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議員在關心斷頭樹,高雄就有希望!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19,045 個孩童(局長答覆約 6,000 戶)符合單親生活補助,補助要點除了家庭收入天花板之外,還要求全家(含父母、子女)土地公告現值未超過 650 萬才可申請。試問若今天申請人與父母分別住高雄、台北,為何無法申請?還是說政府希望單親家庭投靠老父老母依親嗎?若申請人已與原生家庭疏離、甚至關係不佳,又該怎麼辦呢?
因此我要求社會局長好好重新檢視補助標準的適宜性。局長回覆表示,同意補助標準有不近人情之處,會再研擬是否能透過面訪等方式確認申請人之需求,讓補助都能落實在有需求的民眾身上。
【#托育日誌電子化 雙軌制先行】
托育人員每天都要填寫的托育日誌是與家長間重要溝通媒介,若能節省行政時間,托育人員就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因此請社會局研擬推動電子聯絡簿的可行性,讓家長在工作忙碌之時,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與手機 APP 即時掌握狀況。
我建議局長可先實行雙軌制,讓托育人員可以選擇紙本或電子化,作為轉換期間的緩衝配套作法。局長回覆肯定此方向,會再與秘書處進一步討論,我也會持續追蹤。
【#社工強制回捐 須有預防機制】
今年 2 月高雄爆出一件強制回捐的個案,感謝社會局事後協助社工把回捐的款項給討回,但只要求補回,卻無其他懲處或預防,形同讓「暗砍」的行為穩賺不賠。
我認為:
1.應公告違法的機構,讓社工在求職時可以迴避。申請風險加給的機構也應公開,協助社工判斷加給是否被暗砍。
2.重新檢視薪資發放的流程。我以市議會跳過服務處、直接向公費助理撥款薪資的方式為例,請局長檢視補助案薪資撥款流程(現為補助案→機構→社工)是否有變革為直接撥款給社工的可能性,避免被機構從中操作。也許事前略增行政手續,但省去後續稽查、處理糾紛的成本,未必不划算。
【#社工訪視風險 明訂警察陪同 SOP】
經統計,過半的社工在進行個案訪視時曾遭遇口頭或肢體暴力,雖然社會局有訂出一套安全維護要點,但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實在很難實施,甚至在要求警察陪同時,也是由派出所自由心證,希望社會局能訂定出一套明確標準,在怎樣的評估之下需要兩人陪同甚至是警察陪同,以利降低訪視的風險,同時也讓警察局有一套標準可以遵循。
【#斷頭修樹 給兒童的不良示範?】
隸屬社會局的高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近來修剪了外面的黑板樹,卻是用危害樹木健康的斷頭修樹。據我們了解,廠商有證照、也是照 SOP 在修剪,問題恐怕是源頭的 SOP。我會再向養工處反應 SOP 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局長一同留意,否則傷害樹木健康的修樹方式恐怕是對兒童的不良示範。
【#客家文化觀光亮點】
高雄客家原鄉的觀光亮點究竟在哪?我建議以文化底蘊深厚的美濃作為出發點,結合黃蝶季,吸引青年返鄉、傳承在地文化。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生活化的展覽形式,成功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到農村,值得師法。我認為美濃的菸業、紙傘、八角亭、穿水橋成年禮等元素都相當有發展為觀光產值的潛力。此外,旗山、美濃、杉林、內門非常適合成為里山生態村,友善耕作不只可達成產業與環境的平衡,也能讓觀光客親身體驗客家的農業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原生家庭疏離」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森林城市-高雄愛樹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塔羅盤上的一隻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探索] 原生家庭給我的幾個思考- 看板NewAge 的評價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如何讓原生家庭「童年創傷」停止繼續傷害我們?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親子天下- 她和原生家庭關係疏離,在美國生活多年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原生家庭疏離 在 孩子是知道的:「缺愛」的家會造成孩子什麼性格缺陷? - 媽媽經 的評價
原生家庭疏離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19,045 個孩童(局長答覆約 6,000 戶)符合單親生活補助,補助要點除了家庭收入天花板之外,還要求全家(含父母、子女)土地公告現值未超過 650 萬才可申請。試問若今天申請人與父母分別住高雄、台北,為何無法申請?還是說政府希望單親家庭投靠老父老母依親嗎?若申請人已與原生家庭疏離、甚至關係不佳,又該怎麼辦呢?
