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關渡大橋完工前夕】#河岸儷影 #施工現場 #1983年 #關渡大橋
在橋樑建設平淡無奇的年代
關渡大橋是令人眼睛一亮的設計
電銲銲接的鋼拱橋身,搭配鮮紅塗料
連結了以往只靠渡船往來的淡水和八里兩岸
也型塑獨特的風景與行車體驗
橋樑本身是當年工程創舉
由華裔工程師林同棪設計,採中鋼國產鋼材
油漆也由國內永記公司提供
可說是國人自建橋樑的成功案例
照片是1983年9月架設最後一座鋼拱架的情景
稍後也於同年10月正式通車;
歷經歲月,如今的大橋正進行耐震補強工程
讓我們期待它完工後的新面貌
#八里 #淡水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83/09/09
圖說:圖為施工人員正在興建關渡大橋最後一座鋼拱樑架設。
攝影:聯合報 徐燦雄
歷史新聞
【1983-09-09/聯合報/02版/第二版】
關渡大橋十月通車
今架設最後一座鋼拱架 謝副總統等人應邀參觀
【台北訊】亞洲第一座全銲接鋼拱橋──關渡大橋將於今天架設最後一座鋼拱架,橋主體工程可完成百分之九十五點五,在十月三十一日通車;副總統謝東閔、行政院長孫運璿和台灣省主席李登輝今天均將應邀參觀架設工作。
省公路局說,這座橫跨淡水河連接關渡和八里的全鋼拱橋,最大的特色是全橋沒有一個鉚釘,用最高級的銲接技術完成,主橋全長五百三十公尺,兩端連接兩百七十公尺的預力混凝土引橋,寬十九公尺,設有四線快車道和兩側人行道,包括兩端連絡道路在內,共耗資二十五億元,從設計、施工到完工共花了五年的時間,由林同棪設計,唐榮鐵工廠承造。
工程單位指出,今天架設的最後一座鋼拱架重達一千七百五十噸,兩天前先由拖船運到橋位,再利用河水潮位的漲落力量與橋體銜合,今天預定從上午十一時漲潮中午十二時正好安裝。
據瞭解,當初之所以決定採用鋼拱橋的建築方式,是為了配合中國鋼鐵公司的鋼鐵生產,除極少數特殊鋼料是由國外進口,全橋共用六千公噸的中鋼鋼料。
【1983-10-31/民生報/04版/生活新聞版】
用國產材料由國人自建 關渡大橋今開放通車
【台北訊】亞洲地區第一座全電銲的鋼繫拱橋關渡大橋已經完工,今天中午十二時起開放通車。
關渡大橋全長八百零九公尺,設有四線快車道及兩側人行道,全部採用國產鋼材,並由國人自行設計與建造。
整座大橋鋼梁主橋耗資七億元,歷時三年半成,今天起通車後,將為河口兩岸的淡水、八里地區帶來繁榮,可縮短兩地間行車時間約一小時,更是日後通往桃園國際機場的捷徑,同時可分擔高速公路及台一線的交通量。
今天的通車不舉行任何儀式,但大橋兩端的民眾上午將在橋上舞龍舞獅,熱烈慶祝。預料人潮壅塞,地方警政單位將實施交通管制,公路局希望汽機車駕駛人中午十二時以後再前往,以免等候過久而延誤行程。
承建這座大橋的唐榮公司指出,關渡橋的興建,不僅對公路系統有重大的功能;更由於國人工程技術的創新和自製鋼材的進步,而顯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輝煌成就。它有很多特色為國內創舉:
--橋樑採用電焊焊接,在亞洲是第一次建造。
--五百卅九公尺長的鋼橋橋面,中間沒有伸縮縫,行車不致跳動,平穩舒適。
--橋有五孔,全部呈連續狀態,中間一孔跨徑最大,達一百六十五公尺。拱圈高達卅五公尺,線條柔美,型式新穎。
--五孔橋樑分成三次架設,創國內橋樑體積最巨,重量最大的紀錄。吊裝時,最重的一節達兩千公噸。
--橋樑架設施工是利用潮汐落差浮降移送就位。這種施工方法在國內也是創舉。
--負責設計的林同棪工程顧問公司、中華顧問工程公司,和負責承建的康榮公司台北機械廠及營建廠都是國人經營管理的工程機構。
--採用國產鋼材六千噸,是國內首次使用耐候性鋼板。
--橋面不僅跨越淡水河,還跨越了淡水線鐵路,格局宏大,氣象萬千。
為償還工程貸款,關鍍大橋將徵收車輛通行費,費率為大車卅元,小車廿元兩種,但通車後一個月內暫不收費,十二月一日零時開始徵收。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