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時間》
#鳳山店開幕送紅包 滿600送600是在哈肉🧧
哈肉鍋鳳山店在7/15慶開幕了🎉
為了回饋給一直以來支持的老顧客
特別推出優惠活動🙏🙏
1⃣️滿600送600紅包:
單筆消費滿600即贈開幕紅包
內含三張消費滿$1200即可折抵$200抵用卷
2⃣️外帶海陸鮮蝦套餐(690/990)
即享加購肉盤再5折優惠
可選擇低溫熟成豬、美國培根牛、台灣黑羽雞
每盒300g只要$94!
(690限購1盒、990限購2盒)
⚠️活動日期7/15-8/31,要搶要快!
#高雄美食 #高雄好吃火鍋
#高雄火鍋 #高雄大肉盤 #三民區美食 #平價火鍋 #肉多多 #火鍋推薦 #高雄外帶美食 #高雄外送 #高雄外帶 #高雄外送美食
------------------------------
[ 哈肉鍋好肉鍋物]
🏠鳳山店(7/15新開幕)
地址:高市鳳山區中山西路236號
位置:家樂福鳳山店2F
電話:07-7991636
🏠愛河店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河東路356號2樓
位置:家樂福愛河店2樓
電話:07-2619255
🏠九勺涮涮鍋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高鐵路123號
位置:新光三越百貨-左營店7樓
電話: 07-345573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聲鳥鳴,劃破長空。 拍翅下,見三圍六村環抱出屏山一貌。蜿蜒着的屏山文物徑,古木蒼翠,偶爾幾幢青磚土瓦明清建築老房子,石牆上的斑駁,在無聲歲月中落地生根,盤踞在石縫磚隙中,一身老氣,對照出旁邊高聳的新型村屋,卻又顯得特別驕矜。 那是一千年以前的事兒。渺渺時空,茫茫人海,都從中原南下,先在江西再往...
「勺勺客外送」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Michelle 米雪兒奇幻樂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勺勺客- #公告千呼萬喚的線上外帶外送~~ 來囉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勺勺客預約菜單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探訪台灣 ... 的評價
- 關於勺勺客外送 在 勺勺客預約菜單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探訪台灣 ... 的評價
勺勺客外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直覺漫舞的八種方法》
從小,我就是一個「第六感」特別敏銳的孩子,說不上來原因,對於某些事情,就是知道。比方我爸還沒下班前,就提前感應到他今天恐怕不太順利,然後會順勢引爆我媽的大地雷,等等還是寫好功課就躲回房間比較安全。
