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界白袍紀事:半世紀臺大醫院國際醫療史】
在學生時代,就很好奇,為何台大的楊泮池校長(時任胸腔科主任),會對伊斯蘭教有所瞭解,甚至還會說幾句阿拉伯語。這對來自馬來西亞的阿金來說,格外的親切,因為這是我從小身邊所接觸的文化。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不少台大醫院的老師,都曾到過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際醫療交流。
近期比較有聽說的是,台大和印尼的醫療交流,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還有利比亞、越南、蒙古國、瓜地馬拉。對於醫療人文關懷、台灣醫學史有興趣的朋友,或者對學醫有興趣的國高中生,可以來看看這本書。
藉由國際醫療援助,不僅讓台灣被世界看見,也讓參與者有所成長與收穫!
國際醫療交流最大的意義就是將醫學的人道精神發揮到極致,
Taiwan Can Help,台灣在半世紀以前就做到了!
醫療交流的影響力,有時難以想像,也無法用量化數據來評估。
不僅治療疾病、不只交流醫療技術,更是交流一份情感與友誼。
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說:「台灣最成功的外交有兩個領域,一個是顧肚子——農耕隊,一個是顧身體——醫療。食物與健康都是民生基本需求,不因政治、種族而有所差別,台灣也因此得到了肯定與友誼。臺大醫院從1964年派出利比亞醫療隊開始,參與國際醫療交流已逾半世紀,見證了台灣的醫療外交,如果沒有留下紀錄,可能只是一些人的回憶,但是寫下來,它就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參與國際醫療交流,不只是協助政府達成外交任務、增進台灣能見度,也是善盡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而對臺大醫院來說,也因此得到較多主治醫師的名額,留下人才,如今有很多院長級的醫師,年輕時候都曾遠赴利比亞、沙烏地阿拉伯,他們願意離開舒適圈,接受挑戰、迎向未知,不只幫助別人,也讓自己成長,藉著在異國行醫拓展視野,增加歷練,後來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醫院的領導者,甚至衛福部長,足以成為年輕醫師的典範。」
=====
目錄
推薦序1 讓無國界的醫療交流一直存續下去/侯勝茂
推薦序2 極其珍貴的醫療外交經驗/林芳郁
推薦序3 醫療外交是值得推動的事/陳明豐
推薦序4 國際醫療幫助他國,也有益醫師成長/何弘能
總策劃序 讓回憶成為歷史/吳明賢
前 言 推動國際醫療,展現台灣軟實力/婁培人
結 語 實踐人道精神,重新思考醫學的本質/朱家瑜
第1章 半世紀醫療外交緣起—利比亞
利比亞醫療服務大事紀
5位醫師負責兩百張病床,忙到沒日沒夜
醫師必須「十項全能」,隨時互相支援
有了台灣醫師,利比亞病人不用再遠赴義大利
遇見火爆少年格達費
歐洲進修,影響一生
醫療外交尖兵,讓台灣名揚異域
第2章 伊斯蘭東西文化交會—沙烏地阿拉伯
中沙醫療團大事紀
「愈是疼愛的孩子,愈要讓他接受訓練」
自告奮勇,迎向充滿未知數的挑戰
用實力贏得肯定,促成中沙醫療交流
建立制度、培育人才,才能真正讓民眾受益
文化衝擊大,尊重、包容創造雙贏
共用杯子喝飲料,尊重不同風俗
久旱逢甘霖,民眾淋雨狂歡
什麼病都看,練出全才
「聯合國」般的環境,年輕醫師快速成長
接觸歐洲醫學發展,拓展視野
學習承擔責任,從醫師蛻變為經營者
第3章 新時代國際舞台增輝—越南
臺越醫療大事紀
台灣醫療實力堅強,國際交流開步走
臺大醫院技術轉移,越德醫院成為越南移植醫學重鎮
病患重獲新生,視臺大醫院醫師為貴人
傾囊相授不藏私,給釣竿也給漁網
術前溝通,術後協助照顧病人
團隊來臺大醫院受訓,深度學習有效率
搶救心跳,面對複雜疾病不再束手無策
前一天在臺大醫院開刀,第二天在越南開刀
