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被詐騙集團騙兩次?
#用心理學解析政治詐欺師的手腕
最近有個完全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台南有位中年歐巴桑,在網路上遇到一名香港人,對方表示:「我們公司響應韓國瑜市長開賽馬場『#高雄發大財』政策,要來台灣設置賽馬場」,邀請阿桑投資90萬元分一杯羹。
這位阿桑不疑有他,馬上到銀行準備匯款90萬元,銀行行員一看就是詐騙,便緊急報警阻止,當然你也知道,警察到場後,阿桑先是拒絕相信,表示不要阻止我發大財。
無奈的警察說:「賽馬這東西,你可以去問說,台灣這邊看有沒有?台灣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政策?事實上也根本沒有聽說有!法律也禁止賽馬可以賭博,根本不會發大財!」
所幸這故事有個喜劇結局,經過員警與行員努力的說明,阿桑突然悔悟對方是詐騙集團,終於放棄了「投資賽馬場發大財」的夢想。然而,很多狀況下,結局並非均如此美好。
#阿桑其實被騙了兩次
聰明的你大概發現了,阿桑會被騙的原因,在於她被騙了兩次。第二次是:「香港公司要她投資賽馬場發大財」,但前面還有第一次:「#韓國瑜說開賽馬場可以讓高雄發大財」,正是因為阿桑接受了「信賴的名人」韓國瑜的說詞,讓「投資賽馬場」這件事,聽起來非常可信,因此掉進詐騙集團的圈套。
而各位應該也發現了,警察的說法,幾乎和我們去年底今年初對韓國瑜的質疑一模一樣,像是「法規不准許賽馬、香港也根本沒要來投資、禁止賭博就不會有盈利模式...」等等。
還好阿桑看在警察是人民保母的份上,終於相信了對方是詐騙。然而同樣的解釋,仍然無法說服廣大的韓粉,許多人至今仍在開心的享受被騙!畢竟拿出90萬,還會猶豫一下,只是投一張票,沒什麼大不了的嘛!
#詐騙集團行騙的心理學基礎
為什麼人會被詐騙集團騙,甚至騙一次不夠,還會上鉤第二次呢? 其實詐騙集團的運作,就是利用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弱點。
被詐騙的人,不乏高學歷高收入者,但總結來說他們之所以上鉤,就是吃到了詐騙集團丟出的三個餌:1. 恐懼/需要 2.利益 3.合理化
「#詐騙建立在信任之上」,這句話聽起來很怪,但詐騙集團的第一步,其實就是了解、同理被騙者的情緒,進而讓他有信任的感覺。
常見的詐騙包含「你的帳戶涉及不法被鎖了」、「你網購的東西帳款有問題」,都得先取得個人的「個資」進而進攻「弱點」。投資型的詐騙,也要先同理到被害人的「興趣與需求」,是愛錢還是愛色,再進而建立關係。
接著,詐騙集團便會提出方案:「你只要按照我們的指示操作就沒事了」,「我有一個高報酬內線投資計畫,但我只想找信得過的人」。
當對方還有懷疑時,詐騙集團還會扮演「檢察官、警察、公務員、學者」等等角色,穿插被騙者容易相信的語句(例如統計數據、某某權威的證詞),讓被騙者認為:「都有FDA認證應該不會錯吧!」,「某某教授是真的這麼說的,那就沒問題吧!」
以台灣的組織型詐騙集團而言,一間「#公司」,得先投資通訊機房(也常設在國外),機房會配合不同的詐騙手,稱為「#筒仔」,有負責引發恐慌或接觸收害者的,有專業客服安撫型的,有偽裝專業人士型的。當受害者打電話查證時,就轉來轉去都是自己人,最後上鉤後,再由「#馬」和被害者接觸收錢。
根據研究,社交孤立的人、中老年人比較容易被騙,前者是因為沒有「孤獨而需要可信賴的同伴」,缺乏「查證的人際網路」,因而容易受騙。後者除了人際關係外,可能和認知功能退化,例如大腦特定區域,如顳上溝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STS) 區域與顳頂交界區 (tempero-parietal junction, TPJ)活動能力退化,而降低辨別能力有關。
#利用詐騙理論打選戰
和詐騙集團要受害者把錢拿出來不同,「政治詐欺師」只要對方把選票拿出來,對方的損失非常小,而乍看之下,一票也只有30元補助金,好像不太好賺。
但是不要小看「#積少成多」,政治詐欺師的原則就是:1. 要玩就玩大的,2.選上了就要選更大的,3.票多的贏票少的輸。
開始選舉時,首先要找到一個政黨(#公司),有一定的「選舉機器」(#機房),接著要開始接觸選民(#被害者),先勤走基層博取信任,接著針對對方需求開始散播 #恐懼:「你看現在你們又老又窮,錢都被執政者騙走了」。然後提出簡單的解決方案(#利益)「國家有錢發大財、教育養老通通免費」。接著和國內的國政顧問團、設在國外的國台辦(#筒仔)串通好,當受害者求證時,這些專家、官員就會出來說:「他說的都是對的喔!」
最後,選民到了投票時,就會乖乖排隊把票蓋給某候選人!但為什麼選後知道了政見跳票,選民還會再相信他一次呢?
