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保六是什麼意思-3Q經濟小學堂】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該國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快速下滑,官方數據勉強保6%,創27年半最低水準。同一時間,中經院等單位,上調我國今年GDP成長至2.3-2.4%水準,位居「四小龍」首位。
或許你會問,6%看起來還是遠大於2.3%啊,為什麼很多專業人士說中國經濟成長率不好,而台灣表現優於預期呢? 除了基期高低以外,今天我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經濟「保六」背後的意義:
1.#中國經濟成長現瓶頸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許多人都認為,中國會超越美國統治世界。
然而,今年七月,《華爾街日報》就刊出一篇由首席經濟評論員葉偉平撰文的:〈中國的國家主導成長模式快沒油了〉文章。
文中提到,如果把中國改革開放的時間,和日本、南韓、台灣經濟開始快速成長的時間放在同一個起跑點,現在的中國大概達到日本於 1970 年代初、台灣與南韓於 1980 年代-90 年代初的中等收入國家地位。
2018年的中國,名目人均GDP大約等於1990-91年的台灣,當時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仍維持在7%以上甚至接近8%,還比中國此時高。這代表一件警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的時間點比其他新興經濟體還早!
台灣人均所得達到與中國現今類似水準後,接下來 10 年平均成長 7.5%,而中國在當前政治經濟體制下,很難維持這樣的水準。換句話說,中國經濟可能難以追上周邊國家。只要我們台灣繼續保持現在的表現,加速產業轉型與自主化、市場多元化,中國是很難追上的!
2.#政府公布GDP未必可信
官方數據就已經疲軟,實際上的數據可能更糟糕。中國官方公布第三季數據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向松祚公開質疑數據嚴重灌水。
因為即使按照官方數據,今年5-9月中國財政收入、企業利潤衰退,稅收前三季下降近三成,所有的數字都衰退,為何加起來變成成長6%?
雖然不意外地,中國立刻刪除向松祚的發文,但中國假造GDP已經不是新聞,例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胡穎堯的研究就指出:中國人均所得可能比官方數據低1/4;而芝加哥大學教授謝長泰等學者認為:從稅收等客觀數據推算,中國 2010~2016 年經濟成長率比官方數據低 1.8%。
因此,在中美貿易戰第一回合過招後,中國經濟是否還能保持穩健成長,許多專家也都相當質疑。
3.#GDP數字過於依賴政府投資
大學上過經濟學就知道,GDP =私人消費+投資總額+政府消費+(出口額-進口額)。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就引用數據指出,「中國模式」存有缺陷,國家經濟產值集中於國營事業和房地產,近年來越來越仰政府支出來撐起GDP數據,但政府負債比也已經達到鄰近國家2-4倍。
雖然,中國政府經營著世界最大的銀行,有大量資金讓政府能繼續撒錢救經濟,然而,國有銀行偏好貸款給國營企業,而國家甚至會滲透、接管成長快速的民營部門,維持關鍵產業的影響力,這對經濟競爭力是很不利的!
同時,中國也面臨「#未富先老」的問題,2017年,中國65歲以上老人佔人口11.4%,而人均GDP大約只等於台灣的1989-90年,當時台灣65歲以上老人只有6.2%。
簡單說,中國工作人口已停止成長,從農村到城鎮的勞動人口轉移也已經榨取的差不多。但人口老化速度卻是超級快,稅基縮小、經濟趨緩的速度也會更快。
各位爭年金的退休軍公教不用幻想了,未來中國砍年金一定是用比台灣更猛的手段砍,不然中共政權會先被自己的老人吃垮。
經濟成長已經惡化到要靠政府擴大支出,國營企業增加舉債硬撐,還要擔心被老人吃垮。這種國家要征服世界之前,內部的未爆彈是多到無法想像!如果有人說台灣經濟要靠這種國家,那麼他一定是詐騙集團無誤!
