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交不兌承諾 馬拉維“後悔”棄台
中國以“銳實力”接連奪取台灣多個友邦,不過有台灣媒體近日披露,十年前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的非洲馬拉維總統生前對此後悔自責。
2008年,中國大陸宣布在非洲馬拉維投入60億美元,已故馬拉維總統莫泰加趁陳水扁總統出訪,突然與台灣斷交轉向和中國建交。事後發現,中國醫療團在愛滋防治工作不比台灣團隊,加上中國資金湧入、低薪壓榨當地勞工,引發衝突。
有台灣媒體近日報導,莫泰加曾後悔和台灣斷交是錯誤,自責無法向人民交代。
對此,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28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說:
“中國不斷挖台灣外交牆角,有許多國家,包括目前中國大陸推展全國性戰略‘一帶一路’都造成很多國家非常巨大的財政黑洞,也就是所謂的債務陷阱 。”
李憲章提及,很多國家跟中國大陸建交後,中國原來給予的承諾並未如實兌現,造成很多國家既有台灣遺留的醫療設施和有助國民生計的措施無法延續,對當地民眾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台灣外交部通訊刊載,由陳志成、余廣亮醫師共同撰寫《愛在非洲蔓延時 – 我駐馬拉維醫療團之現況與展望》一文記錄,當時台灣醫療團隊20人在馬國北部姆祖祖中央醫院工作,不僅補足臨床人力,更指導當地提升醫療水准,協助醫院管理;
另外還開展許多公共衛生計劃,如設立愛滋病“彩虹門診”,訓練接生婆和助產士,辦捐血建置血庫,手術小組巡回醫療,設置馬國最好的醫學圖書館,出版醫學手冊,添購愛滋檢測儀器,建立愛滋病患身分辨識資訊管理系統等將病歷電子化。
文中提及,“彩虹門診”取自聖經上帝與人立約設立彩虹作記號,彩虹代表不被上帝遺忘;另外為了避免歧視,患者不用說去看愛滋病而可以說去看彩虹。
2006年台灣衛生福利部派駐非洲代表盧道揚醫師28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坦言:
“我們離開的時候,的確很不舒服。因為那麼好的公共衛生跟臨床的工作計劃,我們還有很多本來想要做的研究,還有跟其他伙伴的合作也不得已就這樣子很突然地中斷。可惜的是,我們在北部姆祖祖中央醫院所做的愛滋病的計劃被列為所謂的公共衛生的部分,並沒有新的援助進入,而是由原來我們本來就很熟悉的伙伴撐起來。當時讓人非常憂心,接下來怎麼辦?”
盧道揚指出,當時台灣團隊與美國疾病管制局以及許多國際組織合作,台灣為馬國建立很強捍的資訊系統,大幅縮減領藥流程,造福很多愛滋患者,降低死亡率。
斷交前一年在馬拉維服替代兵役,斷交後仍放不下心,以挪威國際路加組織研究員身份重返馬拉維服務至今的吳宗樹28號在馬國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越洋采訪說,中國醫療隊只做內外科、婦科、兒科、麻醉、放射等專科醫療人力補給,不看愛滋病患。
吳宗樹說:“中國來基本上就是,這不是他們的工作項目,所以他們是完全不碰!愛滋病可能在中國也還是。對他們自己來講,本身還是一個本土的議題,而且比較敏感。中國有些愛滋病疫情的爆發跟貧窮有關,像中國那個時候有賣血,因為他們針具重復使用,結果一整村的人全部都得愛滋病。他們會把病人統統集中在一個地方,讓他們在一個村子裡生活,本身的污名化還是存在的。”
吳宗樹說,台灣醫療團參與馬國愛滋治療指引和政策擬定,當時建制的愛滋病患電子醫療系統今已擴及到兩百多家診所。其實愛滋病按時服藥可獲控制,因此病歷建檔追蹤很重要。尤其台灣比中國團隊普遍能說英語,易於溝通。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黃奎博說,從馬拉維的例子顯現出在兩岸外交爭奪戰中,台灣並非沒有優勢。台灣的優勢在援外項目相較接地氣,像優勢醫療水准、 農耕技術、教育援助,對當地國人民基本生活幫助也有改善,歷歷在目。
記者:夏小華 責編:胡力漢、何平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台灣電子病歷現況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衛院論壇布局「衛」來趨勢
