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在紐時刊登廣告是目的,在集資成功的狀態下勢在必行,實際一點來看,我們可以討論的方向有二:
1.廣告文稿如何修繕?觸及量最大的刊登方式?
2.剩下多餘的款項可以幹嘛?要拍片?買物資?還是更多國家的廣告?
今天大家也都看到團隊釋出了兩個版本的新文稿。幫忙修繕這兩版文稿的人都是台美兩地專業人才琢磨再三,他不全然僅是廣告文案,還有更多隱含外交意義的辭令,看到團隊寫的文稿協作人員中有美國的 FAPA,合理推測背後修改文稿的人不僅有廣告人,甚至應該也有一些外交人員或智庫的人在裡頭。大家其實可以不要這麼焦慮,放心交給專業就好。
然後今天最主要我想針對還是有網友批評說「聶永真想紅」這件事,寫一些我的看法。
2016 年聶永真推出作品集「#沒有代表作」時,我曾專訪了他。當時他自己都說這應該是史上寫得最貼近他狀態的採訪。先說我不是純然的聶粉,他做的設計有一個高度在,台灣數一數二,但我過去也曾吐嘈過他有段時間是不是案子太多,感覺有些設計了無新意(當然也有可能是業主干涉太多的關係哈哈),不過整體來說,比起設計風格,我更尊敬他的人格。
這個採訪有一些我個人較頑皮的尖銳提問,他都很漂亮的回應。2014年太陽花運動時,很多人攻擊他想紅,當時他沒有透過媒體大肆反擊什麼(說真的當時學運還在跑誰有時間關心那些),我的專訪應該是他首度針對這個問題如此鉅細靡遺地談他的心情。
————————————————————————————
(以下原文照刊)
聶:
我覺得身為公民,#對這個社會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我用專業在這次社會運動幫上忙,這個排版當然會有我自己處理設計的偏好,但不會變成我的作品,變得太有風格。要面向全世界發聲,能做的就是盡量精準,把他橋好。
說實話當時 4AM 的 LOGO 發表時,有些在紐約當地的台灣設計師就批評說「主視覺就只有這樣?」、「搶著做這個設計還不就是想紅?」等等, X(消音)
who cares?我已經很紅了好嗎?根本不在乎靠這個來增加什麼。
一開始是有一個不認識的網友寄信說他認識那個募資單位,想邀我去幫他們做設計。但我也很怕自己會被歸類成沽名釣譽之輩,所以遲遲不敢答應,但對方真的很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這個廣告橋好,希望我可以把心放開一些。後來我才厚著臉皮試著寫信去給募資單位說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幫忙,一開始還沒說自己名字,只說自己是平面設計師,如果有找到人幫忙就沒關係。募資單位就回我說已經有找到人合作了,謝謝我的熱心。我就說好啊,那希望可以一切順利!加油之類的,可能是那位網友去跟募資單位說了有邀請我的事情,他們也在google我是誰,又過了半小時才詢問我之後的紐約時報廣告可不可以請我做。所以根本也沒有人是抱著什麼利益或是別有居心地想操作這件事情,#大家都是很熱心客氣地想幫忙!
