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研究:1/3冠狀病毒確診者出現譫妄(Delirium)的精神病症狀!】: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2019,新冠病毒)以及所造成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絕不止於實際得到時所造成的身體傷害,健康大眾在面對目前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威脅下,光想到COVID-19 這場戰役帶來的社交距離拉大、生活型態改變、工作穩定度的影響、未來可能的整體經濟衰退,每個人或多或少在精神心理上也都會受到影響,更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嚴重的焦慮憂鬱、心理創傷。(資料來源:【註1】)
《刺胳針-精神醫學期刊》(Lancet Psychiatry)最新的一項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3559包含SARS、MERS、COVID-19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數據指出,COVID-19患者的譫妄【註2】在感染的急性期時,有不少的比例:
在COVID-19的研究中:一項研究加護病房譫妄的比例約69%;另一統計則顯示在感染後死亡的82例患者中,有17位也(21%)出現意識狀態改變的譫妄症狀。治療出院後,三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有執行障礙的認知功能問題(dysexecutive syndrome,也就是譫妄的症狀)。
這份研究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和其他冠狀病毒(SARS, MERS)感染類似,在恢復後不會產生精神疾病。但醫護人員仍需要注意康復後的患者更長期是否有憂鬱、焦慮、創傷壓力後症、以及罕見神經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資料來源:【註3】)
據美國 CNN 報導,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5月18日表示,因新冠肺炎而住院治療的重症患者中,康復後出現譫妄、意識模糊和躁動等精神疾病症狀的可能性較高,他們認為,新冠肺炎重症會導致患者出現精神疾病症狀。
醫學期刊《Lancet Psychiatry》中,倫敦大學學院精神病學教授Jonathan Rogers及同事對過去兩種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情況進行了回顧。這兩種病毒分別是2002年至2004年流行的病毒SARS,和目前仍有人感染的MERS。
Jonathan Rogers表示:「雖然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常見的精神疾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一個特徵,但還是建議臨床醫生檢測患者的精神狀況,如憂鬱、焦慮、疲勞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Jonathan Rogers指出,就像SARS和MERS患者那樣,醫生需要關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康復後的幾週或幾個月內出現這些精神症狀的可能性,對精神症狀的監護應該成為醫療護理的常規內容。
當然,確診精神疾病者還是只佔了少部分,Rogers同時補充指出,團隊對3550多例新冠肺炎病例進行了分析,發現在感染病毒之後,大部分人不會出現精神問題,還需要更多有關新冠肺炎患者相關精神症狀的數據予以佐證。(資料來源:【註4】)
■ 回首SARS,對醫護人員的衝擊有多大?精神科權威這樣說…
2003年3月,SARS侵襲台灣,導致1萬3000人遭到隔離、356人受到感染,其中73人死亡。當時台灣民眾聞之色變,經過各界的努力之後,疫情才在7月初獲得控制。
■SARS過後... PTSD、憂鬱、恐慌仍在蔓延
「雖然制定了種種防疫措施,然而對於病患及醫護人員的精神心理健康的照護,卻如一片沙漠。」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回顧SARS期間,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醫療護人員,除了身體上可能受到感染的威脅,在心理精神層面上也造成影響,例如災難後經常見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及失眠症。
■ 將接觸SARS的程度定義為不同劑量
