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蛋,可以美的不一樣! 改變,就從一片面膜開始!
名辰老師 瘋美級首波團購 👉 https://akm.tw/darrentseng
🎉優惠折扣: 1件75折 2件7折 3件以上六折
1件裡面有五片喔!!不是一片
滿3件還可以免運🎉
一直以來面膜對我來說就是保養的基礎步驟。
從前為了擁有好的膚質,瘋狂到天天敷,為的是維持肌膚的水亮。不過久而久之皮膚疲乏了,工作忙了,漸漸減少了敷臉次數,好在肌膚的狀態維持的還不錯,但對於敷面膜品質就更加在意。
希望它營養夠、敷的次數少、看得見的效果
直到遇見Akimia 微電流面膜-來自台灣的嚴質商品,結合醫學工程與材料科學。
透過專業的微電流技術,打破傳統面膜只能停留在肌膚的表層,讓面膜的精華成份更能被肌膚吸收,達到養膚的效果。
請跟我一起這樣做:
1.這款面膜宛如美容療程的效果,所以一週最多只需要2-3次喔!至少間隔一日再敷,高效的東西真的不需要天天敷!
2.首次敷的時間,會因個人肌膚缺水程度而有所不同。像我已經很注重保養的,第一次敷,敷不到5分鐘,面膜已被我吸乾麻盡。就知道之前保養沒被吸收的有多少🤭🤭(建議敷15-20分)
3.滲透精華型的面膜,敷完之後,滋潤養份已足夠。請酌量擦乳液或乳霜就好,不要像我一樣雞婆,硬要保養每道來,好啦隔天立馬冒好幾個痘!😞😞
4.面膜採分離式,一定要用你的雙手按壓再按壓,確保精華都被微電面紙吸飽飽。敷了才會美😍
5.面膜取出時,網狀紗請朝外,這樣微電流的導入才能被開啟,朝向美麗的境界。
6.如果你和我一樣有大臉的困擾,怕敷不滿。
別擔心,你可以自行剪裁,鼻翼、眼角至太陽穴、三根後在調整敷的位置,微電流的功效依然存在👍👍
恭喜你🎉🎉一週後
和我一起擁抱最真實最帥美的自己
而這次挑選出的四款面膜,我稱它為瘋美級~除了讓你亮白以外,同時細緻、淡化、修護、舒緩。
就讓我來為你們解說
🌟日夜光感透亮面膜:
如果妳是因為工作壓力、3C產品重度者、熬夜、造成肌膚暗沉、蠟黃,透過日夜透潤精華與9胜肽和維他命c,補足流失的水份與光澤。
我稱它為sos面膜,妝前也能使用。👍👍
🌟埃及薄荷緊緻面膜
如果你在意,細紋、鬆弛問題就非它不可,我可是最愛這款。預防老化才是王道😄
透過埃及辣薄荷葉來阻絕鬆弛的問題,敷的當下你可以有感。而多醣體超保水及還原健康肌,我敷了一週三回後,眼周的細紋淡化了,而因為手癢擠出的痘印也淡了許多,更重要是毛孔意外的小了許多,肌膚健康了,鬆弛問題減少,毛孔自然不垂了。
🌟曝獸 曬後舒緩面膜
機車族、男生們看過來
不愛防曬,愛曬太陽🌞,熱愛水上、山上、球場上運動者,除了曬黑曬紅,甚至曬傷紅腫。
就知道紫外線可是愛美的隱形殺手,斑點、乾燥、老化就出現。
運用蜂王漿水解蛋白,內含多種胺基酸,迅速舒緩肌膚不適感,也能適時補足水份,降低肌膚的溫度,預防曬後造成的脫皮問題。更貼心的是連頸後最容易黑都照顧到了
🌟高加索莓果亮白面膜
此款是台大醫工與史丹佛醫學博士共同研發,修護型的美白,敏弱肌膚都能安心使用,
透過莓果精華來阻絕皮膚暗沈
與美白7合一植萃複方,修護受紫外線損傷的肌膚
以及死海礦物精華與維生素C達到保濕與加速肌膚更新。
這款就是由內而外的亮白修護,像我肌膚上的色素沉澱,淺層斑點,敷過後,可以明顯看見淡化的效果(以往肌膚擠粉刺後的紅點色素,需要一週以上的時間修復,透過它的加乘,肌膚淡化時間變短,就能清楚看見它的功效。
最後分享我個人小心得,在敷它之前若能溫和的去角質,洗乾淨皮膚,敷完當下除了透亮之餘,隔天請你看看你的肌膚,你會知道那滑嫩與光澤就是我們一直期待的膚質。
連續使用一週,摸摸你的皮膚那估溜又綿密膚質真的會讓你愛上。宛如Baby般的肌齡。
想要快速美白修護有感,
第一天日夜光感透亮早上、當天晚上緊緻、間隔一天休息 第三天敷上高加索莓果亮白。
你會發現肌膚透白與勻色亮透,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手刀搶購👉名辰老師 瘋美級 優惠碼
👉👉https://akm.tw/darrentseng👈👈
🎉優惠折扣: 1件75折 2件7折 3件以上六折
滿3件還可以免運🎉
感謝你們耐心看完長篇大論的故事呵呵🤭
當然也不讓你們失望~~來送禮嘍!
