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紅回台灣的農村老物-茄芷,如何在學子的創意下,有了嶄新商機,還能走進國際舞台。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李佩玲老師積累三年的共創經驗,以後壁崑成企業提供的茄芷為主要素材,結合學生創意與其他在地織品面料,除了設計出多款潮味商品,持續為茄芷增添時代新意,同時也前進國際舞台,更進一步創造出無限商機。
🎥瞧瞧去,茄料之外的新潮商機:http://bwnet.piee.pw/39gkl8
#商周X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校園共創 #再創農村新未來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新港文教基金會」介紹 訪問:徐家瑋 執行長 1987年,歷史給了台灣,人神共同瘋狂的大家樂。以雲門舞集揚名世界的新港人林懷民,率團返鄉公演,激發在地的陳錦煌醫生,結合眾多的鄉人,創辦了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人發揮「公爾忘私」的傳統精神,踴躍參與公共事務,眾人的智慧...
再創農村新未來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數位行銷正夯,每個人每天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相當可觀。
然而,架設官網或成立臉書粉絲團,就是數位行銷了嗎?
💡專長於數位媒體與社群行銷領域的世新大學蔡佩頴老師認為,為避免農村行銷推廣落入這樣的盲點迷思,透過「校園共創農村實踐計畫」,她帶領學生團隊在宜蘭縣三星鄉成立「農學堂」,從知識系統開始進行扎根教育,提升農村數位運用的能力與思維。
🌈「校園共創農村實踐計畫」,藉由農村的實踐場域、校園的創新想法,以及政府資源挹注,共同為農村社區找回重生的力量,希望農村能夠在現代化的浪潮下持續轉動。
更多精采故事,請詳: https://bwnet.pse.is/3blx9y
#校園共創 #再創農村新未來
#商周X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再創農村新未來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該如何讓年輕人把眼光放在農村?
如何讓校園中的專業能量,在農村發揮跨界應用價值?
又該如何讓漸漸凋零的高齡社區再次充滿活力?
🎊「校園共創農村實踐計畫」,藉由農村的實踐場域、校園的創新想法,以及政府資源挹注,共同為農村社區找回重生的力量,希望農村能夠在現代化的浪潮下持續轉動。
令人感到創新的共創好點子,期盼能啟發更多對土地有熱情的師生,一起加入校園共創的行列,為農村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想像,共同攜手守護農村!💪💪💪
#校園共創 #再創農村新未來
#商周X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再創農村新未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新港文教基金會」介紹
訪問:徐家瑋 執行長
1987年,歷史給了台灣,人神共同瘋狂的大家樂。以雲門舞集揚名世界的新港人林懷民,率團返鄉公演,激發在地的陳錦煌醫生,結合眾多的鄉人,創辦了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人發揮「公爾忘私」的傳統精神,踴躍參與公共事務,眾人的智慧,眾人的血汗,營造新港微笑的故鄉──一個和諧、健康、美好的公民社會。
五大核心工作:
◆圖書推廣-
往下紮根是基金會創會的宗旨,閱讀是最佳的途徑,民國78年租用中山路會館,青少年兒童圖書館也隨之成立,開啟圖書推廣之路。
◆藝文展演-
從不間斷的藝文展覽演出活動,成為新港文教基金會成立後,一路堅持的理想。
◆國際交流活動-
藉由舉辦國際藝術節,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國際社區參觀訪問等活動,並利用接待家庭的方式與異國朋友直接溝通,互相了解,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新港雖是台灣典型的農村社會,但在國際交流方面卻已累積豐富的經驗,培養「立足新港,胸懷台灣,放眼天下」的未來菁英,將是繼續努力的目標。
◆環保綠美化-
