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兒子有些煩躁,任何事情的口氣不是很好。
弄早餐給他,「啊~吃這個喔。」
要穿衣服的時候,「媽~只有這一件嗎?厚~這件很臭耶。」
提醒他某件事情,「算了,算了,算了。」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
準備帶安全帽時,「吼~爸,你戴過了是不是,把他給弄大了啦。」
我說:「喔,對啊,我昨天有戴。來,我來替你條緊。」正在調整安全帽的鬆緊時,我緩緩地對他說:「兒子,你就好好的跟我說就好了,語氣中不用帶著指責。」說完,也調整好了,起身出發。
—
在路上,我關心他:「兒子,你怎麼啦?還好嗎?怎麼感覺你一早的心情就不太好。」
「嗯!」他回。
「是因為今天要打疫苗嗎?」因為他平時很少會這樣,所以我猜測。
「對啊,我好緊張喔。」
「緊張什麼呢?」
「我會不會就這樣死了啊?」
「是喔,你這麼擔心啊?」
「爸,如果我因為打疫苗就死了,你拿得到錢嗎?」
「會不會有錢,這個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死了,任何錢都彌補不了。怎麼?是什麼原因會這麼問呢?」
「因為,如果我就這麼走了,超不值得的啊,至少要拿回一點東西吧!」
「哈哈,你的想法真有趣。反正,對爸爸而言,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你的。」我接著問:「感覺到你真的很擔憂,有需要試著深呼吸?」
「嗯,沒關係,要打疫苗之前再做吧。」
「好。打疫苗一定會擔心的,爸爸之前打AZ的時候,也跟你一樣。雖然擔心,但爸爸相信會沒事的。」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腿,也正到學校了。
—
放學了,全校的人都提早到校門口,準備回家。
「如何?打完疫苗了,現在的感覺怎麼樣啊?」兒子騎上了車子,我立刻關心他。
「還可以,沒什麼感覺。」兒子回。
「那就好。施打的時候,有很緊張嗎?」
「有啊,那個注射進去的感覺,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
「那麼,現在不安的感覺,有比較減少了嗎?」
「沒事啦!就看這幾天有沒有症狀囉。」
「太棒了。看你的心情比較放鬆,爸爸也放心了。」我再接著講:「不過,你有發現到,早上的時候,你的口氣不是很好喔。」
「有嗎?!」他似乎解除緊張後,全都給忘了。
我舉了一些例子後,他說「對耶,好像真的有。」
「兒子,爸爸能明白你是因為擔心跟不安,我跟媽媽都是可以理解的,並沒有責怪你,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心情再怎麼煩躁,跟任何人說話,還是要試著顧慮他人的感受喔, 知道嘛!」
「喔~好。」我們都對著彼此笑了一下。
—
很多人以為接納孩子就是不要管他,任他如此。其實不是,接納孩子的意思,是允許並接受孩子目前是如此的狀態,但是該教的依然要教。
在我的新書《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裡有提及,溝通是雙向的,親子溝通要一起提升,是要兩個人的共同進步。而孩子的進步,需要大人帶著溫和的方式點出來,並且告訴他,下一次可以怎麼講會更好。
孩子的心情不佳時,可以對話;心態放鬆了,日常對話;需要教養時,更要對話。
真的很妙,他的心情放鬆了,又恢復成以往的模樣了。😄😄😄
======
日常生活的深度對話,都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30日暢銷榜第一位)
momo https://bit.ly/3j49HOh
(親子教養類熱銷排名第二位)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90的網紅Irene的美西灶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雨來菇炒蛋】 2020年,發覺人生能夠掌握的事情真的很少,能做的只有把握每個美好的當下。覺得孩子可愛的時候,緊緊擁抱(不可愛的時候,要努力控制自己情緒);望著家人要出門的時候,很認真的說再見;想家人朋友的時候就馬上打電話、傳訊息或留言;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時,深刻地記在腦海裡。能做的只有這些,但也因...
