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你的職場微特質】
歡迎來到2021年。
踏進新一年,一方面迎來新希望,另一方面卻為一眾職人打工仔,帶來最令人懊惱的職場惡魔,就是 #年終考績(Performance Appraisal)。翻箱倒籠回想過去一年做過甚麼,在永遠無法看懂的職能列表上替自己填上分數。我想,除了老闆,大概應該沒有誰會對這份文件感到興趣。
職場上的確有很多事情是「為做而做」,而年終考績就肯定屬於這類別。當初出發點固然是為了能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公平的評核機會,但到了後來,卻變成了行禮如儀。一成不變的評核標準成為了人才的魔咒,把每個人的可能性侷限在特定的範疇上,白白浪費了他們本來可以散發出來的光芒、可以為團隊提供的貢獻。這套制度,用於審核19世紀的工廠員工或許適合,但用在千變萬化、講求創造力的千禧世代,卻顯得不合時宜。
可惜的是,在潛移默化下,這已經變成了職場定律。我們每個人都習以為常地以職業(Profession)或特定職能(Competence)去定義能力,彷彿世界上只存在一個唯一而絕對的成功標準,而職涯就是一個向著那完美境界攀爬的無盡旅程。
「身為護士,你必須很有愛心。」
「身為業務,你必須能言善辯,有can-do spirit。」
「面對老闆,你必須作出妥協。」
「面對同事,你必須笑臉迎人,有團隊精神。」
「身為部門主管,你必須懂得激勵團隊。」
「身為公司老闆,你必須願意站在人前。」
正正是這樣的區分,把同一個職業中的每個人,都形塑出同一個模樣。但這是必然的嗎?當劉備與曹操皆能夠分別以「臉皮厚」和「心腸黑」打出一片江山,當販賣愛情的《Titanic》(鐵達尼號)和以歷史論述作主題的《Schindler's List 》(港譯:舒特拉的名單;台譯:辛德勒的名單)皆能夠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巨作,那為甚麼在職場的我們必須活得如此單調乏味?相同的一個職業,真的只能夠擁有相同的一種做法嗎?我並不認同。
除了框住我們的可能性和扼殺我們的獨特性外,以職業作為我們的定位,也同時因為缺乏彈性,褫奪了我們對瞬間幻變的職場環境作出應對的能力。如果一位擁有30年經驗的醫師,因為一次醫療事故,無法再繼續他的專業。那醫師這職業對他來說已經再沒有任何價值。但這代表他的人生就此毀掉了嗎?
又試想想,一個頂尖業務員真的一輩子只該從事業務的工作,無法轉換跑道嗎?若他能夠看見自己當初能夠成為頂尖的背後原因,並加以好好利用,他隨時都能夠開拓新的職涯旅程。
真正能協助他們走出前路的,是他們的【#職場微特質】。
還記得三年前,當時我剛裸辭,在沒有下一份工作的情況下,離開了工作了8年的舒適圈。當時,我很渴望把興趣與職業結合,所以應徵了一家旅遊產業的初創公司。這初創公司是由四個熱愛旅遊的香港人所創建,因為規模有限,所以這幾位老闆就是我的面試官。
這次的面試跟以往的很不同,因為他們並沒有任何快銷品(FMCG)或行銷工作經歷,所以在他們眼中,對行銷工作做甚麼充滿著世俗的幻想。當被問到:「所以你以前是做行銷的,你有甚麼推廣我們這公司的好點子嗎?」我不禁在當下納悶起來,一方面覺得為甚麼外面每個人都覺得做行銷必須很有創意,彷彿丟個問題給我,就能夠換來好點子,但另一方面,我感到很困惑、很受傷。我覺得自己很沒用,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行銷者。