長大以後,每一個來到我面前的人,都有自己的顏色與氣息,有的人是濕潤的海藍,有的人是乾涸的水墨,有的人很苦,有的人很酸,也有的人,很模糊,如同霧裡走來一般。我跟身邊同學分享這種感受,同學臉色一沉,「妳,妳是不是看得到不該看的東西?叫妳媽趕快帶妳去收驚。」從此,我才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
所以,當人類圖揭曉我是直覺權威的時候,我並不意外,反而有一種沉冤得雪的暢快。
這幾年,第六感、直覺力、高敏度,好像成為了嶄露頭角的顯學,有很多課程與書籍,教導大家如何開發或鍛鍊這種技能,跟小部分親近的朋友分享我的直覺時,也不再遭受到小時的側目了。雖然我極度羨慕生產者可靠的薦骨,再不然高低起伏的情緒也比直覺有跡可循,意志力與G中心權威感覺也很讚…,然而,在等待四階的這一年,我知道,我應該花一點時間,來釐清與生俱來的禮物到底該怎麼使用。
就像小時候那種無法形容的「知道」一樣,我也知道,一旦學會如何感受與運用直覺,生命將出現極大轉圜。
以下這些練習,很個人,取用了四面八方的觀點,只留下對自己合用的。剛好在投射者決策社團看到有人提問,如何聆聽直覺,也寫出來和大家分享。想說的是,直覺並沒有規則可循,沒辦法科學化地「控制」或「計量」它,領受直覺,大部分和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有關,把身體和周遭「準備」好,時候到了,訊息自會向你顯現。
(1) 從事運動 : 任何運動都可以,重點是自己喜歡,可以持續不間斷,和緩或激烈的都好,選擇一項可以讓你的意識沉澱,真實感受肢體韻律的運動。我自己很癡迷於慢跑,偶爾有空,也會打打拳擊,除了發洩壓力與逃避現實,沉浸在運動中,使我重新領會到四肢、肌肉、呼吸之間的微妙關係,當找到平衡點,便會進入忘我狀態,身體以非常本位的方式運作著,而不是我以為的靠頭腦來指揮。對,聽起來很熟悉吧,我們只是乘客,要信任身體這台車子,會開往原本設定好的目的。也請多留一點時間,給運動之後的舒展與休息,感受身體留給你的訊號。
(2) 正確進食 : 留心食物吃進肚子之後,除了飽足與爽感,身體真正的感覺是甚麼?我越來越發現,我熱愛的食物,往往讓身體不能承受。像是我偏好滾燙的湯與咖啡,非常排斥水果,鍾情奶蛋類食品,但這些卻是引發我長期脹氣、胃食道逆流、呼吸道敏感的元凶。身體是誠實的,請觀察進食後身體卻不大舒服的警訊,那代表你選錯食物。目前,我依照人類圖四箭頭的PHS飲食法來調配飲食,被動型的身體,只吃六到七分飽,想吃再吃,也依照所處的Tone與Color,盡量選擇低於體溫的食物,碰觸之後再吃。也記得恰當補充肉類與醣份。實驗到現在,種種惱人的問題略有減緩,不再狂渴,精神也比較警醒。
(3) 慢活當下 : 看到這句,是不是狂翻白眼到後腦勺?老生常談,知易行難。弔詭的是,若永遠都活在對於未知的恐懼,忙著為明天提前佈署,就會徹底忽略了今天,與現在。好好地跟這一秒在一起、跟你身邊的這個人在一起,快樂這一秒,操煩這一秒。每天,我仍然會列To do list,這一年,越列越短,因為只有今天最重要的2~3件事可以被寫在上面,慢慢地做好這些事,享受在你身邊流動的溫度與氣味,當你徹底品嚐過日常,才不會錯失直覺在失常前夕的提醒。
(4) 捨得斷離 : 好,這又是一個老生常談。因為直覺不會降臨在一個亂烘烘、超滿載的環境。簡單一點,把那些你存積好幾年,以為你會穿到用到,結果好幾年過去了,依然在原架上蒙灰的物件,果斷地清離你的視線。同理可證的還有,總是讓你身陷低潮或成癮狀態的關係或習慣,也請花一點時間,與之戒斷。直覺是敏銳的探勾,形同覆蓋在肌膚上的毛細孔,如果周遭環境髒污太多,毛細孔便會吸納太多蹣垢,無法正常運作。
