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竟讓青少年愛上閱讀!「邊看邊哭」的影片拯救出版社】
抖音(TikTok)是目前最受青少年歡迎的社群影音平台,在疫情期間卻意外成了「出版業的救星」。因為大量青少年開始在抖音分享讀後感及推薦書目,「BookTok」成為熱門標籤,觀看次數合計超過126億,甚至將舊書重新推上銷量榜,新作家也受到矚目。
例如,一位英國16歲少女在憂鬱的配樂下,唸出一系列來自「雙城記」、「咆哮山莊」、「簡.愛」等名著的金句,至今超過120萬觀看次數,重新引起青少年對書的欣賞。4年前出版的青少年科幻小說也突見銷量飆升,登上暢銷書榜榜首。不過,BookTok捧紅的類型多為...⬇️⬇️⬇️
「咆哮山莊讀後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心得] 咆哮山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咆哮山莊名言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咆哮山莊名言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咆哮山莊》預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5分钟读《呼啸山庄》世界名著里的腹黑作品, 曾被人误解半个世纪 的評價
- 關於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10分钟读完《呼啸山庄》:当最爱的女人背叛了你,你会怎么做? 的評價
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ookTok 重新推動的青少年閱讀風潮】
引自內文:
TikTok已是歐美青少年離不開的社交平台。特別是疫症期間,大量用戶分享讀後感及推薦書目,自去年夏季形成了 BookTok 現象。附有同名話題標籤的影片,觀看次數合計超過 126 億。影響力之大,
足以把舊書重新推上銷量榜,亦令新晉作家受到注目,連業界也視為風向標。但要獲得垂青,除了好看,還要「好喊」。
大熱的 BookTok 短片,多是年輕女性談及愛書和閱讀體驗。去年 8 月,英國 16 歲少女 Kate Wilson 在憂鬱的配樂下,唸出一系列來自「雙城記」、「咆哮山莊」、「簡.愛」等名著的金句,至今超過 120 萬觀看次數。其他用戶的影片形容「書本是主角被安排去殺人但結果愛上彼此的地方」,或模仿「當你 12 歲被父母發現你看書看到哭」等,同有數百萬人次收看,並重新引起青少年對書的欣賞。
美國最大零售連鎖書店 Barnes & Noble 就看到龐大商機,現時分店都有 BookTok 書架,陳列圈中熱門作品。圖書總監 Shannon DeVito 分析,這現象與疫症密不可分,人們渴望藉閱讀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擁有 25.8 萬名追蹤者的抖音用家 Ayman Chaudhary 便指,她在居家抗疫時悶得很,於是開始發佈 BookTok 短片。Wilson 亦在同一時期「入行」,直言「只是愛找更多人去談自己的愛書」。
-
了解更多短影音行銷案例→
https://tesa.waca.ec/product/detail/808407
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凝聚一家人的感情 #媽媽的餐桌
你最想念媽媽餐桌上哪一道菜呢?
作家廖玉蕙的母親是灶跤女王,
一輩子以廚房為據點,用餐桌上的愛凝聚大家。
在她們家,過生日或節慶的儀式不是吃蛋糕,
而是媽媽煮的 #蹄花麵線 ,
媽媽去世後,手足間最想念的也是母親的蹄花麵線,
後來廖玉慧也傳承了媽媽的手路,
靠這一碗蹄花麵線,安慰了家族裡的所有人。
-
本集節目,瞿欣怡邀請廖玉蕙分享母親的餐桌,
和這張餐桌的「愛的傳承」。
-
🎧️ #每周三更新《謝謝招待一瞿欣怡與作家友人的餐桌時光》灶跤女王的蹄花麵線ft.廖玉慧 ►https://mirrorvoice.pse.is/3hu354
-
精彩內容:
✔️01:48 有一天她跟我說:怎麼辦?我豆干絲都切不細了
✔️07:17 那一刻我手上的碗幾乎掉下去了:我媽媽竟然跟我先生道歉
✔️15:07 我媽媽有一個名言:煮飯煮好,有人回來吃,就很歡喜
✔️19:11 她從沒讀過中文,但是她可以看基督山恩仇記、咆哮山莊
-
照片提供/廖玉蕙
-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咆哮山莊名言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咆哮山莊 名言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懶人包,找咆哮山莊名言 ... 搜尋咆哮山莊名言相關結果都幫你找好了 ... 《呼嘯山莊》讀後感800字- 讀書名言. ... <看更多>
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咆哮山莊名言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咆哮山莊 名言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懶人包,找咆哮山莊名言 ... 搜尋咆哮山莊名言相關結果都幫你找好了 ... 《呼嘯山莊》讀後感800字- 讀書名言. ... <看更多>
咆哮山莊讀後感 在 [心得] 咆哮山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本令人震憾的名著!在今天,充滿暴力和躁鬱氣氛的題材已經不算
奇特,但它依然是獨樹一幟的小說,因為這樣既暴烈又夢幻、既殘酷又
浪漫、既狂熱又陰森、既蠻荒曠茫又神秘優美的作品,實在難得一見,
而且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非常不舒服,很有一把丟開它的衝動,但另一股
鉅大的能量又時時趨策著人去讀完它,就這樣又厭惡又難捨下地,終於
緩慢地看完了。
愛情小說?