因此我要求社會局長好好重新檢視補助標準的適宜性。局長回覆表示,同意補助標準有不近人情之處,會再研擬是否能透過面訪等方式確認申請人之需求,讓補助都能落實在有需求的民眾身上。
【#托育日誌電子化 雙軌制先行】
托育人員每天都要填寫的托育日誌是與家長間重要溝通媒介,若能節省行政時間,托育人員就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因此請社會局研擬推動電子聯絡簿的可行性,讓家長在工作忙碌之時,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與手機 APP 即時掌握狀況。
我建議局長可先實行雙軌制,讓托育人員可以選擇紙本或電子化,作為轉換期間的緩衝配套作法。局長回覆肯定此方向,會再與秘書處進一步討論,我也會持續追蹤。
【#社工強制回捐 須有預防機制】
今年 2 月高雄爆出一件強制回捐的個案,感謝社會局事後協助社工把回捐的款項給討回,但只要求補回,卻無其他懲處或預防,形同讓「暗砍」的行為穩賺不賠。
我認為:
1.應公告違法的機構,讓社工在求職時可以迴避。申請風險加給的機構也應公開,協助社工判斷加給是否被暗砍。
2.重新檢視薪資發放的流程。我以市議會跳過服務處、直接向公費助理撥款薪資的方式為例,請局長檢視補助案薪資撥款流程(現為補助案→機構→社工)是否有變革為直接撥款給社工的可能性,避免被機構從中操作。也許事前略增行政手續,但省去後續稽查、處理糾紛的成本,未必不划算。
【#社工訪視風險 明訂警察陪同 SOP】
經統計,過半的社工在進行個案訪視時曾遭遇口頭或肢體暴力,雖然社會局有訂出一套安全維護要點,但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實在很難實施,甚至在要求警察陪同時,也是由派出所自由心證,希望社會局能訂定出一套明確標準,在怎樣的評估之下需要兩人陪同甚至是警察陪同,以利降低訪視的風險,同時也讓警察局有一套標準可以遵循。
【#斷頭修樹 給兒童的不良示範?】
隸屬社會局的高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近來修剪了外面的黑板樹,卻是用危害樹木健康的斷頭修樹。據我們了解,廠商有證照、也是照 SOP 在修剪,問題恐怕是源頭的 SOP。我會再向養工處反應 SOP 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局長一同留意,否則傷害樹木健康的修樹方式恐怕是對兒童的不良示範。
【#客家文化觀光亮點】
高雄客家原鄉的觀光亮點究竟在哪?我建議以文化底蘊深厚的美濃作為出發點,結合黃蝶季,吸引青年返鄉、傳承在地文化。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生活化的展覽形式,成功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到農村,值得師法。我認為美濃的菸業、紙傘、八角亭、穿水橋成年禮等元素都相當有發展為觀光產值的潛力。此外,旗山、美濃、杉林、內門非常適合成為里山生態村,友善耕作不只可達成產業與環境的平衡,也能讓觀光客親身體驗客家的農業文化。
原生家庭疏離 在 塔羅盤上的一隻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有位線上的朋友問到了自己身體的疾病,有時候生病我們還是要照著醫生的科學數據去做正當的處理,但當你發現都幫助不大的時候請你看看自己的生活能量是否出了些問題?
越去排斥反而得到越排斥的能量感受,因為你的內在與外在都跟自己打架也不妥協。
天使祝福中出現了完整的三張漢尼爾大天使,恰好反應了與人親密互動的抗拒及恐懼,自我樹立與他人的距離而無法自然的流露情感及原生家庭疏離狀態,可能是這些深層意識造成容易皮膚過敏及蕁麻反覆的型態,嘗試藉由水晶能量或是精油的調養,適度地敞開自己接納自己柔軟感性的一面試試?!