#在紐約時報只是做了一個廣告怎麼可能就會聲名大噪而獲得很多做設計的機會?更何況我又沒放我的名字,#真想要成名就是把自己作品做好,丟到國際的比賽去展現自己,被肯定了之後自然就會有很多國際的案子來。
我只是希望能去為這件事情盡到力,把我講成這個樣子這些人的心思都歪掉了嗎?#更何況當時廣告的設計根本還沒出來就急著批評什麼,真的是非常可惡!大家都是為這個社會做事,如果我的名字能幫助學運獲得高能見度,這是我很樂意去付出的事情,也是一種正向的幫助,#那些扭曲人心的部分從來就不存在。
————————————————————————
我想說學運後都過了6年,當時的學生很多人也都長大進入政壇。怎麼批評他想紅的人沒有比較長進一些?好歹想一些不一樣的攻擊嘛。只是說這次參與的 KOL 變多,這些酸民要攻擊的人比較多、變忙而已XD。說實話我也覺得他不長進,6年前被攻擊成那樣怎麼沒學到教訓?我要是他,做這種會被罵、還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接案的事情,還不支薪、時間又趕、又不能隨便亂做,我才不要做第二次。
但團隊找他還是接了。坦白說台灣也找不到別人做了。因為台灣在他這種高度的設計師不會有人願意去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案子。
而今天這件事除了 聶永真 Aaron Nieh ,還有其他共同發起人, 阿滴英文 、 志祺七七 、 沃草 Watchout 共同創辦人 #林祖儀 、 迷走工作坊 Mizo Games 創辦人 #張少濂 ,他們都是知名的一方之霸,真的沒有必要用自己的影響力去賭一個會惹得一身腥的可能。
他們不是想紅、#他們就是因為夠紅才有辦法做這件事情。別說他們只是想沽名釣譽,318學運刊登紐時廣告時,聶永真是知名度較高的標的,所以他就成了一個箭靶插滿了箭,當時他怎麼被網路霸凌的,團隊成員也不是不知道,#但他們在台灣受到不平等的虛假指控時,還是選擇站出來為台灣發聲、執行這個專案。
這份敢承擔的勇氣就值得一份我的尊敬!
我替2萬多個台灣人謝謝願意站出來為台灣發聲的你們。
大家都是想為台灣做事的人,那些扭曲人心的部分從來就不存在。請各位不要再寫一些無濟於事的謾罵、或網路霸凌文字了。這件事已箭在弦上,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或做法,請透過 嘖嘖 zeczec 平台向團隊提出建議吧。
願台灣人有朝一日,都不必再冒著風險登報證明台灣什麼。
#TaiwanCanHelp
#Taiwanishelping
「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的推薦目錄:
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了很久,最後決定還是發這篇文。
設計的力量究竟是什麼?有人會說設計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法,讓一些問題不僅被解決也同時擁有美麗的外觀。但也有人說設計是高明的騙術,他讓一個本質不那麼好的東西,看起來美麗想擁有,聽到這句話好像跟政治有87像。其實德國哲學家康德就說過:「#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在台灣人老中世代們對這句話的印象來自80年代那位號稱「台灣第一民主戰艦」朱高正。那是一個台灣民主狂放的年代,也是戒嚴時期的民主力量,團結衝撞威權體制的高峰。
上幾週我去參加了 複雜生活節 ,那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討論集會,參與者多半是20歲前後的大學生,當中看見年輕世代獨立思考的希望,#但感受更多的是年輕人的焦慮。我參與了其中一個房間的討論,那是由 吳濬彥 開的房間,討論著這些年他參與的社會運動當中的過程與艱辛。後來有個經常參與社會運動的年輕設計師分享,他說他這些年因為焦慮而選擇站上街頭,但那些熱血激昂帶給自己的,卻是更多的無力感,雖然有時候也會因抗爭而得來一些想要的結果,但他卻無法打從心底開心,因為不明白這樣的結果是否真會持續,也有可能在看不到的黑暗檯面底下,正在醞釀著什麼自己無法去解決的事情。
他發言最後結尾說,「#但我依舊認為身為台灣人是很幸福的事情。」然後對著大家慘笑一下。
2014年318太陽花學運至今5週年,那股能量深深震撼了亞洲各國,也讓許多年輕設計師、插畫家開始將本身的設計能力與社會運動結合,自發性地做作品,在網路上換頭貼、換臉書封面,或是自行印製貼紙、傳單發送,就只是希望能藉由設計去傳達出小小人民的聲音。不過坦白說,這些設計、或是動員上街的人數是否真的能改變什麼?可能可以,就像多年前我們一起擋下了服貿,讓台灣在現今的美中貿易戰當中倖免逃過一劫,但也有可能像昨天的香港一般,700萬人口當中有100萬人上街抗議送中條例,當局執政者仍是執意要在2天後強行通過,你說街頭這些血汗噴飛代表人民的怒吼與民意,可是一意孤行的執政者如果不理睬你,你真的是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
