈爬升:37公尺
→平均溫度:29度
→第一圈:NP 165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546w
→第二圈:NP 191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647w
◎測試結果:功率的即時顯示與最終呈現的數據都很穩定,也符合實際的表現。但在5秒平均最大功率上有誤差,出現在下坡路段,已反饋給廠商。
--
[測試課表二] 爬坡間歇✕3,一趟比一趟快 (第一趟最慢,第三趟最快)
Ⓞ測試目的與過程:因坡度的風阻影響最少,想在同樣騎姿下看「速度vs功率」是否成正比。一開始熱身騎三公里後,開始在熟悉的鯉魚山後山進行測試。為了使三趟的技術影響最小,所以皆沒有抽車,都是採坐姿爬坡。
→第一趟盡量放輕鬆騎,雖然腿還是會酸,但還算輕輕鬆,平均功率是269瓦;
→第二趟想騎得快一點就好,但沒控制好,快太多了,比第一趟快了近12秒,平均功率316瓦;
→第三趟超過九成力,雖還不到全力,但感覺上有比第二趟更用力,平均功率也達339瓦,的確是最高的一趟。
◎測試數據:
→單趟距離:430公尺
→單趟爬升:37公尺
→坡度:8.6%
→平均溫度:30度
→第一趟:平均功率 269w
→第一趟:平均功率316w
→第一趟:平均功率339w
◎測試結果分析與提問:
→平均功率跟費力程度的感覺一致,也跟實際的速度一致:同樣的坡度、在無風的狀況下,騎得愈快,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確愈高。
→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都是一趟比一趟高,跟實際騎乘感受和表現出來的速度很一致。想確認的問題是:「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是Garmin錶頭計算的?還是Garmin Connect計算的?」回覆:「都是錶頭做計算的,功率計只負責丟出數據讓Garmin接收端做處理。」
→從前一個問題所衍生的下個問題是:「Power Box SC 目前是多久傳輸一次數據給車錶的錶頭或鐵人錶?1秒傳一次數據?或2秒傳一次?……」回覆:「3秒傳一次」
—
[測試課表三] 強度3區40分鐘(穩定騎乘,想像自己在半超鐵的自行車賽段上)
◎測試目的與過程:功率計的穩定性。先花三十分鐘做一些技術和三趟短程高強度爬坡間歇當作熱身後,騎往東華大學外環道,開始今天的測試。全程都以盡量穩定的轉速與功率進行騎乘,每圈按一次錶(紀錄分配平均數據)。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三十分鐘熱身):32分鐘
◎測試結果分析:從NP和平均功率來看,這四圈的功率都很穩定。但最大功率(尤其是第二圈)忽然飆高到411瓦,這個數據應是誤差,過程中沒有抽車,也沒忽然重踩。從幾次測試發現,「最大功率」這個數據有時比實際來得高。
—
[測試課表四] 強度4區20分鐘(用接近FTP的強度騎東華大學外環道兩圈)
◎測試目的:功率計的穩定性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前兩圈熱身)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二十分鐘熱身):43分鐘
→第一圈:NP 122
→第二圈:NP 159
→第三圈:NP 236
→第四圈:NP 239
◎測試過程與結果:
→前兩圈熱身,主要是在第三與第四圈進行測試,結果很ok,第四圈有試著在同轉速與最小限度下再多輸出一些,功率計有反應出來。
→此次最大功率飆高的情況沒有發生。
→經過這兩次測試,在強度3區與4區穩定騎乘時,實際成績與功率計的輸出關係是十分相符的,good!
