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熱情 03】
我喜歡且享受自己的創意力量
今天除了繼續早睡早起的練習,
還開了一個很棒有效率的會議,
是個充實且感恩的一天。
你聽過冒牌者效應嗎?
我是一個典型的中毒者,
時常擔心自己不夠好、不夠格,
有時開會的一個想法和提議,
我總要琢磨很久才有辦法提出來。
因為我擔心說錯了,
或是說得不夠好,
會被指責或被認為不適合。
我一直在練習怎麼讓自己更有自信、更會表達。確定我的熱情後,我有個很大的體悟。
我覺得不見得要多完美,
才能把意見想法提出來。
而是把內心真正的情緒完整表達出來。
例如:今天開會時,
我覺得有個很棒的想法,
很想分享給夥伴,
但我覺得不夠好。
以往的我可能會放著,
選擇不提出來,
等想法夠成熟才提出。
今天我試著把自己不成熟的提案分享出來,
並且告訴夥伴我認為還不夠好,
請求夥伴的建議。
不知道為什麼,
我覺得說出口那一剎那,
感覺很輕鬆、有種被支持和安定的感覺,
儘管提案沒完成,
但感受非常的好。
因此,今天的熱情指標是:
想要每天都能如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心情。
因為我愛你,如同我愛自己一般。
#熱情測試
胡咪說心聞 Humi talk
把自己的床頭櫃變成書櫃,也讓我睡前很有力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成為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202...
受 測 者效應 在 段兮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長)(我自己一點都不浪漫的碎碎念。)
最近在寫一篇學校論文,從性別認同議題延伸至時尚史的開枝散葉:雄性霸權,父權主義,厭女暴力,極端思想盛行的年代不過幾十年之前。這些思想下壓榨的不僅是女性本身,還包括被認定不具足夠雄性特質的男性。與其說厭女,不如說是厭一切刻板印象中的陰性特質。不過我今天並不是想高談提倡女權的闊論或數落歷史來龍去脈的是非,而是想談談「思想」這件事本身。
我想說的是這個社會總愛沾沾自喜的從片面歷史反向例證自身進步的這項惡習。注意,這裡說的片面是指科技、醫學、機械,而非文學、哲學、教育,等。人類的進步到底是基於何種標準,科學或是哲學,我時常在思考。我們的思想是真的進步了,還是被迫形成了進步的假象?
人類之所以能在殘暴野蠻的禽獸中脫穎而出,乃為主宰,歸功於其自卑天性延伸出的傲慢。人類傲慢的習性體現於將生命類成三六九等,忽視自身的天性並強調人性的高尚性,更甚,在歷史的進步之中試圖將我們羞恥的獸性美化、正統—— ——一切都可看作是語言的功勞。這是對神性的崇拜,嚮往,癡迷,人類史浩浩湯湯的幾百萬年間從未有幸逃過神學的統治。這世界所有信徒都是神的共產黨員。有了語言以後,就學會用堆砌的文字遊戲達到一種討好的作用,討好誰呢,討好的是人類自大而懦弱的天性。
說到這裡扯的有些遠題,不過回到「思想」的核心,語言、文字、修辭、文體,不都是思想輪廓的外衣嗎?(這裡的輪廓為動詞。)
思想與語言本身是不可被分割的。要說是語言構築了思想,或是思想創生了語言,就好似雞生蛋,蛋生雞,何以證得。不過可證的是,同一件事,思想角度輕微的歪斜便可能創造出永恆偏遠的交叉線的事實。
或許有人曾經假設在某個人類史的交叉點之中,一切思想皆是平等而無思邪的,於是編寫出了聖經的創世紀,不過最終人類是敗給了慾望(後面會寫到,從我初次讀聖經到後來,我從不認爲這慾望是件羞恥甚至罪惡之事,反之,我認為這慾望是人類對於獨立思想最初的革命),吃食了禁果,又是被神貶落地面與萬獸同居。你瞧,人類多善用語言去故事,自己給自己合理,自己給自己因果,連描述自身的墮落都要無形的建立在貶低其他物種以證自己的獨特性之上,傲慢而不自知。
然而思想是這樣的,吞噬與被吞噬,時常錯誤的被平行移轉成害與被害的概念,如同男女交合之事,社會(儘管提倡男女平權,這權字本身就忽略掉了許多權以外的思想)是淺移默化的認定女人為被動方,被侵略方,一種受詞,受物。然而當我們換念一想,吞噬作接受方,被吞噬作奉予方,此時陰道裡的陰莖就在整個抽象意義上的主詞被插的完全裡外翻轉了。思想多偉大。
所以我真正想說的是我們是如何輕易的被思想與文字玩弄於股掌之間,因為人類的惰性與傲慢,刻意忽視了那些生命的本質,人性的缺失,從而轉向外在的進步,宇宙,地質,科學,科技。當我們停止思考,停止質疑,停止反抗,思想便會被固化,當一整個社會的思想都被綑綁,這何嘗不是一種時代型,甚至思想型的邪教?