後來,我到了全球市場調研公司龍頭 #尼爾森(Nielsen)上班,為大企業提供數據分析和顧問服務。透過新工作,我開始有了新的覺悟。我開始對職業和職能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到了那刻,我終於看清自己的賣點在哪,之前一直能夠在行銷職涯中升遷的原因又是甚麼。我具備分析的天賦,擅於透過精準的問題找出重點,能夠引導他人看見事物的潛能,和他們自己的可能性,但我同時認知到,我絕不擅長想點子或推廣。這或許與世俗眼中的行銷者有所不同,卻並不代表我就此是個失敗的行銷者。
「行銷」和「有創意」這類型的「通俗特質」只是在某個時空的產物,不代表一個永恆的標準答案。只是當時的人把很多不同的【職場微特質】組合,成為一種「職業」,以便有效培訓。
然而,我們隨時都可以化整為零,把這些「通俗特質」還原作【職場微特質】。【職場微特質】就像化學中的原子,看似微小但舉足輕重,而且能夠自由重組整合。我們每個人皆擁有著獨一無二的【職場微特質】組合,憑此我們就能把現有的職業和職能概念打碎,把職場既定框架打破,拼合出一個屬於你個人的職業。
我可以成為一個擅於分析和拆解行銷問題的商業顧問,但我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個擅於分析和拆解職場問題的職場引導師。
了解並接受這個自己後,我就可以純粹地專注於擅長和喜歡做的事情上。這不代表說我就此拒絕一切有關想點子和推廣的工作,只是這並不是我作為「商品」的核心價值。
情況就像台灣和香港很多的食店,他們都總會供應五花八門的食物種類,魯肉飯、米粉湯、黑白切甚麼都賣一通。美其名是為消費者提供選擇,而實際上可能只是沒有看見自己最想賣的是甚麼?自己最有價值的又是甚麼。
可能因為其它食店都這樣做,所以覺得理所當然?可能是因為客人都在要求不同的種類,所以就符合了他們的要求?更可能是已經忘記忽略了,本來的初衷,本來最想做最喜歡做最擅長做的是甚麼。
在行銷中,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概念叫「Simplify、Amplify & Repeat」。意思是說,找到那個最值得銷售的亮點,然後把這賣點強化、深化、極大化;其餘不重要的則去蕪存菁。
假說你本來是賣海鮮拼盤。若你能夠清楚察覺,拼盤裡面最好吃最新鮮最受歡迎的只是裡面的生蠔,其它的都只是陪襯品,那你專注只賣它,賣好它,成為一家生蠔專賣店就好了。
專注於自己的核心價值知易行難,但絕非不可能的任務。我的經驗告訴我,不要貪心,不要企圖一步登天,慢慢在過程中逐步重新認識自己、釐清自己的價值所在。重點並非找到一個一成不變的答案,然後沒頭沒腦的執行;而是在旅程中盡情探索,然後有天你會發現,原來你擁有的可能性,比你最初所想像的多得很。
如此一來,你就能會成為市場上獨一無一的商品,就能擺脫性價比的死亡競爭,不再成為人資市場中逆來順受的 #大宗商品(Commodity)。他人再無法對你砍價,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根本無法比較;他們只能夠選擇買還是不買。
成為 #稀有商品(Rarity),並不代表每個人都要搶著要你,但真正需要你、真正看到你潛質的那個人,無論花多少都會願意買你。
期待勇敢無懼的你,在2021年好好享受你的新旅程,找回你的【職場微特質】,一步一步散發出你那與生俱來的耀眼光芒!
