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田與一技師牽起台南金澤情誼🔰
為了紀念 #嘉南大圳 開工滿百週年,上週末民眾及許多在台灣的日本好朋友齊聚 #烏山頭水庫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一同緬懷八田技師的貢獻。在紀念典禮上,台南與八田與一故鄉日本金澤市更是透過同步轉播共演祈福手舞,替紀念活動帶入最高潮。
#八田與一 打造了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灌溉嘉南平原,讓缺水的大地成為台灣穀倉,奠定了台灣工商發展的基礎。這樣的貢獻廣為人知,但其實八田與一也牽起了台南與他的故鄉日本 #金澤市 的友好交流,這幾年兩座城市往來更是頻繁。
每年5月8日八田與一忌日,日本金澤市除了率領上百人訪團來台南參加追思會外,也在台南舉辦金澤工藝美食展。台南也同樣積極與金澤交流,例如小學生創作繪本📖講述八田技師的故事;2015年金澤第一次舉辦國際馬拉松比賽,台南更有300位市民組團參賽🏃♀️🏃🏃♂️,讓金澤市民感動不已。
這兩年疫情雖讓兩市實際往來受到影響,但雙方仍持續透過城市文宣展、視訊會談、郵寄農特產品等方式交流;在疫情下,我們也盡一己所能關心彼此,例如台南在日本疫情嚴峻之時,捐贈防疫物資給金澤,傳達我們的關懷。
衷心希望疫情早日平息,台南與金澤能盡快恢復實質交流,期待明年5月8日,大家可以像往年一樣,再次齊聚台南烏山頭水庫,共同紀念八田與一技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
台南 繪本 比賽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年紀比我們更大的人,而是比我們小的那些人,他們有更多的可能性,面臨更多的選擇。」── 9m88
第31屆金曲獎日前公告入圍名單,9m88首張專輯《平庸之上》入圍3項,表現亮眼。不過9m88並不急著推出新專輯,她試著放慢自己的步調,回到生活去思考創作。日前她更開設了Podcast節目「#9m8lah8lah」,與自己喜歡的創作者對話。在《平庸之上》推出一年之後,我們專訪9m88,請她分享這段時光裡不同創作與合作對她的意義。
(引言)「從小到大聽音樂,都是聽華語流行音樂,高中、大學時候接觸更多西洋音樂,但我一直以為,要走這一行,必須要遵循一些既定的方式,參加歌唱比賽,才有機會被星探發掘。
直到我接觸到爵士樂,發現它的自由度、即興與精神,跟我原先接觸的音樂非常不一樣,我換了一種方式看音樂,認識創作,完全改變我對音樂的想像,爵士樂成為我的救贖。好險我沒有往別的方向走,以這樣的音樂方式我最能表現自己。.....」
──
☀#閱讀隨身聽 第3季☀目前上線集數☀
👉S3EP5》作家&吃貨蔡珠兒/港台滋味大不同,從菜市場到飲食書寫,兼談回不去的香港 https://pse.is/uxyr4
👉漫才團體達康.come/政治人物都這麼好笑了,搞笑藝人要怎樣生存? https://pse.is/vm6nz
👉小說家黃崇凱/運動寫作、日治時代文學,還有脫(台)北者的台南 https://pse.is/RLJ2X
👉導演楊雅喆/小時候看不懂的那些書,成了寫劇本時的養分 https://pse.is/U2TWH
👉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無論小孩或大人,從書牆上抽出繪本,撫慰心靈 https://pse.is/TZBAK
────
💓閱讀隨身聽 聆聽指引💓
👉Apple Podcast:https://pse.is/JRSSA
👉Spotify:https://pse.is/G6A8E
👉SoundCluod:https://pse.is/J6FFU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台南 繪本 比賽 在 臺灣國樂團 NC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NCO國樂頻道』指揮家來推薦~👍👍
臺灣國樂團致力於青年人才培力,這次要和NCO一起演出的指揮是-張智堯~~
張智堯簡介
桃園市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指揮組碩士班,隨許瀞心教授學習管弦樂指揮。曾受Neal Stulberg、林望傑、簡文彬、閻惠昌、鍾安妮等教授大師班指導(依姓氏筆畫排序)。學音樂至今曾多次於縣賽、市賽、全國賽獲得佳績。隨九歌民族管絃樂團、桃園樂友絲竹樂團、台北簪櫻國樂團、中華國樂團、苗栗縣立國樂團、小巨人絲竹樂團等至臺灣各地、美國、大陸地區等地演出。高中期間亦多次與南崁高中音樂班國樂團、管弦樂團擔任協奏演出。2015年獲選為桃園之星受邀至桃園市文化局演出笛子協奏曲《胡旋舞》;2016年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福舟表演廳舉行「張智堯竹笛獨奏會」,同年六月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星光國樂團於臺藝表演廳演出協奏曲《陝北四章》。
指揮經歷發軔於大學期間,與好友共同籌創臺藝枋橋國樂團,同年舉行創團演出「枋橋之聲」,並於隔年擔任樂團指揮。2017年入選臺灣國樂團年度指揮培訓課程正式學員、臺灣國樂團指揮營正式學員,並於臺灣國樂團指揮研習營獲得團員票選最佳人氣獎。2018年以最年輕身份入圍臺灣國樂團指揮比賽「菁英爭揮」決賽,最終獲得觀眾票選最佳人氣獎。2019年六月於KHS蘆洲功學社音樂廳舉行《漂流》張智堯指揮學位音樂會,同年二度入圍臺灣國樂團指揮比賽「菁英爭揮」決賽,並於比賽中獲得首獎第一名、最佳魅力台風獎以及最佳人氣獎。2019年二度入圍臺灣國樂團指揮比賽「菁英爭揮」決賽,最終囊括了首獎、最佳魅力台風獎以及觀眾票選最佳人氣獎三項重要獎項。近年也積極參與現代作品首演發表以及錄音,廣受好評。
曾指揮合作的樂團有:NCO臺灣國樂團、小巨人絲竹樂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交響樂團、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國樂團、臺藝枋橋國樂團等。
✨活動日期:8月25日~8月28日。
✨活動時間:每場次40分鐘(14:00、15:00、16:00)
✨活動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3202排練室
(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NaeRZ9
📍每位觀眾及演出人員進場:
✅量體溫
✅酒精消毒
✅戴口罩
注意事項(已報名觀眾請密切留意簡訊):
1️⃣每場次報名人數若未達最低人數或如需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需要適時滾動修正,將取消或合併場次,演出前二周將再另行通知。
2️⃣如欲取消,請務必來電告知,或留言在臺灣國樂團FB給我們喔!!
📞活動聯繫:臺灣國樂團行銷推廣-蔣小姐、電話:02-88669649
#臺灣國樂團NCO
#聽音樂說故事
#白賊七傳奇
#繪本音樂會
#推廣音樂會
台南 繪本 比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