肺臟移植難度高,最晚發展
親自上刀,才是真正的學習
傳授protocol,基礎工程第一步
教整個團隊,不是只教一個人
那一晚,真希望有哆啦A夢的任意門
從臨床到研究全面提升,交流更有意義
學會變通,提供當下環境中最好的醫療
為病人著想,提供多種選擇
看到一張病床擠3個病人,才知台灣人多幸福
臺越相隔千里,藉醫療交流搭起友誼之橋
BOX 臺越交流幕後推手,從頭到尾全都顧
BOX 「NTUH-HOPE」臺越醫療交流計畫
第4章 千里外大漠醫療交流—蒙古國
臺蒙醫療交流大事紀
供需相符,資源才能發揮效益
有呼吸器卻沒有供氧系統,基礎建設待建立
腎臟切片過程驚險,病人痛到大叫
完成蒙古國第一例內視鏡修補耳膜手術
臺蒙醫師合作完成兒童聽損的基因研究
蒙古國中風死亡率高,協助成立第一個腦中風中心
手把手示範教學,醫護人員能力大增
多管齊下,降低中風風險
常見風濕性心臟病,像過去的台灣
解決眼前的病痛,也培養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
蒙古醫師認真學習,弄懂每一個「為什麼」
學會技術也要發揮所長,才能真正造福當地民眾
地大無法常就醫,設計適合的醫療模式
護理師輪流支援,長達半年
分享衛教經驗,發揮護理師強項
突破語言障礙,交流更順暢
從善如流,蒙古醫院也有活力走廊
生殖醫學交流的經驗與新生命誕生的喜悅
打排卵針到懷孕後追蹤,從頭教到尾
軟硬體同時到位,成功率才會提高
傳承經驗,讓更多人受惠
互派團隊,交流模式成功
教技術容易,建立文化難
病歷在病人手上,醫師難整合
國際交流拓展視野,也看到城鄉差距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醫師能幫多少忙?政治改革才是根本
第5章 新南向攜手產業共進—印尼
臺印醫療交流大事件
響應新南向政策,深耕臺印醫療交流
一封來自印尼的電子郵件,意外促成交流
印尼醫師學習超音波,測量唇顎裂孩童的吞嚥功能
長短腳的孩子經手術、復健,又能踢球了
建構緊急醫療系統,搶救垂危生命
想成功移植器官,不能只靠外科醫師
團隊完整學習,才可能發展移植醫學
台灣基層醫療普及,膽道閉鎖有機會治療成功
膽道閉鎖的印尼幼兒,等不到未來
兩個孩子來台移植肝臟,重獲新生
兵分兩路,推動國際醫療
遊戲中學習跨科合作,提升效率
護理團隊快速補位支援,解決問題
不只學醫術,更重要的是醫院管理
藉醫療交流傳遞思想與行為的DNA
把價值觀與信念留在異國,影響力難以估計
培訓當地醫護人員成為種子教官
分享制度與經驗,臺灣當仁不讓
移植台灣經驗並非易事
出發點單純,收穫反而出乎意料
有能力,就應該回饋國際
BOX 半世紀醫療外交耕耘,新時代國際舞台增輝
BOX 善盡世界公民責任,讓他國因台灣而改變
第6章 火山下婦幼健康提升—瓜地馬拉
臺瓜醫療交流大事件
訓練當地醫護擔任種子教官,才能永續經營
同步提升軟硬體,搶救新生兒
看到助產士接生,彷彿時光倒流
「人」是最重要的資源
臺大醫院代訓瓜國護理師,回國後就能開班授課
不是幫忙接生,而是幫忙找出問題
提升醫療水準,需要在地醫護自發投入
先確保母子均安,再改善開刀技術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
在地醫護求知欲強,討論熱絡
產婦集中,感染風險令人擔憂
黃金1分鐘,從鬼門關救回小生命
小孩不是大人的翻版,新生兒也不是兒童的縮小版
交流新觀念,深化夥伴關係
產房有兒科醫師輪值,值得台臺灣借鏡
中醫醫人,上醫醫國
生平第一次,由學員頒發感謝狀
凡事起頭難,改善生產死亡率需30年
臺瓜雙方共同努力,才看得到成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45年所作之巨幅〈大墨荷通屏〉,及1962年所之墨荷手卷〈水殿暗香〉。這其間相隔近廿年,剛好顯示出大師在兩個畫風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張大千是一個十項全能的畫家,精通各種繪畫風格與題材內容。然而張大千在畫花卉畫方面有著非常獨到精采的成就,只因為他的人物畫及潑彩畫風的盛名太大,以致畫花...