-----
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到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若有興趣將靈性修行實踐在生活中,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劉培森 面試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追憶老闆兼事業夥伴黃河明博士》
成為河明的同事,是不願意加上不順利的過程。2006年在政大MBA準備論文口試期間,軍中學弟也是好友劉權瑩打給我:「有一家悅智全球顧問公司在找人,你有興趣嗎?」,我問:「你說哪一家顧問公司?怎麼沒聽過」,權瑩說:「公司沒聽過沒關係,老闆你一定聽過,是黃河明!」當時我完全不考慮進管理顧問業,但想說:「能夠跟黃河明董事長聊天,也是可以說嘴的,但我不會去」。心理之所以想說不會去,是曾跟麥肯錫顧問聊過,顧問公司的日子就跟之前在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一樣,沒日沒夜,而當時的我已經準備要組成家庭。而後,任職前的MBA口試,被口試委員賴士葆從立法院打電話來說:「游同學,你這樣的論文格式我沒辦法給你過喔!」。因為這句話,我幾乎是不眠不休多花了一個多月寫出第二本MBA論文,也因此延後了一個多月才前往悅智全球顧問任職。因為無法按照當初達成協議的時間到職,對黃董事長特別抱歉。要跟河明這樣的名人共事,算是曲折。
雖然面試時心理打定主意不會進來,但從第一天進來成為你的部屬,到後來成為你事業夥伴的這13年來,我沒有後悔。
這幾年,甚至到這幾天媒體密集對你離開資策會後的報導,偶會說「怎麼黃河明好像銷聲匿跡了?很少聽到黃河明的消息?」我想,那是因為我們身為「企業醫生」,我們投入最多心力與時間瞭解企業經營問題,提出管理上的解決方案。而這個過程,就像醫院的醫生掌握病歷一樣,我們是不方便說出去的。跟我們密集合作的客戶很清楚知道,我們非常用心看待他們的管理問題,我們常常做得比向客戶承諾的還要多, 我想這也是服務過的客戶會喜歡再找我們的原因 。你跟我說過,悅智全球顧問除了專業以外,也要給客戶溫暖。我們共事這13年是,我們未來也會是。對大型企業是,對新創公司也會是。這是你創辦悅智的精神,我記住了。
超過13年貼身一起工作,我心裡其實一直很清楚知道一件事情:你非常用心想讓我成為一位專業顧問公司的經理人。如今我很後悔有一句話從沒跟你說過:「謝謝你對我的付出與栽培。」也許是因為我當你是我的第二個爸爸,對爸爸,還是不習慣當面講這麼肉麻的話; 也許是因為我想有朝一日,成為一位專業顧問公司經理人讓你滿足。
還記得剛進悅智,為了讓我具備高階主管的視野並具備跟客戶高階主管對話的能力,有天你叫我進辦公室,說要幫我訂一年份的經濟日報。這一年閱讀經濟日報的習慣,也養成了我日後關心重要總體環境、經濟及產業新聞的習慣。我要謝謝你讓我在年輕時就累積跟大老闆談經營的知識!
為了增長我的見識,每當有與高官的會面,你也會問我可不可以前往,而不是要求。行政院長、經濟部長、工業局長等,如果這些拜訪過的公務職等可以當作點數換咖啡,我倆應該可以喝很久。我要謝謝你以尊重的口吻「邀請」我參加這些大大小小的會議,累積我對官場文化的瞭解。回顧這超過13年,我還真不記得你曾命令過我!
