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贈書摸采公告
( 兼論施昇輝兩項不容易的普通常識)
今天傍晚在咖啡廳一角,閱讀了一篇商業大師6項必備技能的文章,第一項技能邏輯思考能力。 作者提到當他詢問富豪們有何過人之處,他們幾乎異口同聲說是常識和邏輯思維,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今天要推薦查理蒙格的暢銷書,<窮查理的普通知識>,我在視頻中多次說過, 巴菲特這一生中最讓我羨慕的就是有(良師益友),查理蒙格就是其一。
巴菲特說蒙格用思想的力量,讓他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他會比現在窮很多。 我個人則是欣賞蒙格的逆向思考,以及協助巴菲特時的(有情有義),這四個字能做到一生就不虛此行,為此我也將這本書贈送我們視頻中(查理蒙格的會員們) 每人一本,表達對他們的謝意。
普通常識並不普通!
我也曾在電視節目中提到施昇輝老師,有兩項舉動,是我認為他在投資界已留極大功績。
巴菲特說投資就是兩門課,第一,投資標的的估值,第二, 如何看待市場價格的走勢。 第一項是投資的IQ,第二項是投資的EQ,這兩道難題困擾了投資者幾十年。
每一個人都可以推廣0050,但當時由施昇輝推動,有他因緣具足的條件,這和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別人來做都很難有這樣的效果。台大商學系高材生,証券業待了二三十年,中年失業,投資失利,因為一檔0050的扭轉了人生,你說這還不夠說服力嗎?
而健康的投資心理素質其實並不容易培養,特別是台灣的散戶,施昇輝的一句經典之語(大不了套牢),對這種有代表性的指數型基金如台灣0050,或者標普500,看似簡單,但非常親民,有說服力的一句話,也吻合了巴菲特的操盤心法。
巴菲特的兩項難題,被他這兩句話給輕鬆破解,全台投資達人不見得有多少人有此功力。 不過施昇輝好像對有些學派的信仰者,對他有時短線進出的質疑有些許困擾。
在這裡公開勸施昇輝老師不必介意,這是因為長期持有0050不進出也是一件難受的事,生活中需要一點樂趣,挑戰施老師的信仰跟質疑,也是鞏固他們信仰的重要理由之一, 施老師的存在對別人的生存有重大意義。
0050到底可不可以短線進出?有方法,有策略,也喜歡,也就沒什麼不可?我曾告訴我的學員們,投資有時候是藝術跟科學的結合,因人而有不同的調整, 閨房裡太太喜歡你先親左臉?還是右臉,試過幾次你就會找到最好的位置,這種事,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閨房的樂趣還需要有標準嗎? 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就是最好的。
這次的摸彩考題,有一點點難,你要上網去查一下,但有意思, 辦法如下。
1) 查理蒙格說,「我們起初是葛拉漢的信徒,也有不錯的成績,慢慢的我們培養起更好的眼光,一旦我們突破了葛拉漢的局限性亅, 請問這個局限性的突破是指什麼?( 提示,普世智慧的投資應用,書中第二講), 萬一找不到就寫一下你的認知。
2) 寫出你的答案,按讚,分享, 活動截止時間,禮拜天晚上12點。 我們會從中摸彩三位幸運得主。
哇噻,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明天一過又是週末了,若每個月都有這樣的假期一定很爽!
祝你秋高又氣爽,盡早收到打疫苗的通知!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許睿光-《 光 》的殿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睿光談星座|下週運勢 12/06~12/12,歡迎收看並多分享哦! 太陽落在射手座,水星也落在射手座, 射手座是一個具有冒險精神、為了理念而向前衝的星座,加上太陽水星與充滿動力的火星呈現三合相位, 會感覺體力好像變好,也會開始想作一些比較刺激大膽的事。 這個熱情的能量也帶動愛、性能量的需求,所以單...
