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商家或個人蒙受巨大的損失。我的辦公室也接到各行各業、企業老闆、餐館負責人或失業勞工等的陳情。上周五北市公布了北市版的紓困計畫,而昨天行政院則公布了中央版的紓困方案,我也在第一時間請我的團隊整理和我們接到陳情有關的紓困措施如下,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一、個人工作或紓困部分
#我沒有固定老闆(自由接案者),或者自己做小生意,也可以申請勞工紓困嗎?
若你在去年已經成功申請中央或地方的紓困專案,今年會直接核撥,不用去區公所或銀行人擠人!沒有投保的話,也可以在6/7後,上衛福部「110年度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線上申辦系統」或郵寄申請。
如果是在台北的勞工,市府另有安心即時上工及安心就業、充電再出發等紓困措施,協助勞工穩定就業。充電再出發計畫,事業單位最高補助350萬元,參訓勞工最高補助19200元。可以向勞動局提出申請。
如果去年沒有申請,但有請職業工會投保,且108年年度年收未達40.8萬的話,勞動部6/7後開放申請,會按每月投保薪資發與一萬或三萬元的補貼。
#我是藝文工作者,要怎麼申請紓困?
如果去年有申請通過紓困方案,會從你先前提供的帳戶自動入帳;個人先前沒有申請或沒有通過的話,目前按有沒有支出創作費用,6/7起可以向文化部申請3到6萬元的補助;事業也有以員工為單位的薪資補助可以申請。
台北市文化局針對被迫中斷的藝文專案,也放寬補助標準、緩繳回饋金、減免娛樂稅等方案;另外,針對持續創作的藝文工作者,也有「因應疫情期間藝文專案補助計畫」(每案最高30萬元)及「疫情時代下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可以申請。
二、企業負責人部分
#我自己開公司或開店,快撐不下去了,我要怎麼申請紓困?
如果稅籍登記為第一項或第二項,且在今年5月至7月任一月營收減少五成以上,將提供一次性營運補貼,每位本國籍員工可請領新台幣4萬元。自6/7起開始線上申請:https://csm-subsidy.cdri.org.tw/subsidy110/prepare/index.html
如果因為疫情被政府命令停業,而且期間員工薪資不到基本工資(例如改兼職為主),老闆同樣可以請領以本國籍員工為單位的各1萬元補貼、員工可以領到一次性薪資補貼3萬元。
如果是設址登記於北市的企業,另可申請房屋稅延繳或分期:停業或禁止內用的店家,房屋稅率降為 2%;承租市有不動產,營業租金減半與停業期間免繳租。產發局的貸款有優利及緩繳方案,也可以線上申辦融資。
#我是計程車司機、遊覽車司機、客運司機,可以紓困嗎?
公路總局會將共三個月三萬元的津貼,一次匯款到去年申請紓困時提供的帳戶;台北市則提供市營公車單位每車補助8000元、復康巴士每輛每月1萬元。
三、日常生活其他疑難雜症部分
#小朋友的學費或照顧費用有補助嗎?
只要家中有國小以下的孩子,家長6/15後可以直接到ATM輸入孩子的健保卡號提領現金,每名孩童可領一萬元;如果是北市市民,另有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費高中職最高12,000元,大專大學最高26,000元。
#我是受到疫情衝擊的租屋族,房東可以幫我減租嗎?如果我是租社宅,可以減租嗎?
目前雖然無法直接要求房東減租,但除了個人跟房東協商緩繳房租、或先減後補等方式外,按照北市的延稅方案,只要房東任三個月減租超過15%,並且跟房客共同申請,就可以延後12個月或分36期繳納房屋稅;另外,北市社宅承租戶可以向都發局提供受疫情影響證明,最高可減免20%的房租。
#我是大學生或研究生,但學校已經改遠距教學或停課,但我外面的租屋處還是要繳房租,有什麼補助可以申請?
只要個人或家人收入因疫情衝擊減少,導致生活出現困難,都可以按照原本大學申請助學金或補貼的管道,請領助學金及每月1200元到1800元的租屋補貼。
#貸款或信用卡費繳不出來,怎麼辦?