為了「教我釣魚而不直接給我魚吃」,你在我進公司後幾乎就開始充分授權讓我做大大小小的事情,有時甚至授權到我自己都有點不放心,需要向你double confirm:「河明,你真的覺得這樣可以嗎?」。有一次你甚至回我:「你可不可以不要什麼事情都來問我!?」。這句話是我們共事這13年來你對我說過最嚴厲的話。當時我很受挫,多年後的我知道了,老鷹為了訓練小鷹飛翔,會故意將小鷹推向懸崖。雖然我到現在還是不清楚你是哪裡來的勇氣。但,我要謝謝你對我一直以來的信任。
為了讓我成為一位稱職主管,2011年起每週一早上,你跟我的1-on-1討論也養成了我寫管理日誌的習慣,不論是公司團隊日常管理,或是顧問專案執行的觀察與看法,我都會記下。記得有一次我怒氣沖沖進辦公室,談到:「為什麼我們培養的顧問後來會成我們的競爭者,而且還不止一次?」。你只是氣定神閒地說:「如果你一開始就將他們視為是競爭者,那就永遠是競爭者。換個角度,他們可能會是合作夥伴」。我要謝謝你的心胸寬大讓我學著以不同視角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在2011年11月14日週一當天在辦公室的1-on-1,你跟我聊到一部正在戲院上映的電影「魔球」(Moneyball),我一聽很有興趣後,週三就買票進戲院了。還記得嗎?我們居然在同一家戲院不期而遇,且我的座位就買在你跟太太的旁邊!自從我們共同看過「魔球」這部電影後,我們常聊到「管理者應該要試著瞭解每一位員工的長處,並給他發揮的機會」。這部電影給我倆的另一個啟發,是「管理者在清楚瞭解目的後,有時需拋開傳統的思維,採取更有創意的策略達到目標」。
這幾年來,我逐漸將這些你在1-on-1時跟我談到的心法與招式,轉換成解決企業經營的方法學,並將這些管理方法,傳授給需要我們幫忙的客戶。我要謝謝你讓我覺得好像張無忌,得到你一甲子的功力。
河明,我也想跟你坦承,這13年來我在工作上碰到許多挑戰,曾經幾度失去工作熱情,也有其他公司邀請我前往任職的機會。但我在應用材料的一位好友Richard跟我說:「你有一個好老闆,這是許多人沒有的條件,這個老闆信任你,授權你,提供你一個好舞台,你要做的就不只是勇往直前,應該是鞠躬盡瘁!」。因為我曾經遇過讓我很upset的老闆,因此Richard說的我全部聽進去了!
超過13年共事下來,我對你的稱呼由「董事長」到「河明」,關係由「部屬」轉變為「事業夥伴」,我始終沒有忘記當年進悅智的初衷,未來也不會忘記。當初我是打著不會進顧問公司的心情前往面試。但你一談完悅智的願景:「台灣有太多公司在事業發展、品牌管理上需要幫忙,才能行銷國際!」,這句話卻深深打動了我。因為,這就是我當年報考政大MBA前,貼一張post-it在我宿舍門口,提醒我自己的話!
這幾年悅智的經營,我們大夥兒都想讓你減少操煩日常營運,以換取你更多悠閒的時間。我卻發現你利用這空出時間幫助許許多多的組織與個人,我應該要吃醋的!但這幾天,受過你幫助的人來到靈前跟我聊到你如何幫助他們時,我才深刻瞭解到,這其實才是你,幫助別人,你才會快樂!得知你辭世後,好多人急切向我詢問,什麼時間可以過來跟你道別?深怕錯失最後一次說再見的機會。開放靈前弔唁這幾天,每天也都有好多人來看你,想來跟你說最後一句話,你有聽到嗎?原本已經收起眼淚,但昨天跟你的貼身司機明條聊到你是這麼好的老闆時,我們倆又是止不住淚水。我們都很不捨!
抱歉,今天這次的1-on-1,我說得比較多,沒讓你說上話。如果還有下一次,請再次招募我成為你共同打拼的事業夥伴。這一次,我將打從心裡就答應,不會再有「不願意」的心情!
河明,請讓我最後一次尊稱您為董事長,悅智全球顧問將會延續您創辦時的精神,幫助更多的台灣企業!