「分享的力量大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許睿光-《 光 》的殿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正想對你說- #康軒五上#議論文#分享的力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國小國語五年級康軒第五課分享的力量-2 曾琬淳西松國小 的評價
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甚麼受傷的地方一直復發,甚至沒辦法完全好起來?】
平常在詢問個案的病史時,很常聽到個案反應很久之前受過傷後,這個傷就一直反覆的出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作。甚至有些個案反應在受傷後,雖然沒有這麼痛了,但是仍然覺得受傷的地方”怪怪的”或是一直有不舒服的感覺,究竟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造成舊傷容易復發的原因非常複雜,除了之前分享過的腳踝慣性扭傷時,提到的本體感覺的喪失之外,組織結構的強度與動作控制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身體受傷後,受傷的組織會經歷以下的進程:發炎期、增生期、重塑期。
發炎期:紅腫熱痛、清除受傷、死掉的組織
增生期:受傷的組織開始癒合,但受傷的部位還不夠強壯
重塑期:癒合狀況逐漸完成,組織開始重新排列,慢慢回復組織的強度 在
發炎期我們會建議透過被動的關節活動,或是周遭關節的活動來幫助恢復。而增生期與重塑期則可以開始慢慢增加活動的強度,藉由適當活動的刺激來促進修復,並讓新生長的組織變得夠強壯。
而舊傷老是反覆發生的個案,有些人是因為在受傷後過度保護受傷的部位,沒有適時地去活動身體,導致周遭的神經肌肉控制變差、本體感覺下降,使受傷部位變得”遲鈍”。此外,在組織修復的期間沒有給予適當的活動刺激,也容易讓修復的速度變慢,新長的組織不夠強壯,未來在活動時能承受的力量下降,造成再次受傷的機會增加。
第二個常見造成再次受傷的原因則是個案太快恢復原本的運動強度。這類的傷害復發的間隔通常比較短,主要是當疼痛已經有明顯的緩解之後,許多人會以為受傷的組織已經痊癒,就馬上回到原本的運動強度。而事實上當組織修復進入增生期與重塑期時,疼痛就會漸漸的緩解下來,甚至可能已經沒有明顯疼痛產生。但此時的組織其實仍未完全修復,或是新生長的組織仍處於比較脆弱的情況,這時若沒有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強度,突然讓組織承受太多的負擔時,便容易造成二次受傷。
第三個可能的因素是造成舊傷復發的原因來自於動作控制不良,根本的動作控制問題並未透過訓練來改善。許多個案並不是因為外力的撞擊,或是瞬間的拉扯造成傷害,而是在日常生活裡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突然開始痛起來。針對這樣的傷害,比較可能是因為該部位的控制能力不佳,導致日常生活中會反覆做出相同的動作所產生。而這類的動作雖然不會對組織造成過多的負擔,但因為頻率過高,使得同樣一群組織在反覆承受這樣的力量,日積月累下來還是會造成傷害。當我們沒有針對這個動作問題做訓練改善的話,即便受的傷癒合了,過一段時間還是容易會因為過度使用再一次受傷。
總結來說,受傷後並不是只要休息就好。在身體修復的期間,給予身體適當的運動除了可以幫助復原之外,也能減少受傷復發的風險。但太急著增加運動強度也可能會有反效果,當疼痛問題已經好的差不多的時候仍不能大意,後續的訓練仍然要循序漸進增加訓練強度,並保持運動的習慣,才能讓新生長的組織變得更強壯。最後我們也不能忽略造成傷害的原因,針對動作控制失能的問題做訓練,更能減少未來復發的風險。
#傷害復發 #組織修復 #動作控制 #運動訓練 #預防醫學 #物理治療 #reinjury #healingphase #trianing #motorcontrol #preventivemedicine #physiotherapy #hunterptworkout
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 — 獻身志業,擁抱人生的不完美】