—
[優點]
● 價格親民,目前查到的網路售價是9000元。
● NP與平均功率都很穩定,就算是小幅改變輸出也能測量出來,多次測試都跟實際表現相符。
● 安裝與配對車錶與手錶的過程簡潔/方便,而且直接有轉數和功率,不用再另外黏貼磁鐵。
●「齒比」和「曲柄長」還有九種選擇,這點在許多同是大盤和屈柄功率計的產品上來看就個性化很多了,其他品牌比較少有這麼多元的選擇。
[缺點]
●雖有模擬的兩腿平衡數據,但沒有實際的功率數據。
●瞬時最大功率的數據有時會有誤差(有時正常),已回饋,這應該可以透過韌體調整。
[建議]
下面是個人提供給廠商的建議:
●可以了解為了推廣,所以9000元只有單腿數據,雖然有模擬的平衡數據,但還是期望將來有另一版本是有雙腿的「實際數據」,會比較滿足一些進階的需求。尤其是若將來可以實際分別測出兩腳在不同位置所用的「力量」與「方向」,將能幫助運動員量化踩踏效率。
●因為FSA現在有自己的APP,食望之後FSA的APP能寫好方便給其他APP串接的「API」接口(使用者同意後可以把自己數據自動導出到使用者習慣使用的APP或網站),有助於使用者把功率數據匯整到自己慣用的平台上,但希望開放「API」後能讓更多平台授權取得使用者的原始數據,做更細緻且個人化的分析。
●期待將來可以跟「電子變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分析/交叉比對」在不同齒比與阻力、轉數的對應關係。可以了解選手在「不同阻力」下所偏好的齒比與轉數;或是反過來,在不同齒比下,偏好處理何種大小的阻力。然而,從功率和轉速只能換算出「總踩踏阻力」,要實際知道車手「每一圈踩踏所面對的實際阻力」,則需要有「踩踏力量向量化」技術的功率計才行。我也知道這個技術門檻很高,不容易做得出來。
●如果是自主研發,我更期待的是能把踩踏的「效率」在不同轉換階段計算出來。多數騎乘在加速時直覺會想著「更用力踩踏」的方式是「肌肉更用力」,但只想著肌肉用力反而會喪失效率,但其實「肌肉用力(Effort)」跟「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還有很多環節會損失功率。
Effort → Force → Torque → Power → Gross Power Released, GPR → Form and Wind Resistance → Performance
每一個箭頭處所耗損的能量愈少,代表效率愈高。肌肉用力的程度(Effort)並不等於施加在踏板上的力(Force),例如在下坡時高轉速的踏板一直踩空,肌肉感到很緊張,或是肌肉不自覺繃緊、抽車的力道過猛使全身肌肉緊繃……等,只是空緊張,皆無助於踏板上施加更多的力。此外,對踏板所施加的力量不等於力矩;功率計上的總功率也不等於GPR,這裡是未來的功率計可以多加著墨的地方,若能把箭頭「Force(→)Toruqe」 以及「Power (→) GPR」中的兩個箭頭的「效率」計算出來,更有助於自行車訓練愛好者進行更精確的科學化訓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全程記錄鍛鍊的價值是展現真正的 負重 組數 次數 間歇頻率 以及最重要的「痛苦程度」,換句話說,健身是不適合數據化的,尤其我們並不會在健身房看到大多數人以按碼錶來決定施做下一組的時機,事實上是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當下的體況心情和心肺節奏來決定下一組的施做時機,這才是最重要的健身觀念分享,但我們非常容...
