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風格植人 Vol.7 ▍
我們這次造訪了植人的夢想清單之一「大露台頂加」
這裡是金鐘主廚 Soac Liu 索艾克 的工作室也是住家
更是號稱永康街的第一美陽台呀!
眾多採訪常見到的都是在索艾克美到炸的廚房
這回我們來瞧瞧料理植人鮮少曝光的大陽台吧!
━━━━━━━━━━━━━━━━━━━━━━
↟ 風格植人 │ 索艾克 Soac
↟ 植人資歷 │ 8年
↟ 居住城市 │ 台北城
↟ 職業 │
料理人、主持人,主理 廚房廢寶索艾克 youtube頻道
↟ 植人金句 │
植物就像射手座的情人,給彼此空間就能過得很好
━━━━━━━━━━━━━━━━━━━━━━
平面設計師成為料理人,再跨界到電視成為主持人
出過多本料理書,並以TLC的節目 #雙廚出任務
拿下金鐘獎第50屆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獎的索艾克
人生經歷精采,最愛的卻是宅在家打電動跟種植物
「一開始在廚藝教室工作時,因為有些香料太難買
想說就自己種,沒想到這一種就種死了幾十盆!」
以為進到索艾克的陽台,會是滿滿一片的可食植物
結果,西式料理常用的香草不好養
而中式料理的青蔥大蒜又長太慢
「有想過要種歐洲的番茄,但想到施肥,就算了~」
曾經為了廚餘自己嘗試做有機肥,連蚯蚓都買了
沒想到牠比植物更難顧!!
既不能吃辛香料,還要考量濕度,
而且還會爬出來外面溜搭,所以,又算了~
果然是很符合索艾克的人生最高原則
#耍廢有理 (大笑)
⋰
平常最愛坐在陽台的招牌座位,搓著 #尤加利葉 發呆
聞著小圓葉散發出來的獨特香氣,就能一副滿足的模樣
「誰不喜歡尤加利葉?它就是琅琅賀呀!」
不喜歡整理家務,但卻能甘願在陽台耗上大半天
索艾克說,整理植物就是讓人有一種很舒壓的魔力
自從有大陽台可以發揮後,就種起了中大型的植物
這裡也就變成了朋友間唯一指名的Party Room
三五好友喜歡一起窩在這被植物包圍的陽台
聊天喝酒說笑,再配上索艾克的料理
人生~就是該這樣軟爛歡樂呀!
索艾克成功推坑好多朋友,更樂於分株植物給大家
讓大家開始嘗試把植栽帶入家中
創造不同味道的生活空間
⋰
做菜與種植物最大的不同
就是料理時必須是專注的一步接著一步,不能分心
而種植物只要掌握好不同類型的照顧原則
就可以很放鬆的照著自己的步調進行
「種植物一定會經歷種什麼死什麼的階段
因為這樣,我開始懂得對人生看開一點
沒有什麼是留得住的,也就比較不會鑽牛角尖了!」
身為射手座的索艾克,有自己的一套植人哲學
「植物就像射手座的情人,給彼此空間就能過得很好」
有些人會很心急,每天觀察植物有沒有什麼變化
索艾克笑著說,要是植物會說話,一定會說夠了喔!
人都需要空間,而植物也是,生命會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那之前,不需強求,只要好好的享受當下
總是說自己很廢的索艾克,看似搞笑隨性的外表下
其實有個認真且細膩的靈魂
一位會做菜的植人,他的雙手揉和了不同素材
用著幽默卻不敷衍的態度
繼續很chill地推廣著廢寶的熱愛
這就是索艾克Soac
▍ IG限動精選有影片分享噢 ▻
www.instagram.com/athomeplant2020
⋰
▍同場推薦 ▍
Vol.6 插畫家 米力
↟ 植物跟人一樣,只要用心付出對方就能感受到
↟ https://reurl.cc/ynLy66
Vol.5 8ID Studio 大眼
↟ 不是我選植物,是植物選擇了這個地方
↟ https://reurl.cc/9XK94a
Vol.4 詹記麻辣敦南店 陳米奇
↟ 照顧植物的過程,其實是一段享受自我的時間
↟ https://reurl.cc/9XLqYV
⋰
▍更多專訪請搜尋 #小城風格植人
▍追蹤小城植人 IG ▻
www.instagram.com/athomeplant2020
台北小城我家廚房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如今在世界名列前茅的德國國家女子足球隊之所以能站上國際舞台,背後曾經有台灣的推力嗎?
1981年,還在戒嚴中的台灣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70年,舉辦了一場「世界女足邀請賽」,邀請函也發給了位在法蘭克福的德國足協。只是,那時候的德國沒有什麼女子國家足球隊可以接受邀請,因為當時的德國人相信,「足球應該留給男人,女人就進廚房,或者發展田徑項目。」
怎麼辦呢?這封信於是從法蘭克福又被轉到了一座叫做貝吉許格拉德巴赫(Bergisch Gladbach)的小城市。原因很簡單:那裡有一支女子足球隊,在那個女人踢球會被側目的年代,她們是德國最好的女足球員。
她們沒有經費、德國足協也拒絕給任何補助。隊員們靠著四處尋求贊助,甚至賣鬆餅兼差,才終於籌到了飛往台灣的機票。於是那年10月,這群勇敢的年輕女性(其中有些人甚至沒出過國),在地方父老的歡送下,出發飛往遠東的這座小島
台北小城我家廚房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如今在世界名列前茅的德國國家女子足球隊之所以能站上國際舞台,背後曾經有台灣的推力嗎?
1981年,還在戒嚴中的台灣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70年,舉辦了一場「世界女足邀請賽」,邀請函也發給了位在法蘭克福的德國足協。只是,那時候的德國沒有什麼女子國家足球隊可以接受邀請,因為當時的德國人相信,「足球應該留給男人,女人就進廚房,或者發展田徑項目。」
怎麼辦呢?這封信於是從法蘭克福又被轉到了一座叫做貝吉許格拉德巴赫(Bergisch Gladbach)的小城市。原因很簡單:那裡有一支女子足球隊,在那個女人踢球會被側目的年代,她們是德國最好的女足球員。
她們沒有經費、德國足協也拒絕給任何補助。隊員們靠著四處尋求贊助,甚至賣鬆餅兼差,才終於籌到了飛往台灣的機票。於是那年10月,這群勇敢的年輕女性(其中有些人甚至沒出過國),在地方父老的歡送下,出發飛往遠東的這座小島:http://bit.ly/3ao0y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