1.凡手刀訂購瘋美級面膜 前3名 我額外贈送一片我稱之為—sos急救面膜 (日夜光感美白)
2.只要⚡️公開分享此文章
與⚡️留言關鍵字 瘋美級微電流面膜
並⚡️tag一位朋友,
活動結束抽出7位幸運得主 獲得 SOS急救面膜 (日夜光感美白)一片
#Akimia微電流面膜
#深層導入養膚
#勻色透亮美肌
#咕溜咕溜 #baby肌 #淨透亮 #瘋美級保養
#靈魂畫手 #雅舍思造型 #名辰老師 #取代導入儀的面膜 Akimia
同時也有7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群人原影片 ▶ https://youtu.be/iPe9TcjAGoo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 h...
「台大 醫學 王 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新聞] 獨家|醫科女大生驚現被害妄想傳訊「 -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台大命案 - 探索|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王茹Elaine Wang - [Clerk Vlog]台大雲林分院社區實習 - YouTube 的評價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5萬人心疼【護理師狂失眠!做惡夢「幫病人插管」嚇醒】— 面對新冠別忘了醫護的精神健康: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許多醫護人員為了避免病毒擴散,紛紛站上第一線救援,令人十分敬佩,但他們同時也承受了不少壓力。一名護理師就透露,自己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總是睡不好覺,有時候還會做惡夢,夢到病人在插管,竟然被嚇醒。不少網友看到後感到心疼,紛紛喊話鼓勵。
護理師的PO文曝光後吸引1.5萬名網友點讚,不少人留言表示「謝謝所有在第一線辛苦的醫護人員」、「沒有人是特別勇敢,感謝您們的使命感」、「感覺壓力大到爆,加油,會過去的,一起努力」、「感恩佛心的護理人員。祝福妳們一切平安」[1]。
■不只倖存者和家屬 連醫護、救災人員也難逃創傷症候群 更需要細心關懷
曾參與921地震心理復健的精神科專科醫師吳佳璇表示,突如其來的重大意外,往往讓罹難者與家屬瞬間天人永隔。而第一時間參與搶救的救災人員,往往最早抵達現場,看到毫無遮掩的慘劇狀態,當下又希望能夠救助更多的人,心中的焦慮緊張與痛苦,會促使他忘記自身安危與害怕,全力救助;但從第一線退下之後,眼前不斷浮現的現場情慘狀,也會增加救難人員陷入創傷症候群的危機。
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醫護人員身上,尤其見到年紀彷如親人的傷者,想全力挽救卻力不從心、拚了全力也難回天的當下,那種揪心更是難以忘懷。吳佳璇說,救災人員及醫護人員也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必須特別注意,救災的人和醫護人員也要量力而為,維持作息正常,才能持續助人,也讓自己不要變成受害人[2]。
■珍惜醫護吧! 英研究發現近半ICU醫護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全球,無論是疫情輕重,守在各國最前線之一的便是醫護人員;然而,長逾一年的疫情不僅威脅前線醫護生理健康,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據英國13日發表一項研究,英國加護病房(ICU)醫護有近半可能罹患嚴重精神疾病,包括嚴重憂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
據《路透》,這份研究刊載於《職業衛生雜誌》(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研究對象為英國9個加護病房(ICU)的700多名醫護,研究日期為2020年6、7月間,英國當時正準備進入新一波疫情高峰期。
研究發現,有45%的研究對象出現嚴重心理健康障礙,程度至少已達4種嚴重精神疾病之1的臨床意義閾值,而研究對象在4種嚴重精神疾病中,具體分布情況為嚴重憂鬱症6%、嚴重焦慮症11%、創傷後壓力症候群40%以及問題酗酒7%。
更令人心痛的是,研究發現,有8分之1以上研究對象表明,自己在受測的近2週內,有出現過「死一死更好」的自殘或自殺念頭。《路透》分析,英國加護病房醫護工作壓力大,除必須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人力及設備的資源短缺問題也造成影響,這種嚴重心理狀態可能對醫護的工作能力及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