2017台灣醫學週、台灣醫學會醫療展示會,日前為期兩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邀集了國內外各大醫材、藥品及醫學美容各領域專業廠商,展出內容涵蓋最新醫院設備儀器、生技產品,以及與民眾切身相關的照護、保健、醫美等。讓國人對於全球醫學科技最新研發及趨勢能有所了解。衛服部也特別參展。將政府大力推動的創新生醫產業、亞太生醫研發中心以及生醫廊帶等政策,向大眾做完整介紹。而台灣醫學週更邀請到全球知名之專業醫師,進行一系列的學術演講會,是國內重要的年度醫學界交流場合之一,更是面對世界,展示台灣醫界卓越的研發成果。衛服部的「生技智慧館」,還能了解國內智慧醫療的發展現況,比如EEC電子病歷交換中心、「醫指付」APP服務等,讓民眾就醫看診更便利。
而在學術及政策研討層面,則有「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因應全球公共衛生、醫學、生技等專業領域的前瞻趨勢,以實證研究方式所成立之跨領域、跨科際、跨單位,多元運作機制的國家級衛生福利政策智庫。建置並提供一個暢通無阻的溝通平台,結合國內外專業人力,針對衛生醫療及社會福利問題,進行探討,提升國內健康科學新知。
Reference:
1. 聯合報
2. 中時電子報:
國衛院論壇佈局「衛」來趨勢
http://act.chinatimes.com/market/content.aspx?AdID=5175
台灣電子病歷現況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漫談物聯網在醫療照護應用
07/31/2014
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 的概念最早是1999年由MIT的 Kavin Ashton所提出,係利用裝在物體上的感測器或無線射頻標籤 (RFID),透過無線網路與網際網路(Internet)串接傳遞訊息,達成智慧化識別與快速管理。
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今年提出2012年的全球十大技術與趨勢中,物聯網名列其中,可見其的重要性。另外,網路媒體ReadWriteWeb資料指出物聯網關鍵技術主要在三個點:感測器、無線射頻標籤以及智慧手持裝置(手機等)。在系統架構上,物聯網由三個構面所組成:
1. 感測端:作為物件的識別或感測用,如感測器或無線射頻標籤。
2. 網路傳輸層:透過網際網路將資料傳遞至終端平台。
3. 應用與服務端:由終端平台針對資料的屬性進行資訊處理、分享與後續服務
應用。
物聯網的應用範疇相當廣泛,舉凡需要識別與管理的物件都可以納入物聯網的應用範疇,如環境監測、交通、醫療照護、工業監控、公共安全、農業等,加上無線網路的廣泛覆蓋,物聯網的覆蓋地理範疇將有一日達到無遠弗屆。
全球物聯網的醫療照護應用現況
近5年來,全球也都看好物聯網的醫療照護應用,紛紛推出應用試行計畫,作為驗證物聯網服務與推廣措施,以下羅列幾個主要發展物聯網國家的相關計畫:
1. 美國:2009年由IBM提出「智慧地球計畫」(Smart Earth),被美國總統歐巴馬視為國家戰略,投入300億美元在資訊化醫療與智慧電網專案。
2. 歐洲:2009年提出i2010的政策,旨在通過更廣泛的使用來提高經濟效率並促進資訊與通信技術(ICT)的發展。通過實施i2010,歐盟希望提高經濟競爭力,並使歐盟各國的生活品質得到提高,減少社會問題,幫助民眾建立起對未來社會對“智慧環境”的信任感。其中,醫療應用包含電子醫療與老齡人口醫療照護。
3. 日本:2009年日本在E-Japan和U-Japan計畫基礎上又提出i-Japan 2015計畫,在醫療領域主要是運用於遠距醫療與電子病歷。
4. 韓國:2010年擴大U-Health與SmartCare的試行地點,投入300億韓元針對慢性病患提供遠距醫療與醫療照護的智慧化醫療照護服務。
5. 中國大陸:在2009年8月,中國大陸總理溫家寶提出“感知中國”概念,在中國大陸政府推動下,物聯網產業在中國也得到極大重視。其中智慧醫療應用在江蘇無錫、蘇州、杭州、山東省、北京、重慶、福建等幾個省市已展開試驗,主要應用在遠距醫療、慢性病健康照護以及醫藥品物流等。