金管會已經公告,個人跟銀行的借貸(房貸、車貸、卡費等)都可以持續向銀行申請延長繳費的期限(三到六個月),申請日期延長到今年12月底,期間不收違約金或循環利息,也絕不影響信用紀錄。
#我家有嬰幼兒,因為疫情停課,可以退費嗎?
可以喔,而且退費金額不得少於一學期費用的百分之四十;與此同時,幼兒園或托育中心,亦可檢具相關證明,和教育部申請相關補貼。而北市的托育補助,也會直接由社會局按實際托育日期發放。
「台北大學租屋補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呱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國立臺北大學找室友專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租屋補助- 臺北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台北大學租屋ptt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台北大學租屋ptt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台北大學宿舍申請資格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台北大學宿舍申請資格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房東逐年調漲租金居住正義難落實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台北大學學生租屋】#問租屋房價-臺北大學板|Dcard +1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明天1/15(五)蘋果日報將刊登我第59篇一月份專欄《社宅應補貼「家戶」而非「房子」》。此文主要探討社會住宅可負擔與可持續的困境。此專欄文章蘋果即時論壇已經於今晚先在網路版刊登,提前分享,其內容如下連結(副標為編輯所下)。為方便大家閲讀,我將全文轉貼如下。
———
張金鶚專欄:社宅應補貼「家戶」而非「房子」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前陣台北市明倫社會住宅引發熱議,其中主要源於高達4萬多元的租金及大坪數大陽台的社宅,進而衍伸出許多關於居住正義與社宅政策的不同觀點討論。
柯市長最近的社宅專案報告,強調社宅政策必須要「政府財務可持續」,因此社宅租金計算必須要100%的自償率;然而民間社福團體卻從「民眾租金可負擔」的角度,強調社宅為福利設施,本應透過租金補貼協助弱勢家庭的居住困難。
面對弱勢家庭的「可負擔」及政府「可持續」的社宅,這兩者如何取得適當平衡呢?首先,我們應先釐清社會住宅的目標是在「幫助『弱勢』家庭的居住問題」,而「興建社會住宅」只是其中的一個手段。因此,若強調100%自償性的興建社宅手段,沒有編列充足的預算補貼,忽略了原本要幫助弱勢家庭的居住目標,社宅興建數量僅是表象的政治口號,手段與目標本末倒置了。
由於社會住宅補貼的資源有限,包括興建數量及經費編列,因此,社宅補貼的「公平與效率」以及政府的「開源與節流」即是關鍵。
不應過度誇大混居議題
根據《住宅法》規定,社宅目前僅提供30%數量給弱勢家庭,而有70%並非弱勢家庭,若社宅補貼同樣也讓70%受惠,顯然並不公平,也不節流。原本這三七比的社宅「混居」政策,是想要避免過去國宅「貧民窟」化標籤的刻板印象。尤其透過國外已有「大量」的社宅存量經驗,混居對社會融合較有幫助。然而在台灣當前只有非常「少量」的社宅數量下,有限的資源補貼應以多少比例混居較為適當呢?
在台灣,目前已有良好的社宅規劃興建與委外的專業管理維護及違規記點制度,傳統貧民窟的刻板印象應該不復存在。加上根據學界的實證研究,社宅週圍房價水準因有社宅興建而增值,顯示「混居」議題不應被過度誇大。
為能更「公平且效率」的幫助弱勢家庭的居住目標達成,建議修改《住宅法》及政府的實務運作,反過來將較多的7成社宅數量提供給弱勢家庭,另外3成給非弱勢家庭才較合理。而且此3成非弱勢家庭也可設定「青銀」、「社工」或「警消」等為優先對象,藉此混居幫助弱勢家庭的生活,達到社宅真正目標,如此社宅補貼的正當性也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同。
當前為達成弱勢家庭可負擔的租金水準,僅針對「弱勢家庭」的房屋及地價稅的減免是必要的,但對「非弱勢家庭」的社宅居住,在地方財政困難下,仍應審慎評估。
當然降低社會住宅的成本並非只有降低房地稅負減免一途,如何降低興建成本與建築標準,適合的房型產品及公設陽台面積配置,以及租金的合理計算方式,均應透過全面弱勢家庭及租屋市場的居住調查檢討,以符合弱勢家庭的居住需求。
達到交叉補貼公平機制
在掌握弱勢家庭的居住需求、負擔能力以及租屋市場的合理租金水準下,政府應針對「住宅法」第25條訂定社宅租金分級收費標準,然後針對不同弱勢家庭根據其不同的負擔能力給予不同的租金差額補貼,達到社宅住戶可負擔的目標。另外,為能彌補地方財政損失,且不應以100%自償性作為「協助弱勢家庭」為德不卒的社宅租金計算方式,那麼政府應如何解決社宅「可持續」的問題呢?