「醫師,這個病有藥可醫嗎 ? 如果沒有,怎麼辦 ?」擔任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治醫師的陳燕麟醫師,國三就發現自己罹患「肢帶型肌肉萎縮症」(簡稱肌萎症),是一種四肢會逐漸無力的罕見疾病,目前仍沒有治癒的方法。
■生命的缺口,成就一生的志業
「我國三的時候,發現自己跑步越來越慢,覺得奇怪,在高一時確診,才知道我罹患了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得知之後傷痛萬分,但怕家人與朋友擔心,仍然強裝鎮定,陳醫師回想,「我高中畢業時還向同學誇下海口,說我有三大目標:第一,當醫生,希望治癒我的病;第二是唸博士班,深入了解這個疾病的機制;第三,是開漫畫店。」他笑著說。但隨著唸書過程,發現該疾病沒有治癒的方法,便萌生退意,總覺得無須多花心力在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上。
因為內心的抗拒,陳醫師後來選擇的研究方向也都與該病無關,直到三年前就讀博士班的某一天,指導教授對他說:「你兼具『醫師、病友及家屬』的三重角色,不研究這個太可惜了 !」後來,陳醫師換個角度想,疾病能治癒當然最好,但若沒有辦法,只要有任何方式可以減緩其發展,還是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帶著師長的支持與鼓勵,陳醫師毅然決然踏上神經肌肉疾病的研究之路,也在今年和日本相關單位聯繫,打算赴日進修肌肉病理學。
不過,他也感慨地說道:「前幾天我到台中參加一個神經肌肉病理的研討會,遇到當初診斷我的楊智超醫師,至今已過了十八年,從最初的排斥、懷疑到欣然接受,當我繞了一圈終於又回到這條路上時,楊醫師也要退休了。」在台灣,研究該領域的學者相當少,這類病例也因為不多,所以醫院並沒有資源額外培養一位該科的醫師。
因此,陳醫師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或許有機會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而他也和我們分享,近年來在研究上愈做愈能發掘出有意義的成果,即使無法投稿論文,卻能滿足他探索問題的好奇心,甚至發現以前看似無關的所學,都能相互融通,能運用的資源也相對較一開始就投入肌肉研究來得多。言談中,陳醫師道盡一路走來的波折,但從他略帶喜悅的表情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重回崗位」的堅毅決心[1]。
■不讓疾病留給下一代,「基因檢測公益計畫」誕生
陳燕麟是新店耕莘醫院病理科醫師,也是「肢帶型肌肉萎縮症」患者。高一時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四肢也隨年紀逐漸萎縮失能,面對自己的疾病,陳燕麟有著超凡理性,「目前還站得住,我能走就盡量走,多感受走路的感覺。」
陳燕麟回憶,在國二、國三的時候,自己跑步愈來愈慢,甚至腳踮不起來,心裡覺得奇怪,就去看了醫生,住院期間,做了一堆檢查。
「出院前,主治醫師對我說,要做肌肉切片檢查,因為是一個小手術,躺在病床上就可以了。這個手術在左大腿打了麻藥,再拿刀把皮割開,把肉挑出來,雖然有打麻藥,但是在取出肌肉組織,剪斷的那一瞬間,還是有痛覺。」陳燕麟對這段過程,留下深刻印象。
「你罹患的是肌肉萎縮症,這個病是沒有藥醫的。」醫師告訴燕麟檢查結果。「那一瞬間我懵了,在醫學發達的年代,怎還會有這樣情況?那時,我是怎麼回到家的,都想不太起來。」
醫師的珍斷對陳燕麟影響很大,這也是他現在致力研究肌肉萎縮症,希望以基因檢測做為第一步的原因,當基因檢測愈來愈成熟,可以讓某些病友,不用體驗可怕的肌肉切片手術。
「有次閃過一個念頭,其實,我不一定要治癒這個病,如果有機會可以減緩它惡化,例如,本來 30 歲要坐輪椅,延緩到 40 歲,這 10 年的時間就有很大意義。」[2]
■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
陳醫師接著說明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通常造成肌肉萎縮、無力的症狀有兩大因素,一是肌肉細胞本身無法正常運作,二是神經傳導出問題。醫師會透過臨床症狀和神經學方面的檢查來區分這兩類。分析過後,若判斷屬於肌肉類問題,牽涉到的基因大約有 150-200 個。
然而,早期的基因檢測並不發達,頂多鎖定特定一、兩個基因,採用桑格定序 (Sanger sequencing) 檢驗,效果不彰,所以即使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疾病類型,仍不曉得是哪個基因出問題,加上當時也沒有資料庫的概念,所以分析結果也就束之高閣,無法多加利用。