對此,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暨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格林博格(Neil Greenberg)分析,加護病房醫護要面對的是高死亡率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提供患者足夠的臨終支持,還要解決醫病溝通上的困難,這些事情對前線醫護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為所有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3]。
■照顧別人別忘了照顧自己-給照護COVID-19第一線的英雄們
從2021年5月11日起,台灣已進入COVID-19的社區防疫階段,全國提升到第二級防疫警戒。接下來由於雙北連日破百人以上確診。
►5月15日雙北升級第三級警戒。同時,醫療系統擴大開設專責病房、啟動責任醫院,開設戶外篩檢站。
►5月16日亞東醫院爆發台灣有COVID-19疫情以來最大的院內感染,共有18例確診,包含2位護理人員、9位病人與7位陪病者。
►5月19日全國升級進入第三級警戒兩週,最後5月25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
►5月27日確診個案持續增加到6761人,死亡59人。雙北第一線醫療量能緊蹦,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甚至在個人臉書上,發出Hospital need help的呼籲。
►5月31日,雙和醫院三位護理人員被隔離確診的老翁砍傷,送至急診…
■照護COVID-19個案身心壓力更大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上千位醫護人員因為照護COVID-19的病患而受感染而過世。雖然COVID-19不像SARS致死率高,但是傳染力更高,特別是這些變種病毒。照護受感染的確診個案並非一般的醫療照護,醫療人員會面臨更大的身心壓力。
►例如:穿脫維持個人防護專備的穿脫維持,就是一個特別的壓力,常常為了避免穿脫所造成的浪費防護裝備,有些醫療人員甚至在穿戴時間不喝水、不上廁所。另外,擔心自己受感染,擔心自己將病毒傳給家人,也是常見的焦慮來源。照護COVID-19確診患者的狀況惡化、孤單過世,也可能因為過度投如而有挫折與自責,產生替代性創傷的症狀。
■避免工作倦怠耗竭(Burnout)
這是一場長期戰爭。即便已經有疫苗發展出來,看來這是一場長期戰爭。所以工作人員要小心倦怠耗竭(Burnout)。心理學上這種職業耗竭包括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cynicism)和 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常常因為持續工作產生的的身心倦怠,士氣下降與消極,進而效能下降。
▶在這邊建議第一線醫療人員可以用「休、停、活、支、意」五種方法避免耗竭。
■小心替代性創傷 (vicarious trauma)
第一線照護人員暴露在生死邊緣,也可能情感過度投入。這次COVID-19有些比例可能會成為重症甚至插管,對照護人員會有挫折感。這些個案也常常因為感染隔離,家屬無法在身邊。國外已經有許多例子,患者過世時沒有家人在旁,這時只有醫療人員陪伴。醫療人員也容易投射家屬或患者的角色,感同身受。
「我們的歲月靜好,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醫療人員是對抗COVID-19病毒的戰士英雄,我們應該給他們適當的配備與資源,並讓他們適當的輪替與休息。面對COVID-19的戰役,沒有人是局外人,大家一起合力打贏這場仗[4]。
■各界支持、避免責怪才能增強抗壓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回憶起 17 年前的抗 SARS 戰役,同樣對於一線人員造成莫大的精神打擊。蘇東平指出,在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最佳良方。
直接與病患接觸的照護者,應該盡量降低其危險因子,例如避免讓有精神疾病史、年紀較輕以及對COVID-19持有負面感受的工作同仁參與。無可諱言的是,正向、樂觀的對應態度,和社會與家庭的強力支持,可以增強醫護照顧者對抗急性壓力的侵襲[5]。
■抗疫之路,您不孤單-關懷醫護身心壓力