(5) 時常遊戲 : 這是我和兩個直覺權威的投射者女兒,時常會做的趣味練習。很簡單,像是比賽不張開眼睛,誰能最先感受到後面有車來。或者,走到下一個巷口前,我們會碰到男人還是女人?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習慣這種先天優於他人的感知,將之視為獨特足以保護自己的天賦,而非異物。而,天賦也需要練習,practice makes perfect。我也常在一個人的時候,測試自己能不能猜對綠燈的秒數,是左側還是右側電梯會先下到地面。當然,遊戲中潛藏大量的或然率,重要的是,一次一次去探索,那個指引你先知一步的感覺是甚麼。如此,便有基礎分辨,甚麼是不經大腦的直覺,甚麼是經過大腦的投射。
(6) 遙視練習 : 我稱之為直覺遊戲的進階版。當人們來到我面前,我會盡可能地記錄,這個人帶給我的感覺。透過五感,而又穿越了五感。從對方說話的語氣、神情、展現出來的動作、衣間散發出來的氣息,來閱讀隱藏在語言之後的資訊。這個過程,有時會讓我想起抽絲剝繭的福爾摩斯,但用意並不在於探勘他人的隱私,而是對於對方的狀態,建立起基本的認識,當彼此越來越熟悉,認識會形成記憶。有時,即便結束了階段性的合作或交際,我依然能感受到對方的狀態起落。直覺會在應該的時候,提醒我,該send個訊息給對方了,也可能是在關鍵時刻拉起響鐘,警惕我,先別打擾,現在不適合。
(7) 保持所愛 : 你鐘心所愛的事物,最神奇的地方在於,一面將你推離現實俗務,滌清被玷汙的毛細孔,一面卻又為你帶來天外一筆的靈感。這個運作機制,和直覺作用的原理很接近,都是要在萬念歸於清明之後,突然給你一記飛踢,啊滋,去看看那個廠商到底簽好約沒啊?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餒。保持所愛,對於任何類型的設計,我相信都有其重要性,因為我們都會需要一個幫助自己抽離、從別的角度觸類旁通的星引。如同我寫東西寫到一半,突然想到要去檢查一下明天要用的ppt,設定好的動畫是不是都有乖乖出演。我很堅持創作的流暢性,這提醒了我,再次檢視其他形式的表達,是否都排除了可預防的失誤?
(8)鐵齒一下 : 我是最近才開始進行這個練習,焦點特別集中在,那些直覺提醒過我別做,而我偏偏鐵齒的事情。中午,考題很應景地出現了,我忘了在外送平台上加註,主食請勿加香菜。結果迎接我的,是一盒無從剔除、香菜汁液都滲進肌肉紋理的椒麻豬五花。灑.滿.了.香.菜。
我在選擇菜色的時候,今天只對豬五花有回應,直覺弱弱地戳了我一下,圖片上那個綠綠一點點看起來像蔥的食材,應該是你懼怕到發抖的香菜,你還是點別的好了。但不知怎的我就還是點了這道招牌豬五花,我想不會吧,怎麼會有人拿香菜來炒豬肉呢。結果就是有啊,還是名店呢。在打開飯盒的那一剎那,我聽見直覺幸災樂禍的嘲笑,你看吧哈哈哈。
好,我吃,鐵齒的結果就是必須接受越線的苦果,也許香菜很美味啊。忍耐地吃了一口、兩口….哇!!!!香菜我真的沒辦法啦,差點把早餐也吐出來。常常有過人來勸誡,直覺來時,千萬別鐵齒。但不鐵齒一下,真的不知道自己錯過了甚麼。只有明白了這個錯有多錯,才會正視微弱的訊號。