入錶易延時次數 在 YY L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日常,原刊於三月號《藝文青》
拼命找尋口罩的日子裡,香港人逐漸習慣了不尋常的日子。情人節過後,街上又熱鬧起來,熟悉了恐懼之後,恐懼似乎不怎樣令人擔憂了,掛在口邊的肺炎經過多番咀嚼,也開始失去新鮮感,說多了還給人杞人憂天的感覺。於是整個城市的人陸續回到日常,縱然街上店舖正悄悄地改弦更張。
而我在找尋口罩以外的時間,也回到了錄影補課的規律裡。停課了,補習學校決定一切的課堂轉為預先錄影,然後上載到系統供學生在家自學。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不同。一早起床後,不必找得體的褲子了,這段日子天天穿的都是運動褲,上衣和下身也不必講究是否匹配,因為錄影只截取上半身,舒適變了最大的考慮。離開家門,家對開窄窄的馬路是學車熱門地點,一輛輛車排隊學習泊位、倒車,從一月底的寂靜又回復日常,但我們的補習班不像學車只需兩人各自同意就可開始,依舊復課無期。這時媽常追出來,問我,拿了口罩未?我說車有,然後倒鏡裡看見自己嘴唇附近都是紅斑,口罩太局促了,易生敏感,但口罩又成了外出的必需品,因為可以遮蓋這些紅斑。
車開動,紅隧的車龍明顯地少了,一路無阻地到了銅鑼灣怡和街。商場進出開始了量度體溫的限制,只是保安都知道測溫不過是多此一舉的舉動,先不說潛伏期的長短,真的發燒了,已是為時已晚。行禮如儀之後,我走上扶手電梯,到了分校。同事正忙碌地收拾筆記,我和助教進了課室,開燈,脫下口罩,準備教材,然後開啟投影機。錄影鏡頭在課室後方的牆上,按下了計時器後,我開始了一節沒有聽眾的中文課。課室裡迴盪我激昂的叫喊,時時幻想台下是一雙雙若有所得的眼神,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看著講台上的我揮灑自如。然後猛然抬頭,才發覺平日很快過的一個多小時怎麼漫長得像剛倒過來的沙漏,尚有太多頁數等待翻揭,還有太多時間等待流逝。平日半小時的教材,沒有了同學的互動,僅僅十多分鐘就見底了,只得停下來,再準備一段時間,再重新錄影。人在停停走走之間迷迷糊糊一切好像過於失真。
課後回到辦公室,進了電梯,擠進一個狹窄的空間,空氣隔著口罩顯得特別稀薄。電梯門打開,有人出去,卻無人願意伸手按掣關門。一股心知肚明悄然滋長抽長,眼神迴避,一副無事不關己的模樣,也有一些不爽互瞄,然後門自動關了,再然後各自回到封閉的工作空間。我進了辦公室,滿眼都是混亂狼藉的口罩,有泰國的、印尼的、日本的、美國醫用的 —— 向朋友搜羅了六千多個,打算派發給有需要的學生。搖晃滑鼠,在案頭敲打鍵盤,筆記還是要如期交稿,專欄、出版等工作如常,只是職業博覽的講座、中學的文憑試分享取消了,每日見的人都是寥寥可數,文字的輸出卻多得令人腦筋發麻。香港電台本來邀請我上去分享考試心得,數日後電台聯絡說要配合政府,不允許嘉賓錄音而延期,再後來乾脆變成電話訪問。足不出戶的時代,竟然因為疫情提前來到,這時「邊爐家族」新聞甫出,人心惶惶,一切錯謬荒亂。
疫情期間去健身房的次數更頻密了。平日上課去到深夜,常與教練失之交臂。現在下午在辦公室局促得難以喘氣的時候,就去佐敦的健身室活動四肢,同時清空腦袋。官涌街兩旁都是泊車位,但因為車房林立,幾乎佔了所有咪錶位置。每次駕車去健身,恍若是日運氣的預報,車一拐彎,如果見到空位,人忍不住驚呼一聲,那種喜悅難以言喻。泊好車走入零落的健身房,有些人汗水涔涔而下,口罩還是沒有脫下,呼吸喘氣之際,時脹時縮,像魚鰓開合時的節奏,是前所未見的一抹風景。健身室對開的西餐廳在疫情之前擴大了店面,取車的時候幾個侍應在外晃蕩,大家都在空氣中失落了話語。唯一好處是他們認不出我,臉容不再是赤裸裸,彼此的眼神探問變得更銳利,卻更沒有把握。