十項全能 紀錄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遠見時光機】傳奇的 #楊傳廣,那個用國旗參賽的年代
👉時光機FB:https://bit.ly/3jAEGOr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提到 #奧運,你就一定不能不認識這位傳奇人物楊傳廣,他不僅是為首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 #台灣人,這面榮耀更是 #中華民國 獲得的第一枚 #奧運獎牌。
那個年代,我們報名奧會的名義是中華民國、用的是 #中華民國國旗,而不是現在的 #中華台北、#中華奧會會旗,透過歷史照片的回顧,更會發現如今回頭看來,當時的感動確實彌足珍貴。
楊傳廣生於 #日治時期 台灣台東廳,為 #馬蘭部落 的 #阿美族人。他曾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奧運十項全能競賽,獲1960年 #羅馬奧運 #銀牌,他也是 #十項全能 史上打破9000分的紀錄保持者,綽號「#亞洲鐵人」(Asian Iron Man),是台灣體壇第一人。
其實楊傳廣早期未成名前,最早接觸的運動是 #棒球,在 #三軍運動會 時期,楊傳廣曾代表聯勤或台東棒球隊出賽,擔任投手。雖然那時沒有打出特別出色的成績,卻也無形中在跑、跳、擲三方面,紮下雄厚的根基。
1951年,台東農校畢業後,進入聯勤田徑隊,在國軍運動會跳遠得到冠軍。其後漸漸打開知名度,深受關頌聲賞識與資助,並在1954年於 #馬尼拉亞運,拿下第一個十項全能金牌。
4年後,在 #東京亞運 打破亞運紀錄後,他再度蟬聯十項全能金牌。之後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唸書,與1956年 #墨爾本奧運 的銀牌得主 #拉福強森(Rafer Johnson)一起練習,兩人也成為終生的好友。
他們同時參加1960年的 #羅馬奧運 十項全能比賽,楊傳廣在賽中雖然有七個項目領先強森,不過在 #鉛球 一項中落後太多,最後仍以58分的些微差距敗北,由強森奪金,楊傳廣獲得 #銀牌。楊傳廣也因而成為 #第一位 在奧運會中獲得獎牌的中華民國運動員。
1964年,楊傳廣參加 #東京奧運 後漸漸淡出體育界,1983年,他當選了立委,但僅短短三年就因沒有續獲提名而卸任,轉而培育後進體育好手。
楊傳廣在1997年獲頒美國業餘運動協會的 #終身成就獎。2007年1月24日在美國加州因中風送醫,好友拉福強森也趕往探望,但仍於2007年1月28日過世,享年73歲。
圖片來源/Olympic.com
關於【遠見時光機】
《遠見》全新企劃,以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勾勒當年你我已漸漸淡忘的時光——那些年的報導、那些歲月的回憶,相信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抓住一絲絲美好的感動。
十項全能 紀錄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詹納在1976年奪金,卻覺得自己被名聲困住,直到2017年變性手術,她振奮地表示,「我有很棒的雙重身分。奧運十項全能冠軍,以及《魅力》雜誌的年度女性。」
#名將 #跨性別 #金牌 #東京 #東京戰報 #Y東京 #YFB
十項全能 紀錄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945年所作之巨幅〈大墨荷通屏〉,及1962年所之墨荷手卷〈水殿暗香〉。這其間相隔近廿年,剛好顯示出大師在兩個畫風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張大千是一個十項全能的畫家,精通各種繪畫風格與題材內容。然而張大千在畫花卉畫方面有著非常獨到精采的成就,只因為他的人物畫及潑彩畫風的盛名太大,以致畫花卉的本領不太為世人特別注意。張大千的花卉畫能有特殊的成就與境地,主要因為他累積了深厚的創作資源。他畫過無數的工筆畫,走遍千山萬水,也畫出了氣勢磅礡大山大水。在這樣的條件背景下,張大千畫規模較小的花卉畫,則有遊刃有餘的筆勢與內涵。同時他對花卉有深刻的喜愛、觀察,以及細膩的情感,當他畫花卉時往往傾全力以凝聚其畫學修養,因此即使小小一幅花卉,所呈現的藝術品質也達到了常人難以比擬的高度。
這其中由於他特別鍾愛荷花,因此荷花也成為他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特色;尤其是他有能耐構築畫幅巨大的作品,畫大畫是對藝術家最艱難的挑戰,倘非胸有丘壑,有足夠的體能魄力以及畫學修養是不可能做到的。張大千畢生畫過的荷花巨作頗多,但畫幅皆超過三公尺高,寬達六公尺餘的超大尺幅則不多,據目前所知則只有兩件,台北史博館所收藏的這幅〈大墨荷通屏〉即為其中的一件。?