最後,為什麼我形容與直覺漫舞,而非共舞呢?因為,我和我的直覺,還未能達到翩翩華爾滋的境界。但,起碼,直覺現在願意現身在這支舞裡面,我已經很感恩了。等我調好呼吸、不漏接拍子,總有一天,我們能和諧跳完一支舞的。
勺勺客外送 在 Michelle 米雪兒奇幻樂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離開 Half Moon Bay 半月灣的南瓜田就來到 San Mateo 的 Hillsdale 吃 YAYOI 彌生軒
10月份又重新開放室內用餐
疫情之後兩次拜訪 YAYOI 彌生軒內用
客人都不多而且座位都有隔開
服務生在客人走之後都會噴酒精消毒餐桌與座位
整體感覺還滿安心的。
這天抵達的時候已經六點多
四點左右離開半月灣在一號公路轉 92 的兩三個路口就塞了一個多小時
抵達的時候肚子超級餓
兩個人點了兩份主餐加上三個前菜
竟然都可以吃光光。
Chawanmushi $5
茶碗蒸第一個上桌
綿密的蒸蛋裡面有香菇、蟹肉棒、蔬菜等
暖暖的相當開胃。
Chicken Karaage Petite $4.5
迷你份量的兩塊唐揚炸雞
熱騰騰的時候超級多汁可口
旁邊還有搭配沙拉。
Ikageso Karaage $7
炸魷魚腳也很好吃
魷魚的部分非常Q彈有嚼勁。
Hitsumabushi $27
我點了名古屋之寶鰻魚飯三吃
裝在鐵鍋中上桌
首先第一吃是先吃鰻魚飯的原味
接著第二吃加入搭配的調味料、青蔥與芥末
第三吃加入附上的湯底作成湯泡飯
鰻魚三吃的鰻魚會切成細條狀
方便使用飯勺分裝盛出來。
另外也會搭配小菜以及醬瓜
這樣一份吃完真的好滿足。
Niku Yasai Itame $19.5
另外一份點的是蔬菜炒豬肉定食
高麗菜紅蘿蔔洋蔥菇類炒三層豬肚片
在鐵板上端上桌
調味相當夠味
搭配口感細緻Q彈的白飯
另外還附上小菜與味噌湯。
YAYOI 彌生軒現在店內用餐的時間為每天 12pm-3pm & 5pm-8pm
也可以在官網或電話訂購餐點
或是透過 DoorDash, UberEats, GrubHub 以及 Caviar 訂餐外送或自取。
YAYOI Hillsdale
YAYOI - Japanese Teishoku Restaurant
Yelp: https://www.yelp.com/biz/yayoi-san-mateo
勺勺客外送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聲鳥鳴,劃破長空。
拍翅下,見三圍六村環抱出屏山一貌。蜿蜒着的屏山文物徑,古木蒼翠,偶爾幾幢青磚土瓦明清建築老房子,石牆上的斑駁,在無聲歲月中落地生根,盤踞在石縫磚隙中,一身老氣,對照出旁邊高聳的新型村屋,卻又顯得特別驕矜。
那是一千年以前的事兒。渺渺時空,茫茫人海,都從中原南下,先在江西再往廣東後遷居於此,得豐盛水土,自稱「客家」,勤儉刻苦,莫失莫忘,且保留了中原古韻。
天真地以為能攀星摘月的七層古塔「聚星樓」,某年風災後只剩下三層,靜默地立在原地。古雅風流倒映在地下出現的一口古井,那一汪清澈冰涼的水中育有搖頭擺尾色彩斑斕的錦鯉,只是架在井面的鐵柵欄狠狠地破壞了錦鯉圖的美感。曾有不少文人進士,寒窗苦讀浪漫軼事的覲廷書室,門前一對蒼勁有力的端莊黑字「德澤流芳、祟山毓秀」,仍舊雋刻在硃砂紅木上,以書香墨魂冷眼河山變改、戰火無情和世事更易,正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