這是我看完後的第一個疑問,為什麼有許多的書目簡介都這樣歸類它
?我不認為這是愛情小說,雖然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恩蕭之間的刻骨銘心
,為人間絕無僅有,但再怎麼看它也是另有主題的,絕不只是單純的羅曼
史,理由有三:
1.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之間的感情超越愛情,除了男女間的吸引,還包括
相互依賴、矛盾與糾纏等等說不清的靈魂關係。
2.階級的仇恨、私有制社會下隱含的強大能量,是一個相當明顯的主題,
凱瑟琳這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斯克利夫的
悲痛....」,我認為很大成份指的是階級不平等所帶來的痛苦。
3.看這本書很容易聯想到基度山恩仇記,因為復仇均為故事的主軸,但兩
者的格局大不相同,一為充滿華麗冒險的浪漫傳奇,一則為挖掘人性黑
暗面的心理學精華,其對於人性極端的探討,比重遠勝過愛情的謳歌。
凱瑟琳錯了嗎?
隨後思索的是這問題,想得越深,越會感到深沈悲劇的慟。凱瑟琳雖
狂戀希斯克利夫,卻接受埃德加的求婚,她自己都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
正確的決定,因此向耐莉告白,在這段告白中,透露了凱瑟琳嫁給埃德加
,除了不想自己因結婚而地位降低,還異想天開希望埃德加能幫助希斯克
利夫,很可惜即使寬厚仁慈如埃德加,面對不同階級的這位先生,儘管
凱瑟琳表現出那樣強烈喜悅來歡迎的「貴客」,也只是有意請他到廚房
見面,門第階級的觀念牢不可破,真愛也不能改變之。在一次嚴重的爭吵
中,凱瑟琳發現這個事實,了解到錯誤已無法彌補,因此絕食求死-雖然
看起來很像是在和埃德加賭氣,這是一種絕望的愛和痛苦。
關於凱瑟琳的內心世界,艾蜜莉‧勃朗特巧妙地用咆哮山莊和畫眉
田莊的意象作對比。在這遠離塵囂、遺世孤寂的荒原裡,前者高踞於貧瘠
荒丘之上,日夜經受著風暴的侵襲。典型風景是「過度傾斜的矮小樅樹」、
「瘦削的荊棘」、「土地由於結了一層黑冰而凍得堅硬」、「窄小的窗子
深深地嵌在牆裡,牆角有大塊的凸出的石頭防護著」,在這裡生活著性格
粗獷、暴躁的恩蕭一家人;山下樹木蔥蘢的峽谷裡,則是畫眉田莊的林頓
一家,「一個漂亮輝煌的地方,舖著猩紅色的地毯,桌椅也都有紅色的套
子,純白的天花板鑲著金邊,一大堆玻璃墜子用銀鏈子從天花板中間垂吊
下來」。由於山莊是凱瑟琳度過童年的地方,因此那原始、未受俗世沾染
的曠野便代表她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我,而十二歲那年偶然住進田莊,數
週後回到山莊的她,穿著華服、舉止雍容地騎著小馬,已是受過物質文明
洗禮的另一個她,嫁給埃德加的決定,也意謂揮別童年純真不受塵世浸蝕
的自我,進入上流社會。
死前她一直要耐莉打開窗,希望狂風能帶她回到山莊,所以她是徹徹
底底地後悔當初的決定,但是若嫁給希斯克利夫,她的人生也一樣沒有
希望,在窺見過物質世界的美好之後,不可能再隨著已沈淪至社會底層的
愛人一起飛舞了,能怪凱瑟琳的陷溺嗎?恐怕這是不可避免的命運。
哈里頓為何哀慟?
所有的人都恨希斯克利夫,這個可怕、充滿原始野性的復仇者,當他
死時,沒有人感到惋惜,唯獨哈里頓淚流滿面-真令人不解!被希斯克利
夫奪走社會地位,並被緊壓控制、硬是扭曲成粗俗低賤的哈里頓,擁有能
寬容人的開闊胸襟,反而被呵護長大的小林頓卻成為自私邪惡的畸形兒,
看到這裡,我突然同情起希斯克利夫了,我想他一定有不為人知良善的一
面,但是是什麼呢?這促使我再度翻看本書,重新閱讀時才發現,說故事
的人耐莉,是一個偏見很重的糟糕觀察者。
她有許多觀點都是非常單一、甚至錯誤的,比如當她發現希斯克莉夫
想藉伊莎貝拉取得畫眉田莊繼承權的意圖時,從此開始為埃德加觀察起這
「惡獸」的動向,她的心開始不變更地總是依附在主人身邊,而不是在凱
瑟琳那邊,因為為他仁慈、忠厚,而且可敬;而她-她也不能說正好相反
。但是仿佛過於放任自己,因此對她的為人缺少信心。耐莉對凱瑟琳的
成見太重,以致有時忽略掉她正直的一面,更有甚之,最後她要絕食自盡
,耐莉也以為只是虛張聲勢。諸如此類的偏見,仔細尋找,會發現不勝枚
舉。
那麼要怎麼理解希斯克里夫柔軟的一面呢?既然很難從耐莉的敘述中
得到線索,只能問問艾蜜莉了。不過她在書裡一直沒有浮出水面,所以
讀者完全沒辦法和她對談,這個謎,只能留待自己去思索,我想也許每個
人心中都有一個善嫉、激情、充滿仇恨的希斯克利夫,只有在吹拂這陣
強力窒息人的咆哮狂風,才被迫見到這個恐怖的自我。
--
★ 我的書評部落格:https://blog.yam.com/cathysheu
★ 我的書櫃:https://www.anobii.com/cathysheu
※ 編輯: cathysheu 來自: 118.169.35.203 (04/28 14: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