在COVID-19疫情的籠罩之下,身處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所承受的身心壓力,往往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在臺灣,許多醫院為了幫助醫護人員紓解身心壓力,花費許多心思,而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簡稱奇美醫院)正是其一,當醫院院方全力相挺,醫護人員的身心獲得支持,態度就更有自信,工作也更無後顧之憂[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三立新聞) 護理師狂失眠!做惡夢「幫病人插管」嚇醒 1.5萬人心疼: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53204%E2%80%8B
∎[2] (康健雜誌)「普悠瑪翻覆意外》不只倖存者和家屬 連醫護、救災人員也難逃創傷症候群 更需要細心關懷」: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8264
∎[3] (自由時報)「珍惜醫護吧! 英研究發現近半ICU醫護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09565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照顧別人別忘了照顧自己-給照護COVID-19第一線的英雄們」: http://www.depression.org.tw/communication/info.asp?/74.html
∎[5] (Heho健康)「抗煞醫護猶存心理創傷!名醫蘇東平:面對新冠別忘了醫護的精神健康」:https://heho.com.tw/archives/81042
∎[6] (衛生福利部)「抗疫之路,您不孤單-關懷醫護身心壓力」:http://www.mohwpaper.tw/adv3/maz28/utx05.asp
➤➤照片
∎[4]
▶照顧COVID-19醫護人員的壓力
▶護理人員個人防護專備的穿脫維持
▶第一線醫療人員可以用「休、停、活、支、意」五種方法避免耗竭
▶避免耗竭五方法「休、停、活、支、意」
∎( ETtoday新聞雲 )「山根壓出口罩印!護理師「憔悴模樣」曝光 2萬人哭了:最美的臉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04/1999452.htm#ixzz6xqEnrLRi
▶受到本土疫情影響,全台醫護疲於奔命,幾乎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一名江姓護理師張貼了下班時的照片,臉上充滿明顯的壓痕,憔悴的神情曝光,讓上萬網友感到十分心疼。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醫護人員 #護理師 #醫護 #PTSD #精神健康 #替代性創傷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 奇美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下雜誌】
國產疫苗能快速上市嗎?
獨家文件揭露,食藥署去年做一個大膽決定
高端解盲之後,
#台灣最快可望7月開打這個全球第一款未經三期臨床試驗,而是以「免疫橋接」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許可(EUA)的新冠疫苗。《天下》取得關鍵文件,獨家專訪訂出EUA條件的負責人,一位擁有哈佛學位的醫師,揭露引起重大爭議的決策內幕。
醫護正在施打莫德納,急需疫苗的台灣,不久後國產疫苗即可能支應。急需疫苗的台灣,不久後國產疫苗即可能支應。
2021-06-10
6月10日,
國產疫苗進度最快的高端疫苗,在紛擾中,端出二期臨床試驗期間分析解盲結果「達標」的好消息。
近4000名受試者在3個月內接種兩劑後,所有安全性與免疫相關數據均達標,將立即送件食藥署,由食藥署根據免疫橋接研究(Immuno-Bridging Study)結果進行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高端總經理陳燦堅更表示,今年已經準備好1000萬劑的產能。
「大家一起打疫苗,把疫情控制住,」高端主管在記者會中興奮地高喊。
高端開記者會宣布解盲達標,記者會中也提到,最高齡的受試者為89歲,「就是我媽,」剛卸任的前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說。
基於支持國產疫苗的理念,他本人及母親,都是高端疫苗二期的自願受試者。解盲之後,高端會告知,他母親注射的是疫苗,還是屬於隨機抽樣,佔總數七分之一的對照組,注射的是無害的生理食鹽水。
如果是疫苗,高端會通知他,母親血液裡的中和抗體濃度。
「一個89歲的老媽媽,能不能產生(中和)抗體?」醫師出身,擁有耶魯大學衛生政策博士的郭旭崧表示,這點很有科學意義。
「她有抗體,我就很開心,」他說,這代表母親對新冠病毒已有相當程度的免疫力,不然,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台北,他依舊得要求身為高危險群的母親不能外出,並設下重重保護措施。
他這段話,其實充分說明了當前國產疫苗的爭議。
「中和抗體」當依據,全球首創
#中和抗體是什麼?