2019/11/9 永遠的夥伴 Quentin 游森楨
#悅智全球顧問
#追思黃河明
#黃河明紀念專頁
劉培森 面試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0歲之前你想成就什麼? 讓企業人資長幫助你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職涯計劃-9/22就業發展計劃說明會 - 夢想之家青年中心
夢想之家人才發展計劃透過性向與人格測驗、人才發展方法論以及業界專業眼光,幫助找到優勢,並確立適合自己也能適應職場的穩固職涯目標。
【關於計劃】
我們並非提供一般單次性職場講座或課程,而是整合所有培訓資源,以學員個人為核心,從訂出職涯目標、撰寫履歷、面談訓練、投遞履歷至職場發展,讓學員在職涯中發揮最真實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們透過性向與人格測驗、人才發展方法論以及業界專業眼光,幫助學員客觀認識自己的優勢,並確立適合自己也能適應職場的穩固職涯目標。此外我們也邀請前104人資長唐元熙女生共同研發人才發展流程,此流程引用企業發展高階人才的方法IDP作為個人發展計劃模型,透過與人資顧問一對ㄧ諮詢,讓學員能為自己訂立五年職涯發展計劃,並且知道如何發揮與展現自身優勢。
進入職場後,我們將學員按產業分組,並邀請企業10年主管經理的導師,除了分享職場經驗與建議外,透過深度對話與引導協助每位學員解決問題與持續發展職涯計劃。
【你可以從這個計劃獲得甚麼?】
1.客觀認識自己的優勢與獨特
2.更知道自己在職場職涯中自身定位與發揮自己的優勢
3.客製化的職涯發展路徑
4.來自不同背景一起努力的夥伴
【誰適合參與這個計劃?】
1.對職涯有方向卻不確定如何展開第一步
2.對職業有方向但常在想這就是我想要的嗎?
3.對職涯沒有方向或是有好多想法,但擔心自己只是三分鐘熱度
4.想轉換跑道但確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會成功
【計劃進行方式】
定向:透過性向與人格測驗、人才發展方法論以及人資顧問一對一諮詢。其中引用企業發展高階人才的方法IDP作為個人發展計劃模型,幫助學員訂立個人職涯發展五年計劃,並針對履歷面試與職場職涯給予客製化諮詢。
專業:J.P. Morgan等優質企業夥伴開設,包含產業分析、聘僱書合約、績效考核、工作管理與職場人際溝通等專業課程。
發展:按產業分組並邀請各產業領域企業10年主管經歷之經理人擔任發展導師,透過深度對話引導學員持續發展職涯計劃。
【專業培訓團隊】
人資顧問:
前104資訊科技(股)公司 人資長 唐元熙Nancy
前聯合報系 人資長 劉玉芬Yvonne
威盛電子(股)公司 人力資源經理 林雅婷Treena
前惠普科技(股)公司 亞太區國際人才移動專案經理 曾馨慧Judith
香港商易安聯(股)公司台灣分公司 人力資源管理 張芳嘉Rachel
發展導師(企業10年主管經歷之經理人):
創異數位 總經理 羅韋翰
創意促動 總經理 張佳雯
商業週刊 行銷企劃經理 黃瀞慧
王道銀行 副總經理 蔡滋森
海碩集團 高級工程師 陳識仁
國泰世華銀行 經理 黃文男
柏勝生技 機構與產品處長 張振福
【計劃參與相關說明】
1.招募對象:由於資源的有限性,本計劃優先服務今年是大四、研究生畢業即就業的學生,並通過徵選流程者,特別優先錄取弱勢、相對弱勢族群資格者。
2.費用:由企業支持完全免費,但須繳交保證金新台幣3000元整,於完成計劃後退還。
【關於說明會】
內容:邀請人資顧問用專業角度告訴你如何打造與實踐個人職涯發展計劃及這個計劃的內涵,也邀請曾經參與的學長姐與你分享經驗!
地點:北市士林區文林路338號3樓,捷運士林站2號出口步行1分鐘,誠品書店樓上。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五09:00-18:00 (每週一、六公休)
聯絡信箱:talentoutreach@dreams.org.tw
電話:02-28835543
〖第一場:2019.09.22 sun. 13:30-15:30〗
講者:威盛電子人資經理 Treena Lin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9111449071543908364
〖第二場:2019.09.27 Fri. 19:00-21:00〗
講者:香港商議安聯股公司台灣分公司 人力資源管理 Rachel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9121006175246431530
詳細資訊:https://bigstudent.tw/VZ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