名目所得意思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個研究還滿有意思的,摘錄重點,和我的一些初步想法。
(Ingrid 不在家,Emmy 竟敢鬼混成讀書僮了哈哈)
Emmy牌翻譯機出動了,本文重點如下:
1. 2002年以後,勞動報酬佔GDP的比例其實是穩定的,並沒有下滑。這個研究裡面說,GDP有成長,而勞動報酬佔GDP比例不變,所以其實報酬也是有成長的,不像大家想的,勞動報酬沒有成長。
2. 然而大家會覺得薪水凍漲,這是因為全民健保、勞退新制,使非薪資收入的比例變高。這個研究證明了,薪水在整個報酬結構的比例在下滑,雖然報酬跟GDP是同步上漲的,但漲的是非薪資收入,這才是薪水凍漲的原因。
3. 上述兩點有一個tricky的地方,就是那是名目帳簿的情況,你得換算成實質GDP和實質薪資,才能知道實際情況。真正會影響實際感受、覺得薪水變薄,那跟買東西時錢好不好花有關係,你的薪水要跟物價相比,薪水不變物價卻在上漲,就會覺得薪水很不夠用,這叫做購買力下滑(用名目薪資除以物價CPI 指數)。
4. 另一個感覺錢變薄的原因,是我們生產的東西價格在下滑。雖然我們的總產量在上升,但是我們生產的東西,市場價格是在下滑的,那我們就會感覺到花了很大力氣生產出來的東西,其實賣不到多少錢,例如以前賣一百台電腦可以賣一百萬元,但現在賣一百台電腦只能賣到五十萬元,那我就要生產兩百台電腦以上,才能維持一百萬元收入。這個在經濟學裡面,表現為「GDP平減指數下滑」。講這些術語真的很煩,白話就是我們生產的東西價格太低了。(你以為白話文不用學對不對,放屁噗噗噗噗噗)
5. 很不幸台灣就面臨到這個情況,生產品的價格下跌,消費品的價格上漲。我們主要靠販賣資訊產品為生,越來越不值錢;但我們進口的商品,隨著原油上漲而上漲。
(媽啊作者你完全忽略了中央銀行貶值新台幣的作用!我們等於全民在買很貴的東西,補貼給這些價格下滑的出口廠商,央行讓新台幣匯率很低,讓出口廠商可以賣出低價貨品,然後我們買進口品時都會很貴,因為我們賺到的每一塊錢新台幣能換到的美元很少,能買到的進口品很少!這就是幾百A總裁彭淮南先生的重大功績。然後賴功德還不給我們一例一休,說我們其實都很愛加班,南部勞工愛加班,愛補貼賤價出口品。吼,越打越生氣,有看過翻譯機一邊翻譯一邊發脾氣的嗎。AI人工智慧翻譯機來的,有人性。)
6. 作者認為:「大家會很直觀想到分配問題,經濟成長果實沒有分配給勞工。但從前面提到的資料來看,勞動報酬在過去 15 年其實沒有太大變化」,他認為這不是錢沒有分配給勞工的問題,而是生產模式的問題。
(我覺得作者這一段完全都是廢話,「經濟成長果實沒有分配給勞工」當然是對的,因為他前面就證明了沒有經濟「成長」果實這件事情。實質生產力是在下降、實質購買力是在下降,而薪水收入佔比在下滑、非薪資福利收入在上漲,勉強維持勞動收入不變而已,作者出來講這段話跟他前面研究矛盾,這段完全沒必要講。
我同意生產模式是有問題,但不能就此說沒有分配問題。因為在具有競爭力、生產模式在上升軌道的經濟體裡面,勞工是有機會分配到更多,例如作者圖二,1985-1995年台灣勞動報酬比例是上升的,2015年之前幾年的中國,勞動報酬比例一定也是上升的,因為生產模式在更新。
生產模式和分配模式往往就是一體連動的,根本很難拆開來談,分配問題就是生產模式問題,在一個向上的生產模式裡面,分配問題就會獲得比較好的解決,在下滑的生產模式裡,分配問題就是勞工要承擔,你沒機會分到更多,實質薪資甚至在下滑。你不能因此去說,這裡沒有分配較少的問題,建議作者把這一段去掉,你不要去證明沒有分配問題,因為這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課題,跟你前面去證明的命題所需要的effort可能是一樣大,甚至更大的,分配問題裡面的名目、實質、國際比較、感受等,可能比薪資收入還複雜。)