病毒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透過表面的抗原進入人體細胞,複製自己的遺傳訊息,因而製造出成千上百的病毒攻陷人體。而中和抗體可以堵住抗原、讓病毒無法入侵細胞。
理論上,可依受試者體內中和抗體的「效價」,也就是血清裡中和抗體的濃度,來合理預測疫苗的療效。但過去,仍須執行大規模的三期臨床試驗,來驗證疫苗的療效,也就是讓上萬名受試者施打疫苗,檢視實際面對病毒的保護力。
然而,高端二期期中分析解盲達標,最快可望在7月得到政府的緊急使用授權,在台灣施打,直接跳過傳統的三期臨床。
#我們應該是世界第一個(這樣做的),」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新藥科技組組長詹明曉對《天下》坦承。
事情的起源,是2020年10月下旬,衛福部食藥署對高端、聯亞與國光三家國產疫苗廠商,發出EUA的查核表,並明確告知三家廠商……
#三期臨床試驗不是必要的東西。」
根據《天下》獨家取得,食藥署2020年10月19日訂正版「COVID 19 Vaccine EUA應檢附之技術性文件」,包括臨床、毒性與生產三部份規範。
文件中最關鍵的「風險效益評估報告」部份,備註寫著,「初步療效得以免疫原性做科學上合理的連結與推估。」
這段簡短、有點含糊的文字,代表食藥署做了一個大膽決定,要以科學方法,確認沒有經過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仍有相當的保護力,並可核發EUA。
美國還在觀望,台灣已實戰
協助食藥署做出該EUA決策的CDE,成立於1998年,是食藥署背後的專業幕僚單位,提供審查法規建議。
這份台灣EUA說明指引
#出自集結了20幾名專科醫師的CDE新藥科技組。
身為小兒科專科醫師、擁有哈佛公衛碩士的詹明曉解釋,療效評估未寫明具體做法,是為了「保留一個科學上未來推估的空間。」
參考的是,2020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的「預防新冠肺炎疫苗之開發與許可的產業指引(Development and Licensure of Vaccines to Prevent COVID-19-Guidance for Industry)」的一段:
「一旦科學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機制有進一步了解,能合理預測疫苗接種後人體的免疫反應及保護力,就有可能以替代指標來加快批准過程。」
只不過,美國這段指引還停留在「未來式」,台灣的食藥署已經拿來實戰。
擴大「二期人數」的統計意義
事實上,去年至今,過去常被批評為保守的台灣藥政單位,在本次疫苗的EUA規範上,卻是大步躍進,幾乎樣樣「超英趕美」。
例如,去年10月6日,美國FDA因應嚴峻疫情修改傳統的藥證審核流程,針對新冠疫苗首度發布EUA指引。最大的改動在於,允許藥廠申請EUA當下,持續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而且不要求三期臨床受試者像傳統須數萬人規模,但必須至少3000名。
台灣食藥署緊接著在10月14日首度召開專家會議,訂出台灣的新冠疫苗EUA指引,直接比照美國EUA,將受試者人數從原先的數百人,大幅提高至3000名,只不過是放在臨床二期(編按:再加上15%的對照組,總共受試者為3500~4000人)。
詹明曉表示,設計出「大規模的二期」,目的是要確保疫苗的安全性,「達到國際EUA(核准)一個新疫苗的標準。」
他表示,臨床3000人的統計意義,是有95%的機會,觀察到千分之一的不良事件。以疫苗而言,發生機率小於千分之一的事,很難在臨床試驗觀察到,要靠上市後的監測。例如,AZ疫苗的血栓副作用,便在上市後才發現。
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是提供食藥署審查法規建議的單位,新藥科技組組長詹明曉(前排左2)表示,即使國產疫苗跳過三期臨床,審核的嚴謹度仍超過美國標準。(詹明曉提供)
等不到國際數據,改用熟悉方法
確定了安全性,這時候就是最大重點——疫苗療效的評估。
台灣CDE原本期待,到2021年,歐美第一波接種的疫苗,可能產出一個「魔術數字」,也就
#保護力關聯指標(CoP,Correlates of Protection)。
一旦輝瑞、AZ公布其疫苗的保護力關聯指標,台灣疫苗廠便可依此比對出自家產品的性能,不須三期臨床試驗。
但CDE後來發現,要等大廠公布,甚至WHO訂出新冠疫苗保護力關聯性的全球標準,還有好長一段路。
「完整的具體指標要用非常複雜的方法學去驗證,」詹明曉指出,WHO光是解釋CoP的指引,就有6、70頁。
眼見CoP的產出遙遙無期,台灣不能被動等待,所以食藥署才當機立斷……
#在3月就決定,換以「免疫橋接研究」作為審核通過EUA的標準。
對詹明曉而言,這是很【熟悉】的方法。
例如,CDE
#每年審查藥廠應對季節性流感不同病毒株開發的「新疫苗」,便是透過免疫橋接,加速核可流程。
只不過,要做「免疫橋接研究」,就必須自己找已上市的疫苗,做對照實驗,而且條件相當嚴謹,必須使用同一個實驗室、同一種測量方法。
免疫橋接的研究對象,便是今年1月爆發院內群聚感染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以下簡稱部桃)。
3月,台灣採購首批AZ疫苗開始施打,部桃醫護是台灣第一批接種AZ疫苗的人員。
當時,CDE立刻建議政府,應該在部桃醫護施打兩劑28天後抽取血清,測量其中的中和抗體濃度,與國產疫苗擴大二期的結果比對,用實驗室數據取代三期臨床數據。
疫情壓境,審核會放低標準?