博客來昨天的孩子 在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連假結束前總是不想睡覺
#睡醒了_美夢就結束了……
昨天晚上你是否也花了好一番心力才將孩子哄上床?😭
每次連假結束,不管小孩或大人都要來場小小收心,這時就需要《#別讓鴿子太晚睡!》這種讓孩子超有共感的晚安書,讓孩子主動上床,重回正常作息!
天已經黑了,但是小鴿子還不想上床睡覺――
┌────────────┐
我一點也不累……
我們很久沒聊天了……
我明天晚上早點而睡……
└────────────┘
他想了一大堆理由,找到各式各樣的藉口,一下要喝水,一下要數星星……
遇上這隻賴皮的小鴿子,該怎麼讓他入睡呢?
#榮獲凱迪克大獎 的互動式情緒繪本,
讓大人莞爾一笑,孩子開心大笑,手牽手一起睡個好覺!
🌙《別讓鴿子太晚睡!》
■博客來>> https://bit.ly/2XGahcM
■誠品>> https://bit.ly/3Cwts7x
■Momo>> https://bit.ly/3hUF7oN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CEgjtd
博客來昨天的孩子 在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活動-悟空遇見賽先生:1分鐘搞懂的生活酷科學】
中秋節快樂啊!大家今年吃了幾顆蛋黃酥?你千萬別問我吃幾顆,我自己都不敢想😫😫😫好險昨天騎50K應該有消化兩顆吧~~~
今天徐老師要送大家一本有趣的生活科學書!
=========摘自博客來========
嘿!科學才沒你想的那麼難。
最生活化、最爆笑的科學漫畫,要你喜歡科學,從現在開始!
關於一些生活中的「化學酷知識」,你有想過……
香蕉皮放久了,為什麼會變黑?吃魚的時候,為什麼要擠檸檬汁來去除腥味?開香檳時,為什麼瓶塞會飛得那麼遠?
關於一些生活中的「生物酷知識」,你有想過……
地瓜是植物的哪個部位,是根、莖、果實,還是種子?荷包蛋營養又美味,可是為什麼吃的雞蛋不會孵出小雞?跑完步時,是什麼原因讓臉頰變得紅通通?
關於一些生活中的「物理酷知識」,你有想過……
下過雨後,一道美麗的七色彩紅掛在天邊,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什麼?冬天在穿脫毛衣時,發出啪啪的聲響,身體還有點刺刺的,這是為什麼?
關於一些生活中的「地球科學酷知識」,你有想過……
地面突然劇烈搖晃起來!這種自然現象為什麼會發生?冷冷的天泡溫泉最舒服了!但溫泉的成因是什麼呢?一朵朵白雲飄在藍色的天空中,雲又是怎麼形成的?
當《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來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遇見聰明伶俐的女孩「三藏」、活潑淘氣的「玉童子」,以及無所不在的「賽先生」,會發生哪些無厘頭又充滿笑料的有趣故事呢?快跟著他們一起探索隱藏在生活中的「184個科學酷知識」,讓這些科學概念輕輕鬆鬆進入腦袋,滿足你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現在徐老師要送出兩本『悟空遇見賽先生:1分鐘搞懂的生活酷科學』給想要陪孩子輕鬆理解科學的朋友!
✅參加辦法:
⚠️1.在「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按讚、儲存並設定「搶先看」。
⚠️2.分享此篇活動於自己臉書,分享對象要設定為「公開」。
⚠️3.於留言處tag 4位朋友,並寫下想要這本書的原因。
✅活動截止時間:2021/9/24(五)晚上9點。
✅贈書寄送限定台澎金馬地區。
博客來昨天的孩子 在 Irene的美西灶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雨來菇炒蛋】
2020年,發覺人生能夠掌握的事情真的很少,能做的只有把握每個美好的當下。覺得孩子可愛的時候,緊緊擁抱(不可愛的時候,要努力控制自己情緒);望著家人要出門的時候,很認真的說再見;想家人朋友的時候就馬上打電話、傳訊息或留言;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時,深刻地記在腦海裡。能做的只有這些,但也因為反覆做著這些,雖然無法預知未來,仍能感覺踏實。
雨下一整天,窩在我的小書桌前,剪影片、喝熱茶,想明天要做什麼菜,完成了昨天的雨來菇影片,與你分享,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當下的平靜與小廚房裡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天都要煮飯給三歲女兒小嬡吃,我們都吃什麼?更多媽媽與小嬡一起吃的親子共享料理,請看我的新書「律師媽媽Irene的92道親子共享料理」,哪裡買?