以劑量效應(Dose-Response)的方式來探討其身心問題:
「劑量最低」的是被隔離的醫護人員。
「中度劑量」的是直接照顧SARS病患者。
「重度劑量」的則是罹患SARS的醫護人員。
■曾受隔離的醫護人員,身心狀態變得更強
SARS盛行期間,這些被隔離者在工作、社交與家庭上的互動關係上,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擾;然而研究也發現,家庭的支持提供了保護因子,可以降低受隔離者的身心壓力。特別的是,在SARS後的6個月,發現這107位被隔離者的身心狀態,比對照組的122位醫護人員來得健康,顯示小劑量的壓力,可能使心理、精神相對增強。
■曾照顧SARS病人,憂鬱症發生率高13倍
第二項研究是在SARS盛行時、針對在SARS病房直接照顧病患的70位醫護人員,進行為期1個月的身心狀態評估,同時以非SARS病房的32位醫護人員做為對照組。結果發現,SARS病房的憂鬱症發生率,比非SARS病房高出13倍,而失眠的發生率則高出4倍。
■醫護人員曾受感染,數年後腦神經仍脆弱
第三個研究是針對22位在照顧SARS病患時受到感染的倖存者,進行1.5年及4.5年的追蹤研究,包括精神症狀、認知功能、壓力激素及腦造影(測量腦神經細胞活動),結果發現,在SARS盛行時2/3以上的個案都得到急性PTSD及重度憂鬱症;1.5年後降低至1/3左右;4.5年後僅3到4位仍有輕微的殘餘症狀。
認知功能的測驗則發現,患者的語言記憶在4.5年後仍比對照組差。在壓力系統的挑戰試驗亦顯示,相較於對照組,罹患SARS的醫護人員有功能失調的現象,而且其左側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活動力也較低。
這些結果更進一步證實,罹患SARS的病患長期處於低氧狀態、使用大量類固醇以及精神嚴重創傷的聯合效應,在4.5年後,腦部的海馬迴及杏仁體仍有殘留損傷,這種腦神經的脆弱禁不起生活壓力衝擊,容易導致精神症狀再度發作。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強調,在任何生物災難發生時,人們內心的害怕、不確定性是十分普遍的;從過去的經驗中,他認為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評估、支持、治療和服務等精神醫療也是不可或缺的,更是主要且必須的目標。(資料來源:【註5】)
■譫妄(Delirium)
譫妄(Delirium)在精神醫學的診斷分類中屬於「認知障礙疾患」,「認知」,一般指的是「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能力」、等等大腦功能。
一個人會有「認知障礙」表示他的大腦功能已由於某種因素而造成損傷,這些因素可以是顱內局部性的(如腦細胞退化、腦部腫瘤),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如內分泌異常)。
通常「失智」是慢性、持續性腦功能退化而造成的;「譫妄」則是急性腦功能受損的一種表現。
「譫妄」病患最常出現的症狀是:
▶ 注意力散漫及定向力不佳,且或多或少有意識清醒度減低之現象。病人看起來迷迷糊糊的,對人、時、地搞不清楚,無法集中注意力和你對話。
▶ 病人可能出現精神病症狀,所謂「精神病症狀」是指較嚴重的思考、知覺或行為異常。例如幻覺、妄想等。
▶ 較常見的是「視幻覺」,病人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可能是鬼怪、小動物;可能是早已過世的親人;可能看到地上都是水,天花板在動 .......等等。「被害妄想」也常見,病人會以為有人要害他,以為醫護人員會對他不利,因而引發焦慮、害怕或激動行為。
▶ 睡-醒週期會因腦功能受損而變得紊亂,病人晚上不睡覺、吵鬧、激躁,白天卻呈昏睡狀態。
▶ 病程為波動形式,時好時壞大,部份病患病況嚴重時會激動不安,有些人甚至出現拔點滴、打人或到處亂跑行為,這時就需要適度的約束或醫療處理,以保護病人。
▶ 另外有些病人「譫妄」時卻變得遲緩呆滯、動作量少,整天躺床,未仔細檢查會以為他情緒不好、憂鬱,或以為他在睡覺,這種情況易被忽略而誤診,更需小心。
▶ 在病況和緩或復原後,病人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有失憶的現象。
(資料來源:【註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台灣精神醫學會【Taiwanese Mental Health Guideline for COVID-19 Global Pandemic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台灣精神心理健康指引】: https://bit.ly/30CY8nH
∎【註2】
「譫妄」
1.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 )「淺談譫妄」:https://bit.ly/2YyGvmi
