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的收出養法規,會嚴格檢視收養人的養育能力。並非想要養育,就可以養育。從國際對同志家庭的研究,與台灣現存超過一百個同志家庭中可以看到,同志家庭對孩子的愛與照顧,與異性戀並無二致。」——婚姻平權大平台(長輩圖在此>>http://bit.ly/2Q1f4Qb)
👉小兒科學會與心理學研究怎麼說?
(資料來源:婚姻平權大平台與報導者)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公開表示:支持同性配偶享有同等的婚姻權與子女撫養權(包括寄養與領養),以追求兒童最高程度的安全與福祉。這份聲明從兒童人權角度出發,列舉會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如:穩定的社經環境、社區資源、歧視等),明確表示雙親的性傾向並非這些影響因素之一。>>http://bit.ly/2Fv9MIB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系教授帕德森(Charlotte Patterson)分別於 1992 年與 2013 年發表學術論文,回顧自 1980 年代起的相關文獻,發現大部分的研究結果相當一致:同性雙親與異性雙親的子女,在個人心理發展、性別發展、社會關係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台灣精神科學界與心理學界,分別於 2016、17 年發表聲明支持同志家庭收養權(資料來源:婚姻平權大平台與報導者)
台灣精神醫學會:「女或男同性戀家長所養育的孩子與異性戀父母的孩子,在發育、適應力或總體福祉上並無明顯差異;亦無證據顯示同志家庭會影響子女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http://bit.ly/2KeKH3o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已有充份的實證研究支持,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長與家庭及社區的穩定息息相關,而與養育者的性傾向無關。」>>http://bit.ly/2DLgHeV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台灣臨床心理學會主張婚姻平權,支持同性婚姻。我們主張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等不同性取向者,均應享有與其他公民完全平等的權利和責任。」>>http://bit.ly/2KfB9Vw
👉來源與延伸閱讀:
報導者:同志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嗎?從科學研究角度看5個常見問題 >>http://bit.ly/2Fwth3z
報導者:走入同志家庭>同志伴侶:其實我們都一樣>>http://bit.ly/2PBFyIl
報導者:走入同志家庭>原來我們是次等公民>>http://bit.ly/2zha7J9
出養法規 在 【兒福聯盟】 收出養服務影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出養 孩童,並同步為孩子們媒合收養父母,這些孩子平均需等家255天,而年紀愈大的孩子,尋家的機會愈渺小,我們努力和時間賽跑,期盼能趕在孩子長大前 ... ... <看更多>
出養法規 在 臺北市兒童及少年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的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和台灣的收出養法規不同唷!即便孩子成年了,還是要經過生父母的同意,但成年(20歲)的孩子,可以準備好文件,雙方合意之情形下向法院提出聲請。 若您有收出養相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