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綺麗解剖-陳安琦陶瓷創作展 》
今年(2020)陳安琦在金車藝文中心的個展《綺麗解剖》呈現出8件陶瓷作品,那是由一個個重複堆疊、拼接複製的乳白高跟鞋型態集結而成的人體骨骼,在潔淨潤白的陶瓷質感之下,隱約帶出一股對比於腐爛身體最後殘骸的衝突。其中女性衣裝配件的高跟鞋符號貫穿整個展覽的核心。
地點|金車藝文中心南京館
開幕|2020/10/17 14:30pm
展期|2020/10/17-11/29
#陳安琦 #陶瓷 #金車藝文 #藝術 #當代藝術 #藝術家 #台灣 #創作
https://fb.me/e/4Sk30d3KC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
「陶瓷創作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林郁晉- Yu Jun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阿川 茶葉 茶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黃子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翻牌子-徐子雲陶瓷創作展 的評價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光點藝術中心|說釉|晟達陶瓷創作展|線上導覽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展覽山遊茶器物創作展_ 這是一個對於茶與 ... 的評價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陶瓷創作展的推薦,YOUTUBE、PINTEREST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陶瓷創作展 在 陶瓷創作展的推薦,YOUTUBE、PINTEREST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陶瓷創作展 在 阿川 茶葉 茶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品牌介紹
【臻麟陶藝】-創立於2014年。
在偶然的相遇下,由邱正霖與吳依臻兩位陶藝創作者一同攜手創辦的陶藝品牌。
至今仍堅持從最初的商品設計、坏體製作到燒製成品。而最後的攝影、廣告宣傳,為了保有創作者對作品最原始的初衷,全程皆由原創者階段式的慢慢完成,來表達我們對每件作品的付出,一定都是百分百的用心。
【臻麟陶藝】意謂著「臻摯陶品,炙焰如麟。陶創永續,存載此藝。」
象徵對作品的真摯情誼、對陶藝的創作熱情,和在於陶瓷文化技藝的推廣與存載。
作者簡介
2010年 習陶
2013年 畢業於鶯歌高職-陶瓷工程科
2013年 第四屆柴燒蓋窯大賽-燒成獎
2014年 成立「臻麟陶藝」品牌
2016年 「2016苗栗陶 台灣柴燒藝術節-陶瓷創作展」入選展出
2017年 畢業於亞太創意技術學院-陶瓷創意設計系
2018年 參展「黃錦鴻老師師生聯展」
2018年 擔任三義建中國小駐校藝術家
2019年 參展「陶育風華-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創作聯展」
2019年 參展桃園國際機場「苗陶藝起-2019陶瓷創意名家聯展」
2019年 「2019苗栗陶 台灣柴燒藝術節-陶瓷創作展」入選
2019年「2019苗栗陶 台灣柴燒藝術節-拉坯擂台賽」冠軍
陶瓷創作展 在 黃子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藝!(小編)
禮拜一,一個禮拜的開始
窯火淬鍊綻放斑斕結晶釉
陶藝家黃靖雅在大學幾次
釉藥實驗意外出現的釉色
在恩師鼓勵之下投入研究
嘗試溫度曲線及釉藥配方
燒出釉藥燦爛的結晶形態
黃靖雅推出最新個人展覽
盛豔—黃靖雅陶瓷創作展
作為上次個人展覽的延伸
這次展出以實用器皿為主
用結晶的型態以及其外觀
區分為花開以及宇宙系列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
#陶藝家 #黃靖雅 #結晶釉
金車文藝中心
明天晚九點即將登場的是
音樂媽咪寫給孩子生活歌
音樂製作人謝欣芷十多年
作多張暢銷親子音樂專輯
曾入圍過金曲獎小金鐘獎
今年謝欣芷分享育兒經驗
創作出《寶貝的生活歌》
她用生活化的原創故事劇
來串連歌曲還有美麗插畫
及點讀筆來輔助親子互動
和創世基金會新竹分院齊
特為植物人消防環境募款
將9月1日訂為公益專場
此場售票收入扣除成本後
將全數捐予創世基金會!
#音樂製作人 #謝欣芷 #春天佇陀位 #親子
謝欣芷x愛唱歌 Happy Singing
週三晚間九點將登場的是
寫意油彩畫東方詩意美學
藝術家王仁傑就讀大學時
曾經親身參與台北畫派以
團體聯展方式向社會發聲
畢業後前往法國持續進修
王仁傑的繪畫風格依循著
表達觀察對象的需求轉變
創作媒材多油畫顏料為主
將生活中的小物件及回憶
採用繪畫的形式加以保存
王仁傑的最新個人展覽:
「山行記述 時空移覺」
在名山藝術台北館展出中
以范寬谿山行旅圖作引子
他企圖將畫面的空間重置
開啟他與范寬作品的對話
#藝術家 #王仁傑 #油畫
名山藝術 Mingshan Art
更多精彩好看的內容敬請鎖定
每週一至每週三的晚間九點鐘
BLTV人間衛視創藝多腦河
快來跟著主持人 黃子佼佼哥
讓我們一起顛覆傳統的想像,
直攻創作背後的深刻故事吧!
https://goo.gl/gQChxN
你也有感到「藝」猶未盡嗎?
各集的精彩訪談回顧在這邊:
http://arts.bltv.video/
來下iBLTV的APP吧!
【創藝多腦河】隨身帶著走!
