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專欄 | 龍岡親義公所的烤乳豬,與你不知道的「僑胞」問題】
#我那時候超胖都是因為烤乳豬
我派駐洛杉磯那4年,總共吃了4次烤乳豬。
不是一般燒臘店的烤乳豬,而是每年2月春宴在中國城裡,跟我的龍岡親義公所「兄弟姊妹」們共享的烤乳豬。
龍岡親義公所是洛杉磯眾多僑團之一,由「劉關張趙」四姓的僑胞組成。我姓劉,在四姓裡排行老大。每次去到公所,那些60、70歲姓關張趙的長輩總是熱情熟絡地稱呼我為「劉大伯」,我都怪難為情,每次急忙跟他們說:「元老!別這樣叫!擔當不起啊!」他們總是正氣凜然地回應:「不會不會!你姓劉,你就是大哥,我們是小弟!」
公所裡掛著桃園三結義的圖像,講的正是三國時代的傳奇故事。約莫兩千年前的俠義,在今日的美國各大城市裡的中國城或唐人街,仍然被後代尊奉傳頌著。站在公堂,凝望著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的畫像,我總是瞬間神入那段歷史,以自己能身為龍岡公所一份子為榮。
#自成一個世界的華僑們
龍岡親義公所屬於「老僑」,也就是早期來到美國的華人。他們有的來自中國,有的來自香港。洛杉磯的中國城,有無敵好吃的港式飲茶跟燒臘。當地的餐廳「金龍」,更是中國城裡無數江湖軼事的起源,多少豪傑出於此,也敗於此。
早期的堂口,耍真刀拿真槍,江湖上憑著真實力,平日傍晚放飯,養的是自身的弟兄。不過今日的堂口,多已逐漸轉型為公所,平日打打麻雀活絡心神,經費餘裕時也頒發獎學金嘉惠公所的勤勉學子。在中國城裡,大家說著廣東話或家鄉方言,感覺不像美國、不像加州,倒像是香港古惑仔電影裡的場景。
除了老僑,也有後期才到美國的「新僑」。他們多半來自台灣,完成大學教育後遠渡重洋追求美國夢,然後落地生根到今天。跟老僑相比,新僑更致力融入美國當地主流社會,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甚至踏入美國政壇,令人佩服。
例如南加州的長灘,每年7月都舉辦國際龍舟賽,參與隊伍超過200支,現場觀眾數萬人,加州政要每年都會出席。而這項體育盛事的主辦人,是一位來自台灣的牙醫師陳信豪,他對這項體育賽事的熱情,常讓人搞不清楚他的本業到底是看牙還是龍舟。我在2011年7月抵任的第一週就被同事抓去參加駐洛杉磯辦事處所組成的龍舟隊,此後年年參與,2015年7月離任前3天又去划了一次,總共4年划了5次龍舟。每年辦事處的名次都墊底(事實上我們參加的是貴賓組,有點像是趣味賽),但划完之後大家吆喝著去附近嗑個加州知名的In-N-Out Burger,那快樂時光令人懷念。
不管是烤乳豬還是划龍舟,都是我在洛杉磯的眾多美好回憶之一,我自己也有許多包括老僑及新僑在內的好朋友。也許可以藉這個機會,今天談談台灣外交工作中敏感脆弱卻容易教人忽略的部分──僑務。
#僑胞到底是什麼
我常被問起,台灣的外交工作跟其他國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答案其實很多,端看你如何切入。例如我們的外交處境異常艱難。例如我們只有20個邦交國,但中華民國護照卻好用到全世界趴趴走。
又或者是我們的僑胞/僑務制度。
在討論之前,也許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僑」?翻開字典,英文裡好像沒有相對應的單字。沒關係,查查萬能的維基百科吧!從1926年迄今,僑務委員會 OCAC的英文翻譯共有三個版本: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mmission, 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 Overseas Community Affairs Council。很妙,英文縮寫都是OCAC,卻有前後不一的說法。針對「僑」這個詞,似乎概念從「海外華人」、「海外愛國者」再演變到「海外社群」,讓人眼花撩亂。