上週 Sherry Chih-Hsuan Chou 以個人之力號召網路集資上頭版,所幸我們活在一個網路時代,她的焦慮獲得網友串連回應,在一天之內迅速達標,所以我們有了這個自由時報的頭版廣告,明天還會有蘋果的頭版。
她在個人版面公開表示,
「很多人說這次的活動一定是蔡英文出錢、背後有金主。身為主揪真的要跟大家說,沒有,最高額就五萬,5萬之於288萬,算什麼背後金主XD
我想,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很難理解小額集資、自主支持這些詞彙是什麼意思,也很難想像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願意不但沒拿到1450,還倒貼1450以上,來支持一個甚至還不知道會不會出線的總統候選人吧。但這1700多個有收到我帳目信的人就知道,這帳目之長XD 轉成PDF之後有54頁,每一頁、每一行,都是大家的一份心意。」
設計這個版面的設計師 Aki YJ Chen 說,「很冒險的跳過打樣的步驟,為了在 6/10 這個最完美的時間見報,設計的時間只有半天,沒空簽約、無法付訂金、之後不能改,還要先畫草稿,真的神煩!」 但她提出一個很棒的idea,一群彼此不認識、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每天認真工作、上學,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比起檯面上有資源的人,我們的聲音不容易被聽見,但是我們一樣關心著誰能帶領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於是 #一人分享一句支持蔡英文的心聲,以網頁隱形按鈕的形式組成畫面。平常雖然大家都在各個角落各自努力,但當我們站在一起的時候,就能成為一股不被忽視的力量!
之前我採訪 聶永真 Aaron Nieh 的時候,我問他「318太陽花學運邀請你做了 The New York Times 的廣告頁面設計,而引起社會廣大的迴響,如何看待平面設計未來與社會連動的關係?」他回我,「身為公民,對這個社會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我用專業在這次社會運動幫上忙,這個排版當然會有我自己處理設計的偏好,但不會變成我的作品,變得太有風格。要面向全世界發聲,能做的就是盡量精準,把他橋好。」
對於這個版面設計,我很高興設計師 aki 在這個設計上做得很精準!
※
設計不是萬靈丹,也不是百憂解,面對沈重的社會問題坦白說我們的專業能做的事情不見得很多,但作為一個「人」,我們仍能付出各種熱血,為信仰的價值努力。而作為一位「設計師」,更要記得,設計永遠會與人產生關係,#只有當你擁抱人群,#你的設計才會有力量。
香港那100萬站出來的人就算無法阻擋香港政府當局的決策,但他們的聲音已傳達到世界每個角落,全世界都在監督香港政府的下一步是什麼。同樣的,面對2020台灣總統大選,全世界也同樣在看台灣人民的選擇。究竟我們是要選擇跳進一個噤聲的水井,還是選擇帶著下一個世代進化成全新的 TAIWAN 2.0?
設計發浪身為自媒體,我不會去左右你在政治光譜上的選擇,但我會堅持為我信仰的價值發聲。
願明年此時此刻,我們都還能笑著對彼此說,「身為台灣人,真好!」
2020,唯一支持, 蔡英文 Tsai Ing-wen 。
#6月10日至14日電話民調我唯一支持蔡英文
#晚上18點至22點我會把電話開機
#whoscall我也會先關閉拒接功能
#反送中 #台灣撐香港
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 在 archive.tw/2016-12-27-社企政委與馮燕前政委對談.an.xml at gh ...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會接這件工作是在立法院的時候,有委員問院長說數位政委有交接,但社企政委要交接給誰?因而院長希望我來做這一件事,從當時就已經知道會和馮老師有這樣的對談。 ... <看更多>
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 想了很久,最後決定還是發這篇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他回我,「身為公民,對這個社會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我用專業在這次社會運動幫上忙,這個排版當然會有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