技術取代了思考,知識取代了思想。
我一直認為生活的生是生命之生,活為存活之活,是生命在存活,我們卻往往只是活過生命。「思想」這個概念一向是我嘗試理解卻無法理解的,好比量子力學,一切都是觀測者效應,沒有觀察者,宇宙便不復存在;生命且是,思想且是,我們若是不去意識它,又要怎麼證明它的存在?怎麼反證它的不存在?
或許神給人降下的天罰便是讓那些思想者永恆的困縛於生命的苦痛之中。若創世紀為真,則思想便是那禁果,一旦動了念想,便將永世與世界和傳統為敵;反之,那些無思想者快樂的活在伊甸園,在無知的嫩草上奔跑,享受永生:永生的思想如固湯,永生的傲慢,永生的受支配,永生的不知為知之,永生的圓滿而甘願。轉念一想,反倒不知這是否為上帝反高潮式的一種仁慈了。
你瞧,思想多可怕,思想多偉大。
受 測 者效應 在 邱個 Chill Chill der 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3 親愛的軍警消,與你息息相關
【戰術體能人員=超級運動員】講真話是有代價的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2020冬季限量款 #激耐系 #Endure 全新上市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折扣碼:【CHIOUGRR】
➤軍警消 = 戰術體能人員 = 超級運動員
➤執行任務的危險性與難度非常高。
➤美國推薦警察全面訓練【柔術】Why?
➤柔術是制服敵人溫柔的技術。
➤軍警消的操體能,是不是真正能提升肌力體能的方法?
➤任何白痴都可以讓一個白痴變得很累,只有厲害的教練可以讓人變強。
➤【肌力】就是【戰力】,怎麼說?
➤原來訓練的基本錯誤是什麼?
➤傳統軍警消 訓練模型金字塔👎
最高點 = 執行任務能力
中間層 = 肌耐力
底層 = 有氧能力
➤新的典範轉移 訓練模型金字塔👍
最高點 = 執行任務能力
中間層 = 專項肌力 與 能量系統 ✯
底層 = 最大肌力 ✯✯
➤執行任務時,有氧能力不應該是一切的基礎。
➤低強度有氧,鍛鍊的是『對抗低強度疲勞的能力』,無法對抗『高強度阻力』
➤對抗負重任務,需要先有肌力能力先對抗阻力,才有機會發揮有氧能力。
➤長時間有氧是一種特例,移除阻力的耐力訓練。
➤現代化步兵,長距離移動不是唯一,更需快速移動重裝備,與對抗阻力的能力。
➤肌力變強,你要救人或是揍人都變容易。
➤肌力是一切的根本,當肌力強的時候,什麼都變得簡單。
➤週期訓練專家,射擊需要肌力,假設你能輕易提槍,射擊多發之後就需要穩定性。
➤精準項目需要足夠肌力,穩定性才能隨心所欲。
➤軍警消執行任務,需要爆發力,技術,耐力,而最大肌力可以推高這些。
➤日常生活與戰術情境底下,耐力被挑戰時,通常會有肌力的挑戰前提。
➤肌力夠強,才會有耐力的表現機會,肌力才是一切的基礎。
➤能量系統:磷化物系統,乳酸系統(快速醣解系統),有氧能量系統。
➤長距離耐力訓練只能練到有氧能量系統。
➤在沒有肌力提升為前提的情況之下,任何能量系統都是災難。
➤肌力弱去練耐力,是一個災難的崩解開頭。
➤【什麼時候熱血會變成一件壞事?就是方向錯的時候...】
➤你也是許願年底要參加一場馬拉松?