那台灣以外的國家,除了中國之外,有「僑」這個概念嗎?有些國家的確有,例如越戰結束後大批逃難的越僑。另外跟戰爭相關同時也是國人較有印象的,是1990年由朱延平執導的國片《異域》(英文片名A Home Too Far)。這部電影卡司堅強,主角包括劉德華、庹宗康 Shotgun、柯俊雄跟郎雄等,描述的是1949年國共內戰後的泰北孤軍,他們存在於主流歷史的邊緣,多數時候被選擇遺忘,特定時間例如選舉又被點綴般地提起,人數估計在7、8萬到20萬之譜,端看如何定義。這群泰北滇緬一帶的孤軍,也是廣義的僑胞。
而在西方國家,最接近的,應該是「海外國民/公民」(overseas national/citizen)的概念,或是遊牧民族背景脈絡下的「離散」(diaspora)。不管是哪個概念,跟我們所稱的「僑」,在歷史及文化意義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回答中文跟英文在「僑」這個詞的意義落差之前,也許可以先想想:為何我們有「僑」這個意義產生?空一格國父曾(?)說:華僑為革命之母。之所以打問號,是因為很多人試圖考證,孫中山究竟有沒有說過這句話?就各種文獻看來,他似乎還真的沒有講過這句話。問題來了!假如沒有,那為什麼會有這句話?
一說當然是因為,在國父的11次革命之中,僑胞的確出錢出力。各位不要忘記,革命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工作,而搞政治就跟今日一樣,是很燒錢的,文宣組織聯繫茶水請客吃飯付薪水等等,在這麼多次的革命裡,僑胞的金錢資助的確幫了很大的忙,所以說華僑為革命之母似乎不為過。
還有另一說帶有戲謔,真實性不得考。武昌起義時,我們的國父人其實不在現場(據說他那時候在檀香山打零工)。革命前10次都沒成功,這第11次他老兄原本也沒抱太大期望,就留在檀香山「運籌帷幄」。想不到好死不死,這次竟然推翻滿清,怎麼辦?雖然是「看報才知道」,但也要十萬火急搭機飛奔中國刷個存在感。抵達中國第一時間,記者蜂擁而上,問「孫先生從國外趕回來,到底帶了多少錢?」只見孫文眉頭一皺,總算他也見過場面,悠悠地吐出一句話:「我沒有一文錢。帶回來的,只是革命精神!」語畢全場喝采!正是因為孫文當年就是住在美國的僑胞,所以他必須要發明出「華僑為革命之母」的金玉良言,因為他自己就是華僑啊!
不管故事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出,僑胞或僑務的概念,的確有著很特殊的歷史及文化根源。而這樣的特殊性,也在今日造就一些問題,其中最明顯者,就是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
#重新思考僑胞的權利與義務
例如,僑胞是不是中華民國的國民/公民?在現代民主政治中,公民有著嚴謹的定義,隨之而來的是作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以台灣來說,以前公民課本都要背誦而聯考也都必考的三大義務「納稅、服兵役、接受國民教育」,適不適用於僑胞?嗯,似乎沒有。以洛杉磯為例,僑胞繳美國的稅、(在台灣實施徵兵制的時代)小孩不需要回台灣當兵甚至還加入美軍、在美國接受完整教育。那僑胞可以享受作為台灣國民的權利嗎?報紙上最常見的,就是僑胞享用我國健保資源的爭議了,這點毋需贅述。
