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9/26日確診個案創新高1,939
隔日9/27看起來有稍降到1,647
但是, 昨日9/28,
確診個案再創新高2,236人
單日死亡5人, 也創新高
新國目前總確人數是 91,775
515例來自移工宿舍
若按台灣人口比例換算
那是單日確診8,944人
單日死亡20人
總確診人數36.7萬人
馬來西亞當日確診人數是11,332
馬來西亞人口是新加坡的5.57倍
新加坡確診人數2236,按馬來西亞的人口比例換算是12,454,已經超過馬來西亞了!
新加坡的「與病毒共存」的政策,是否會調整呢?還是,這仍是在他們的「可控」範圍內呢?新國民眾是否買帳呢?
昨晚是11.50pm公佈!
是統計費時,要搞到這麼晚?
還是新加坡是24小時工作,這樣還好?
還是,民眾對這些數據無感、沒興趣?
同時也有1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人口結構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到時候每5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長者,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日前調查,發現65歲以上民眾的幸福指數平均是7.46分,其中拉低幸福指數的最大比例,是孤寂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
「台灣人口比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新聞] 今年前10月新生兒僅12.56萬,台灣1年消-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人口統計出爐! 2020新生兒比例創新低|華視新聞20210102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口比例 在 國發會FANs潮流–人口金字塔 - Facebook 的評價
台灣人口比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疫苗到貨更真切的安心感
#呼籲陳時中指揮官放下執念和面子問題
#我們都在恐懼中學習
感謝TSMC、鴻海永齡以及慈濟基金會的捐贈,第二批91萬劑的輝瑞-BNT疫苗今天又將抵達台灣。
與本月2日到貨的數量總和來看,目前已經到貨的輝瑞-BNT疫苗總數達184.2萬劑,在Delta變種病毒疑似來到的這個時候,這樣的疫苗數量,給台灣社會很大的安全感。
台灣民間豐沛的能量在這次的購買行動上展現無遺,民間團體或者民間公司做到了政府做不到的事。
除了感謝民間企業團體的努力協助,台灣特殊的國際政治環境與外交處境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總之,能讓疫苗順利抵台,曾經用心用力付出過的每一位都是英雄!
但是,這批得來不易的疫苗的使用,到底有沒有好好參詳?
全世界第一個使用mRNA疫苗的英國,主管疫苗與免疫施打的JCVI,到目前為止,雖然已批准16到17歲青少年施打輝瑞BNT疫苗,但針對16歲以下的青少年施打都還在觀望中。
在這裡舉出英國的案例,是希望我國的決策過程,也能如JCVI提出專業的數據評估或者參考重要的研究結果,集合各方面的專家做一個清楚的決定。而不是草率地跟著美國的腳步就急促地開放青少年施打。
青少年是我們台灣非常重要而且珍貴的戰略資源,涉及到青少年的政策能夠不小心嗎?
12-18歲的青少年目前統計不到150萬人,佔我們台灣人口比例是很小的數字。然而Covid-19的重要病徵就是越高齡越致命!面對Covid-19病毒,小孩是比大人、老人更強的強者,這是事實!!
那麼為什麼珍貴的輝瑞-BNT疫苗不先針對50歲以上還沒有施打第一劑的長者拉出保護網呢?
我願意相信CDC讓12-18歲優先施打,是在經過專家會議討論之後的決定,但也懇請CDC,讓我們知道這個決定的依據是什麼?
衡量目前台灣情勢,加上連幼兒園的孩子都染疫了,這是個警訊!
誰來照顧這些孩子?誰來照顧這些孩子們的家長?孩子們的家長正好是台灣奇怪疫苗施打順序下的犧牲者,正好是怎麼樣都打不到的「疫苗孤兒」!
面對來勢洶洶的Delta變種病毒,如果還是堅持原本的施打順序,真的是最好的準備嗎??
我呼籲陳時中指揮官,放下執念和面子問題,畢竟面對來勢洶洶的Delta病毒,我們都在恐懼中學習,因應疫情的變化,持續的滾動式修正是可以被接受的、也是應該要做的。
民眾需要比疫苗到貨更真切的安心感!