🍍博客來:https://bit.ly/3c0EmVx
🍍momo : https://m.momoshop.com.tw/goods.momo?i_code=7752166
#律師媽媽Irene的92道親子共享料理
🍳加入我的專屬社團,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餐桌好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41178662628216
博客來昨天的孩子 在 Irene的美西灶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鍋到底。蔬菜牛肉雜煮】
昨天下了一整天雨,晚餐時間好想吃鍋,但帶著孩子出不了門,決定自己在家裡煮一鍋蔬菜牛肉雜煮,祭五臟廟。
昨天晚上就煮這一鍋,有菜有肉,再煮白飯,一餐也就這樣完結,真正節省時間、勞力,而且調味可以依照每家口味,你若喜歡清淡,醬油可以少一點,你若喜歡重口味,還可以加點豆瓣醬或者辣醬,非常隨意,也是因為這麼隨意,料理才會這麼有趣吧,沒有一定的規則,你喜歡吃、方便煮,就是好料理。
__________________
每天都要煮飯給三歲女兒小嬡吃,我們都吃什麼?更多媽媽與小嬡一起吃的親子共享料理,請看我的新書「律師媽媽Irene的92道親子共享料理」,哪裡買?
博客來:https://bit.ly/3c0EmVx
momo : https://m.momoshop.com.tw/goods.momo?i_code=7752166
#律師媽媽Irene的92道親子共享料理
博客來昨天的孩子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這位爸爸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著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 羅寶鴻
………..
講座結束時,我如常地邀請在座朋友發問。
最後一位提問者,是一位爸爸。他拿著麥克風時,帶著靦腆的語氣說,他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在場觀眾聽到他這麼講,都給予掌聲鼓勵他的勇敢與堅強。
他說,家裡其中一位哥哥寫作業特別地慢;每次他晚上下班都快十一、二點,但回到家裡卻還是看到這孩子還沒睡覺、拖拖拉拉地在寫作業。他發現,自己這時候都會用不好的方式來跟兒子互動。
他想問,要怎麼改善。
於是,我慢慢走到這位父親的面前,詢問這位爸爸,當他這麼晚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還沒睡、還在寫作業,心裡面的感受是什麼?
爸爸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我覺得...他應該要把作業寫好才對。」
但他回答我的是他的期待,而不是他的感受。我更相信我的判斷了,這位爸爸是一位很愛孩子的父親,卻也是一位不太善於表達自己、感受自己的成人。
但懂得「感受」,在人與人互動上非常重要;試問一個不善於感受自己、表達自己的人,又如何能感受別人,同理別人,改善自己與別人的互動呢?
所以,我就再重複當時的事件,並詢問爸爸當他很晚回家,看到兒子還在寫作業時,心裡有什麼感受,請他用兩個字的形容詞來描述。
他又想了一想,勉強地說出:「...會生氣吧。」
當下我感到,要一個已經不習慣感受自己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多難,但很欣喜這位爸爸在語言引導下,慢慢進入自己冰山了。
我問他除了生氣還有其他感受嗎?他想一想,回答我「沒有」。
我好奇地問他,會有「不捨」嗎?他想一想,說有。
這是我刻意想要他覺察的;就是因為對孩子有著關愛,所以看到他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才會感到不捨,但這點爸爸似乎沒有感受到。
於是我問他,當他感到不捨與生氣時,會對孩子怎麼表達?他又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會把眼睛睜很大地看著他吧。」
於此,我確認了他在當下對孩子的應對姿態,我就跟他說讓我們來做個角色扮演,讓我演他,他演自己的孩子。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他已經辨識到自己感受了,現在也讓他瞭解孩子的感受。唯有體驗到孩子,我們才有可能幫助到孩子。
於是在現場,扮演開始。我演著這位爸爸開門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我把眼睛睜大,生氣地瞪著他...