請千萬不要誤會,我並非批評僑胞的行為不對。例如,僑胞繳美國當地的稅,稅率也許甚至比台灣高;志願加入美軍有的甚至贏得紫心勳章(Purple Heart Medal),也是一種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表現;更不用說美國的教育資源跟制度,是明顯優於台灣的。
我其實要說的是,我們必須在僑務制度上,認真思考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必要性,以及在現代社會,僑務制度是否應該調整或重新定義。舉例而言,上面提到的龍岡親義公所,公所成員的下一代為了傳承,成立了「名義軒」,他們負責在春宴時提供精彩的舞獅表演。但獅頭一拿下來,這些華人面孔講的可都是道地的英文,有些甚至不諳中文。我其實很感動這些年輕人願意追溯並發揚自己的文化血統,但,他們就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小孩啊!雖然他們的父母是我們口中的僑胞,但這些小孩的心中,還真的認為自己是「僑胞」嗎?我常常心裡在思索這個問題。
近年來在組織改造的議題上,常常都有僑委會跟外交部是否應該整併的討論。這當中牽涉到許多政治考量及實務運作的問題,僑委會也試圖在「僑青」、「僑商」、「僑教」等面向強調自身存在的價值。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僑務牽涉到資源配置的問題,以及國民納稅金的分配與衡平問題。眾多僑團中,品質參差不齊,甚至遊走兩岸也不是新聞。拿台灣人民辛苦工作繳納的稅金,來補助對台灣實質外交沒有助益的僑團,到底有沒有必要性?還是每年都要「循例補助」?類似的問題,是否也適用於在中國的台商?當然更值得我們仔細審度思考。
僑胞當然是我們的重要資源,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對我們的外交工作,在幕前幕後出錢出力,這些都毋庸置疑,也都應該給予掌聲,但這並不代表僑務制度不需要通盤檢討或規劃。我很慶幸我曾經在僑務繁重的洛杉磯工作4年,面對南加州幾十萬的台僑及近百萬的華僑,我對於僑胞或僑務工作有著深刻體會。這些話,雖然有些不中聽,但希望能讓大家認真思考及討論。
說了那麼多,其實到現在,還是很懷念烤乳豬的香味啊~
#胖子 #洛杉磯 #僑胞 #美國 青年外交官 劉仕傑
-
天下雜誌原文連結:
龍岡親義公所的烤乳豬,與你不知道的「僑胞」問題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8/article/668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萬的網紅Crazy Man 瘋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買酒在這:https://sky9.tw/recommend/ 給粉絲的優惠碼:cm01 品酒會地點:信義遠百A13 日期:2/16 15:00~19:00 【瘋男合作、代言其他洽談請寄信至】:[email protected] 以下相關連結------------------...
劉品言庹宗康 在 吳毅平攝影, WU YI-PING Imag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薦伍佰的攝影集-------
從無垠的風景線起始,途經無盡迴旋的故事,
返回了熟悉的城市—台北,
既是伍佰的生活,亦是伍佰的哀樂喜怒,
藉由冷靜的景窗觀點,捕捉時間流淌的線條
無論擁擠、傷逝、沈默、欲望……
試圖在巨幅的寫實現場裡,
找到屬於自己與這座城市之間
既親密而又宛如漂流、曳盪的關係。
★時間淘選後,四百餘幅記憶顯影,尋找徘徊城市裡的深情緒!
★《伍佰.風景》《伍佰.故事》後,暌違五年之最新攝影作品!