隨著次世代定序技術 (NGS) 問世,檢測以組合基因 (panel) 的方式,一次可偵測多個基因位點,較過去更有效率。但是,陳醫師也點出其中的挑戰:「萬一測完結果是陰性,變成還要再找其他的組合 (panel) 來做,而一次檢測的費用大約四萬,多次檢測的醫療花費相當可觀,也會造成病患很大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即便病人願意自費,醫師也無法保證一次的檢測結果就能找到確切的答案和治療方式。」
即使如此,基因檢測依然有其重要性。在看診過程中,陳醫師發現許多患者仍渴望孕育生命,也有家屬擔心自己帶有隱性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而最佳的防範策略就是基因檢測,因此他決定自掏腰包,默默協助病友。
後來,病理科主任在跟陳醫師聊天的過程中得知此事,鼓勵陳醫師以募款方式執行,「基因檢測公益計畫」也就應運而生。起初,僅得到醫院同仁的支持與贊助,資源並不多。直到某一天,陳醫師接到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的電話,表示希望一起響應,並協助募款,後來透過新北市醫師公會籌辦的攝影比賽,以及攝影作品的義賣,終於募得了兩百七十萬左右的資金,讓計畫得以順利進行[3]。
■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
肌肉失養症(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群和基因遺傳相關,臨床上緩慢進展、逐漸惡化的肌肉疾病,可影響四肢、軀幹、顱面肌肉,並且在顯微鏡下,顯示有肌肉組織的不正常退化及再生。
而所謂的肢帶型肌肉失養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LGMD),指的是一群異質性的進行性肌肉失養症,主要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近端肌肉,以體顯性/隱性遺傳為主,與常見的性聯遺傳肌肉萎縮症(Duchenne裘馨氏/Becker貝克氏肌肉萎縮症)有所不同。LGMD最早是由兩位英國籍的醫師,John N. Walton以及 F. J. Nattrass,於1954年提出。據統計LGMD是第四常見的肌肉失養症,保守估計其盛行率約為20,000分之1。
罹患此病的患者,其共通點為近端肢體無力、萎縮,早期會發現患者爬樓梯有困難,或是蹲下後再站起來,需要以手撐地、撐膝蓋(高爾現象, Gowers Sign)。患者走路時會左右搖擺,呈現蹣跚步態(waddling gait),要把手舉高也可能會出現問題,並且觀察其肩胛骨會有左右不平均的現象(翼狀肩胛,scapula winging),小腿肌肉可能會假性變大(pseudohypertrophy)。
一般而言,兒童期發作的患者以骨盆帶的近端肌肉為主,而成人發作的患者會同時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肌肉,容易造成肢體活動度的限制,甚至須坐輪椅。大多數LGMD的患者並不會影響智力發展,並且臉部的肌肉、遠端四肢的肌肉在疾病早期不受影響。抽血檢驗可以發現患者血液中的肌肉酵素(Creatine Kinase, CK)顯著上升。
依據患者的不同基因病變,其發病時間、疾病進程、臨床表現、嚴重程度,以及預後各有不同。依照基因遺傳方式的不同,可概分為體顯性遺傳(LGMD1),以及體隱性遺傳(LGMD2)兩大類,其中以LGMD2為大宗,病患數量相對較多。
LGMD有各種不同的亞型(subtype),是由於不同的基因突變影響不同的肌肉蛋白所造成。依據影響的肌肉蛋白不同,可概略分成Dystrophin–glycoprotein complex 的 病 變 (LGMD2C-F,P) 、 肌 小 節 (sarcomere) 相 關 蛋 白 的 病 變 (LGMD1A; LGMD2A,G,J)、肌纖維膜上(sarcolemma)運輸蛋白(Trafficking)相關突變(LGMD1C,2B)、核蛋白病變(LGMD1B)、醣基化(Glycosylation)相關蛋白的病變(LGMD2I)、泛素-蛋白酶體路徑(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病變(LGMD2H)等,目前已發現有超過25種亞型。