尋常巷陌中,那株開得姹紫嫣紅的簕杜鵑,一樹紫紅放肆任性的開在三層高的村屋前,然而再矚目也不及寫着「屏山盆菜」的大字招牌。
惜舊。一碟一碗皆有情
招牌底下昏黃的舊店裏,一時被兩邊一列長架上堆放着過千的碗碟所震懾,罎罐碗碟、沙煲罌罉,銅皮木製陶瓷,公雞、萬壽無疆、蟠龍翻雲、清花等花紋,有些是民國,甚至清朝時候製的,全是舊食具,也有盆菜、九大簋古盛器。短毛頭圓臉兒的店主鄧聯興(聯哥),伸手把器笑謂:「全部都係呢條村好多家村屋拆嗰陣時丟嘅,我唔保留就冇㗎啦!」
聯哥是這盆菜店第三代傳人,也是屏山鄧氏的後人。隨時代變遷,圍村生活一點一滴改變了,舊東西正在消失中,他很想保留這裏的一事一物。碗碟叢中,電話猛烈又急促地響起,幾乎是從早到晚響不停,原來不少識途老馬惠顧過他,從此愛上那獨有的圍村客家風味,每年如燕歸來,都會在喜慶時節訂盆菜、九大簋。他拿起電話對客說︰「冇送貨㗎!對唔住!」
一般盆菜店為增生意,多設外送。聯哥寧願賺少些錢,卻堅持傳統,規定只可在鋪吃,或可訂在祠堂內的大地堂吃。「盆菜、九大簋屬於我哋圍村宴席菜,外送拎出去市區食,完全唔夾!要喺我哋條村食,咁先有風味!」他竭力保衛不單是一個失傳飲食,還有它的良美附景──
這天,就有村民大排筵席吃九大簋。「我有盆菜同九大簋,但九大簋佔咗生意嘅七八成。九大簋出面少做,係我至有!」聯哥、兒子Jeff、大廚及四五個女工,早在各有各活兒在忙,有的在巨型鑊前炒呀炒;有的將各款食物舀進銻盆,包上保溫錫紙;有的張羅執拾餐具和食物搬上貨車。眾人浩浩蕩蕩乘着車沿鄉村小路,直抵盛宴氛圍。
顯赫。祠堂寶地見昌盛
「九大簋,傳統喺祠堂食!」
頂着七百多年的歷史,鄧氏宗祠的雕樑畫棟,青磚紅瓦,在風霜刀劍下,仍汨汨細流着官宦世家一時的顯赫,鄧氏後人在此祭祖、慶祝節日喜事、父老子孫聚會等,無法撼動的熱鬧場面,記載着族人的昌盛,如一樹繁花。
繁花散落處,是這個過萬呎的大地堂前,擺好的二十多圍筵席,喜氣不言而喻。「通常我哋村民結婚、BB滿月、舊時新居入伙,同埋點丁燈,先會擺九大簋。傳統一圍枱人係雙數,所以要坐八仙枱。」八仙枱其實是四方枱,坐八個人,後期改為圓枱,人數再沒有規定。
開席了!祠堂門前的一根火苗,燃點藥引,數十萬台的紅衣鞭炮就措手不及在耳邊炸開,硝火及散開的紅衣頓時在空氣中飄飄而下,驚惶的心被期待開餐的興奮掩蓋。「喺祠堂擺酒近村屋,祠堂門前燒炮杖,村兄弟聽到炮杖聲,就知道開餐,走嚟食。」
上菜講次序,先來的是湯,其他出場不分先後,離不開雞鴨豬手冬菇……中間上子薑菠蘿,消滯去膩,最後才是小盆菜。「食到咁上下,主人家會逐枱敬酒,都係最長輩嗰個行先,譬如結婚,就由老爺奶奶率領。」
鄉情。添飯加菜作叮嚀
吃九大簋,味道其外,碗碗藏鄉情,像添菜,「主人家客氣啲,客人嚟到好似唔夠食,覺得唔好,會抽個裝食物嘅桶,譬如冬菇豬肉,睇吓邊啲唔夠,逐圍添加。」如有吃剩的菜,也會送給朋友親戚,充分如俗語說「又食又拎」般慷慨豪情。其他沒有請來的,主人家都會分給同巷,或隔離巷的鄉里,這份鄉土人情在城市裏,真正少見。
舊日請喜酒,取好事成雙,連餸菜也呈雙數,如「四簋」、「八簋」,但客家人認為九大簋的「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之意頭,才有九缽。其實九大簋還有一款飯,加起來共十款,就是飯菜齊備,十全十美,人生的圓滿就捧在一手間,見證於觥籌交錯中。「以前唔係咁富有嘅,請食盆菜已經好好。係富貴人家,捨得使,先請九大簋,請最好嘅俾人食!」