課餘的時間花在搜集口罩,送給親友、同事和學生。有晚確定有八十盒的貨源從泰國到港,凌晨時份在西環交收,對方說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約定地址,一輛貨車駛來,雙方驗貨、點算、付鈔,是小時候電影裡交收毒品的場景。在一個口罩動輒也要六、七元的今日,我竟下意識地到處四望,擔心有伺機搶奪的人埋伏四周。荒謬的想法後來得到證實,不到一星期之後新聞報導有賊人打劫搶去廁紙,那麼小心保護更缺貨的口罩顯得理所當然。然後貨放上我車尾,絕塵而去,帶點終於完成艱難任務的滿足感。到後來接觸太多貨源而變成半個口罩專家,到後來派發防疫用品變成了每日新聞的好人好事,再後來派發口罩變成了被批評的對象,安排不周、數量不足、質素不高。不尋常的劇情每天尋常地上映。二零二零全球最發達城市之一的香港。
隔去了飛沫,還有更多的隔離營正醞釀更深層次更牽動情緒的生活日常。口罩畢竟是事發後的預防用品,隔得去病毒,但隔閡如何能夠消去?如何能夠重歸日常?不要忘了,即使一罩傍身,我們的生命依然脆弱不堪。
入錶易延時次數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物聯網IoT #智慧醫療 #人工智慧AI #長照 #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 #區塊鏈Blockchain #智能合約
【醫療數據的使用是否合乎情、理、法?】
上週談到:「連網、遠距、精準、個性化、行動邊緣」已成智慧醫療關鍵字 (https://www.facebook.com/lookcompotech/posts/1699933786772571)。
●連網:藍牙低功耗 (BLE)、ZigBee、衛星、Wi-Fi 近場無線通訊 (NFC) 和蜂巢通訊是關鍵連接技術;
●遠距:資通訊技術的發展與醫療保健意識的抬頭加速推動市場,加上數位聽診器、數位 X 光和手持式超音波系統的出現,不少加護病房 (ICU)、急診室 (ED) 和專業護理設施 (SNF) 皆已開設遠距醫療;
●精準:醫療方式與目標市場更聚焦,繼而帶動基因圖譜、FemTech 的興起,曾為人詬病量測不夠精確的智慧手錶,亦漸達醫療級水準;
●個性化:智能植入物更講究匹配度;
●行動邊緣:「資安與權限管理」多需獨立於雲端之外作業,且場域中不同設備對於網路延遲率要求差異大,行動邊緣運算的就地處理能力更形重要。
收集密度越高、顆粒度越細的醫療數據,會比健康檢查的有限抽樣次數更具參考價值;與此同時,AI 在醫療應用將更見寬廣,場景包括:1.數據管理:自動從多種管道彙整病歷或藥物資料並進行管理與分層;2.診斷:分析醫學圖像和症狀以檢測身體部位是否發生異常;3.治療:建議相關治療方案或程序以符合特定患者的最佳利益;4.預測:分析患者病史和病歷,推測疾病發展的可能性;5.手術輔助:協助手術過程須遵循的程序或評估手術風險、生存機會。
然而,物聯網 (IoT) 與人工智慧 (AI) 為智慧醫療帶來百年機遇,但也伴隨諸多挑戰;資料安全、隱私與法規特別是其中關竅。不管是遠距醫療或 AI 應用,「資料的傳遞與分享」都是極其嚴肅的議題,尤其在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 正式上路後,更讓有識之士為之憂心忡忡。雖然此前有人主張以「去標識化」匿名取代,但其實,這是一個灰色地帶。要解除身份訊息,組織仍須了解各種數據處理要求及實施的法律依據;否則,恐仍存在合法爭議風險。
號稱去中心化、不容竄改的區塊鏈 (Blockchain),也可望加入遠距醫療照護行列;不過,最原始的區塊鏈並無「分區管理」觀念,只要隸屬同一個網路,當中所有交易都是公開的!這是它的主要賣點、卻也是令人不悅的缺點;即使在私人區塊鏈中,交易也可公開給網路中的所有參與者。但事實上,由於財務條款、競爭戰略、個資保護或其他原因,多種交易需要保持私密;更何況,資料全面公開明顯與 GDPR 有所抵觸。於是,改良版的智能合約來了!