■為肌萎症研究鋪路,做到不能動為止
肌萎症基因檢測的費用每例3萬元,一開始陳燕麟醫師打算自掏腰包、每月挪用一部分薪資去做這件事。「3萬元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算太貴,但對許多病友來說,因病沒了工作、生活都成問題,更別提拿錢做基因檢測,想減輕病友的負擔。」陳燕麟說,自己經濟狀況算好的,還有工作,只要能溫飽,其它的錢想拿來做有意義的事。
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任馬鴻均獲悉後深受感動,「陳燕麟醫師這股傻勁讓我和醫院同事們非常敬佩,但這公益之事,應集合社會之力,一起推動。」馬鴻均向院方呈報此事,耕莘醫院大力支持這項計畫,並成立專門的肌肉罕見疾病核心實驗室,也期待善心人士共同響應這個公益檢測計畫。
陳燕麟感謝醫院支持,他希望趁著自己還能動,「做多少算多少」。下位研究者可以站在他肩膀上往前走,如同鋪路一樣,前面鋪好了,後面的人只要接力進行就好。
因為疾病曾經畏懼死亡,陳燕麟體悟生命脆弱,「如果有什麼想做的事,遲做總比沒做好,即早找到方向,或許這輩子不見得達到終點,但至少可以離終點近一點。靠近一點,看到的東西一定不同。」
關於肌萎症這個疾病,陳燕麟說,研究的前輩很多,很棒的研究者也很多。但他自信對於這件事的堅持無人能比,希望盡己所能,貼近這個疾病、找出更多可能解決這個疾病的方法,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不過他相信,只要開始走,終點線就不遠[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2]
(大愛電視 DaAi TV)「是醫師也是病人 - 陳燕麟」:https://daaimobile.com/project/5f3f80d0bdde990006f93df9
[3]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4]
(罕見疾病基金會)「把疾病留在這一代!肌萎症醫師陳燕麟發起基因檢測公益計畫」:http://www.tfrd.org.tw/tfrd/library_d/content/id/2541
➤➤照片
∎(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罕病電子報 第35期」:https://dpt.cch.org.tw/upload/site_news/4614/1098/35_%E5%BD%B0%E5%9F%BA%E7%BD%95%E7%97%85%E9%9B%BB%E5%AD%90%E5%A0%B1%20%E7%AC%AC35%E6%9C%9F-Muscular%20dystrophy-dystroglycanopathy%20(limb-girdle)-20200108.pdf
圖說:骨骼肌蛋白相關的肌肉失養症病變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肌萎症 #肌肉萎縮症 #陳燕麟 #罕見疾病 #LGMD
罕見疾病基金會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GeneOnline 基因線上 / 大愛電視 DaAi TV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彰化基督教醫院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擁抱生命的不完美!全台罕見疾病發聲出版計畫:https://bit.ly/3sLwktw
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許睿光-《 光 》的殿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睿光談星座|下週運勢 12/06~12/12,歡迎收看並多分享哦!
太陽落在射手座,水星也落在射手座,
射手座是一個具有冒險精神、為了理念而向前衝的星座,加上太陽水星與充滿動力的火星呈現三合相位,
會感覺體力好像變好,也會開始想作一些比較刺激大膽的事。
這個熱情的能量也帶動愛、性能量的需求,所以單身的你可以試著去表白喔!有伴侶的朋友可能會有如膠似漆的幸福感。
而金星和海王三合的相位,也會讓水象星座的朋友,處在一種浪漫的氛圍當中~
另人期待的下週運勢,趕快來看影片吧!
