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看到 李佳燕醫師 的文章,說真的,非常怵目驚心。
身為國語文專長教師,我最重視,最常對孩子要求的,從來就不是「寫出漂亮的字」。我會要求把字寫端正,而那是對應有些孩子會因為趕時間,潦草帶過的那種作業(趕時間是因為要吃東西、打遊戲、看電視,或被催促去洗澡...等);並且,我不會要求全部重寫(有些潦草到完全看不懂的,還是會請他/她擦掉再寫一個),只會用紅筆提醒孩子下次要把字寫端正。
事實上我認為,字要寫好看寫難看,全是個人的選擇。更進一步說,面對中年級的孩子,我不會去講這件事,但之前帶高年級,我就曾經跟孩子討論到「某個程度上,字跡乃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之一),你/妳要給別人怎樣的印象,你/妳要自己決定。」這樣的述說,對大一點的孩子是有影響力的,至於比較小的孩子,我完全不會也不想用嚴格的方式去控管筆跡。
我比較在意的是錯別字,和文句邏輯。
不得不否認,「要求孩子不要寫出錯別字」,可能更加困難於筆跡的要求。因為這一代孩子除了作業以外,極少有寫字的需求和必要,使得像是一篇作文交來,沒有個10處以上的錯別字,根本就是拿紅筆的人當天幸運大降臨。更別說句子的邏輯性了。有時候,我會看著一個作文或造句句子發呆好幾秒鐘,想著:這到底要怎麼改?整句劃掉?我幫忙寫出另外一句?但這就不是孩子的東西了啊?......總之,批改文章時的錯別字+邏輯雙重考驗,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魔鬼時刻啊!
由此來看,筆跡那些,真的有重要到某些老師老愛以此跟孩子(及其家長)相愛相殺嗎?寫出印刷體,真的是國語文教學的重點嗎?
剛好日前有個家長傳訊給我,問說他兒子的國語習作這樣寫(請見附圖)可不可以?我當下的判讀是,孩子把未完的幾個字寫在右邊,爸爸覺得不對,所以想要以「老師說」的權威性來糾正孩子。就標準來說,右翻左寫的本子是該由右往左沒錯,但我們要釐清的是,到底這份作業(這一題)的重點是什麼。我認為,寫出正確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此時,價值的判準抓正確,那麼其它的讓它退到後面一點,不會有大礙的。當然,家長的理解也很重要,不固守自己的想法,就能跟老師一起達到某種平衡。
說出以上想法不曉得會不會踩到某些人的紅線,但我就是這麼認為的。
身為國小老師,每個人的尺都不一樣,甚至於可以說每個人「都在''為孩子好''」,但我們真的需要多想想,那個「好」,裡面有沒有一點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份?
否認造句 在 芬妮愛禪繞§余佳容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表達需求時,請用情緒語言,而非情緒性語言》
這天進來的是一對夫妻,男方在訴說著,他多努力扛起家庭的經濟,女方在訴說著她多努力照顧孩子的溫飽及教育。
男(小凱)「我也是很努力在賺錢啊,你有關心我在公司常常被主管退回計畫嗎?」
女(小圓)「我不是否定你的付出啊,我只是覺得你回來應該多跟我互動,這也是對這個家很重要的!」
男「我那麼累,我已經為這個家努力,我盡力,好嗎?我又不是都不理妳。」
女「但是你都愛理不理,我覺得你要多有一點家的感覺⋯」
心理師「我們都不否認為小凱為這個家經濟的付出,但我也聽見他需要有喘息的需求,以及小圓需要被關注的需求。可不可以嘗試用《我需要⋯⋯⋯⋯,因為我感覺⋯⋯⋯⋯》,造句你們的狀態。」
我需要,你對我更熱情及更多互動,因為我感覺當家庭主婦好孤單。
我需要,有我自己的時間,因為我感覺一人撐起家裡經濟,感覺好有壓力無法喘息。
請用情緒語言,而非情緒性語言,表達需求,再來談,如何在關係中如何調整,和滿足雙方需求。
#請大家在關係中練習我需要我感覺
#余佳容諮商心理師
#余心日常
#其實余心很久沒發文很怕被大家忘記
否認造句 在 劉傑中 Ethan Li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thank不只是謝謝]
昨晚選完之後 有人開始討論BBC記者的提問,以及口譯的翻譯,在這邊很快也聊聊我的想法。
BBC的記者問蔡總統:
Do you think you hav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 thank for your victory?