➤Mental training? 格鬥選手都要練『膽』,但不代表所有訓練都應該這樣。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沒有效果的都是亂練。
➤超負荷訓練一定要存在,但不是變強之前就那樣操。
➤訓練圈很多人分不清楚:心智訓練,肌力體能訓練,技術訓練。
➤技術訓練需要精準,高品質,要避免疲勞,因為疲勞會拖垮品質。
➤心智訓練,要收放得宜,需要理解。
➤訓練強度,疲勞度的區別。
➤如果用意志力為門檻在淘汰篩選人員,或許是對的,但如果沒有把人變強的手段,則是枉然。
➤測驗需要具備:選汰人員,評價能力,引導訓練。
➤人數不用倍增,但是肌力可以倍增,等於戰力倍增。
➤把一個人的初學者效應開發完成,他也會變強很多。
➤公發版槓鈴?公發版深蹲架?器材真的不是問題,技術才是重點。
➤傳統思維:吃苦耐勞就是體能訓練......
➤如果軍警消教官長官,能接受專業體能訓練。
➤無論國家處於怎樣的局勢,國防人材都是非常重要的。
➤經驗與體力,有經驗沒體力?有體力沒經驗?
➤測驗一直不改變,一直不投入信效度實驗,永遠沒救。
➤Matt Wenning 到遊騎兵部隊的故事 (@Wenning Strength)
➤Matt開始訓練美軍,首先暫停長跑,大重量訓練介入,立竿見影。
➤軍隊重量訓練之後,回去長跑,全部都進步了。(共軛週期訓練)
➤有氧能力是專項能力,最大肌力才是基礎能力。
➤最大肌力提升可以抵抗運動傷害。
➤軍警消的團體氛圍與動員能力絕對更好。
➤2015當時何老師有參與全國軍事體能講座,演講題目是如何提升現有的測驗成績?
➤要把仰臥起坐成績變高?就是不要測仰臥起坐。
➤肌力體能訓練,可以成為軍隊之中的專業技能之一。
➤當初跆拳道在蔣經國時代,從韓國引進軍中。
➤後來軍人學會跆拳道之後退伍,到民間紛紛開道館教授。
➤你會想要跟肌力體能教練學習?還是看起來比你經驗還不足的健身教練?
➤講真話是有代價的。不中聽的話就由我們來說~
➤消防特蒐 -> 基層消防員
➤警察特勤單位 -> 基層警員
➤但是軍隊真的不能等戰爭發生之後再來重新討論.....
➤若基層員警變強壯,直接提升處理案件與執勤的自信心。
➤強壯女性,絕對能勝任男性任務。
➤台灣國家小,改革效率絕對高,動得也快。
➤不必擔心爭得面紅耳赤的公共論述,是必經的過程。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6MkcxJ
🚩Spotify https://spoti.fi/2IKT75K
🚩KKBOX https://bit.ly/2UzyPie
🚩Google Podcast https://cutt.ly/fg58UXq
🚩Firstory https://bit.ly/38U5yXO
🚩Sound On https://cutt.ly/Hg58GSv
#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CHIOUGRR #SBDTaiwan #SBDAPPAREL
#何立安 #何博士
https://youtu.be/B_ZzU55ROaY
受 測 者效應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成為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2020冬季限量款 #激耐系 #Endure 全新上市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折扣碼:【CHIOUGRR】
🚩 邱個節目求乾爹~~❤️
🚩 合作聯繫Email:chiou@sbdapparel.com.tw
🚩 IG: @chiougrr
➤軍警消 = 戰術體能人員 = 超級運動員
➤執行任務的危險性與難度非常高。
➤美國推薦警察全面訓練【柔術】Why?
➤柔術是制服敵人溫柔的技術。
➤軍警消的操體能,是不是真正能提升肌力體能的方法?
➤任何白痴都可以讓一個白痴變得很累,只有厲害的教練可以讓人變強。
➤【肌力】就是【戰力】,怎麼說?
➤原來訓練的基本錯誤是什麼?