7. 那南韓跟台灣經濟結構那麼像,為什麼沒出現一樣的情形?作者認為,南韓的工業經濟出現的問題跟台灣一樣,但是服務業經濟卻得到很好的發展,補充了工業經濟的下滑。這一點就是佐證了前面講的,生產模式的問題,其實就是南韓有比較新穎的、上升的生產模式,所以他能比較好的應對工業品價格下滑的問題。
8. 作者在想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這個情況,他提出馬英九總統時期曾經考慮過「負所得稅」政策,就是反而還發錢給沒有收入的家庭,看看能不能刺激消費和就業情況。結論是沒用,而且台灣逃避稅的中小企業主太多,你會發錢給很有錢的人。(哼哼,林全不是說要全體公司登記股東嗎,那為什麼現在不做呢?賴功德?我需要一個貼文裡面詛咒你兩遍嗎?)
9. 作者說他在研究開放新移民是否可行,一起找人來把餅做大。那我覺得作者這邊有點傻呼呼,因為他全部的架構都證明了生產品價格下滑才是問題所在,但其實開放新移民為什麼會造成生產品停止下滑、或上漲,才是應該去證明的環節。這不是無用的思考,因為作者可以補充他的邏輯環節,例如新移民可以開創怎樣的新經濟,在生產總量,或生產價格上,創造出新的GDP,但目前文章的情況就僅止於說說而已。
好了,我要去看 Lizzy 介紹的 Miss Sloane了~~
(有看過翻譯機翻完還要看電影娛樂的麼,超人工智慧的~)
名目所得意思 在 林昶佐 Freddy Li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稅改是對社會大眾民生經濟至關重要的改革,因此幾個月來我透過院會總質詢、委員會質詢,不斷強調,應該要以促進一般民眾福祉為稅改的核心理念。透過公平的稅改能創造更多的稅收,政府才有足夠的財源來提供更好公共服務給一般大眾,像是公共托育政策、社會住宅、調降私立大學學費等。讓社會的財富得到公平正義的分配,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因此,除了財政部的稅改版本應該再多所商議,國民黨的版本將增加兩百億的稅損,也是很不負責任的事。
現在針對進入委員會審查的稅改方案,我先在這裡跟大家說明什麼是「有效稅率」,就是指「實際上繳的稅」除以「所得總額」,意思就是我「納稅人實際的稅率」,至於一般大家知道綜所稅稅率5%到45%,那是名目稅率,就是名義上的稅率。
我們用有效稅率才比較稅改前後的稅率變化,會比起用名目稅率來得精確。
如果股利所得在242萬以上,如果併入綜所稅,他將會適用30%的稅率,所以大概上來說,會使用分離課稅26%的股東,股利所得應該都在242萬以上。
首先,股利所得242萬到1000萬目前的有效稅率是13%,加上營所稅的總負擔是27.29%。稅改之後,有效稅率大概上升10%,總負擔大概也上升13%。
第二,股利所得1000萬目前的有效稅率是31%,總負擔稅率是42.73%,稅改之後,有效稅率反而下降5%,總負擔大概也大概下降2%。
因此,如果依照行政院版通過,1000萬以上比較有錢的,他們的稅率是下降,但242萬到1000萬的稅率反而是上升,這樣稅改合理嗎?
時代力量認為,股利所得應該分離並分級課稅,股利所得1000萬以上,分離課稅31%,從總負擔來看比現行的略高一點,低於1000萬的就分離課稅27%,這樣才不會錢多的降稅,錢少的增稅的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