在我瞪著這位爸爸的當下,我覺察到他身上散發的氣質突然「縮小」了;我觀察到他眼神的細微變化,從平靜到現在帶著點恐懼。我感到他內心的不知所措。
於是我繼續瞪著他,問他現在的感受是如何。他有點勉強地說:「...緊張吧。」
緊張是比較粗糙、未被辨識的情緒,我再問他在緊張裡還有什麼,他慢慢感受著自己,說出「害怕」與「委屈」。
他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我問他,在當下害怕且委屈的他,希望爸爸可以怎麼對待他?(這正是他問我的問題)
他說:「希望...爸爸可以溫柔一點吧...」
我又問他希望爸爸溫柔地跟他說什麼呢?
他想一下,說不知道。同時,我感受到他當下內在的一點混亂。
我嘗試以語言給予他一些引導。我說如果你希望爸爸是溫柔的,希望他說一些關愛你的話語,你會希望他說什麼呢?
他又想了一下,說「... 不知道。」
於是我好奇地問他,現在家裡五個孩子,一家人有沒有常說些關愛對方的言語?
他搖搖頭、小聲地對著麥克風說:「...沒有。」
我再問,那在他從小到大的過程裡,家裡的大人習慣跟他講一些關愛的言語嗎?
我感到他內心變得更往下沉,更小聲地說:「..很少... 幾乎沒有。」
我瞭解了。
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我們沒有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位爸爸一直無法改變自己的原因。
心裡悸動著,我心裡做了一個決定。
我看著這位當下感到無助的爸爸,用我的內心與他連結,對他說:
「...沒關係的,我以前也不會說關愛別人的話,也是這幾年才慢慢學會的。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跟我兒子說:
「孩子啊,你還在寫作業啊?」
「你怎麼這麼晚,還在寫作業呢?」
「是不會寫嗎? 有遇到困難嗎?」
「如果是遇到困難,你想要跟爸爸說嗎?」
「還是,不是不會寫,是因為心情不好?」
「最近,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了嗎?」
「如果是,你想跟爸爸說嗎?」
「如果現在不說,也是沒有關係的,你可以等到想跟我說的時候再跟我說。」
「我只是想跟你說,我這麼晚下班回到家,還看到你在寫作業,其實我心裡面,是很心疼你的。」
「我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很擔心你。」
「我會擔心你,是因為,爸爸很愛你啊。」
我看著這位爸爸的眼睛,跟他講著這些話。
這位父親,眼眶紅了。彷彿這些話語進入了他的內心,療癒了他當年小時候的自己。
在當下,整個會場也充滿著感動的氛圍。(昨天與大樹老師分享這故事,他說這是「心流」)
而我想要給這位父親的答案,其實並不是答案,而是一份「被關愛」、「被接納」的體驗。當他體驗到,就慢慢知道要怎麼跟孩子應對了。
最後,我邀請在場的朋友,給這位勇敢、堅強的爸爸掌聲鼓勵。
在講座結束簽名時間,我突然想到我可以請這位爸爸把這些話寫下來,讓他可以自己多練習,再跟孩子使用。無奈,他已經離開了。
所以,我決定把這故事寫下來,也把這故事在youtube用影片記錄下來,希望這位有緣的爸爸能看見。
回程在高鐵,想著與這位爸爸美好的對話,心中充滿感動與感謝。
………….
以下是我敘述這故事的youtube影片連結,歡迎收看。也希望這有關父親角色的文章影片,能多分享給愛孩子的爸爸看:
https://youtu.be/HTui3BeRyR8
..........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