好運旺旺
射手座 光明正向 大膽前行
牡羊座 充滿希望 朝目標邁進
獅子座 呼朋引伴 匯集力量
天蠍座 浪漫幸福 財運上揚
運勢平穩組
水瓶座 人際擴大 意見領袖
雙子座 伴侶合夥 貴人運旺
雙魚座 桃花朵朵 職場發光
魔羯座 內在轉化 等待蛻變
加強戒備組
巨蟹座 他人干擾 情緒起伏
處女座 工作順心 注意濫情
金牛座 伴侶合夥 用心安撫
天秤座 人際緊張 以柔克剛
桃花最旺 射手座
財運最旺 天蠍座
事業最旺 雙魚座
◤ 許睿光老師 ◢
人稱光老師,為「改造命運的專家」
螢光幕前,是大家熟知的占星塔羅專家
螢光幕後,是一個身心靈工作者,擅長解讀「星盤」,來看見個人生命藍圖,再以新時代的手法,來協助一個人克服生命難題 : 如釐清人生方向、釋放情緒障礙,以及工作、事業、財富、健康、愛情、伴侶、親子、成癮、家族業力、前世今生等種種課題。
十多年來,解讀過數千張星盤,療癒過上萬個案,開設各種工作坊,於兩岸三地培訓靈性療癒師數百人。為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目前攻讀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中。
提供「一對一個案」、「團體個案」、「企業訓練與演講」、「心靈課程」、「心靈諮詢師培訓課程」等。
更多資訊,請至:
▶️官網:https://www.ruiguang0928.com/2
▶️臉書:許睿光開運研究社
▶️微信公眾號:搜尋「光之殿堂」
▶️微博:搜尋「光的殿堂」
【課程諮詢、預約個案 】
阿宏:0929-111-466 (LINE: ahom1114、WeChat: ahom1114)
佳怡:0956-168-850(LINE: magichealer888、WeChat:DFX_8888)
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年,接受香港電台車淑梅訪問,暢談世事人生。
周兆祥
--所為--
香港土生土長40後,受過典型殖民地小中大學教育,還到英國名校拿了博士學位及英國語言學會院士銜。由於做翻譯、專欄作家、電台電視人,長期密切關注界各地潮流動向。
由1970年代開始,矢志透過介紹外地文化趨勢,引進最新世界觀、思想、生活方式和技藝,推動本地社會的綠色轉化;先後率先倡議推廣的議題包括環境保育、動物保護、綠色生活、自然醫學、素食、食生、母乳哺育、綠色消費、綠色科技、綠色經濟、綠色殯葬、單車代步、有機耕種、另類醫療、自家教育、生態旅遊、手療、斷食、音響療癒、靜心、氣功、按摩、催眠、心靈力量、女性主義、非主流婚姻、南方世界關懷等,又出過不少力反核戰反核電、反吸煙、反皮草、反基因科技、反免疫針、反西醫覇權等。出版了約230本書和光碟。先後年與友人創立綠色力量(1988)、綠田園有機農場(1989)、香港素食學會(1995)、綠色生活教育基金(2004)。近年在香港、內地、海外定期主持食生、排毒、心醫、心靈療癒、音響療癒、顯化、手療等課程及活動,不斷發佈文章、圖畫、影片分享綠色人生理念。
2005年離開大學全職教席,全情投入文明綠化事業。2013年,在尖沙咀開設綠野林(包括素生活概念店及生活素餐廳),成為本地潮流尖端的飲食、健康、靈修推廣站。2014年,參與創辦身心靈平台,全力推廣回歸自然、在世靈修生活。現任綠野林創辦人兼首席導師、綠田園基金主席、香港身心靈平台主席、香港食生會主席、鄉師自然學校校董。
由初中時代開始,決志終生過修行生活;往後半個世紀經歷了九曲十三彎山水風霜雨雪,終於此刻安身立命做療癒師、導師、社會意見領袖,又做作家、網絡人、生意老闆、非政府組織領導人;年逾70,还是跳蹦蹦的天真活潑,孜孜不倦四出倡導另類文明理念,身體力行,不知老之將至,全情投入惠澤眾生,移風易俗,同時享受着自小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活出靈魂使命。
--所悟--
曾經以為基督宗教可以安身立命,解決生命中終極關懷諸事,結果發現所有宗教最多無非是某些人在生命中某些階段的必需之惡,靈性世界天外有天:我們個個都要每一天創造自己的宗教。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胡塗胡鬧,後知後覺逐漸悟出世事人生的真相。他相信人生是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我們個個本來都是宇宙大意識短暫分裂出來的神性小粒,創造了這樣一個人間作為自娛的遊樂場來下凡享受體驗;醒覺明白了這個萬法由心造的道理,才得以在凡塵煩惱中笑傲江湖,盡情瀟灑走一回….直到夢醒回家,猛然發現自己原來從未出門!