在「開源」上,建議應增加房地產稅賦「持有成本」,包括地方政府適度提高「稅基」及中央政府的「稅率」,同時明訂此部份稅收應挹注社宅基金的經費補貼。
另外,從稅負「公平」的考量,政府更應落實「囤房稅」及「豪宅稅」,讓多戶房產及豪宅持有者補助弱勢家庭居住的社會住宅,達到「交叉補貼」的公平機制。除此之外,為能更有「效率」的全面協助弱勢家庭的居住問題與環境,政府應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面對解決「租屋黑市」的問題。如此不但能提升弱勢家庭的租屋安全與品質,也能增加稅收,以便挹注社宅經費的不足。
總言之,社會住宅的目標是以協助弱勢家庭的居住困境為主,因此認清是要幫助多少弱勢家庭而非興建多少社宅數量,補貼的對象應是「家戶」而非「房子」,千萬不要混淆了!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114/3ONQ273MGNFVBKZ6LYPZDY6QPA/
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宅租金該定多少?高雄的社宅幫到誰?】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出席明倫社會住宅招租記者會,致詞自豪,符合居住正義,有城市美學,「外觀不輸豪宅」。但卻遭現場媒體發現44坪3房型月租竟達4萬500元!打破柯文哲過去自行設定社宅租金不准超過3萬元的規定,引發熱議。並被質疑產生「#定錨效應」,恐讓需要者更難租得起房子。
#台北社宅比高雄貴多少?
令人好奇的是,台北的社宅租金可突破4萬,那高雄的社會住宅租金又是多少呢? 我們以在陳菊市長任內規劃,設計監造案完成發包的「前金大同社宅」為例。2房1廳14坪房型,租金含管理費為7500元。並且,這裡的坪數為「室內坪數」,因此比起台北社宅兩房甚至一房的房型帳面上都來得小。若對比台北明倫社宅同級產品,20坪套房就要價18400元,27坪兩房型則要21900~24800元(坪數含公設)。
也就是台北社宅的出租價格是高雄2.5倍以上。雖說台北房價約為高雄3倍,但以主計總處租屋指數來看,台北約為高雄2倍,則同樣機能的社宅,台北還是偏高。而台北社宅設定的「市價85折」也比高雄的「市價8折」來得高。
#每月4萬元的社宅是要租給誰呢?
根據台北市府解釋,家庭所得在50%以下,也就是年收入158萬元以下才能租社宅。而家庭所得位於40至50%分位點,也就是年收入140萬至158萬、平均月薪13萬民眾,才需負擔4萬500元房租,不到的會有補助。
然而,一來收入接近中產者應該非社宅優先瞄準對象,二來無論如何,四萬的租金至少仍會佔家庭收入3成以上,離星、港組屋或公宅負擔約月薪10%的比率仍高上不少,這樣的定位仍然較難讓人理解。
#社宅一定要都給弱勢族群住嗎?
按照住宅法規定,社會住宅應提供至少30%比率出租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另提供一定比率予未設籍於當地且在該地區就學、就業有居住需求者。也就是說這種住宅資源除了能夠幫助在市場上租不到房子的弱勢族群,例如身心障礙者、老人、低收入戶或特殊境遇家庭等等外,也同時可以照顧青年族群就學、就業階段的居住需求。
實際上,在主要都會區房價高昂的今天,不只是弱勢者,青年也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在弱勢之外,青年居住權是社宅鎖定的另一項目標。例如同樣在陳菊市長任內規劃,設計監造案完成發包的「苓雅凱旋青樹」和「三民中都社宅」,均有相當比率留給青年。而採取「混居」的方式,也可以避免社宅被另眼相看,也是社宅先進國家如荷蘭規劃時的主要原則。
#高雄社宅問題在哪裡?