➤傳統軍警消 訓練模型金字塔:
最高點 = 執行任務能力
中間層 = 肌耐力
底層 = 有氧能力
➤新的典範轉移 訓練模型金字塔:
最高點 = 執行任務能力
中間層 = 專項肌力 與 能量系統 ✯
底層 = 最大肌力 ✯✯
➤執行任務時,有氧能力不應該是一切的基礎。
➤低強度有氧,鍛鍊得是『對抗低強度疲勞的能力』,無法對抗『高強度阻力』
➤對抗負重任務,需要先有肌力能力先對抗阻力,才有機會發揮有氧能力。
➤長時間有氧是一種特例,移除阻力的耐力訓練。
➤現代化步兵,長距離移動不是唯一,更需快速移動重裝備,與對抗阻力的能力。
➤肌力變強,你要救人或是揍人都變容易。
➤肌力是一切的根本,當肌力強的時候,什麼都變得簡單。
➤週期訓練專家,射擊需要肌力,假設你能輕易提槍,射擊多發之後就需要穩定性。
➤精準項目需要足夠肌力,穩定性才能隨心所欲。
➤軍警消執行任務,需要爆發力,技術,耐力,而最大肌力可以推高這些。
➤日常生活與戰術情境底下,耐力被挑戰時,通常會有肌力的挑戰前提。
➤肌力夠強,才會有耐力的表現機會,肌力才是一切的基礎。
➤能量系統:磷化物系統,乳酸系統(快速醣解系統),有氧能量系統。
➤長距離耐力訓練只能練到有氧能量系統。
➤在沒有肌力提升為前提的情況之下,任何能量系統都是災難。
➤肌力弱去練耐力,是一個災難的崩解開頭。
➤【什麼時候熱血會變成一件壞事?就是方向錯的時候...】
➤你也是許願年底要參加一場馬拉松?
➤Mental training? 格鬥選手都要練『膽』,但不代表所有訓練都應該這樣。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沒有效果的都是亂練。
➤超負荷訓練一定要存在,但不是變強之前就那樣操。
➤訓練圈很多人分不清楚:心智訓練,肌力體能訓練,技術訓練。
➤技術訓練需要精準,高品質,要避免疲勞,因為疲勞會拖垮品質。
➤心智訓練,要收放得宜,需要理解。
➤訓練強度,疲勞度的區別。
➤如果用意志力為門檻在淘汰篩選人員,或許是對的,但如果沒有把人變強的手段,則是枉然。
➤測驗需要具備:選汰人員,評價能力,引導訓練。
➤人數不用倍增,但是肌力可以倍增,等於戰力倍增。
➤把一個人的初學者效應開發完成,他也會變強很多。
➤公發版槓鈴?公發版深蹲架?器材真的不是問題,技術才是重點。
➤傳統思維:吃苦耐勞就是體能訓練......
➤如果軍警消教官長官,能接受專業體能訓練。
➤無論國家處於怎樣的局勢,國防人材都是非常重要的。
➤經驗與體力,有經驗沒體力?有體力沒經驗?
➤測驗一直不改變,一直不投入信效度實驗,永遠沒救。
➤Matt Wenning 到遊騎兵部隊的故事 @Wenning Strength
➤Matt開始訓練美軍,首先暫停長跑,大重量訓練介入,立竿見影。
➤軍隊重量訓練之後,回去長跑,全部都進步了。(共軛週期訓練)
➤有氧能力是專項能力,最大肌力才是基礎能力。
➤最大肌力提升可以抵抗運動傷害。
➤軍警消的團體氛圍與動員能力絕對更好。
➤2015當時何老師有參與全國軍事體能講座,演講題目是如何提升現有的測驗成績?
➤要把仰臥起坐成績變高?就是不要測仰臥起坐。
➤軍中資訊可能不夠
➤肌力體能訓練,可以成為軍隊之中的專業技能之一。
➤當初跆拳道在蔣經國時代,從韓國引進軍中。
➤後來軍人學會跆拳道之後退伍,到民間紛紛開道館教授。
➤你會想要跟肌力體能教練學習?還是看起來比你經驗還不足的教練?
➤講真話是有代價的,不中聽的話就由我們來說~
➤消防特蒐 ➡️ 基層消防員
➤警察特勤單位 ➡️ 基層警員
➤但是軍隊真的不能等戰爭發生之後再來重新討論.....
➤若基層員警變強壯,直接提升處理案件與執勤的自信心。
➤一般年青人沒有訓練,雖非肩不能擔/手不能提,但肌力相對很弱。
➤強壯女性,絕對能勝任男性任務。
➤台灣國家小,改革效率絕對高,動得也快。
➤不必擔心爭得面紅耳赤的公共論述,是必經的過程。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6MkcxJ
🚩Spotify https://spoti.fi/2IKT75K
🚩KKBOX https://bit.ly/2UzyPie
🚩Google Podcast https://cutt.ly/fg58UXq
🚩Firstory https://bit.ly/38U5yXO
🚩Sound On https://cutt.ly/Hg58GSv
#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CHIOUGRR #SBDTaiwan #SBDAPPAREL
#何立安 #何博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_ZzU55ROa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