二、張大千尺幅超大的荷花畫作
大千開始畫這樣連屏巨幅的荷花作品,正是他赴敦煌考古,臨摹唐宋古代壁畫近三年所深受的影響與結果。他在見到古人畫幅壯碩宏偉的場面與嚴謹細膩的表現內涵後深為感動,同時也掌握了古人畫大壁畫分初稿、次稿、定稿等諸多層次與敷染布局的描繪技法,遂不能滿足以往文人較疏簡秀逸的畫風,於是激發他激昂澎湃,向古人看齊媲美的雄心,頻思構築大畫一抒畫家內在強盛之創作張力。於是當他返回四川後,乃借寓成都昭覺寺閉關創作,整理心得。遂於一九四五年完成了這四屏丈二墨荷,當時在成都、重慶盛大展出,轟動一時。
這件作品畫幅之大,氣派之闊,是古往今來的畫家未曾有過的紀錄,堪稱是美術史上所知畫荷花最大的尺幅。畫面上的墨色逐次敷染,濃重而不滯;構圖之疏密開合,層層緊扣,沒有一個地方是鬆懈鬱塞的。畫花卉若尺幅過大容易流於纖細瑣碎,極難掌握畫面重心,使氣韻相通。而畫家這幅畫作規模這麼龐大,卻仍是井然有序,在宏偉中兼有秀麗之情趣,這是他結合了早年文人畫風,講求筆墨秀潤的理念呈現。張大千一方面深刻地描繪出荷花生長之自然情態,有涼風拂動,濃蔭逭暑之韻緻,另一方面又賦予了擬人的恢宏氣度,真是古今之少有。
畫面上題了一首詩「一花一葉西來意,大滌當年識得無?我欲移家花裡住,袛愁秋思動江湖。」意境清新動人,頗有禪意,又極富浪漫之感。其時正值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夕,而畫上又分兩次題記說明了畫家當時創作此畫的心境感受:其一先感嘆曰「兩京未復,昆明玄武舟渚之樂,徒托夢魂。炎炎朱夏便有天末涼風之感。乙酉六月,避暑昭覺寺,漫以大滌子寫此並題。大千居士爰。」其二則得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欣喜地又題詩記一首曰「忽報收京杜老狂,笑嗤強寇漫披猖。眼前不忍池頭水(不忍池在東京,荷花最盛。昔居是邦,數賞花泛舟。),看洗紅妝解珮裳。七月即望,日本納降。收京在即,喜題其上。爰。」明顯地記錄了畫家前後不同的心境,前者感懷,後則轉為欣喜,十分真實動人。
畫上所提到的「大滌子」是指清初的畫家石濤(1642–1707),是影響張大千一生藝術創作最大,也是他最尊崇的畫家。石濤畫荷花有一特色,即以淡墨畫完花瓣後,再用重墨鉤染瓣尖,使荷花看來更為生動且富精神;另外鉤寫花蕊水草的手法,也極清雅俊秀。大千畫荷花上承繼石濤這些表現特色,後來更將之進一步發展在設色鮮麗的荷花上。
品名:張大千 墨荷四聯屏
館藏編號:75-03647
作者:張大千
級別:重要古物(公告日期:中華民國 102年8月16日)
尺寸:縱:358cm 橫:596c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Cd0RNmrarU/hqdefault.jpg)
十項全能 紀錄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免費訂閱 ▶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binmusictaipei?sub_confirmation=1
*************************
「全民情歌天后」丁噹超狂挑戰自我無極限 「十項全能挑戰」女鐵人清單又完成一項
小小鳥丁噹制霸澳門塔「高飛跳」 從61樓到1樓腎上腺素狂噴17秒
唱到哪裡就挑戰到哪 「神力女丁噹」下一站大馬迎戰大海潛水對抗未知深海領域
「全民情歌天后」丁噹出道十年,總是挑戰自我無極限,繼邊滑冰刀邊唱、邊揮指揮刀邊唱歌,以及爬長城後,在十年「十項全能挑戰」清單裡又完成一項,那就是澳門塔「高飛跳」,回想在天空中飛翔17秒的過程,她興奮地說:「當穿好裝備,在一旁等待的時候,一度後悔為什麼我要挑戰,但跳下去後,腎上腺素狂飆,心情很嗨,『腳踏實地』後,有種重生的感覺,覺得我很勇敢。」接下來丁噹將挑戰深海潛水,對抗深海高壓,探索海底奇觀。
牡羊座的她,血液中流淌挑戰精神,每一回挑戰對她來說都是在生命中留下深刻且美好的記憶,她說:「偶爾挑戰自己,是一個很好證明自我的表現。我也有懼高症,也會腿軟,但總要練習去克服。」