昔時九大簋食材貴重,主人家一頓飯宴,揮擲千金萬丈豪氣。聯哥自小就見識有錢人排場,筵開百席是閒事,設流水席,大宴群親好友吃足三天三夜不足為奇,相比今天這樣的場面,當年盛況,由衷地帶點悲壯。
一碗。百菜百味筵席盛
「九大簋矜貴在每一樣餸都係獨立,唔似盆菜嘅食物混埋一齊,一菜一碗,比盆菜好食。」
簋,在古代是貴族放食物的器皿。他們客家人吃九大簋就用九個大簋放食物,後來簋經過演變,叫兩杉四缽。「杉,係大碟。缽,即係大湯碗。用碟同碗將餸分開嚟裝,唔好撈埋一齊。」
現時九大簋已全然以碗盛載,還因應時節調校不同菜式來宴客。「天冷天熱唔同,天熱煮清啲嘅好似梅子鴨,天冷煮南乳鴨,就濃啲。」口味的轉換,使人不易生厭。菜式獨立,百菜百味,使味蕾每次都有新衝擊,吃出其中的風味,這才是九大簋精緻之處。
近年在香港,大時大節吃盆菜愈演愈烈,愈趨普遍,但對吃九大簋,大眾多聞所未聞。
「做九大簋好少人識。譬如我同村都曾經有人做過,味道唔得,冇咗啦!美心啲大廚都嚟試食過,跟足啲餸推出,出晒報紙、電視,最後都係冇做。你唔係我哋圍村人,又唔係好似我做咗咁耐,係做唔到嗰種味!」聯哥帶點自豪說。
客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大簋菜式在不同村或會有差異,主要視乎村內有甚麼食材便用甚麼,如村有魚塘,便有淡水魚。或者宴席主人家的要求,捨得出錢的,便有山珍海錯。聯哥則身為屏山鄧族,傾盡識才,續承庥美。「我由細到大喺條村嘅九大簋大多都係呢九款,陳皮鴨湯、了酸豬手、黃酒雞、南乳鴨、炸門鱔、雞汁燴花菇、魚肉丸、子薑菠蘿、小盆菜,加埋雞鴨飯,總共十款。」
獨特。自家佳餚自家味
做九大簋,逐樣做,炆、炸、煮、燉、燴、滷、醃樣樣齊,比起盆菜,工夫多,利錢低,但聯哥廿多年來,仍恪遵一份客家人特色。其他人依循抄襲,卻做不到同樣的美味。他的九大簋味味是精品,首重用料精。「我哋嘅炆豬肉同了酸豬手,係用每朝劏嘅新鮮豬。」連炸門鱔都是新鮮即日捕,門鱔來價貴,外面會用較平宜的炸芋頭、炸花枝丸代替。「圍頭客家近海,舊時喺大埔東嘅海面有好多門鱔魚,所以我哋嘅九大簋一定有門鱔。」
再者,聯哥是元朗原居民,魚販和豬農必然將新鮮門鱔及本地新鮮豬先預留給他。而且坊間沒有多少人做九大簋,要煮出真正味道,他須用圍村傳統的獨有調味。「炆豬肉嘅麵豉醬,係用黃豆加麵粉自己整;黃酒雞嘅黃酒,用糯米同酒餅自己釀;子薑菠蘿嘅子薑,每年六七月啱時候用醋嚟醃,味道先正宗。」調味可說是做九大簋的靈魂,更重要還有手藝。
「煮九大簋,主角係做小盆菜嘅炆豬肉,豬肉炆得好,啲汁滲到入盆底嘅蘿蔔、豬皮同枝竹,成個盆菜都好味。」
他選腩肉和前胛,斬了件,燒熱巨鑊,下油,加入豬肉、香料、糖,之後加水。大灶火力猛,豬肉容易黐底,所以要揸起大鑊鏟不停攪動。一鑊豬肉,炆上一小時,來來回回翻廿多次。要懂得用力,不須太大力,順着力去剷。豬肉炒到六、七成熟,才下麵豉醬和南乳,既不黐底,醬料香味發揮得最好。他還有秘技,就是炆好的豬肉,不要趕着吃,攤放兩至三小時,更臻入味。
眾望所歸的炆豬肉,樣子紅彤彤,乾淨利落,不見有油水蔓延,鬆軟不油膩,吃時展露山賊氣質一口吃掉,入口的瞬間,豬皮帶點嚼勁,豬油與醬汁完美的邂逅,令嘴角上揚的味道,毋須言語,就有口水直流的魔性!
