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來這是一篇晚了四年的心得報告
還記得2016年初狂人日誌草創拍片之時
VINCENT找我支援拍攝208 Gti小改款影片
那時候也不知道他想幹嘛
聽到有車可以試就去了
(Youtube搜尋 :狂人日誌 208Gti)
(順便看看草創時期的拍攝跟現在差距多少)
記得那是一個大雨在最刁鑽的汐平公路
當時鮮少接觸法系車的我
看什麼都覺得新鮮
尺寸無敵小的方向盤像極了羅技出的電動方向盤
打檔不緊實 行程也偏長的手排變速箱
讓向來追求硬派短捷的我十分不習慣
常常左腳跟右手的節奏無法配合上而讓車身產生震動
在那個充滿髮夾彎附帶急下坡的汐平公路(當天還下大雨)
208 Gti卻像是嬰兒回到母體般的自在
彎前煞車力道讓車身擺向前軸 順勢轉動方向盤
讓半拖曳臂後懸可以用帶滑卻又不令人驚恐之姿
華麗過彎
這車真的太有趣了
媒體試駕行程總是短促
心中暗自決定
以後有機會必要入手一台好好品味
從自己入手以後
把自己歸零去品嚐法系的設計精神
也慢慢開始欣賞這種不追求極致硬派的操駕
秒數的追求從來不是法系車的重點
如何自己享受那充滿律動的過彎
出彎時再狠狠大腳讓前輪在打滑尖叫中奮力向下一個彎道直進
樂趣 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演繹方式
看看現在車壇能入手的短小手排鋼砲越來越寥寥可數
能夠不因車身放大
追逐馬力的掀背車更少
看許多人在哀嘆Suzuki Swift Sport停產與不進手排的討論
也許人們都忽略了這個不是目光主流的208Gti
這可能是最後你能在台灣入手的
正手排*小*鋼砲了
#出手排我就買
#Peugeot208Gti🇫🇷
#消失中的記憶
#場地支援HubAuto內湖新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Pei-Chuan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ei-Chuan Tsai 蔡佩娟/ 教學課堂片段 (Pei lesson 為教學實境片段,上課最後,幫學生錄重點,好讓他們回去複習,由該學生拍攝。老師是視譜,然後鋼琴需要調音了😂) 📍手的方向,決定音樂方向。音樂方向,決定手的方向。 1. 貼鍵-勾。通常用在讓聲音有彈性。如果是八度,則需...
「半拖曳臂」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山路·痴·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討論] PSA的拖曳臂-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Sx4扭力樑VS Vitara拖曳臂?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汽車知識】搭載扭力樑懸吊就是爛車 ... - AUTO GRAPHIC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拖曳臂與半拖曳臂- 隨意窩Xuite日誌| Toy car, Toys, Car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在半拖曳臂車款上原本V... - TAG Engineering Motorsport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討論] 後拖曳臂的避震真的那麼不堪嗎? | car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拖曳臂扭力樑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拖曳臂扭力樑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拖曳臂扭力樑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半拖曳臂 在 [討論] 扭力樑VS 拖曳臂- car 的評價
半拖曳臂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一款我很喜歡的保時捷...你呢?
【試車報告】 Porsche 944 S2 風華再現
【4K UHD | https://youtu.be/JlecUUi5oGQ】
或許,有人認為,我們身處在失落的世代,面對未來,一切都給人未知,且不安定的感覺!
有人覺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流行的事物,短暫及泡沫化,能夠恆久流傳的,便成為經典!就像這輛1989年的944 S4,歷久彌新,讓我重新咀嚼雋永。
【故事起源】
在聊到944之前,不能不提’70年代推出的924,在聊車之前,必須先聊聊EA 425 Project!
1969年,Porsche與VW Group成功地合作推出914,便積極展開第二款車款,並且定名為EA 425計畫,由VW出資,但Porsche主導…
無奈,1973年面臨全球石油危機,VW顧慮這樣的環境氛圍,跑車市場勢將萎縮,因此退出計畫,而當時,保時捷正打算開發新機種,好接替Type 911,同時強化品牌競爭力!於是欣然承接EA 425計畫。這個計畫主要是推出FR配置的跑車,其中涵蓋了924及928兩款車型,然而924在1976問世時,雖然即刻轟動車壇,但其引擎系統源自於Audi,要論及純血的動統,944算是較為純正的作品!
以現今的角度來看,一輛GT跑車,除了有拉風的造型之外,還要有豐沛的動能,再加上完美的配重,讓這款跑車擁有絕佳的操控!