其實挑戰澳門塔「高飛跳」的念頭,已在她心中醞釀多年,她透露去年到澳門跨年演出,經過澳門塔時,早就想挑戰全球最高的高飛跳,一直苦無機會。因此,日前在「想戀一個愛」一戀十年演唱會練團上宣布「跳塔」後,丁噹就每天期待「挑戰」的到來,終於等到這一刻,站上塔頂後,丁噹坦言:「一度後悔!但當你穿上所有裝備,簽了生死狀、也交了錢,等於把人逼到不跳不行的極限,只好豁出去了!」
從離地面338公尺的塔頂(相當於61層樓高)奮力一跳,回憶從高空往下跳的快感,丁噹說:「當你眼睛往下看時,前面二秒真的很恐怖,但接下來有種重生的感覺,身體很輕盈,放空腦袋,盡情尖叫。」從沒想過能距離天空這麼近,整段刺激的過程雖然只有短短17秒,卻讓丁噹一生難忘,她感受深刻地說:「其實我一直保持學習的目的,想不斷突破自己極限,享受著每一段心跳加速的美好過程。」因此,接下來丁噹放話要挑戰深海潛水!因近期受邀錄製「The Voice決戰好聲」節目中的導師,長期待在馬來西亞錄影,而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是世界著名的潛水地之一,放話到哪裡工作就要挑戰到哪裡的丁噹,怎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訂定下個「十項全能挑戰」的目標就是要去挑戰大海,她表示:「有浮潛過,但還沒到過深海,很期待一窺海底神秘世界。」
丁噹特意在這別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裡給自己定下「十項全能挑戰」目標,克服恐懼,突破自己,勇敢一「跳」,從不同方面展示自己十年音樂路的成長。除此之外,丁噹在音樂上更是收獲滿滿,征戰過台北小巨蛋、高雄巨蛋、香港紅磡等指標性場地,也飆出亞洲、北美等25場巡迴演唱會場場爆滿萬人KTV,更超越30部戲劇主題曲紀錄保持人,不但是「主題歌女王」,更是深受活動廠商青睞的「活動女王」,陸海空的行程如空中飛人行程滿檔!日前受邀到澳門舉辦「丁噹演唱會」,與台下歌迷一連飆唱30首歌,全場氣氛High到最高,她說:「出道第十年,一直不斷嘗試也不斷突破,希望下一個十年我的路上還有你們陪伴。」
丁噹8月5、6日兩天將於ATT SHOW BOX舉辦「想戀一個愛」一戀十年演唱會,雖然丁噹唱過許多萬人大場的個人演唱會,但在這有重大意義的兩場演唱會,以近距離與歌迷互動為主。丁噹預告會帶來全新的曲目與編曲,也有不插電的演唱,以更為豐富的音樂性帶著歌迷分享這十年的歷程,同時丁噹也想聽到歌迷們對她的「悄悄話」,向歌迷發動「想對丁噹說句話」照片大募集,只要用白紙寫下想對丁噹說的話,並拿起紙張拍照,並寄到binmusicmv@gmail.com,就有機會在演唱會上和所有歌迷一起分享對丁噹的愛。更多丁噹相關消息,請關注丁噹官方臉書粉絲專頁,以及相信音樂官網及官方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訂閱・相信‥‥‥‥‥‥‥‥‥‥‥‥‥‥‥‥‥‥‥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Subscribe YouTube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s://www.youtube.com/user/binmusictaipei?sub_confirmation=1
Della丁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ella0417
★WEIBO:http://weibo.com/idingdang
★YouTube:http://goo.gl/fEq3uI
★iTunes:http://goo.gl/9MvJhQ
★Spotify:http://goo.gl/LNvkYD
★KKBOX:http://goo.gl/F97UfH
★Omusic:http://goo.gl/pogQ8r
★myMusic:http://goo.gl/tGEG6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2dkx-TyU3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