詹明曉直陳,台灣EUA擴大二期是疫情發展、國外採購疫苗狀況無法掌握等綜合條件下,考量法規必須與病毒傳播速度賽跑,所做出的決定。
「作戰就是不能沒有(自己的)武器,」詹明曉指出,從海外疫情爆發之始,政府就決心要發展國產疫苗。
但也理解,若要依照傳統做法,
#針對有感染風險者做大規模三期臨床試驗,去年一整年幾乎沒有本土疫情的台灣,若持續到今年也仍無大規模疫情,就不可能執行;若到海外招募受試者,不僅費時,也要耗資數十億起跳。
#時效性和選擇性都不站在我們這邊,詹明曉說,CDE每週與疫苗廠商開會,了解就台灣新藥產業的有限量能,必須做出取捨。
然而,當前台灣疫情空前嚴峻的考驗下,CDE會因此放低標準,讓國產疫苗快速通關嗎?
「沒有,我們很嚴謹,」他笑著說。
「我們用的方法,其實就是你做出來的結果,幾乎要跟AZ差不多好,或是更好,才過得了我們的統計檢定。」
也就是說,儘管美國FDA的EUA準則明訂的是,疫苗整體保護力只要有50%就可通過。但根據5月份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公告,施打兩劑AZ疫苗,保護力可達85%至90%,用AZ作為國產疫苗的標竿,某個程度來說,比美國標準嚴格。
「沒有辦法,我們(當時)也只能拿到AZ,」詹明曉說。
一篇論文給了「科學界共識」
但並不是所有學者都認同詹明曉與食藥署的做法。
今年3月,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在個人臉書發表「台灣疫苗進度落後沒面子?國產疫苗不要急著上路」一文,便引起廣大迴響。
他認為,中和抗體作為療效替代指標,學界尚無共識,不必急著在此時放寬技術標準,讓國產疫苗匆匆上路。
然而,5月17日,一篇刊登在《Nature Medicine》期刊的論文,
#讓國產疫苗的支持者士氣大振。
該論文把包括輝瑞、莫德納等所有已拿到EUA的疫苗接種者與新冠康復者體內中和抗體濃度比較,發現有保護力的正相關。
這形同為食藥署的EUA指引,提供進一步的科學基礎。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他本來也對中和抗體能否作為新冠疫苗保護力的替代指標,存有疑慮,但5月這篇《Nature Medicine》論文,說服了他,「現在比較像是科學界的共識了。」
#WHO也著急了?
5月26日,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與WHO組成的COVAX舉辦工作坊,熱烈討論了5個多小時,只在一個重點:如果決定疫苗保護力的人體試驗不可行或不符合倫理,要如何用免疫學上的指標替代,來緊急通過疫苗許可?
即使最後仍未訂出具體國際標準,但來自各國的科學家都指出,在人體所有抗體與非抗體的免疫機制中,血清的中和抗體濃度與疫苗保護力的關聯性最強,也最好測定。
工作坊主持人
#在全球疫苗界地位尊崇,高齡89歲的德國麻疹疫苗發明人普洛特金(Stanley Plotkin)接受《天下》電郵訪問。當記者問普洛特金,儘管新冠疫苗中和抗體的國際標準還未出爐,台灣若以此通過疫苗審查,合適嗎?