事實上,924在當時就稱得上優異的產品,在兼顧造型、實用之餘,為了達到完美操控,刻意將變速箱置於後軸上,現今Ferrari、Aston Martin等頂尖超跑才看得到這樣的結構配置,而924卻在40年就採用這樣的設計,算是相當頂尖的GT跑車。
【性能提升】
944車系從1982年問世,與924 GTS等車款其實有些市場重疊!當時,944的入門車款採用2.5升自然進氣配置,並於1985年推出S版車型,其S意味Super,當時動力雖較924大幅提升,仍未突破200hp。本次試駕的S2於1989年問世,屬於動力較大機型,排氣量提升至3.0升,為當時車壇上排氣量最大的四缸NA引擎,在雙凸輪軸+16氣門的設計下,擁有211hp的最大馬力及28.6kgm的扭力,馬力數值僅較Turbo版本略小10hp,搭配五速手排,擁有輕快的油門反應!
在鋼砲動力動輒突破300hp的此時,一輛跑車最大馬力才兩百多匹,感覺好像還好?不過大家可別忘了,Ferrari的V8 MR跑車,後期款308GTB的最大馬力255hp,同時期的328GTB排氣量擴增至3.2升,最大馬力也不過270hp,換句話說,944 S2的性能表現,在當時已經算是頂尖了。
當然,時隔30年來駕著這輛GT跑車,雖然加速表現稱不上狂暴,也沒有很激情的貼背感,但稱得上順,引擎在加速也很線性,重點是保時捷的介面設計很棒,儘管是年代久遠的跑車,在標準的坐姿下,感受到換檔依然俐落,相較於同時期的牛、馬等跑車,相對要算是符合人體工學的。
既然定位為2+2座的GT跑車,後座也具備一定的乘坐實用性,只要身高170cm以下的乘員,還是可以入座,空間表現略優於911。
【均衡配重】
有了變速箱配置於後軸,讓這款GT跑車有著均衡的配重(前50.7%、後49.3%)搭配前麥花臣、後半拖曳臂+扭力樑,阻尼配置硬朗,但非死硬,加上方向盤沒有動力輔助,路感傳遞清晰,遇上坑洞時,可以感受到車體直接與震動的衝擊!
當然,後擋超大、低斜的造型設計,為944增添了許多動感,但也因為B柱以玻璃結合C柱,因此車體剛性不算太強,但行駛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車體扭矩產生的造型,比起當時的日系車,剛性已稱得上水準。
在市區道路行駛,這款車的離合器踏板踩踏還算輕盈,動力與煞車之間的搭配還算剛好,不會有性能太強、煞車太弱的感覺,即使想要跟趾換檔,標準的檔位設定,也能夠讓人享受左腳與右手的律動感!
拍攝的這幾天,我們除了市區走走停停,也到山區及郊外取景,雖然944 S4全油門加速,很容易被我們的公務車Teana 3.5追上,但操駕過程那個FU還是很值得玩味,那種人與車直接溝通的感覺,沒有電子系統介入,轉向不足或是轉向過度,都會在你加油、收油及轉動方向盤的過程預先讓駕駛者知道,或許不快,但速度的掌控度可以十分精準,在現今的車款,大概只有道路版廠車才有這種暢快。
【TCar短評】
夜晚的山上,雨勢加大,轉動電門,引擎在啟動瞬間,伴隨尖銳的皮帶聲,轉動著~
近30年的歲月,這輛944 S4除了這點異音外,大致維持良好,開啟啟閉頭燈,昏黃的光束照著大雨的滂陀,雨刷用最快的速度與雨水落下的速度搏鬥著…
與現今的超跑相較,944 S4就像是一代目的戰機,用機械式的互動展現性能,不是很快、也不夠癲狂,卻能在駕馭的過程,享受駕馭,享受樂趣!
【Porsche 944 S2】
引擎型式: 2990c.c. L4 DOHC
最大馬力: 211hp/5800rpm
最大扭力: 28.6kgm/4000rpm
長x寬x高: 4200x1735x1275mm
軸距: 2400mm
車重: 131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半拖曳臂+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205/55 ZR 16 後225/50 ZR 16
Porsche Taiwan 總代理 永業 | TCar 葉明德
#porsche #944s2 #tcar #經典車
半拖曳臂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 Porsche 944 S2 風華再現
【4K UHD | https://youtu.be/JlecUUi5oGQ】
或許,有人認為,我們身處在失落的世代,面對未來,一切都給人未知,且不安定的感覺!
有人覺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流行的事物,短暫及泡沫化,能夠恆久流傳的,便成為經典!就像這輛1989年的944 S4,歷久彌新,讓我重新咀嚼雋永。
【故事起源】
在聊到944之前,不能不提’70年代推出的924,在聊車之前,必須先聊聊EA 425 Project!