延伸閱讀:
《醫療數據能否視為無形資產?打哪兒來,往何處去?》
http://compotechasia.com/a/____//2018/0619/39148.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勤業眾信Deloitte #德國萊因TÜV #Lightstreams #PermissionedBlock
★★【智慧應用開發論壇】(FB 不公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mart.application/) 誠邀各界擁有工程專業或實作經驗的好手參與討論,採「實名制」入社。申請加入前請至 https://goo.gl/forms/829J9rWjR3lVJ67S2 填寫基本資料,以利規劃議題方向;未留資料者恕不受理。★★
入錶易延時次數 在 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全程記錄鍛鍊的價值是展現真正的 負重 組數 次數 間歇頻率 以及最重要的「痛苦程度」,換句話說,健身是不適合數據化的,尤其我們並不會在健身房看到大多數人以按碼錶來決定施做下一組的時機,事實上是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當下的體況心情和心肺節奏來決定下一組的施做時機,這才是最重要的健身觀念分享,但我們非常容易掉進數據化的陷阱,其實健身是「感覺的征服」而不是「數字的征服」。
2.天然飲食要吃足夠,怎麼開心怎麼吃,這是為了心情,不是為了增肌減脂,這不代表肥胖的人就是吃的開心的人,吃的不天然不乾淨,心情是好不起來的;有好心情,做任何事情都會更加樂觀面對結果,其實結果都已經在那裡了,重點是我們選擇以樂觀或悲觀來看待結果,要我來說,把一切當成一場戲,沒有得失心的去看待,最能分辨這其中的意義,看淡人生的得意與失意,迎來愜意的愉快。
3.儲蓄金錢有立即性的安全感,我知道錢不夠用還要儲蓄非常痛苦,我也是這樣過來的,但當有一天這些儲蓄可以成為被動收入的基底,你會感謝你自己如同我現在以自己不被理解的小氣節省個性為榮;我承認節省儲蓄是一種違反生物本能的行為,自然界的本能是有多少資源就會把多少資源在短期內用光,只有人類社會發明了萬惡的錢,這世上只有金錢這項資源可以延後使用,多說一句,物價膨脹是真的,同時也是假的,物價膨脹是人為的,不是所有商品都會按照所謂通貨膨脹的相同幅度而漲價的,當你懂了這個道理,你就懂了用錢生錢的第一步。
4.社會才是最好的學習場所,雖然它也有相當程度的危險和誘惑,但學校所學的能真在社會上用到的,只有個人品性和微軟Office。
5.我告訴大家的內容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實話,不帶任何的裝逼,也沒逼可裝,沒有科學報告來佐證,我直白的說,若是在投資上,以為看歷史數據可以來預測未來趨勢的人,就是套牢的人,我就是這樣套牢的;健身也一樣,將最新科學報告奉為聖經的人,就是商業最佳分母團體;我知道用科學報告說服人的這一套很有效,它也會繼續有效而存在,但我絕對不會用這種方式來分享健身或投資,這樣根本就不是分享者,那是新聞主播;你看了讀了科學報告的新聞主播影片後,你就會去消費並使用那位新聞主播所推薦的商品嗎?天呀!他只是把一個別人做的科學報告翻譯給你聽而已,你甚至不知道那個科學報告的實際內容和實際參數是否與它所宣稱的一樣呀;換句話說,你知道有科學報告說咖啡會導致癌症,也有科學報告說喝咖啡可以預防癌症嗎?
▪歡迎您蒞臨熊熊的FB樂活健身專頁:
https://m.facebook.com/LinTingFitness
有效但極少人相信的事。|健身:極輕重量+極高次數=刺激肌肉充血膨脹。|投資:儲蓄本金+低風險投資+高彈性生活基本支出=源源不絕的被動收入|
入錶易延時次數 在 以「入錶易」遙距延續泊車時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廣東話「智能咪錶」教學】實測QR Code入錶、遙距入錶? · 以付款卡繳費及以「 入錶易 」進行遙距繳費連結 · 有片|男子斥警㩒手阻入錶再抄牌: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