高雄的社宅政策相對北部遲緩,原因之一在於高雄房價相對低,在2010年左右中央進行的幾項研究中,一來南部地區房價或租金相對可負擔,二來甚至連民調都指出南部民眾對社宅的期盼比率不到台北一半,因而社宅政策主要在北部優先推動。甚至2015年9月內政部於行政院簡報,就提到「我國住宅自有率為民主國家第二高」、「高房價是雙北或都市局部地區問題」,相對不重視南部住宅政策。而地方政府也援引類似觀點,認為高雄推動社宅相對不急迫。
然而,隨著資金寬鬆,高雄房價近年仍持續緩漲,且在地仍有相當之弱勢族群;再者,中央將社宅投資放在台北,無形之間乃肯定青年繼續往北流動之現象。那麼,何不推動國土戰略平衡政策,同時增加南部產業投資與合宜住宅,雙管齊下吸引青年回流?
在2018年開始,青年居住問題在選戰中成為候選人關心議題,例如韓國瑜前市長就曾宣示「增加社會住宅」、「推動青銀共居」,然而在其任內,新建社宅只有「中都青年社宅」的114戶,改建則只有前金大同社宅的48戶均是陳菊市長任內已選址並完成設計監造發包的案例。至於如勞工租賃住宅、鳳山共和宅等整建315戶、或是Mecanoo設計的指標社宅「凱旋青樹」245戶,也都是陳菊市長任內即動工或完成規劃。
然而,陳菊在卸任前規劃的約1500戶共合宅戶數仍太少。現任陳其邁上任後兩個月,#便宣布將推動8800戶社宅,其中6000戶和內政部住都中心合作,分別位在岡山、楠梓、仁武、左營、三民、前鎮、鳳山、小港等區。而2800戶直接由市府興建,2年內將動工,預計出租給企業員工及弱勢族群,只租不賣,租金低於市價8成。
#社宅除了社福以外更是吸引人口回流政策工具!
高雄由於過往薪資與產業多樣性偏低,不利吸引青年回流,但相對而言較便宜的土地、較大的生活空間、完整的基礎建設,則會是高雄的優勢。
在陳其邁上任之後,加速推動橋頭科學園區、仁武產業園區、亞洲新灣區5G+AIOT招商等計畫,這些新工作機會,若能搭配周邊社宅供應與軌道路網,建構從居住到就業的完整支援設施,對於北部青年返鄉更具優勢。
而陳其邁市長也提出,所有社宅都要結合長照與公托據點之政策,近一步能讓社宅扮演社區中心,在完善的機能前提下,改變市民對社宅的認知。
目前台北已完工的社會住宅約3287戶,約為高雄(315戶)十倍。而預計興辦戶數則為19802戶,約高雄(約9400戶)兩倍,顯示在高雄市府日益重視社宅政策下,過去為人詬病的數量逐漸有改善趨勢。在高雄從一般住宅到社宅都全面性比台北有價格優勢下,未來如何擴大宣傳,結合新工作機會、租金補貼等其餘政策,針對性地吸引大學青年在地就業、北部青年回流,應是市府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戰術之一!
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租屋補助- 臺北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租屋補助. 臺北大學. 2021年7月7日23:58. 請問有人申請租屋補助已通過嗎? 上次有同學說租屋補助不能單獨申請,不曉得學校那邊有沒有更改規定,想問有人是單獨申請通過 ... ... <看更多>
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台北大學租屋ptt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大學租屋 ptt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懶人包,找台北大學租屋dcard,三峽台北大學套房出租,台北大學城租屋在YouTube影片與社群(Facebook/IG) ... ... <看更多>
台北大學租屋補助 在 國立臺北大學找室友專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發文前請詳閱發文格式及說明※本版僅供台北大學學生找室友使用,禁止廣告文、轉租文、求屋文、房仲文及屋主自租文等不相關之發文,若違規則刪文處理※發文格式(有其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