#建議花精飲用如下
#親密情
#關係花園
#寶貝肌膚
原生家庭疏離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19,045 個孩童(局長答覆約 6,000 戶)符合單親生活補助,補助要點除了家庭收入天花板之外,還要求全家(含父母、子女)土地公告現值未超過 650 萬才可申請。試問若今天申請人與父母分別住高雄、台北,為何無法申請?還是說政府希望單親家庭投靠老父老母依親嗎?若申請人已與原生家庭疏離、甚至關係不佳,又該怎麼辦呢?因此我要求社會局長好好重新檢視補助標準的適宜性。局長回覆表示,同意補助標準有不近人情之處,會再研擬是否能透過面訪等方式確認申請人之需求,讓補助都能落實在有需求的民眾身上。
【#托育日誌電子化 雙軌制先行】
托育人員每天都要填寫的托育日誌是與家長間重要溝通媒介,若能節省行政時間,托育人員就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因此請社會局研擬推動電子聯絡簿的可行性,讓家長在工作忙碌之時,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與手機 APP 即時掌握狀況。我建議局長可先實行雙軌制,讓托育人員可以選擇紙本或電子化,作為轉換期間的緩衝配套作法。局長回覆肯定此方向,會再與秘書處進一步討論,我也會持續追蹤。
【#社工強制回捐 須有預防機制】
今年 2 月高雄爆出一件強制回捐的個案,感謝社會局事後協助社工把回捐的款項給討回,但只要求補回,卻無其他懲處或預防,形同讓「暗砍」的行為穩賺不賠。我認為,應公告違法的機構,讓社工在求職時可以迴避。申請風險加給的機構也應公開,協助社工判斷加給是否被暗砍。此外,我以市議會跳過服務處、直接向公費助理撥款薪資的方式為例,請局長檢視補助案薪資撥款流程(現為補助案→機構→社工)是否有變革為直接撥款給社工的可能性,避免被機構從中操作。也許事前略增行政手續,但省去後續稽查、處理糾紛的成本,未必不划算。
【#社工訪視風險 明訂警察陪同 SOP】
經統計,過半的社工在進行個案訪視時曾遭遇口頭或肢體暴力,雖然社會局有訂出一套安全維護要點,但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實在很難實施,甚至在要求警察陪同時,也是由派出所自由心證,希望社會局能訂定出一套明確標準,在怎樣的評估之下需要兩人陪同甚至是警察陪同,以利降低訪視的風險,同時也讓警察局有一套標準可以遵循。
【#斷頭修樹 給兒童的不良示範?】
隸屬社會局的高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近來修剪了外面的黑板樹,卻是用危害樹木健康的斷頭修樹。據我們了解,廠商有證照、也是照 SOP 在修剪,問題恐怕是源頭的 SOP。我會再向養工處反應 SOP 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局長一同留意,否則傷害樹木健康的修樹方式恐怕是對兒童的不良示範。
【#客家文化觀光亮點】
高雄客家原鄉的觀光亮點究竟在哪?我建議以文化底蘊深厚的美濃作為出發點,結合黃蝶季,吸引青年返鄉、傳承在地文化。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生活化的展覽形式,成功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到農村,值得師法。我認為美濃的菸業、紙傘、八角亭、穿水橋成年禮等元素都相當有發展為觀光產值的潛力。此外,旗山、美濃、杉林、內門非常適合成為里山生態村,友善耕作不只可達成產業與環境的平衡,也能讓觀光客親身體驗客家的農業文化。
原生家庭疏離 在 如何讓原生家庭「童年創傷」停止繼續傷害我們?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Young博士提到的「生命陷阱」,包含遭遺棄感、受虐預期、情感剝奪預期、缺陷感、社會疏離感、空虛感、失敗宿命感、優越感、缺乏自控感,或有自我犧牲傾向 ... ... <看更多>
原生家庭疏離 在 親子天下- 她和原生家庭關係疏離,在美國生活多年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她和原生家庭關係疏離,在美國生活多年,過去從不過中國農曆年,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下一代後,逐漸和自己的母親和解。過年準備的這道滷豬腳,對她而言格具意義。 ... <看更多>
原生家庭疏離 在 [探索] 原生家庭給我的幾個思考- 看板NewAge 的推薦與評價
想寫這主題,其實也有一陣子了。
剛好最近一直在看自己的人類圖分析,以及抽潛意識投射卡,於是就試著用比較簡單、閒
聊式的筆觸,來板上與大家分享與交流一下。
