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
【日治時期台北榮町走一回—衡陽路的舊日巡禮】(下)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台灣第一座交通號誌
昭和十年10月7日第七版的台灣日日新報有一楨相片,標題寫著「臺灣で初お目見えの モダンな交通標示器」,意思是「在台灣第一次亮相 很時髦的交通號誌」,這個號誌就豎立在菊元百貨前的十字路口(衡陽路與博愛路交會處)。
儘管這座台灣第一的交通號誌還是需要人工控制,但無疑地照亮了台北近代大都會之進步風貌,更點亮了當年榮町通車水馬龍的擁擠狀況,已經需要交通號誌來維持秩序與安全。
*全台最大的報社
日治時期台灣的報業逐漸興盛,具備濃厚官方色彩的台灣日日新報,成為政策宣導的最佳媒介,也是日治時期歷史最久、發行量最高的報紙,發行量曾達50000份之多。
日治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創刊之際,報社位於西門外的新起街,之所以稱「新起(剛完成)」,是因為在日治初期,這裡是介於艋舺和西門町之間的一片荒地,後來隨著市街改正才完成街區的規劃。報社後來又遷到之後改名為榮町的西門街,來到明治三十八年,配合台北市區改正計畫,隔年開始在原址的西側建倉庫與社館,明治四十一年(西元1908年)1月26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一向都是報導別的機關或工程的完工開幕,日日新報為了自家館舍的落成式,更是用了好幾個版面大幅報導。從新聞中,可以知道當天可謂場面浩大,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也到場祝賀。
(全篇完。上篇刊登於1/2)
#走讀台灣
#衡陽路的舊日巡禮
#台灣第一座交通號誌
#台灣日日新報-日治時期歷史最久、發行量最高的報紙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www.lilac.org.tw/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說日治台北城(緻雅銀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發思古幽情、重現百年前的台北風貌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傾力傑作 ◎緻雅銀典藏版 「這本書讓人見識了手工圖繪的底蘊力量與清淨知識,同時更是一本進入記實台灣這片土地...
台北市區改正計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說日治台北城(緻雅銀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發思古幽情、重現百年前的台北風貌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傾力傑作
◎緻雅銀典藏版
「這本書讓人見識了手工圖繪的底蘊力量與清淨知識,同時更是一本進入記實台灣這片土地,如何長出重要近代建築之林的簡易利器之書。」——林保堯(台灣佛教藝術專家、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前院長)
詳實考證資料、重現百年前的台北風貌
一百多年前,清朝甲午戰敗,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大軍接收台北城。雖然淪為殖民地,但做為日本治台首府的台北城,許多建設都是最優先,規模也是最大的。現存台北最有魅力的城市角落與日據時期的建設密不可分。
回首台北躋身現代都會的關鍵時刻
你知道嗎?台北的自來水和汙水處理系統是日本人引進的、總統府的原始設計並不是磚紅色、當年台北的三線道馬路井然有序又美麗寬闊,一點也不輸巴黎的香榭大道。隨著市區改正計畫公布,規畫道路網、鋪設鐵路、開闢公園與河堤、興築公家機關與官廳宿舍,台北也一天天更具規模,並自此奠定現代化基礎,成為一座摩登又現代的大城市。
150幅專業手繪圖、圖文並茂呈現台北之美
總統府、松山菸廠、北投溫泉博物館、青田街老屋、自來水博物館、中山堂、西門町紅樓、台大醫院、二二八公園、台灣大學、監察院、台北賓館……每一棟都是充滿故事的百年老建築,每一處都是台北最有觀光資產的珍貴所在。
作者簡介: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作者粉絲頁: 木也建築學堂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北市區改正計畫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攤位名:老攤肉粥
電話:無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31號(北市大同區寧夏路口與民生路口)
營業時間:am04:00 - am11:00
古蹟名稱:建成圓環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與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