參加祥哥的活動----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re-curriculum
收祥哥的料----
網站:
greenwoodshk.org
https://alivewithdrgreen.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simonchauhk
網誌:
https://simonchaulife.wordpress.co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imonchauhk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_chau_hong_kong/
網台節目: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45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34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28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24
買祥哥的書----
https://www.greenwoodshk.org/greenwoodsstore
聯絡祥哥----
電話:(852) 3428 2416
電郵: simon317@gmail.com
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年,接受香港電台車淑梅訪問,暢談世事人生。
周兆祥
--所為--
香港土生土長40後,受過典型殖民地小中大學教育,還到英國名校拿了博士學位及英國語言學會院士銜。由於做翻譯、專欄作家、電台電視人,長期密切關注界各地潮流動向。
由1970年代開始,矢志透過介紹外地文化趨勢,引進最新世界觀、思想、生活方式和技藝,推動本地社會的綠色轉化;先後率先倡議推廣的議題包括環境保育、動物保護、綠色生活、自然醫學、素食、食生、母乳哺育、綠色消費、綠色科技、綠色經濟、綠色殯葬、單車代步、有機耕種、另類醫療、自家教育、生態旅遊、手療、斷食、音響療癒、靜心、氣功、按摩、催眠、心靈力量、女性主義、非主流婚姻、南方世界關懷等,又出過不少力反核戰反核電、反吸煙、反皮草、反基因科技、反免疫針、反西醫覇權等。出版了約230本書和光碟。先後年與友人創立綠色力量(1988)、綠田園有機農場(1989)、香港素食學會(1995)、綠色生活教育基金(2004)。近年在香港、內地、海外定期主持食生、排毒、心醫、心靈療癒、音響療癒、顯化、手療等課程及活動,不斷發佈文章、圖畫、影片分享綠色人生理念。
2005年離開大學全職教席,全情投入文明綠化事業。2013年,在尖沙咀開設綠野林(包括素生活概念店及生活素餐廳),成為本地潮流尖端的飲食、健康、靈修推廣站。2014年,參與創辦身心靈平台,全力推廣回歸自然、在世靈修生活。現任綠野林創辦人兼首席導師、綠田園基金主席、香港身心靈平台主席、香港食生會主席、鄉師自然學校校董。
由初中時代開始,決志終生過修行生活;往後半個世紀經歷了九曲十三彎山水風霜雨雪,終於此刻安身立命做療癒師、導師、社會意見領袖,又做作家、網絡人、生意老闆、非政府組織領導人;年逾70,还是跳蹦蹦的天真活潑,孜孜不倦四出倡導另類文明理念,身體力行,不知老之將至,全情投入惠澤眾生,移風易俗,同時享受着自小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活出靈魂使命。
--所悟--
曾經以為基督宗教可以安身立命,解決生命中終極關懷諸事,結果發現所有宗教最多無非是某些人在生命中某些階段的必需之惡,靈性世界天外有天:我們個個都要每一天創造自己的宗教。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胡塗胡鬧,後知後覺逐漸悟出世事人生的真相。他相信人生是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我們個個本來都是宇宙大意識短暫分裂出來的神性小粒,創造了這樣一個人間作為自娛的遊樂場來下凡享受體驗;醒覺明白了這個萬法由心造的道理,才得以在凡塵煩惱中笑傲江湖,盡情瀟灑走一回….直到夢醒回家,猛然發現自己原來從未出門!
參加祥哥的活動----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re-curriculum
收祥哥的料----
網站:
greenwoodshk.org
https://alivewithdrgreen.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simonchauhk
網誌:
https://simonchaulife.wordpress.co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imonchauhk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_chau_hong_kong/
網台節目: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45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34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28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episode.php?cid=24
買祥哥的書----
https://www.greenwoodshk.org/greenwoodsstore
聯絡祥哥----
電話:(852) 3428 2416
電郵: simon317@gmail.com
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國小國語五年級康軒第五課分享的力量-2 曾琬淳西松國小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分享的力量大意 在 正想對你說- #康軒五上#議論文#分享的力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文體: 議論文主旨: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 大意:在一個有獎徵答中,一個小學生的答案「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中選。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