基金會創會至今,對環保工作一向不遺餘力,包括初期的田園拾荒─撿拾農藥瓶、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教育與推廣、成立有機農園將廚餘回收再利用,還有新港自然生態教室……等。
◆社區關懷-
透過文化與教育方式,對社會及土地做全面的關懷,但是對弱勢族群,限於本身的屬性,專業能力及財力的考量,僅僅藉著活動與家訪對弱勢族群盡量的關心與協助。
粉絲頁: 新港文教基金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再創農村新未來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口頭質詢─
▶最近陸客人數減少,剛好可重新檢視我國整體觀光產業的結構,一方面檢討過去過度依賴單一國家客源,以及低價旅遊對觀
光產業升級所帶來的影響,就此機會更努力開拓新客源。以泰國為例,觀光對他們整體國家的產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中
國的旅客因身上的現金帶得不夠,被原機遣返中國。泰國政府認定要到泰國旅遊就一定要消費,沒有帶錢可能就是沒有準備要
消費,如果只是刷卡,可能會進入「一條龍」的特定商店裡面,所以就不讓他們入境。本席並不是主張要比照辦理,但是這凸
顯泰國政府想吸引更高端、願意消費的旅客魄力,而且這個消費一定要到基層各個產業。
▶臺灣目前的旅遊型態,有幾個檢討重點,第一是分流,需針對其他國家的旅客加強外語行銷,並由中央資源挹注,運用網路科技作外文網站的規劃和維持,以落實景點分流,讓國際遊客能充分掌握一些知名度小的城鎮的旅遊資訊。第二,提高公共運輸可及性。雖然許多小鄉鎮沒有國際級景點,但是現在國際上很流行農業旅遊和環保旅遊型態,許多不為人知或者人煙稀少的城鎮其實非常有潛力來開發新的觀光資源。像花蓮縣瑞穗鄉很適合agritourism,但是該地一度連續8小時都沒有火車停靠,所以它需要相關公共交通運輸的配合。我們也一直期待臺鐵增軌計畫,尤其是花東雙軌建置的過程當中,快車、慢車都能有更多班次停靠,這樣也可以造福過去比較少人能抵達的小鄉鎮。我期待未來我們整個建設的方向還是要以觀光資源能夠分流到各個衛星景點為主,觀光資源得以全民共享。
▶秘魯有一個很重要的景點Machu Picchu(馬丘比丘),這個地方沒有公路可以抵達,要去那裡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搭火車,另外一個就是走路。用四天的時間走古印加帝國的路線,用馬幫旅客運貨,由地方原住民擔任嚮導,行程中有時是露營。四天的旅程想參加都不一定排得上,因為他們要保護環境,所以有名額限制,但它是在國際上非常受歡迎的路線。像這樣一個沒有公路可到的地方,它的國際觀光產值居然遠勝於我們臺灣很多交通四通八達的地方,由此可見,交通固然是配套,可是景點本身的吸引力和它的品質才是我們要去加強的地方。
▶前幾個禮拜本席也從花蓮搭船到日本的石垣島。石垣島的人口不到花蓮吉安鄉的一半,大概只有5萬多人,但是它的年度觀
光產值高達130幾億,是全花蓮縣的好幾倍,所以並不是人少的地方或沒有公路的地方就不能創造觀光產值。它的公共運輸、
外文資訊都非常充裕,讓我們覺得到了那裡以後要去什麼地方觀光都很方便。其實臺灣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我們沒有去整合出
這些潛力。我也相信其實臺灣東部還有很多沒有發揮潛能的地方,我們要在偏鄉地區創造更高的生活品質絕對是有機會的。
賀陳部長旦:是的,我百分之百同意。目前這個時代網路發達,這些事情都比以前更容易做到。
▶除了整體方向和資源配置的結構性調整外,我也希望能有一些政策上的鬆綁。臺灣是個海洋國家,但是觀光碼頭設施不足,
觀光用的船隻和觀光活動的設備常在跟漁民搶有限的碼頭設施,讓我們沒有辦法兼顧漁民的生計和觀光的需求。以一個海洋國
家來講,我們的海上運動和各種海上休閒活動不該是這樣有限的狀況,所以也希望你們能結合漁業署和海巡署等其他相關單
位,重新檢視如何善用做為一個海島國家該有的海上資源。
▶為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和多元的旅遊型態,東部地區有很多小型、微型的部落導覽,但是若要農村社區或原住民部落的人去考導遊證照,採取和其他導遊合乎同樣的標準,其實會造成一些阻礙,所以除了現在法定的導遊工作類別之外,觀光局是否可再研議另外一個屬地方型、部落型的導覽相關工作人員的證照?它可以上山下海,去秘密景點,但仍被納入整體的配套或套裝行程的相關規範當中,不要因為門檻過高因素,而造成許多人合法就業、創造新的在地就業機會的障礙。
謝局長謂君:我們會來多元輔導。採取類似解說達人或解說志工或地陪的工作。
▶開放性水域的救生其需求和一般游泳池是不一樣的,因此不管是水上活動,或者是野溪等等河川中的溯溪或泛舟活動的救生