台灣人口比例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當台北市長
自購足額疫苗救台北
柯文哲直白的指出「台北市疫苗不夠」
也直白的指出「被中央整的很慘」
我建議柯文哲,既知台北市疫苗不夠
就應比照郭台銘模式
透過雙城論壇
向上海復星為台北採購足額疫苗
柯文哲的回答是「我去買應該困難更多」
這一句話,我認為有待商榷
雖然3大團體將採購1500萬劑的BNT疫苗
但就算依人口比例公平來計算
台北市人口260萬,佔全台灣人口比例約11%
這1500萬劑若分11%給台北
大約是165萬劑
加上目前中央配給台北約80萬劑疫苗
(其實中間有20萬劑是中央專案保留)
大約是245萬劑
而若以人口覆蓋7成為群體免疫目標的話
台北市需要的疫苗260萬X2劑X0.7=364萬劑
則台北市大概還有119萬劑的缺口
若要以覆蓋8成為高標的話,則需要416萬劑
則台北市大概還有171萬劑的缺口
若不計算尚未得到國際認證、連柯文哲都沒信心的國產疫苗
在年底前,中央顯然不太可能補足台北市所需缺口
所以,我主張,台北市應該自購疫苗,以填平缺口
理想的目標
台北市應該至少還要加購100萬劑的國際疫苗
才足夠填平缺口
對於台北市該不該自購足額疫苗
我也在限時動態發起投票
不到24小時
有近6000位民眾,有96%的民眾支持自購
當然,我認同柯文哲説他要買疫苗「很困難」
因為,民進黨一定會全力阻擋
但,我們選出台北市長
本來就是要這位市長,為台北市民的生命安全
負起千斤重擔、千難萬難也要做
不是嗎?
雖然民進黨很凶惡
必然會全力阻擋台北自購疫苗
但郭台銘當初開第一槍要買疫苗
民進黨上下也是使盡洪荒之力在阻擋
可是郭台銘最後還是買成
原因很簡單
有強大的民意為後盾
再凶再惡的民進黨也得低頭
現今的台北、現今的台灣
深受疫情之苦
即便疫情稍緩
但只要略略解封
都有疫情復燃的可能
於是解封可能病死
不解封可能餓死
隧道盡頭唯一的光
就是疫苗施打的覆蓋率
讓台北早日達到群體免疫
這是對抗來勢洶洶、循環不退疫情的唯一方法
流汗水強過噴口水
砲轟中央可以賺得聲量
但起而行動,才能展現力量
台北市更需要的是
有行動力的台北市長
郭台銘可以面見蔡英文表達訴求
柯文哲也能夠當面向蔡英文
反映台北市民的心聲
看看蔡英文要不要拒見首都市長、拒聽台北市民心聲?
如果我是台北市長
我不會把困難當做阻擋捍衛市民生命安全的顧慮
我會全力為台北購足足額疫苗
誰敢阻擋,就是和台北市民為敵
但我不是台北市長
我只能希望
現在的台北市長柯文哲
勇敢的阿北
能為台北市民
堅強「戰」起來!
台灣人口比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人口結構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到時候每5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長者,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日前調查,發現65歲以上民眾的幸福指數平均是7.46分,其中拉低幸福指數的最大比例,是孤寂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90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台灣人口比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定期會的第一天,我們逐項盤點本會期要討論的題目。
#東門溪流域裝設觀測井
東門溪-南崁溪的污染事件,在5月至7月間成為桃園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時智翔也利用假日時間循線追查污染源,但東門溪從後站途經市區一帶,皆被地上建物以及道路覆蓋,直到朝陽公園處才能觀測河川狀態,造成難以判斷污染源來自何處。
對此智翔建議,可在東門溪上方開觀測井,平時覆蓋透明孔蓋,便可就近觀測河水在不同段落的變化,縮小追查範圍,讓主管機關可以盡早鎖定污染源頭。
#逕流廢水計畫書審查流程
而南崁溪污染一案,連帶延伸出營建廢水的問題,由於環保局最初研判黃褐色廢水為工地排放,恰好鄰近東門溪-南崁溪一帶的小檜溪重劃區正大興土木。
按法規,建案得通過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書,其設有「65.54立法公尺沉砂池」才能動工,但對於此項目的稽查,卻常常每抓必中,法規形同虛設,智翔認為儘管日前南崁溪的污染在證據上與該工地建案無直接關係,仍該加強稽查的力道,不要讓建商一時的方便,使南崁溪「水清魚現」的願景成為空談。
#桃園市立殯儀館周遭空污管理
同樣是環保議題,桃園殯儀館除了焚化遺體,尚有庫錢、金紙銀紙,以及逢中元節慶統一焚燒的紙錢,會集中在焚化爐焚燒,不同於焚化遺體具有空氣污染處理的設備,焚燒紙錢的金爐有著燃燒不完全、沒有空污處理等潛在的問題,在資料蒐集時,鄰近校園內的空氣品質監測也有瞬間達標亮燈的紀錄,該如何來改善?我們在本會期仍需民政局、環保局來集思廣益。