1969年,Porsche與VW Group成功地合作推出914,便積極展開第二款車款,並且定名為EA 425計畫,由VW出資,但Porsche主導…
無奈,1973年面臨全球石油危機,VW顧慮這樣的環境氛圍,跑車市場勢將萎縮,因此退出計畫,而當時,保時捷正打算開發新機種,好接替Type 911,同時強化品牌競爭力!於是欣然承接EA 425計畫。這個計畫主要是推出FR配置的跑車,其中涵蓋了924及928兩款車型,然而924在1976問世時,雖然即刻轟動車壇,但其引擎系統源自於Audi,要論及純血的動統,944算是較為純正的作品!
以現今的角度來看,一輛GT跑車,除了有拉風的造型之外,還要有豐沛的動能,再加上完美的配重,讓這款跑車擁有絕佳的操控!
事實上,924在當時就稱得上優異的產品,在兼顧造型、實用之餘,為了達到完美操控,刻意將變速箱置於後軸上,現今Ferrari、Aston Martin等頂尖超跑才看得到這樣的結構配置,而924卻在40年就採用這樣的設計,算是相當頂尖的GT跑車。
【性能提升】
944車系從1982年問世,與924 GTS等車款其實有些市場重疊!當時,944的入門車款採用2.5升自然進氣配置,並於1985年推出S版車型,其S意味Super,當時動力雖較924大幅提升,仍未突破200hp。本次試駕的S2於1989年問世,屬於動力較大機型,排氣量提升至3.0升,為當時車壇上排氣量最大的四缸NA引擎,在雙凸輪軸+16氣門的設計下,擁有211hp的最大馬力及28.6kgm的扭力,馬力數值僅較Turbo版本略小10hp,搭配五速手排,擁有輕快的油門反應!
在鋼砲動力動輒突破300hp的此時,一輛跑車最大馬力才兩百多匹,感覺好像還好?不過大家可別忘了,Ferrari的V8 MR跑車,後期款308GTB的最大馬力255hp,同時期的328GTB排氣量擴增至3.2升,最大馬力也不過270hp,換句話說,944 S2的性能表現,在當時已經算是頂尖了。
當然,時隔30年來駕著這輛GT跑車,雖然加速表現稱不上狂暴,也沒有很激情的貼背感,但稱得上順,引擎在加速也很線性,重點是保時捷的介面設計很棒,儘管是年代久遠的跑車,在標準的坐姿下,感受到換檔依然俐落,相較於同時期的牛、馬等跑車,相對要算是符合人體工學的。
既然定位為2+2座的GT跑車,後座也具備一定的乘坐實用性,只要身高170cm以下的乘員,還是可以入座,空間表現略優於911。
【均衡配重】
有了變速箱配置於後軸,讓這款GT跑車有著均衡的配重(前50.7%、後49.3%)搭配前麥花臣、後半拖曳臂+扭力樑,阻尼配置硬朗,但非死硬,加上方向盤沒有動力輔助,路感傳遞清晰,遇上坑洞時,可以感受到車體直接與震動的衝擊!
當然,後擋超大、低斜的造型設計,為944增添了許多動感,但也因為B柱以玻璃結合C柱,因此車體剛性不算太強,但行駛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車體扭矩產生的造型,比起當時的日系車,剛性已稱得上水準。
在市區道路行駛,這款車的離合器踏板踩踏還算輕盈,動力與煞車之間的搭配還算剛好,不會有性能太強、煞車太弱的感覺,即使想要跟趾換檔,標準的檔位設定,也能夠讓人享受左腳與右手的律動感!
拍攝的這幾天,我們除了市區走走停停,也到山區及郊外取景,雖然944 S4全油門加速,很容易被我們的公務車Teana 3.5追上,但操駕過程那個FU還是很值得玩味,那種人與車直接溝通的感覺,沒有電子系統介入,轉向不足或是轉向過度,都會在你加油、收油及轉動方向盤的過程預先讓駕駛者知道,或許不快,但速度的掌控度可以十分精準,在現今的車款,大概只有道路版廠車才有這種暢快。
【TCar短評】
夜晚的山上,雨勢加大,轉動電門,引擎在啟動瞬間,伴隨尖銳的皮帶聲,轉動著~
近30年的歲月,這輛944 S4除了這點異音外,大致維持良好,開啟啟閉頭燈,昏黃的光束照著大雨的滂陀,雨刷用最快的速度與雨水落下的速度搏鬥著…
與現今的超跑相較,944 S4就像是一代目的戰機,用機械式的互動展現性能,不是很快、也不夠癲狂,卻能在駕馭的過程,享受駕馭,享受樂趣!