我國物聯網的醫療照護應用現況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在今年10月召開年度產業策略會議(SRB),其會議主題即以智慧聯網(即物聯網)為唯一主軸。然而,早在2004年台灣就已經有應用RFID技術的物聯網醫療照護應用U-Healthcare計畫。在2008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中,更進一步提出以先前e-Taiwan (2002年)、M-Taiwan(2005年) 為基礎的i-Taiwan(2009年) 「智慧生活科技運用」計畫,結合次世代寬頻網路、數位電視網與感知網路,建構包含節能永續、智慧便捷、舒適便利、農業休閒、安全防災、醫療照護等六大應用領域。
在2009年由行政院衛生署配合國家「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方案」推動具物聯網概念的「加速辦理智慧醫療照護計畫」,其中分項計畫「醫院安全關懷RFID計畫」即是將RFID技術導入醫院資訊系統中,運用於以下幾個項目:
1. 用藥安全辨識:藥包機自動辨識供補管理、藥品圖文輔助辨識。藥品派送運用RFID核對,提供病人用藥安全服務,以提升醫療品質。
2. 流程管理追蹤:住院照護流程控管、貴重儀器管理。改善照護流程,提升病患服務滿意度。
3. 長期照護管控:健康行動醫療照護,運用RFID監控示警,達到主動關懷照護。
4. 隔離病患管控:運用RFID監控示警,對隔離病房監控定位、整合監視器輔助辨識的自動記錄接觸史、追蹤紀錄與管理。有效管制病人門禁,即時掌握病患活動範圍,預防院內感染及交互感染。
5. 門禁管理:將RFID運用於特殊治療區如手術室、呼吸照護病房等的門禁管理,加強安全照護。即時動態中央聯網紀錄,掌握病人及人員進出動態,防止病人進入危險區域,加強病患及員工人身安全。
6. 此外還有研發中應用:
(1). 包含數位學習管理:利用RFID輔助醫師對特殊病患(如失智症等)的客製化治療管理。或是運用RFID主動提供住院病人之多媒體衛教。
(2). 洗腎照護流程:運用RFID於洗腎病患的照護流程。
(3). 輸液管理:運用RFID於醫療輸注液應用,如化療針劑的調製作業監控。
該計畫前身在2007、2008年時於署立台中醫院試辦,爾後於2009年擴大試辦單位至社區醫院、療養院與醫學中心。
物聯網在醫療照護應用未來發展
目前物聯網的醫療照護應用仍有幾個技術難題需要解決:
1. 動態組網與大規模網路中節點移動性管理:當監護系統擴展到社區、城市甚至全國時,其網路規模巨大,並且監護節點與基站都具有一定的移動性。因此,必須設計一種合適的網路拓撲管理結構以及節點移動性管理方法。
2. 資料完整性與資料壓縮:節點有時需要長達24小時的監測人體參數,所採集到的資料量大,而存儲容量小,常採用壓縮演算法來減少資料的存儲與傳輸量,然而,傳統資料的壓縮演算法成本高不適合感測器節點。另外,壓縮演算法不能損壞原始資料,否則會造成誤診。
3. 資料安全性: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採用自組織方式組成網路,容易受到攻擊,此外,病人的資訊需要保密。感測器節點計算能力相當有限,傳統的安全和加密技術都不適用。因此,必須設計一種適合感測器節點的加演算法。
隨著技術的發展,物聯網概念的服務應用也逐漸在醫療照護領域實現。在全球老齡化人口逐漸攀升的同時,智慧化醫療照護除了發展與建構智慧化的醫院與社區醫療外,慢性病預防與照護的智慧化個人醫療也已成為當今全球智慧醫療照護發展的新重點。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醫療,將實現「醫療照護無所不在」的理想。
資料來源:http://amiccom.weebly.com/blog3534235542/27
台灣電子病歷現況 在 電子病歷推動簡介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參與實施電子病歷及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介接之醫院名單,歡迎上網(電子病歷推動專區及電子病歷交換中心)查詢。目前可提供醫療影像及報告類、血液檢驗類、出院病摘類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