#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
智翔曾在第二會期提過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的想法,如今也有看到桃園各區有不同實踐的案例,但以桃園區為例,運動空間仍然缺乏,是否能請桃園市府再次盤點社區的需求,以利下一階段的空間開放能更加完善。
以及過去曾提到,校園場館、活動中心、游泳池等租借社區民眾,或以委外營運方式;假日及夜間時段開放等具體措施,期望在新的會期中,能與相關局處做充分討論。
#公托公幼增設
截至去年,桃園2-5歲幼兒就讀公幼的占比為24.07%,連續三年成長幅度有限,距離行政院規劃的4成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而盤點各行政區的候補人數比例,可見中壢區與八德區皆突破三成;公托方面,桃園市0-2歲人口數大於台北市與高雄市,但托嬰中心數量卻不及,且在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的候補人數皆突破百人。
公幼與公托的量能不足是現況,但公共化服務的背後更多是資源分配的問題,過去我們倡議過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等解方,新的會期,期待與教育局、社會局再次探討這題,如何成為堅實的後盾,為桃園的年輕家長減輕育兒負擔。
#日間照顧服務據點評估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截至去年十月底,日照據點的收托比例僅69.4%,屬成效偏低,而運用戶籍資料畫出需求人口的熱區圖來比對可發現,八德、大溪、復興、龜山等區的據點明顯偏離需求人口,如何讓需求人口願意來使用日照服務據點,降低移動的成本可能是關鍵,往後會再請教社會局對此的看法。
#大有梯田公園瓶頸打通
上個會期有質詢過大有梯田公園的交通瓶頸問題,當時智翔是提案是否可做道路的打通,並重新規劃周邊動線,進度方面本會期會持續來追蹤。
#中油煉油廠遷廠
最後則是中油煉油廠的遷廠議題,距離最後一次小組會議已三年半過去;去年國土計畫的會議也已一年多,中油是否有新的覓地規劃?或是都市計畫的變更有沒有新的進度,除了先請市府提供遷廠進度資料外,這個會期智翔將繼續請教相關的局處首長。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IpWsK4UU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台灣人口比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Delta病毒入侵台灣,守得住嗎?屏東還在沾沾自喜過去經驗,但它的那種封城清查台北複製不了啊! FT #王任賢醫師
王任賢醫師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寫了,【Delta憑藉鬆散的境管進入台灣,再依附不願意廣篩的政策,在社區低度流行。逮著開學的黃道吉日,又戳破學校虛偽防疫的保護傘,一舉深入台灣。未來的走向一定是走到流感的老路,由學校傳回家庭,再傳入職場。前瞻性的家庭與職場預防性疫苗接種才是阻絕的重點,如果只能以舊思維跟在疫情屁股後面停課,是顧後而沒有瞻前。新北要很吃力地幹,才能出現樂觀的條件。這次因為是Delta,肯定是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縱放入台的。因為關口檢疫是中央的職權,放進一個台灣本土沒有的病毒就已鐵證如山。不久前大陸海關曾多次驗出台灣入境確診 #Delta 的旅客,台灣都沒有報導,意外的也沒有用抗中口吻回嗆否認。當時即有預感,台灣應早有Delta病毒,只是不願承認罷了。】但如果照這樣講的話,也有可能屏東沒有清零所以暗自流傳啊?簡單來說,衛報有報導屏東成功對付delta清零,但那樣的封城挨家挨戶運送物資的狀況,王任賢醫師覺得這個模式在台北可以複製嗎?
根據新頭殼的報導:【 #蘇貞昌 強調,大家都知道疫情嚴峻,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很多國家追訂的疫苗無法到貨,而台灣非常努力,早有超前部署訂購,雖然廠商沒有如期到貨,但台灣不是疫苗孤兒,而是做最大努力,爭取到相當多疫苗,才能有這麼快與高的覆蓋率。而疫苗陸續到貨,當他打第二劑疫苗時,代表台灣那時候疫苗很夠了。蘇貞昌還透露也會在國人面前公開施打。】蘇貞昌是不是覺得說謊就可以產生對病毒的抵抗力啊?哪來的爭取到相當多疫苗,到現在到貨比例和趨勢都不穩,不穩到無法照仿單規範時間注射,不穩到延長接種間隔時間也沒有疫苗可以打,這還不叫疫苗孤兒是要叫甚麼?疫苗超有錢人嗎?