2. (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急性大腦衰竭:譫妄(Delirium)」:https://bit.ly/2Aw6SS3
∎【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論壇COVID-19學術專區】:
Psychiatric and neuropsychiatric presentation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oronavirus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ith comparison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轉譯文章:https://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1108/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摘要整理)
∎【註4】
Heho健康「倫敦大學研究:1/3冠狀病毒確診者患精神疾病!」:https://bit.ly/3d1XUsW
∎【註5】
健康2.0「回首SARS,對醫護人員的衝擊有多大?精神科權威這樣說」:https://bit.ly/2B0CNdg
∎【註6】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失智與譫妄】:https://bit.ly/3hiICDD
➤➤照片
∎ (愛長照-「容易被誤解為失智症的疾病:譫妄與老年憂鬱症-《改善失智症的八大法則》」:https://bit.ly/3hqtZOH )
∎ (藥師公會全聯會)(藥師週刊-第2086期-107/10.8 ~ 10.14) 【淺談早發性失智症(2)- 失智症、譫妄、憂鬱症三者比較】:https://bit.ly/2XVErWs
∎ (衛生福利部)「失智症診療手冊」:https://bit.ly/2ULgH5v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譫妄 #Delirium #Lancet Psychiatry #PTSD #憂鬱 #恐慌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 #蘇東平
LANCET /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 大腦 瘤 權威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神疾病的核心就是基本衝突,也就是:因為矛盾態度而產生的衝突。
人際關係產生的衝突,最後必然會對我們的人格產生影響。塑造我們的性格、制定人生目標,以及能否實現信仰價值,都和人際關係有很密切的聯繫,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些和人際關係密切聯繫的因素也很重要,可以說和人際關係相輔相成,因為它們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
取自《我們內心的衝突》
*********************************
服從、反抗、迴避,是三種大師在這邊提到的人格傾向,這是延續孩子面對衝突的3大態度而來。這三種人格傾向如果同時變得強烈,那內心衝突自然加劇。
以青少年來說,他們正在發展自主,但心智上還未完全成熟,又還會想要在情感上依賴父母。所以他們在行為上,就會有明顯的矛盾。因此青少年與父母間的關係緊張,可以回到內心衝突去理解。
我曾經跟一位家長解釋青少年的心態,他其實還是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可是又擔心因此依賴,或者被控制,而失去了自主。所以採取了一種若即若離,搖擺不定的姿態,讓父母不知道該怎麼辦。
事實上,在這種內心衝突的狀態裡,青少年自己也很迷茫啊!
最近到某國中父母成長班,跟在場的父母分享,現代父母的難為之一,是我們受權威教育長大,卻要用民主態度去面對孩子。所以現代父母情緒上的生氣、委屈、悲傷…,也跟不同時代的不同價值觀,在我們內在相衝突所致。
所以,為什麼大師要從內心衝突的角度切入?
因為我們很能理解,內心衝突對於情緒與外在行為有大大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在其中被拉扯著。尤其現代價值觀多元,誰敢說自己內在沒有衝突呢?
只是,還是要再次強調,大師所談到的內心衝突,以潛意識或無意識歷程為主。大師關心的,是相對於我們一般性情緒困擾,更嚴重的精神疾病。
要補充的是,目前對於兒童青少年發展,有更多且更為實徵的理論。我們大致理解大師的說法,但也要同時增加閱讀的廣度,會有一個比較全面且宏觀的視野。
出版社希望我提醒各位,27日剛好是博客來會員日,有滿額折扣,如果要買這本書會比較優惠喔!