他回覆《天下》,「現在既然已經知道有關聯,我個人認為
#根據保護力關聯性通過疫苗就是可行的。」
這代表,中和抗體極有潛力當作疫苗保護力替代指標,可以加速臨床流程。這個發現為什麼關鍵?因為全球疫苗還是不夠。
5月底,WHO秘書長譚德塞就指出,全球疫苗市場已經嚴重不均到近乎可恥,「少數有能力開發和購買全球大部份疫苗的先進國家,掌控了其他國家的命運。」
不僅不夠多,更不夠應付實際需求——不是每個國家都能負擔AZ、莫德納以及輝瑞疫苗背後的冷鏈運輸成本。
例如,高端所用次單位蛋白疫苗技術,
#成品可保存在攝氏2度以上,便很適合缺乏冷凍設備的發展中國家。
高端疫苗如果如期7月開打,將是全球第一款以緊急核准方法通過的疫苗。圖為高端生醫園區。(王建棟攝)
台灣是第一個,但不是唯一
如果有了替代指標,就能加速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苗的開發與製造。WHO期待全球通過的疫苗愈快、愈多、愈好,最好能常溫保存甚至有噴鼻等更利接種的新劑型問世。
如果高端、聯亞拿到EUA,台灣會是全球第一個以免疫橋接通過緊急授權的國家。但台灣並不是唯一一個。
除了台灣,法國Valneva藥廠在英國執行的4000人三期臨床試驗,就應主管機關要求,展開與AZ疫苗比對免疫原性的研究;韓國、泰國藥政單位也都已在考慮把免疫橋接取代三期,作為EUA要件。
疫苗與病毒賽跑,若利大於弊又有基本的科學數據支持,法規並非不可變通。
【美國經驗】提醒
#疫苗要能自己量產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只要疫苗帶來的可能副作用,不要比傳染病帶來的危險還高,有迫切的需求,
#她支持讓國產疫苗快速上市。
事實上,她在今年3月聯亞疫苗徵求65歲以上志願者時,還帶了一群親朋好友去施打。
今年2、3月,高端、聯亞傳出年長受試者不足時,不少公衛大老都呼朋引伴去打,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台大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郭旭崧則帶著高齡的母親。
賴秀穗告訴《天下》,他自願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國產疫苗做的都是穩定安全的次單位蛋白技術,而且「為了讓國產疫苗趕快上市。」
郭旭崧更表示,支持國產疫苗「已經成為我的信仰,」他2002年擔任疾管局長時,曾在訪美時正巧遇到小布希總統下令,萬一禽流感變成人傳人的大流行,禁止美國疫苗出口。
當時白宮首席公衛幕僚、世界知名公衛學者韓德生(Donald A. Henderson)告訴他,
#台灣一定要有量產疫苗的能力
#否則危急時刻,
#美國也救不了台灣。
這個警告,已在今天靈驗。
印度、泰國等國,因國內疫情嚴重,限制新冠疫苗代工廠出口,已經造成國際疫苗市場大亂,也是台灣雖然簽約2000萬劑的進口疫苗,至今拿不到100萬劑的主因之一。
「疫苗是戰略物資,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郭旭崧說。(責任編輯:王儷華)
Copyright © 2021天下雜誌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群人原影片 ▶ https://youtu.be/iPe9TcjAGoo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 https://ppt.cc/fNJ2px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 https://reurl.cc/N6Mb86
#醫生 #React #這群人 #看醫生的經典語錄 #醫師 #護理師 #找不到血管 #實習醫生 #血管難抽 #新手醫生 #手術 #資深醫生 #用藥 #迷信 #謠言 #偏方 #信仰 #介紹對象 #發燒 #敏感 #不舒服 #Reaction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xv4lyAzezU/hqdefault.jpg)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泌密會客室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頻道:
https://ppt.cc/fu5Lnx
➡️ 什麼!手術醫材竟然可以重複使用?而且還是合法的?雖然部分手術醫材價格昂貴,經過完全消毒再重複使用,可以藉此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但這樣重消毒再使用的醫材,難道不會有安全疑慮嗎?醫師們有話要說...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https://ppt.cc/fNJ2px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https://reurl.cc/N6Mb86
#重處理醫材 #二次使用 #醫材消毒 #醫療器材 #自費醫材 #重複使用的醫材 #醫療糾紛 #醫材 #手術 #感染 #風險 #消毒 #安全 #開刀房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j5g45k_SoM/hqdefault.jpg)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脫出 失憶病棟》10月1日即將在steam上市!
★遊戲詳請:https://tinyurl.com/mjn539kd
→立刻加入『願望清單』,發行即可收到通知!
→鴿遊玩的試玩版,火熱下載中!