根據bbc的報導:【Mu變種最早今年1月在南美國家哥倫比亞發現。當地衛生官員表示,這個變種已經成為當在最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種。法新社引述哥倫比亞官員指,這個病毒今年4月至6日在當地引發了第三波疫情,平均每天因感染新冠去世的700名死者中有三分之二都感染了Mu變種病毒。從疫情爆發至今,哥倫比亞累計已經有約12.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又來變種了,這樣的變種多到希臘字母快要不夠啦,那麼疫苗和防疫政策到底該走向何方?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一位年輕的中國學者上個月在微信裡說:「生在中國,我真是太幸運了。」他很自豪:國內最嚴重的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之後,中國已將每天的新增病例數減少到幾十個。美國的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日均病例卻超過13萬,與之相比,中國的病例數字本身可能並不令人擔憂。但它們表明,中國的零感染政策已不再像設計的那樣奏效。在疫情暴發之初,這一政策成功地減少了病例——並且被其他國家採用——但德爾塔變種改變了局面,它表明這一策略不再適用。現在是中國改變策略的時候了,因為這種高傳染性的新變種帶來的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成本現在已經超過了收益。如果不進行改變,中國及其人民將遭受損失。】現在連中國都陷入了清零派和共存派的鬥爭當中,到底王醫師覺得哪一種是終極的解決方案,還是說沒有疫苗就只能清零,根本沒有共存派讓人毫無抵抗力去死的這種選項?
同樣的,遠見雜誌在訪問何大一的報導中提到了這件事情,【至於許多已施打AZ第一劑疫苗的國人,有否還有機會提升後續的疫苗保護力呢?何大一認為,混打其他疫苗確實是選項。他多年來研究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就已成功運用過混打疫苗的方式,發現病毒要突破多種疫苗,比突破單種疫苗的能力來得弱,或突破得比較慢。目前他的團隊初步研究發現,先打輝瑞疫苗的人,再混打嬌生疫苗(Johnson & Johnson)後,保護力有明顯提升。就他所知,目前也有不少團隊正在研究其他的混打方式。提到各國政府的因應之道,台灣、中國與紐澳等國家地區,過去一年自豪的封鎖政策,何大一認為已不符合現況。】那麼王任賢理事長認為台灣究竟應該走向哪個方向?疫苗到底應該追求一劑覆蓋率還是兩劑完整接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2:00 王必勝出來抗疫就會勝?中央給地方難看?
07:00 桃園農工只篩檢一次 安全嗎?
12:00 篩檢價格為何降不下來?
16:00 delta早已入侵台灣?
25:00 王任賢對侯友宜防疫的評價
30:00 14+7?王任賢:開放跟封鎖要併行
34:00 機組人員擬打第三劑
41:00 高端自由廣告
44:00 解析四叉貓打高端抗體數值偏低
50:00 高端驗不到中和抗體 合理嗎?
59:00 各種病毒株若入侵台灣--- 病毒會互相壓制
01:10:00 Mu變種病毒
01:17:00 清零vs.共存
01:21:00 疫苗混打如何規劃vs.二代疫苗/多價疫苗
台灣人口比例 在 [新聞] 今年前10月新生兒僅12.56萬,台灣1年消-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前10月新生兒僅12.56萬,台灣1年消失掉1.6個宜蘭市....