宗親。人人為我厚恩情
這無法停口的炆豬肉,手法技藝是傳承自聯哥父親,也是他人生的第一個大恩人。他父親以前在村裏務農,懂煮幾味撚手家鄉菜。遇有同村喜事要煮盆菜或九大簋,就會叫他來幫手。
「老竇完全係義務,永無托手踭,每次做完喜事,封番封利是仔,小小心意!唔會賺到錢。大家同村,你幫我、我幫你,人情味好好﹗」聯哥憶述說。聯哥十一歲起,就跟父親到祠堂煮九大簋,他充當小幫手,切菜起爐生火等。「我好鍾意做呢樣嘢,有得玩又有得食!」而父親負責掌勺,他看得多,慢慢學會了煮筵席菜。酒菜圍繞,鄉親為屏,長年累月浸淫在筵席的氣氛中,團聚的熱鬧、鄉里的恭親,種下對老鄉土深微綿邈的感情來。
九五年,其父因年邁而退休。「成條村都冇人做,我唔接手做,九大簋就會失傳!」他惟有繼承父親的衣缽,把手藝延續下去,也保留了當時碩果僅存的盆菜和九大簋。
「老竇係業餘,搵唔到食。我要開鋪,煮九大簋嚟做生意。」起初他的字號寂寂無名,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大拍烏蠅。同村的人知道他的難處,也念起他兩父子經常為村出心出力,都不時帶朋友回村,藉詞宴客,特意叫聯哥煮九大簋,讓他有生意可做。甚至容許他在富濃烈圍村色彩的祠堂擺席。
「最感激係同宗兄弟鄧達智,市區人先至認識我。」九五、九六年時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與傳媒、文化界,在圍村吃過聯哥煮的盆菜宴後,經過報道,盆菜開始廣受大眾認識,聯哥越見名氣,即使沒賣廣告,生意大旺。連明星周潤發、甄子丹、郭富城,政界唐英年、葉澍堃等名人都是常客。
人情,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交心而生。「老竇教我,對鄉親要好,因為同村都係兄弟,自家人,有力出力,有心出心。」他對父親的教誨,仍刻記在心。像是每年清明拜山祭祖,他一切都以村事為先,年年為此都推卻不少大宗的九大簋生意,也幫族人煮山頭。只要村裏要他幫手,他從來都是義不容辭。
每朝六七點,天邊方呈魚肚白,沉睡的鄉村,巷弄後小門半掩,漆黑中廚房亮着一團燈光,冒出縷縷煙霧,傳出咔嚓咔嚓聲響。一個肥圓身影,汗涔涔地已提起鑊鏟,鏟挖着鑊中豬肉,繁忙的氣力活早就展開了。聯哥臉上仍含笑說︰「我幾乎日日都咁早,一直做到晚上六七點,十二三個鐘㗎!但一啲都唔辛苦!」
他奮力以煙火、菜甜、肉香,留住屬於圍村風味的九大簋,以食物的味道譜寫宗族和鄉村人情的記憶,透過節日、慶典,寄語一代又一代人的祝福,不忘祖、不忘根,如一根無形的絲線,把人與人拉近了。
撰文:孟惠良
攝影:陳秉謙、魯雋華
屏山傳統盆菜
地址:元朗屏山塘坊村36號(屏山文物徑路口)
電話:2617 8000
營業時間:11am-9pm
詳情: http://bit.ly/2UxOwEC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勺勺客外送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勺勺客外送 在 勺勺客- #公告千呼萬喚的線上外帶外送~~ 來囉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9月15日 — 勺勺客陝西餐館| Order now! inline online ordering ... 我訂今天10/03晚上的外帶: 躁子豆腐/溜炒大肉片/椒麻蹄筋/酥炸肋邊肉/蔥椒魚片/孜然羊柳/魚香茄盒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