這就叫「#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和「#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有關,前者就是當你投入愈多之後,你就會愈不甘心選擇放棄,承認被騙,而是想再賭一次,希望一次回本。而後者則讓你認為自己手上的東西比別的東西更有價值,不願放棄。
於是,就算選擇的候選人表現令人失望,被騙者大部份會曲解現實(#其實沒發大財是國家機器在卡),或降低期望(#其實他有挖水溝很不錯了),認為自己沒有什麼損失。只有少數人能即時認賠殺出。
看完了上面這些,你是不是突然懂了什麼呢!為了克服這種組織詐騙,大家一起來做反詐騙教育的種子教官,幫幫身邊被騙的親友吧!
利用詐騙理論打選戰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人會被詐騙集團騙兩次?
#用心理學解析政治詐欺師的手腕
最近有個完全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台南有位中年歐巴桑,在網路上遇到一名香港人,對方表示:「我們公司響應韓國瑜市長開賽馬場『#高雄發大財』政策,要來台灣設置賽馬場」,邀請阿桑投資90萬元分一杯羹。
這位阿桑不疑有他,馬上到銀行準備匯款90萬元,銀行行員一看就是詐騙,便緊急報警阻止,當然你也知道,警察到場後,阿桑先是拒絕相信,表示不要阻止我發大財。
無奈的警察說:「賽馬這東西,你可以去問說,台灣這邊看有沒有?台灣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政策?事實上也根本沒有聽說有!法律也禁止賽馬可以賭博,根本不會發大財!」
所幸這故事有個喜劇結局,經過員警與行員努力的說明,阿桑突然悔悟對方是詐騙集團,終於放棄了「投資賽馬場發大財」的夢想。然而,很多狀況下,結局並非均如此美好。
#阿桑其實被騙了兩次
聰明的你大概發現了,阿桑會被騙的原因,在於她被騙了兩次。第二次是:「香港公司要她投資賽馬場發大財」,但前面還有第一次:「#韓國瑜說開賽馬場可以讓高雄發大財」,正是因為阿桑接受了「信賴的名人」韓國瑜的說詞,讓「投資賽馬場」這件事,聽起來非常可信,因此掉進詐騙集團的圈套。
而各位應該也發現了,警察的說法,幾乎和我們去年底今年初對韓國瑜的質疑一模一樣,像是「法規不准許賽馬、香港也根本沒要來投資、禁止賭博就不會有盈利模式...」等等。
還好阿桑看在警察是人民保母的份上,終於相信了對方是詐騙。然而同樣的解釋,仍然無法說服廣大的韓粉,許多人至今仍在開心的享受被騙!畢竟拿出90萬,還會猶豫一下,只是投一張票,沒什麼大不了的嘛!