說到標題中的「原生家庭」,其實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與之衝突,那樣的衝突幾乎涵
蓋了我有自我意識以來,可說是橫跨了約三分之二的人生。
然後,那樣的衝突似乎也被我自己在有意無意間內化,成為慢長的自我對峙。無論是面對
家人、自己或是同儕、職場上的種種人事物,我的內在總是存在著許多雜音與自我批判,
連同對外界、他人反映的不滿與沮喪,混雜在一起,有很多時候我只能帶著自己、逃離那
些聲音。
卻無法躲避獨自的時刻,因逃避而蔓延的焦慮、愧疚,於是日日夜夜這樣反覆度過,有時
怨自己、有時怨家人,那些不安與不平衡終究還是如影隨形,直到後來開始看一些心理學
的書,似乎慢慢找到與這些情緒、想法共存的線索。
想寫這篇,也算是某種自我整理,似乎有些情緒已得以疏導,有些則尚待釐清。在開始自
學牌卡又重新接觸人類圖之後,我也逐漸找到觀察自己的成長過程的餘裕,跟原生家庭、
特別是父母的互動拉開一些足以讓彼此自由來去的心理距離,可能現在重新來看看那些互
動與各自的人格表現,會是某個不失為找到相處的平衡點的良好時機。
如下,簡單整理幾個原生家庭影響著我的點:
01. 總是配合父親的母親、陰晴不定的父親
觀察到在這個家,父親的聲音與情緒似乎是最被看重的。小時候的我比較活在自己的世界
,就有好幾次沒注意到父親已拉下臉,如果我還繼續要求要吃什麼或玩什麼、或想繼續賴
在電視機前不走。
很快的就會遭到一頓嚴厲的訓斥,也會聽到一些很像人身攻擊的話,像是垃圾或廢物、畜
牲之類,偶爾還會因堅持要繼續做當時在做的事,而直接被家規伺候,敢頂嘴可能會被打
一巴掌。
在父親如此嚴厲甚至動輒打罵的教育之下,母親似乎是扮演偏白臉的角色。她會在事後勸
我不要去惹父親生氣、要懂事一些,但有時自己也不清楚為何會惹怒父親,且當下也常有
不服氣的情緒,就選擇反唇相譏,反而遭到更不堪回首的對待。
02. 在人際關係的不如意,似乎從未被家人理解,甚至不被諒解
這就要說到我在國小升國中的某一段時間,在英文補習班遭到排擠與言語謾罵,後來常常
要上課前哭、下課回家也哭。
看到我面對被人欺負卻是如此軟弱,父親對此格外憤怒,也為此斥責我好幾次,要我必須
學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還跟我宣導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等道理。
只是那時的我也不知怎麼了?就是無法提起勇氣反抗。也有可能那時那些同學是隔著一段
距離罵我,以及故意在有我在的場合就離開,除了上課時間,我根本沒有跟那些人說到話
的機會,只能聽著他們罵我的話、鄙夷的眼神,默默地從走廊回到座位趴著。
他們只是用言語為武器,實際上也沒有對我造成身體上的損傷,甚至我走近他們就退開。
於是有好一段時間,我都在觀望他們又會說些什麼,就算感到受挫也沒什麼好時機與勇氣
,走過去問他們為何要如此針對我。
03. 在原生家庭,自己總是像個局外人,在這個社會、似乎也如此
大三、碩一、出社會這三個時間點,我都特別為對父親難解的反抗心態,以及對面對人際
關係的焦慮,而接受心理治療或學校的心理諮商。
同時也因為對心理學的喜好,曾在大學延畢那年,到學校的諮商系旁聽一些課程,主要是
人格心理學與情緒心理學,直到現在都還是會回憶起那兩門課的一些課堂情景。
有時會想,或許我該給自己與周遭時間吧!如今三十幾歲、又回到家裡居住近五年,慢慢
地在觀察中調整自己的表達與應對方式,也看到父親年邁後,情緒似乎不再那麼衝、時不
時發脾氣。
母親有時也能跟我與妹妹、弟弟聊聊天,就算觀點不同也能像是交換意見,不一定要去爭
論誰對誰錯。就算感覺自己一路走來,都像個內在充滿衝突的隱形人,面對人總是充滿不
安定感,偶爾遇到想靠近、了解自己的人,還會讓我因不自在而不自覺地將之推遠。
到現在,還是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相處上的疏離與試著分享生活的感動。有時我會慶幸
,自己的不滿似乎已經在歲月中沉澱,有時又難免會遺憾,自己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人
生菁華,竟然都是在不安的獨處與無止盡地迴避人群與自身責任的罪惡感中,空虛地度過
。
不過話說回來,寫完這一篇的我,心情還是很輕快的,也許這仍要感謝,文字所蘊藏的獨
特力量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52.1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wAge/M.1663583350.A.0C3.html
※ 編輯: jean17 (111.71.52.100 臺灣), 09/19/2022 18:29: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