★集結伍佰自二○○六年至今,八年間拍攝的四百多張關於台北的照片,全書完全讓攝影作品說話,整本攝影集像是一部伍佰執導的紙上電影,日常生活的劇場感十足!伍佰於自序中寫道:「這裡面是我在台北的生活,我日常會經過的地方,我當時看到的東西,我工作時的視線,還有我的朋友。」因此,不但有演唱會後台或是簽名會等工作現場,還有伍佰的四十餘位好友們入鏡,其中有大師風範十足的導演徐克、音樂教父李宗盛、散文家舒國治;亦有後來紛紛嫁作人婦的好友們莫文蔚、蘇慧倫、許如芸、劉若英、徐若瑄等人的婚前最美的容顏;更有好友的得意時刻,例如亂彈阿翔獲得金曲歌王時的後台留影,或是庹宗康步上結婚紅毯的瞬間。這些美好瞬刻,透過伍佰的黑白鏡頭,呈現出與媒體上完全不同的氛圍。
★書中強悍與溫柔並俱的黑白攝影風格,將情緒推向鏡頭之前,間或數幀色澤瀲豔的彩照作品,宛如時間之河裡的乍現靈光,特殊開背裝訂,讓城市記憶全然展開,完整涉入伍佰的台北,全書質量兼具,重磅呈現。
關於本書
「這些年來,我並沒有設定我拍台北的主題是什麼,我是單純的享受把時間凍結的感覺。」—伍佰
該如何定義台北?或說該如何定義台北的自己?所謂的城市生活又該是何種面貌?當每個人皆試圖以華麗獨特的姿態,反覆穿梭其間,在那無止盡的高速前行中,我們是否都能理解、細查存在的本質。
攝影是極度自覺的藝術,亦是記憶永存之術,每一幀畫面之意象、肌理與情緒脈絡等同於拍攝者的意念與生命體現;留置底片的不僅畫面本身,對個人而言,更有著如畫外音一般的記憶輪廓之顯像:什麼時候?為了什麼?時間、地點以及陪同者?攝影是一種不自覺的時間反饋,最後將發現被留在畫面框架裡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因而伍佰的台北,不是台北,仍是伍佰。
攝影集裡是伍佰的時間進程,冷靜節制的構圖卻乍現了對生活的力道與熱情。風格獨具的鏡頭語言,作為個人城市記憶的經緯,無關新舊與親疏,而是透過各式環境特性,在畫面裡找到自然衍生的屬於人的各種處境,在樓廈、巷弄、車道、甚至舞台上,尋得城市與人的通性與背離,以及生活的初衷。
劉品言庹宗康 在 Crazy Man 瘋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買酒在這:https://sky9.tw/recommend/
給粉絲的優惠碼:cm01
品酒會地點:信義遠百A13
日期:2/16 15:00~19:00
【瘋男合作、代言其他洽談請寄信至】:[email protected]
以下相關連結------------------------------------------------
★CRAZY MAN 瘋男 周邊都在這:
https://www.wylife.com.tw/
【Nick】
Instagram(crazy_man_nick):
http://t.cn/AiRNQ6Bn
Youtube(Crazy Man 瘋男 Nick):
https://goo.gl/Vu58e4
粉絲專頁(Crazy Man 瘋男 Nick):
https://goo.gl/8DWTfo
Nick服飾品牌(蝦皮賣場):
http://t.cn/AiRNRP8u
【華晨灰】
Instagram(crazy_man_jiaping):
http://t.cn/AiRNQ185
【Craz Man】
Instagram(crazy_man_ig):
http://t.cn/AiRN8UsJ
粉絲專頁(Crazy Man 瘋男):
https://goo.gl/NqapvD
贊助、斗內(PayPal):
https://www.paypal.me/nickcm1485
贊助、斗內(歐付寶):
http://t.cn/REQnKwa
★影片純屬娛樂,請勿模仿。
劉品言庹宗康 在 帶你回到最初的Sweety!兩人爆料初吻經驗!17歲女生真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初吻居然給了工作真的很敬業! #國光幫幫忙#TheGangofKuoKuan # 庹宗康 # 劉品言 #曾之喬#Sweety. ... <看更多>
劉品言庹宗康 在 The Zone:堅持才能活下去第二季 的推薦與評價
庹宗康,吳映潔,姚元浩,鐘欣愉,炎亞綸. 更新至20220920期 ... 林心如,楊謹華,郭雪芙,謝欣穎,劉品言,謝瓊煖,江宜蓉,楊祐寧,章廣辰. ... <看更多>
劉品言庹宗康 在 劉品言遭庹宗華車內侵犯眉筆戳眼「我真的想攻擊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劉品言 遭庹宗華車內侵犯眉筆戳眼「我真的想攻擊他」. 噓!星聞. 噓!星聞. 543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聲音大到 庹宗康 在外場超尷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