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意思是:
「你是否要為勝選向習近平道謝?」
但很多人沒想到的是,「thank」這個字本身 #不見得只有謝謝的意思,還有「responsible/表示誰有責任,歸因於誰」的意思。
像一個常見的片語「 thanks to ⋯」,其實可以是中立的含義,「由於某人/某事」的意思。
所以如果後面接的是好事,我們就翻成「多虧」「多謝有誰」(可能因為thank you的關係,這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用法),比方說:
例1:Thanks to you, we did It! (托你的福,我們成功了)
但是!BUT! thanks to 不見得只能接好事,這時候thank 當然也就不是(我們想當然爾的)「向誰表示感激」之意,比方Cambridge字典的例句:
例2:The baby is awake thanks to you and your shouting. (嬰兒現在醒了,都是你啦,大吼大叫)
退一萬步說,thanks to 本身其實是中立的字眼,表示「由於、歸因於」。既不是感謝誰(如例一)、也不是責怪誰(如例二),之所以會有價值判斷,是我們翻譯有時為了潤飾加上去的。看看下面三個句子(特別是b&c):
a. Thanks to Xi Jinping's visit, Russian-China relations had reached a new height.
「由於習近平到訪,中俄關係到達新境界」
b. Thanks to your help, we did it!
(潤飾前:由於你的協助,我們辦到了。/ 潤飾後:多虧你幫忙,我們成功了!)
c. Thanks to your help, we failed.
(潤飾前:由於你的幫忙,我們失敗了。 / 潤飾後: 都是你插手,我們搞砸了。)
#網友補充:字典裡就找的到「have somebody to thank」的項目,可以接好事也可以接壞事。例:
I have Frank to thank for getting my first job.
(多虧了Frank讓我找到第一份工作。)
He has only himself to thank for the problem.
(有這個問題只能怪他自己。)
所以回到BBC記者的提問,我個人認為是非常高明的:我不否認他應該是故意用thank這個字,讓大家聯想到 #謝謝 ,通常我們只會謝謝對我們好的人,但習明明又是在國際社會上很多人認為跟台灣對立的人,這樣的反差製造了幽默,也是現場(包含總統本人)笑出來的原因。
但巧妙之處就在於,他也可以堅持說thank 這個字本身,是不帶有任何價值判斷的 「負責」,「因為有⋯的關係」。所以口譯如果想要中性處理的話,我可能會說(先聲明,這是事後諸葛,我當下不見得有更好的表現)
#您認為您的勝選是不是跟習近平有關?
(輕描淡寫求安全下莊)
#您的勝選是不是一部分因為習近平的緣故?
(嘴癢想照翻但是小孬孬怕死如我只好自己加上「一部分」三個字)
#您認為這次勝選是不是可以歸功於習近平?💣
(這樣說就有類似原文的效果,但不排除講者可能會否認他有此意,「超譯」的責任就要口譯員擔。)
長期的選戰昨晚告一段落,對勝利者來說應該是歡樂開心的,一般我們也會認為「勝利組」要對「被開玩笑」這件事有更多的雅量,所以BBC記者這樣問,我覺得雖然引起一些爭議,但實在比四平八穩,嚴肅正經的問法有意思的多,在一個開心,甚至有慶功意味的場合,應該沒有那麼嚴重。#真的要care的應該是Xi本人(無誤)
對我們學習者來說,我覺得有幾個啟發:
1. 越簡單的字有時候越難。
2. 多嘗試用英英字典,可以不被翻譯影響,了解一個字最原始的含義。
3. thank後面真的可以接壞事。所以在韓國瑜(原本要舉行但是臨時取消)的國際記者會上,如果記者願意的話,也可以照樣造句問韓市長:
「 Do you think you hav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 thank for your defeat?」
#這時候還會有人說thank是謝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