歷史:
日治時期(1895~1945)
圓環歷史最早可溯及1899年日本臺灣總督府提出「市區改正」計畫,於重慶北路、南京西路、寧夏路與天水路等四條路所匯集的空地上畫了圓圈,周栽七里香,中間種榕樹及設座椅,成為民眾休憩的「圓公園」。圓環成形於1908年,本為一圓形小型公園, 淡水線鐵路開通之後,該地成為大稻埕腹地,攤販聚集。
日治時期為臺北市最重要小吃夜市的圓環,曾於1943年台北大空襲期間,變成了防空蓄水池。
小吃鼎立時期(1945~1980年代)
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之後,圓環恢復了小吃容貌。1980年代之前,台北圓環都一直為台北重要地標之一。然而,隨著臺北鬧區東移,多為違章攤販組成的台北圓環漸趨沒落。早期圓環因各式各樣的庶民小吃、平民化的價格,逐漸成為市民們的城市記憶、典型台北市的「味覺地標」;但就市政當局而言,建成圓環並非官方心中的模範地標,而是違章攤販群集的地方,是城市破敗、落後的象徵。
完全荒廢時期(1993~2002)
1993年及1999年因為圓環兩度大火,導致圓環荒廢有近十年之久。
美食館時期(2003~2016)
2002年在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推動下, 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耗資兩億元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以美食小吃街型態於2003年10月重新開幕。開幕後不久,因玻璃帷幕設計不良, 造成圓環內商家生意持續下滑,而原本圓環內知名店家均已在外自立門戶、沒有進駐,故造成一直虧損, 不但二樓無法利用,原本進駐於一樓的20攤攤位僅存6攤,以致在2006年7月正式熄燈。
2008年,臺北市長郝龍斌宣布建成圓環內部將重新規劃並更名為「台北圓環」,於2009年6月22日重新開幕。 但因向北市府承租的華旭公司和實際負責經營的流水席公司在租金認知出現歧異,二房東華旭公司主張圓環新增頂棚工程費應由承租的流水席公司承擔,因而片面將租金由每月新台幣25萬調高至50餘萬,雙方因此步上法院,導致於2011年5月1日再度熄燈歇業。2012年4月9日由余湘及聯廣集團主導重新開幕。2014年12月中,圓環內因為開設夜店引發討論;2015年4月15日,台北市柯文哲表示2016年7月委外合約到期後不再續約,改由台北市政府接管。
圓環廣場時期(2017~)
2016年7月,委外合約到期後由台北市政府接管,同年11月21日臺北市市場處取得建成圓環建物拆除工程執照,11月24日開始拆除工程,僅保留1943年啟用的防空蓄水池。2017年7月20日,圓環廣場落成,廣場內有市定古蹟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地崁燈、噴泉廣場等,提供民眾休憩的另一片綠地。
#Meck大叔#老攤肉粥#建成圓環
台北市區改正計畫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剝皮寮到底是在剝什麼皮呀?酒保我只知道上週末嚇掉一身皮…
台北市鬧區中有一處清代老建築,在各種意外下保留至今,揪竟這個地方有什麼值得瀏覽、值得認識,趕快來看黑啤的行腳節目吧!🚩
#謝謝萬華 #剝皮寮 #黑啤走走吧
-
更多城市歷史相關節目
📽故事台北→ https://lihi.cc/Zvzdc
📽故事台中→ https://lihi.cc/Cl7WJ
-
『✨!!!臺灣吧週更啦!!!✨』
《實驗科學吧》從電影學知識!
👉https://lihi.cc/fhO5N/bo
🎫訂閱集資支持→ https://lihi.cc/dFz2S/bo
臺灣吧FB|https://lihi.cc/MUP9L/bo
臺灣吧官網|https://lihi.cc/zL8Q0/bo
臺灣吧TikTok|ID:taiwanbar_beer
黑啤FB|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ID:taiwan_bar
【本集關鍵字】
剝皮寮Bopiliao、清代建築Qing Dynasty architecture、艋舺Bangka、文資保存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臺北市、萬華、台北市、古亭Guting、市區改正City Renovation、都市計畫urban planning、廣州街Guangzhou Street、康定路Kangding Road、昆明街Kunming Street、牌樓厝、兩面店、街屋shophouses、騎樓、亭仔腳、疊澀磚、火庫起、壽樑、土磚牆、編竹夾泥牆、斗砌磚牆、雨淋板、秀英茶室、長壽號、鳳翔浴室、蜘蛛麵店
台北市區改正計畫 在 翻轉大稻埕:淡水河岸- 《日治時代的大舉都更:「臺北市區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領台後,有鑑於清時期台灣傳統市街道路狹窄、缺乏下水道,導致嚴重衛生疾病問題,於1899年起由台北城內開始階段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內容包括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