https://tinyurl.com/yc469rdz
生育率逐年遞減,將嚴重衝擊我國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圖片來源/Jerry Lai@flickr)
台灣在2020年出現人口「生死交叉」,死亡人數超越新生兒人數,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
今年10月底人口數比去年10月底減少15萬2592人。
台灣人口一年減少15萬2592人,這代表什麼意義?值得大家思考,簡單的算數告訴我們,
它代表的是一年消失1.75個苗栗市、或1.6個宜蘭市、或1.5個花蓮市、或1.46個台東市,
如果以這樣的速度繼續下去,兩年可能就消失30萬人口,幾乎等同於兩年就會消失掉一個新店市(30萬人口)。
今年前10月新生兒僅12.56萬人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10月底,人口數為2341萬3879人,比9月減少1萬7069人;
新生兒1萬3166人,較9月減少298人。累計今年前10月出生數為12萬5636人,較去年同期減少7410人,
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階段。
據美國非營利統計機構「人口資料局」數據顯示,去年台灣出生率約1人(0.99),僅次於韓國0.8人
,雙雙敬陪末座。生育率低落將造成人口結構轉變,現在每名青壯年要扶養4.02名老幼人口,再過30年,
我國將會跨過20%老年人口門檻,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
我國人口自然增加數在2020年呈現黃金交叉,首度轉為負值,共負0.8萬。(圖片來源/國發會)
預估今年我生育率全球最低,最快再11年總人口跌破2300萬
2020年我國出生率和死亡率呈現黃金交叉,正式邁入「人口負成長」階段,全年出生人口16.5萬人,
死亡人口17.3萬人,總共負0.8萬人,是我國首度面臨「生不如死」的情況。不過與疫情無明顯相關,
因為死亡人口近5年來皆落在17.1到17.6萬餘人左右,未出現明顯波動,出生人口則維持年年下降的趨勢,
2015年還有21.3萬人,去年暴跌到只剩16.5萬。
除自然增加由正轉負以外,去年因疫情影響,社會增加也轉為負值,也造成我國人口20年來首度減少。
2020年總人口數2356萬人,較2019年的2360萬人,減少近4萬人。國發會預估未來將持續下跌,
最快2031年可能就會跌破2300萬人大關。
我國去年生育率僅0.99人,美國中情局推測,2021年生育率將跌至1.07人,排名全球倒數第一。
國發會則較為悲觀,認為若生育意願無明顯改變,今年將只有1.01人,未來十年也只會維持在1.1左右。
一般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替代水準,為每名婦女生產2.1人,但我國自1984年後長期低於此數字,恐
會對整體人口結構造成巨大衝擊。
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預估達469萬,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圖片來源/國發會)
少生、老化促扶養比飆高,人口紅利漸流失
儘管出生率明顯下滑,但扶養比卻來到40.2的新高點,即每百名青壯人口,要扶養40.2名老幼人口。
原因在於我國人口邁向高齡化,65歲以上人口數共378萬人,佔總人口達16%,為高齡社會。
依照國發會最新預測,認為202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69萬,超過總人口數20%,
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也較2018年時的預測提前一年。與此同時,14歲以下人口則持續下探
,去年仍佔12%、共296萬人,2050年將只剩約9%、189萬人,顯示我國老化速度飛快。
人口結構老化、出生率低迷,實為我國一大警鐘,也是重要的國安危機。
除青壯年扶養比日益沉重外,我國人口紅利也逐漸流失,長期來看將造成社會生產力低落,
包括產業缺工、消費力降低、政府稅收減少等問題。
「不婚」害的!政府推公托+津貼救生育率
中研院社會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雁馨指出,生育率下滑的主因是結婚率降低。
由於傳統文化影響,結婚和生育高度相關,台灣的非婚生育比率極低,只有4%(歐盟平均41%)。
因此政府應該進一步釐清不婚結構,了解為何這麼多人不願意結婚或沒有結婚,
有伴侶的人又為何不結婚。
鄭雁馨批評,我國的生育政策過於直線思考,並不是效仿其他國家作法,
一年就能生出30萬個新生兒。她強調,除了發生育津貼以外,政府也必須讓民眾感受到政策的穩定性,
例如穩定、優質的公托環境等。
為鼓勵生育,衛福部5月推出許多鼓勵生育措施,包括發放生育津貼、托育費用補助、補助留職停薪津貼等,
也針對懷孕婦女改善照護措施,例如提高產檢次數及項目、增加帶薪產假。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也提及,
接下來將會推出長期政策,包括提高托育公共化比例、提高育兒津貼、營造友善職場等。
林萬億指出,德國曾利用提高公托比的方式拯救生育率,政府也希望仿效此方式,
將公托比例在4年內拉高至三成五,並推動送托比提升至72%。
我國總人口數減少,2020年較2019年減少近4萬人,預估未來仍呈降趨勢。
---------------------------
只是想抒發近期個人對此篇新聞的心得:
我個人覺得生育率低除了經濟問題外,最大的問題是職場文化,台灣職場
太多有著天真想法的高階主管,年輕人就是拿來壓榨;剝削甚至是
一個人抵多能工,然後大部分主管都不聽進去年輕人的想法;然後跟公司
主管反應如果現在還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以後只會更找不到人、甚至素質
會更低,公司主管完全聽不進去,只會想“你不做後面一堆人要做”結果
就是年輕人流動率提高,一年四季換四個,我發現現實是一回事,做法
又是另外一回事,以下開放各位補充各種職場怪現象所導致年輕人不想
被凹的說法,隨便草莓族還是躺平族,管他的生育率..
其實小弟有嚴重的世代對立傾向,看到公司一堆的中、老年人都會覺得
“該死不死的”在那裏佔著位子做事效率又差尤其是60~70歲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20.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37993101.A.767.html
※ 編輯: william30520 (36.226.220.16 臺灣), 11/27/2021 15:08: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