需求,皆需要很多配套,而且需要超越過去相關法規的限制。希望你們能夠針對這些一併進行總檢討。
再創農村新未來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面臨整個區域整合的趨勢,必須積極尋求加入 TPP、RECP 等區域整合的機制當中。去年各國已達成 TPP 最後協議、所有的談判均已結束,我們也取得相關TPP 談判結果的本文,惟行政院、經濟部後續的相關資訊卻相當有限。經濟部宣稱 1 月份已成立 TPP 溝通專案辦公室,相較過去在服貿議題上的處理,政府願意更積極地與社會各界溝通,本席予以肯定,但是針對法規盤點包括國內的法規中落差的部分、及協助可能面臨 TPP 負面衝擊的相關弱勢產業,做了哪些準備?本席關切我國加入 TPP 的議題已歷經 3 任院長,雖然政府一再強調「溝通」,但與國會溝通上的相關資訊明顯不足。TPP 溝通專案辦公室目前看來是宣傳多於實質。以日本為例,這必須靠整合外交系統、農業體系、經濟體系及貿易體系合力達成目標,絕非單靠個人的力量進行溝通或上網宣傳。
部長:已指示各部會於 3 月31 日前,必須將所有法規落差及盤點完成清倉,並列出最後的清單,屆時會是溝通的良好時機。將於 3 月底一併提出我國加入 TPP 的影響衝擊評估報告初稿。
▶各部會在評估的過程中,應特別關切弱勢產業尤其農業,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及最近農委會所提出的數據,預估將有 600 億到 700 億元的農業損害,勢必要儘快協助農民做相關產業調整與輔導措施。院長也希望有機會能夠在東部務農,但至今未見政府對東部農業積極的政策,好讓整體農村經濟出現新的活力與發展的契機。再者,即便東部地區有良好的農產品及極佳的天然環境條件,惟現今東部最匱乏的正是農業二級加工設施。東部良好的農產品送至西部加工,再送回原產地行銷,這些物品在交通運輸上所需要的成本,對一般的小農、家庭農業、部落型農業或社區型農業而言成本負擔大,對地方農村的經濟也沒有顯著的助益。東部地區所欠缺這些環節,本席與政府已經討論多年,從當初討論在地經濟的問題,直到現在我國準備加入 TPP 的過程,均遲遲未見政府提出相關配套與具體作為。現今農委會規劃的方向也較欠缺小農與家庭性小型農器的輔導與協助,大多以傳統的農會為輔導機構的型態,既無法因應新的趨勢,也無法提高年輕的農民願意留下來,以創造新的農業、農村活力發展的新契機。建請農委會在計畫推廣方面應該特別注重青年農村創業。另外,要個別農戶裝置自己的加工設施,經濟效益有限,所以需要進行整體區域性整合,這個整合該由誰來做?是否要依賴傳統的農會體系,還是要另外成立一個可以超越以鄉鎮為基本標的的新型態區域整合機制,理應跟地方、農改場、農糧署溝通,地方的農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返鄉的年輕人的需求是什麼?就我的了解,目前行政部門並未積極地跟他們溝通,就他們的需求做比較直接的規劃。
農委會主委:今年開始執行的花東計畫有機農業面積應會倍增,全國農業面積為六千多公頃,花東地區的面積則占一千五百多公頃,依照4 年計畫,未來有機農業將會倍增三千五百多頃。花蓮與台東的縣長都非常重視有機農業的發展與食品加工,譬如現今批發市場改建計畫須花費兩億多元,這部分在花東計畫中已經核定,至於相關的產銷履歷,或是保健食品方面,目前我們也正在評估花蓮縣的相關產量是否足夠,如果相關產量足夠,農委會將輔導他們成立加工廠。今年 1 月,已在花蓮舉辦青農座談會,將花蓮的青農為重點規劃對象。另外,除了農會以外,也會針對產銷班進行規劃,希望吉園圃能導向產銷履歷。
▶過去以相關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做為補助依據,但是這個辦法也有一些限制,譬如當農損面積沒有達到一定比例時,農民就拿不到相關的補助,如果土地承租產生相關的爭議,農民也會面臨相當大的風險。之前推動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許多大佃農、年輕務農者都面臨極大風險,去年開始試辦農損災害保險制度,其實印度早就推行,其他國家推行的制度應該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為什麼試辦至今只有高接梨部分納入相關的保險機制,畢竟種植高接梨農民的比例還是不多,希望這個保險制度的建置能讓更多農民受惠。
主委:高接梨部分比較好推動,所以只納入高接梨,今年開始推動芒果、水稻、農業設施及漁業中的石斑魚,以及溫網室之類的農業設施。商業保險也正在談,如果保單出來,由農民投保即可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