#詐騙集團行騙的心理學基礎
為什麼人會被詐騙集團騙,甚至騙一次不夠,還會上鉤第二次呢? 其實詐騙集團的運作,就是利用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弱點。
被詐騙的人,不乏高學歷高收入者,但總結來說他們之所以上鉤,就是吃到了詐騙集團丟出的三個餌:1. 恐懼/需要 2.利益 3.合理化
「#詐騙建立在信任之上」,這句話聽起來很怪,但詐騙集團的第一步,其實就是了解、同理被騙者的情緒,進而讓他有信任的感覺。
常見的詐騙包含「你的帳戶涉及不法被鎖了」、「你網購的東西帳款有問題」,都得先取得個人的「個資」進而進攻「弱點」。投資型的詐騙,也要先同理到被害人的「興趣與需求」,是愛錢還是愛色,再進而建立關係。
接著,詐騙集團便會提出方案:「你只要按照我們的指示操作就沒事了」,「我有一個高報酬內線投資計畫,但我只想找信得過的人」。
當對方還有懷疑時,詐騙集團還會扮演「檢察官、警察、公務員、學者」等等角色,穿插被騙者容易相信的語句(例如統計數據、某某權威的證詞),讓被騙者認為:「都有FDA認證應該不會錯吧!」,「某某教授是真的這麼說的,那就沒問題吧!」
以台灣的組織型詐騙集團而言,一間「#公司」,得先投資通訊機房(也常設在國外),機房會配合不同的詐騙手,稱為「#筒仔」,有負責引發恐慌或接觸收害者的,有專業客服安撫型的,有偽裝專業人士型的。當受害者打電話查證時,就轉來轉去都是自己人,最後上鉤後,再由「#馬」和被害者接觸收錢。
根據研究,社交孤立的人、中老年人比較容易被騙,前者是因為沒有「孤獨而需要可信賴的同伴」,缺乏「查證的人際網路」,因而容易受騙。後者除了人際關係外,可能和認知功能退化,例如大腦特定區域,如顳上溝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STS) 區域與顳頂交界區 (tempero-parietal junction, TPJ)活動能力退化,而降低辨別能力有關。
#利用詐騙理論打選戰
和詐騙集團要受害者把錢拿出來不同,「政治詐欺師」只要對方把選票拿出來,對方的損失非常小,而乍看之下,一票也只有30元補助金,好像不太好賺。
但是不要小看「#積少成多」,政治詐欺師的原則就是:1. 要玩就玩大的,2.選上了就要選更大的,3.票多的贏票少的輸。
開始選舉時,首先要找到一個政黨(#公司),有一定的「選舉機器」(#機房),接著要開始接觸選民(#被害者),先勤走基層博取信任,接著針對對方需求開始散播 #恐懼:「你看現在你們又老又窮,錢都被執政者騙走了」。然後提出簡單的解決方案(#利益)「國家有錢發大財、教育養老通通免費」。接著和國內的國政顧問團、設在國外的國台辦(#筒仔)串通好,當受害者求證時,這些專家、官員就會出來說:「他說的都是對的喔!」
最後,選民到了投票時,就會乖乖排隊把票蓋給某候選人!但為什麼選後知道了政見跳票,選民還會再相信他一次呢?
這就叫「#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和「#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有關,前者就是當你投入愈多之後,你就會愈不甘心選擇放棄,承認被騙,而是想再賭一次,希望一次回本。而後者則讓你認為自己手上的東西比別的東西更有價值,不願放棄。
於是,就算選擇的候選人表現令人失望,被騙者大部份會曲解現實(#其實沒發大財是國家機器在卡),或降低期望(#其實他有挖水溝很不錯了),認為自己沒有什麼損失。只有少數人能即時認賠殺出。
看完了上面這些,你是不是突然懂了什麼呢!為了克服這種組織詐騙,大家一起來做反詐騙教育的種子教官,幫幫身邊被騙的親友吧!
利用詐騙理論打選戰 在 高雄好過日- #為什麼人會被詐騙集團騙兩次? #用心理學解析 ... 的推薦與評價
這位阿桑不疑有他,馬上到銀行準備匯款90萬元,銀行行員一看就是詐騙,便緊急報警阻止,當然你也知道,警察到場後,阿桑先是拒絕相信,表示不要阻止我發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