*********************************
【文/ 卡倫‧荷妮】
面對衝突的三種人格傾向如何影響外在行為
…我們可能會發現,雖然一個人看起來很孤獨,似乎很想尋找服從和依靠的對象,但是他的身上也會表現出一種攻擊傾向;一個喜歡獨處,明顯和周圍環境保持一段距離的人,也會表現出服從的一面;一個因為充滿敵意而單獨住在某個地方的人,也很希望得到友情。
然而,實際做出的行為,主要是由占主導地位的傾向所決定,這也是人們在面對他人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方法和手段。一個孤獨的人,會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相處,所以總是會想盡辦法和他人保持安全距離,而這只不過是他下意識的反應而已;另外,一般情況下,最能被患者意識接受的傾向,會起到主要作用。
如果你覺得我這樣說,是表示那些外在表現不明顯的傾向,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力,那就錯了。比如,表面上表現出依靠和服從的人,其實也會有控制他人的想法,只是這種想法不夠直接而已,至於他到底是更想依靠他人還是更想控制他人,就沒有人知道了。很多例子都表明,隱藏起來的次要傾向所具有的力量更大。這些例子中的主要傾向和次要傾向會發生逆轉,而這樣的轉變,不管是在成年人當中,還是在兒童當中,都有可能出現。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英國小說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中,思特里克蘭德(Strickland)這個人物。同樣,這樣的轉變也經常出現在女性患者身上:原本叛逆、野心勃勃、像個男孩子一般的女孩,在戀愛之後,很可能就會放棄自己的野心,變成小鳥依人的淑女;原本和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離的人,很可能會在遭遇重大變故之後,變得異常依賴他人。
這裡需要補充一下,我們之後經常會遇到的這些問題,或許就可以用這樣的改變來解釋:成年以後的經歷到底是有用處,還是沒有用處?過完了童年的我們,有沒有改變的機會?
對於精神疾病的發展,人們的普遍看法並不是最恰當的,我們只有從衝突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才能找到最適合的回答。比如,下述這種情況絕對會發生:如果孩子在兒童時期受到的教導不夠嚴厲,那麼在性格形成上,大多會依賴後來的經歷,特別是青春期的經歷。如果孩子從兒童時期開始,只知道墨守成規,不論之後遭遇什麼樣的經歷,他的性格也沒有辦法改變了。一方面來說,他完全無法接受全新的體驗,因為他實在是太呆板了,比如他那嚴重的孤獨傾向,可能會使他人根本不敢靠近;或者是,他太喜歡接受別人的控制,因為依靠他人的思想已經根植於他的大腦當中。另一方面來說,就算面對新的事情,他也總是用舊有的眼光去看待,一般來說,這種人舊有的觀念會在遇到新事物時加強,比如:喜歡攻擊他人者,總是會覺得對他好的人是傻瓜或者有不可告人的祕密。
進入青春期或成年期之後的經歷,確實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但是這種改變並不明顯。所以,當精神病患者表現出和以往有很大區別的態度時,事實上已經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原因在於:內外雙重壓力之下,不得不放棄先前占主導地位的傾向。當然,這種改變發生的前提是──衝突從一開始便存在。
***
不相容的三種人格傾向,造就精神病患者龐大的內心衝突
按理來說,不應該發生三種傾向相互排斥的現象。三者完全可以保持平衡、和諧甚至是互補,要知道,一個人完全能做到照顧他人感受之餘,也能堅持自己的原則、保持完整的個體。只有在某個方向的程度發展過高,才會出現某種傾向起主要作用的情況。
精神疾病中,有很多證據能證明這些傾向相互排斥。在面對外界的時候,精神病患者從來都不考慮外界環境,只會被迫考慮到底是服從、反抗還是迴避,完全不會變通,甚至會因為運用了其他方式而產生恐懼。所以,三種傾向同時變得猛烈,會讓他置身於強烈的衝突當中。
就好像身體各個器官逐漸被惡性腫瘤細胞感染,患者整個人格也會逐漸受到上面的各種傾向影響。也就是說,那些傾向並不會被限制在人際關係當中,這就使得衝突的範圍變得更廣泛。到最後,不僅患者和他人的關係會被這些傾向所控制,就算是患者和自我,甚至和生活的關係,同樣也無法擺脫受到這些傾向的支配。如果我們沒有認清這些傾向的全部特性,那麼就有可能會妄下斷言,認為衝突所造成的結果絕對是矛盾的,例如愛與恨、順從與反抗、服從和對抗等等。比如,我們不能因為法西斯主義和民主制度對待某個問題有不同的態度(比如對宗教或權力有不同的看法),就說它們是不同的。儘管這兩個主義的確是不同的,但是,這樣的區別會掩蓋民主制度與法西斯主義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生活哲學。
人際關係產生的衝突,最後必然會對我們的人格產生影響。塑造我們的性格、制定人生目標,以及能否實現信仰價值,都和人際關係有很密切的聯繫,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些和人際關係密切聯繫的因素也很重要,可以說和人際關係相輔相成,因為它們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
我認為,精神疾病的核心就是基本衝突,也就是:因為矛盾態度而產生的衝突。補充一下,我是為了著重表示它是精神疾病的中心點,並且它很重要,才使用了「核心」(core)這個詞語。精神疾病新理論的內部核心,就是這個觀點,這個觀點的主要論點就是:人際關係混亂就代表得了精神疾病。從廣義上來說,這可以看成是補充我以前的觀點。至於具體涵義,會在後面一一進行說明。
.