【Porsche 944 S2】
引擎型式: 2990c.c. L4 DOHC
最大馬力: 211hp/5800rpm
最大扭力: 28.6kgm/4000rpm
長x寬x高: 4200x1735x1275mm
軸距: 2400mm
車重: 131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半拖曳臂+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205/55 ZR 16 後225/50 ZR 16
Porsche Taiwan 總代理 永業 | TCar 葉明德
#porsche #944s2 #tcar #經典車
半拖曳臂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ei-Chuan Tsai 蔡佩娟/ 教學課堂片段
(Pei lesson 為教學實境片段,上課最後,幫學生錄重點,好讓他們回去複習,由該學生拍攝。老師是視譜,然後鋼琴需要調音了😂)
📍手的方向,決定音樂方向。音樂方向,決定手的方向。
1. 貼鍵-勾。通常用在讓聲音有彈性。如果是八度,則需要用到手肘,讓聲音有 「響度」。
學生常犯問題:
a. 沒有先貼鍵,造成聲音分岔(指腹接觸不良就跑走)
b. 用拍打的方式造成音質不良。(不是很吵就是沒聲音)
2. 圓滑。無法完全用手指連起來的部分,可運用手腕或手臂將音連起,想拖曳。(像是用電腦時,要將照片丟入檔案夾裡,滑鼠點按然後手拖曳拉過去)
3. 身體重心不隨便跑。會影響手的重心與施力。
5. 雙音高音大聲。重心在高音側,該音的小吸盤黏著度高(要用點力),內側音浮著彈,碰到即
📍旋律線彈不好,無非是不知道如何圓滑,外加腦袋空空,不知道要唱什麼。只用手指彈(只動指節)是彈不圓滑的。旋律若是八度或和弦更容易彈成一顆一顆的聽來粗糙可怕。📍
6. 音樂停滯死掉-通常出現在長音、掛留音,或不小心將音往下彈。往上才能繼續。
7. 講過一萬次的,附點想「短音走到長音」不是長音到短音。
8. 適時運用上半圓與下半圓。
9. 同樣是八度和絃,柔的時候手不用架太穩,重點在指腹的黏著,及手(除了指腹的所有地方)放軟。彈大聲或有力度時,則需架穩。
10. 要練「感覺手臂」、「感覺整隻手」動作時,先拿手肘,而不是手指。
11. 食指垮掉,整個和絃就會垮掉。
www.pianistpei.com
www.facebook.com/pchuan18
半拖曳臂 在 【汽車知識】搭載扭力樑懸吊就是爛車 ... - AUTO GRAPHIC 的推薦與評價
扭力樑用於後輪,在拖曳臂之間搭起一個可以扭曲回復的橫樑,為何會有扭力樑設計,首先一定要講到防傾桿,就汽車發展歷史的角度來看,隨著速度性能的逐年提升車子操控防 ... ... <看更多>
半拖曳臂 在 [討論] PSA的拖曳臂-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大熱門的扭力樑討論
很多人拿出PSA 的後扭力樑出來談
首先我不是說扭力樑有多差 有它的優點也當然有缺點
因為我以前是205 車主, 我提下變化
先看在台灣一戰成名的205 後拖曳臂
這是206 的
基本上 看得出 那個年代的PSA 後懸
用的是 "ㄇ"型
左右搖臂是靠中間的樞軸連結
靠這軸扭轉的力量防傾
當然也有外加防傾桿的改裝品
到了307 年代
這圖是C4
後來的DS也是這樣的後懸
可以看出已經改成"H" 型
這也是最近討論的Focus 的型式, 另外常見的還有"U" 型
這型式的左右搖臂連動性更大一些 所以被歸類半獨立懸掛
比較大的問題是 在其中一邊懸吊動作時
另一側會有橫向的拉扯力道
也就是車屁股會左右動
為什麼會有扭力樑懸吊不舒適的說法 主要是這種H 或是U 型的
以及中間連結的剛性強度造成的差異
所以 要是把Focus 的後扭樑 類比PSA306 以前的後懸 這是不合適的
從字面上看你可能混淆 但是實際上是不一樣的結構
就像人說多連桿 其實多連桿也有好幾種不一樣的結構
這些是直觀看得到的型式
另外就是細節 懸吊的幾何 搖臂與轉向節與車身連結的角度與位置
彈簧 減震器的軟硬 反應速度 防傾桿的強度等等
這再研究下去 就是專門的科目了
這好像是你的手機 硬體與軟體的差別 結構像是硬體 調教像軟體
好的硬體加上好的軟體 你可以上天
差點的硬體配上正確的調整 也還能用用
總之 凡事有利也有弊 過度吹捧或是貶抑 都不好
--
如果有傻B 跑過來罵你 表示你做對了某件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1.239.226.2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50719375.A.39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