★遊戲P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mvYZDWEPM
★粉絲專頁:白袍恐懼症 https://www.facebook.com/iatrophobia
◆◇遊戲概要 ◇◆
標題:Escape Hospital-脫出 失憶病棟
類型:密室逃脫+劇情解謎AVG
對應系統:電腦單機遊戲 Windows/Mac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 https://ppt.cc/fNJ2px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https://reurl.cc/N6Mb86
#遊戲 #原創 #醫療 #醫護 #密室逃脫 #獨立遊戲 #漫畫 #文字 #劇情 #互動小說 #白袍恐懼症 #台灣 #醫院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GLCeL6cMKA/hqdefault.jpg)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台大命案 - 探索|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台大命案at Facebook. ... 查看更多. 高醫情殺案,醫學系同學為搶學妹爭風吃醋引殺機- ... 台大1死3傷凶殺疑潑「王水」 化學老師:可急速腐蝕見骨. ... <看更多>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王茹Elaine Wang - [Clerk Vlog]台大雲林分院社區實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醫學 生的週末: 台大 雲林分院、員工宿舍開箱、雲林棉花田、虎尾糖廠|【Elaine's vlog#20】| 王 茹Elaine Wang · [Clerk Vlog]婦產科實習:自然產助手、唸書 ... ... <看更多>
台大 醫學 王 水 在 [新聞] 獨家|醫科女大生驚現被害妄想傳訊「 - 看板medstudent 的推薦與評價
獨家|醫科女大生驚現被害妄想 傳訊「溶屍」嚇壞同學遭強制住院治療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10725/TFRN6COOGNEXBNJ4EBM5XQISSA/
台北一所醫學院黃姓女醫科高材生今年4月突然出現嚴重的被害妄想症狀,還在實習群組
傳送「溶屍、王水」等訊息及照片,台大醫師鑑定她有傷人之虞,強制黃女住院治療,黃
父不忍女兒遭拘禁,聲請提審要求釋放,但台北地院認定台大依《精神衛生法》強制黃女
住院,程序合法,上月駁回黃父聲請及抗告,全案確定。黃女目前仍強制住院治療中。
《蘋果新聞網》記者試著聯繫黃女父親,但黃父透過律師表示,他們已經窮盡法律救濟途
徑,為保護女兒未來人生與就業,不方便接受採訪,無法得知黃女究竟發生什麼事情,而
出現被害妄想症。
本件提審案緣於黃姓女醫學院學生自21歲起功課、排名開始退步,並出現「關係意念」(
覺得被室友、同學針對),22歲開始出現「被害意念」(覺得同組成員故意找麻煩),23
歲在醫院實習時,被害妄想加劇形成「系統化」(覺得別人的行為都有惡意),甚至嚴重
到在醫院陳報個案時,偏離主題說自己的事,還不斷重複問題,去年5月到台大精神科就
診2次後,就不願再回診,也拒絕吃藥,導致症狀加劇,感覺醫院都在栽贓她,因而強烈
反抗。
今年4月16日,黃女突然在實習群組內傳送「頭屍、要屍、溶屍、王水」等訊息,並貼出
關於王水的結構與成分照片,呈現脫離現實的怪異行為,經同學向校方反映,緊急將黃女
送台大醫院由2名專科醫師鑑定,確認黃女傳送「溶屍」等訊息,有強烈被害妄想,且有
傷人之虞,診斷她有必要接受全日住院治療,但黃父拒絕,台大因此陳報衛福部請求讓黃
女強制住院,同月19日,衛福部通知台大,許可黃女強制住院。
黃父不滿女兒被強制住院治療,向台北地院聲請提審要求釋放女兒。但法官認為,台大醫
院依據衛福部審查結果,強制黃女住院治療,過程完全依照《精神衛生法》規定處置,並
無違誤。
法官還為此開庭訊問黃女、醫師及護理師,並參考病歷及護理記錄,確認黃女住院後拒絕
服藥並抗拒治療,直到近日才漸漸規律服藥,但仍有妄想、思考障礙情形,因此認定黃女
病情尚未改善,且根據醫院對黃女的後續治療規劃,未來何時能出院,有待黃家父女與醫
師討論決定,因此裁定駁回黃父要求釋放女兒的提審聲請。
黃父不服,提起抗告,二審台北地院合議庭仍認定台大強制黃女住院治療,並非違法拘禁
、逮捕,程序並無違誤,6月24日駁回黃父抗告,全案確定。(張欽/台北報導)
==
應該是中山南路的
感覺這新聞 沒寫出來的資訊量更大
學柯氏兄弟不就好了 延畢 甚至休學都OK
人生很長 休息個一兩年都不算啥啦
柯氏兄弟已經向我們證明了 地球是圓的
你往反方向走 最後還是會回到原點 飲料還買一送一
同理 今天你說休息個一兩年
看起來跟其他同學 走相反方向
但 最後還是會回來當醫師 完成該有的訓練
最重要的是 女生不用當兵 比起同年齡男生
本來就內建了Gap Year
醫師自己都不健康 怎麼給病人健康?
至於說機會成本 如果花個一二年 可以把一個醫師救回來
我覺得很值得 最怕就是最後連醫師都當不下去 那損失更大
而且 比起那些30歲後才來念的 一兩年哪有差?
更何況 醫師名額就固定這些 少一個台台 = 多一個波波
我覺得這女生可能壓力太大 休息一下比較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95.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627202072.A.8FA.html
※ 編輯: NoAfraid (36.224.192.43 臺灣), 07/29/2021 00:39:46
※ 編輯: NoAfraid (36.224.192.43 臺灣), 07/29/2021 00:41: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