【App Store】
https://apple.co/2CxCDZO
【Google Play】
http://bit.ly/2DVFZmC
人間衛視
黃子佼
陶瓷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陶瓷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陳岱君專訪
一個喜歡簡單生活,喜歡捏陶的女生,
創作是述說自我的方式,陶是她的媒介、語言,
這就是陳岱君的創作—最原始的初衷。
小熊視角描繪社會 藝術家陳岱君在創作中找尋自我定位
「創作其實是可以很生活化的!」來自台中的藝術家陳岱君,從小因著母親的影響,而開始接觸作陶。家中由陳岱君的父親經營汽車零件,喜愛陶藝的母親常會幫忙家裡的生意,在岱君年紀尚幼時,陳媽媽還有專屬自己的陶藝工作室;在這樣的環境耳濡目染之下,彷彿也開啟了陳岱君未來的陶作之路。
深受陶作環境之影響 走向立體創作的開始
長期受到母親陶藝創作的薰陶之下,即將面臨高中選填志願的岱君,心中也暗自決定報考美術班;當然,很幸運的地她也考取上了。「美術班,其實就是進入平面創作的基礎。」岱君這麼表示,經歷了高中術科三年的充實學習後,她也開始在思考接下來的路,難免會有所困惑;「立體創作,對我來說比較能得心應手。」當時對於平面創作較無信心的她,最終在升上大學時,選擇了立體創作。
就讀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時,陳岱君接觸到許多不同以往的創作材質,諸如木雕、石雕、塑型等等,學習到眾多的複合媒材變化,在立體的創作形式上也累積了更豐富的學習經驗。這時期的種種練習,正是奠定岱君對於立體材質更紮實的認知。
畢業後即進入社會的陳岱君,接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業務助理,雖然擁有正常的上下班作息,依然對未來感到迷惘;這時候岱君母親突然的一個提議,也從此改變了岱君的未來職涯。「當時忙碌的母親很想回來作陶,也詢問我是否也有想作陶的意願?」但是因為幼時母親離開工作室後,也將器材一併轉賣了;但這並不影響想嘗試陶瓷創作的她,於是陳岱君便開始白天工作、晚上作陶的兼職生活,努力的存錢準備陶藝工作室的裝置器材。
與家人共創曉岱瓷坊 堅定陶作之路
與此同時,由於作陶是岱君畢業後開始進行的,好奇的她也利用假日的創意市集擺攤,「想為自己的陶作作品試試水溫」,也共創了以她和母親名字共創的"曉岱瓷坊",經過母女倆的悉心經營,也培養出工作室的固定客群,陳岱君也在去年的暑假時辭去了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在陶作之中。有趣的是,此次的展出作品多以組件為主,每一組組件作品拼組在一起後,如同戲劇般的寓言故事場景,嚴謹的架構如同小說情節般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陶瓷的創作方式,更像是立體的繪本般忠實地呈現在觀者眼前。
「土是柔軟的,可以千變萬化將我的思緒轉化成具體的形象。」經營曉岱瓷坊的兩年裡,藝術家陳岱君與母親沉浸在美好的陶瓷創作中,其中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之外,「生活陶系列」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為工作室主要的收入以外,也是藝術家陳岱君「融藝術於生活」的創作方式,她認為陶瓷作品不只是裝飾品,而是刻上擁有者生命溫度的「生活品」。
象徵性的小熊訴說著社會現象 創作者透過陶作發聲
藝術家陳岱君的作品中常以小熊為主角,來呈現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剛接觸社會所面臨的心境轉折與感受,作品中也結合了仿製木紋的創作,在樹洞裡面辛勤工作的小動物可比擬為社會上弱勢的小人物,而大熊則是指先天具有優勢的強勢族群,整體的情境呈現出創作者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岱君特意讓白瓷熊有著模糊的五官,只保留了耳朵跟鼻子的部位,「瓷熊並不是特定的對象,是以一個曖昧的象徵來凸顯議題。」
懷抱著理想和決心 在創作這條路上奮力前進
此次展覽主題以陳岱君工作室成立至今兩年多的創作體悟,對她來說:創作這條路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拉鋸,鑲嵌著幻想面對巨大的高牆,也要堅持著「當你開始行動了就沒有退路」的決心,滿懷著理想也需要面對現實中的許多挑戰,只能一直持續著在這條道路上奮力的往前。在這個大環境中,每個人就像被圈養在同一個平面,「以為大家都一樣,卻又獨特的誰也無法改變誰。」陳岱君說著,既然無法讓每個人都認同的話,「或許我們只需要找到能理解你的同類,對吧?」
陳岱君 – 以沉默的白瓷熊,來演繹出陳式的社會寓言。(文:金車文藝中心)
陳岱君簡歷:
1990 台灣 台中
學歷:2009 畢業於國立豐原高級中學美術班
2012 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
經歷:2014 曉岱瓷坊-陶瓷創作工作室成立
獲獎:2015 第七屆台灣金陶獎陶藝競賽社會組入選
陶瓷創作展 在 光點藝術中心|說釉|晟達陶瓷創作展|線上導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光點好展報#說釉#晟達 陶瓷創作展 #線上導覽本期展覽「說釉」,說的是家族陶瓷技藝精益求精的轉化與傳承。 「說釉」訴說著過往的經驗與實踐,此次展覽 ... ... <看更多>
陶瓷創作展 在 展覽山遊茶器物創作展_ 這是一個對於茶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展覽山遊茶器物創作展_ 這是一個對於茶與器物的自由想像由呦呦鹿鳴的金工創作著蘇健霖陶瓷創作著何堃宏的雙人創作聯展兩人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金屬與陶瓷雙媒材在茶倚著 ... ... <看更多>
陶瓷創作展 在 翻牌子-徐子雲陶瓷創作展 的推薦與評價
展覽倒數2天大墩文化中心1號陳列室(一)「翻牌子」徐子雲陶瓷創作展,快來翻牌子~! -- 翻牌子展覽主要核心是傳遞人要每日梳理身心, 面對真實的自我,善待自己! 每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