以上文字取自
我們內心的衝突:【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是發自內心還是社會期待⋯⋯】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解開你內在煎熬的療心之作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323
【27日剛好是博客來會員日,有滿額折扣,如果要買這本書會比較優惠喔!】
.
桃園免費電影賞析講座_壁花男孩【9/29】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0578786792518/
台中公益講座_愛是一生的功課【靜思書軒台中靜思堂店,9/28(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1921903094221/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台 大腦 瘤 權威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The Neuroscientist who lost her mind 被大腦擺一道的腦神經科學家】
Just like the movie “Still Alice",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ne who lost her mind.
幾年前有一部電影 "我想念我自己”,描述一位女性漸漸被阿茲海默症吞噬的經過。這本短短的書講到是類似的故事,只是從大腦受傷的人的視角敘述。幸運的是,作者後來找到治療的方式,才能恢復到正常生活,並且寫書來描述精神病人的主觀觀點。
“From my long experience studying schizophrenia, I know that brain problems lead to poor judgment and an inability to recognize one’s own mental deficits. But at this moment, all my years of professional expertise aren’t helping me see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I’m losing my mind—and my life.”
書本先是作者講到她和腦神經科學研究的淵源,從在波蘭的科學研究,到後來被美國研究腦神經的學術機構聘請而進到她熱愛的領域。講到她第一次手中拿著“新鮮”的人腦的記憶,講到她第一次研究白老鼠腦子的經驗。
有一天當她發現看不到自己的手而去檢查,才發現大腦裡有腫瘤。身為乳癌痊癒者,她也毅然拾起鬥志。當中她決定採用一個還在實驗階段的療法(但她為了擔心不符合資格,沒有坦承自己腦內還有放射治療未處理乾淨的腫瘤),這就成了她家人夢魘的開始。
一開始,只是容易迷路
突然,為一點小事跟家人大發脾氣
後來,在辦公室停車場找不到自己的車位
在複診時,對醫護人員大吼大叫,覺得全世界都和她作對。
一次在家附近跑步迷路想上廁所,索性就尿在褲子裡 (並且覺得全世界都和她作對)
有一天,在女兒載她的途中,女兒發現科學家媽媽連120除以3都無法計算
突然對小時候印象深刻,但記不起來10分鐘前發生的事
直到她再去複診,發現腦中腫瘤增加到20顆左右。醫生才建議她要換療法 (她還非常生氣,“騙誰啊?老娘可是腦神經科學權威耶!”)
最後孤注一擲的療法,讓她幸運地經歷到腫瘤萎縮,她也恢復成為自己。在這過程中,問著身旁的人,才把很混亂的幾個月理清楚了。
現在恢復正常工作的她,深深體會腦傷或是精神病的人的感受,並知道能擁有健康大腦的幸運。她不避諱地紀錄分享那段尷尬的經歷,是要喚起更多的重視。
順便分享我3年前去MIT (麻省理工學院)一場“Brains in Brains" 論壇,的筆記。那是一場跨領域學者們一同要解開大腦之謎(其中還有來自台灣的中研院院士蔡立慧博士!)
全文和參訪MIT分享內容,在這裡👇👇👇
https://dushuyizhi.net/the-neuroscientist-who-lost-her-mind-被大腦擺一道的腦神經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