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專案報告】
第二次臨時會的今天(2/22)進行了「捷工處」(對,臺南已經有捷運工程處了!)針對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的『綠線建置計畫可行性研究規劃成果』與『優先路網(藍線、綠線、紅線)規劃』的專案報告。
Ingay數週前就拜訪過捷工處,向處長 Chi-Kung Chin秦繼孔博士請益,也很感謝秦博與捷工處同仁悉心的指教,花了很長時間拜讀了厚厚的核定資料以及本次提交大會的摘要,確實,進行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的擘化絕對有其必要性,並且,這樣的重大民生運輸工程(甚至可以說現代基礎工程)也不該只單純的以「是否能營利」來取決,勢必要做綿密細膩的規劃。在這個展望未來的面向來說,這是一定得做的計畫。
但是,這個運輸系統最關鍵的問題,就會在路網的規劃與架構。而這也是各路線一變再變,甚至引起在地反彈的最大理由(昨天就有綠線西門路段的七里里長聯名陳情案)
就目前所得到的資訊,Ingay在專案報告後的兩度發言中,提醒市府應更謹慎的規劃【 #路網安排的合宜性】
比方在報告裡提及三大優勢:所謂「連接雙港」、「連結雙運輸中心」與「連結雙城」方面
說 #連結雙港(安平港、台南空港),Ingay檢視這個「連結」,得要跨越轉乘三條線、28站(綠線安平港站至平實站共17站、藍線平實站至大同路站共8站、紅線大同路站到台南機場站共3站)。但實際從『安平港站(育平健康路口)』到『台南機場』僅8.6公里,開車20分鐘可到。優勢在哪裡?實在不足以說服市民。
說 #連結雙運輸中心(台南火車站、台南高鐵站),事實是目前已經有台鐵沙崙支線(24分左右可到)。
說 #連結雙城(台南、高雄),但又有多少人往返台南高雄(大湖)會想搭站站停的單軌高架?
如果從「交通」與「運輸」的初衷來思考規劃,絕不能「為捷運而捷運」,而必須思考所有不同交通載具的功能性與交通的目的性,共同結合成以人的需求為主的交通協奏曲、立體交通路網。絕非靠單一的軌道系統,而必須同時把高鐵、鐵路、市公車、區間公車甚至民間載具的系統跟路線來疊合連結,這樣才叫做大眾運輸規劃!
而,【「先進」路網真的先進嗎?】
從 #運量來說,規劃中的中運量單軌高架,實際運量跟公車差不多,那這個設計的替代優先性與先進性在哪裡?
從 #路幅空間佔用 來說,高架輕軌所需的路幅,雖然在規劃報告中說明基柱是1.2X1.4(公尺),但是加上可能的安全護欄或者分隔島,就算佔不到一車道,起碼也要1/2~2/3車道。這樣,跟佔一車道的地面公車或地面輕軌比較,替代性與先進性又在哪裡?
另外還有2個隱藏性問題:
根據目前的規劃,軌道基座下緣高度至少5.1公尺;軌道基座1.3~1.5公尺;車體高度(推估)3公尺。也就是說日後在軌道行經之處的五公尺上空,將會有一道三公尺左右的「#破壞線」。尤其在以文化景觀自豪的城市,這個天際線、文化線的景觀不會受到影響嗎?
再者,軌道基座下緣5.1公尺的限制,意味者將限制平面交通的可能性。大型工程機具、大型商品(遊艇、雕塑)、或者災變時需要的大型機工具,將無法通過高架輕軌下方路段。如果藍線原設計的「環形路網」成真,反而『#圍城』,對跨環的平面運輸將產生極大衝擊。
回頭想想「交通」吧!交通的主角還是在「人」。
臺南過去以來的城市發展,就是一個南北向分段,朝東西向的發展方式。過去的河川、條港區、老路,都是東西向的運輸要道,構成、勾勒出城市發展面貌。這個脈絡一直延伸到現在,體現在人口的分佈、也顯現在各區的通勤移動模式,當然,也包含了日後的可能發展。
但是我們從整個(甚至包含優先路網以外的線圖)路網可以看到:目前的規劃並沒有真正涵括人口數最多的區域(如永康與安南區),只是象徵性的滑過邊緣。就算目前通過核定的藍線(東半環),南北向中華路到中華東路的路線,是否真實符合永康區的通勤實際需求?反觀溝通東西向(永康到仁德、歸仁方向),連區間公車網都嫌脆弱,卻沒被納入路網思考,真的可惜。
以觀光為導向的交通需求是一種規劃;以通勤為導向的交通需求是一種規劃;以縮短城區差異、促成南北(如新營與舊台南市)連結的交通需求是一種規劃。這些規劃都必須綜合考量,但不是用一套邏輯價值去套用到所有規劃。
所以Ingay同意臺南市發展先進性交通運輸系統的必要性,但是,針對路網安排的合宜性思考,基於 #市民交通需求 與 #城市未來容貌 的橫縱格局思考,提出以上想法來向市府請益,也跟議會同仁交流。
完整詢答影片:https://youtu.be/dwPWnuGFMTY
#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
#交通不只是交通
#效益不能只從經營收入來看
#如何而可能讓臺南未來更好
#先做的準備工作不能少
#兩次都講得很快因為今天主席時間抓好緊><"
#然後在房屋稅報告中要提醒大家用詞
#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真的無時無刻族群敏感加戰鬥
#今天的廣告就獻給Angcoh安通部落了
#以下開放代穿部落T雪兒募集XDDD
「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新聞] 原住民青年:別再叫我們簽中文了好嗎?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台南火車站到高鐵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台南火車站到高鐵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臺南車站到高鐵站的網友討論熱度以及推薦評價,在Dcard ... 的評價
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專案報告】
第二次臨時會的今天(2/22)進行了「捷工處」(對,臺南已經有捷運工程處了!)針對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的『綠線建置計畫可行性研究規劃成果』與『優先路網(藍線、綠線、紅線)規劃』的專案報告。
Ingay數週前就拜訪過捷工處,向處長 Chi-Kung Chin秦繼孔博士請益,也很感謝秦博與捷工處同仁悉心的指教,花了很長時間拜讀了厚厚的核定資料以及本次提交大會的摘要,確實,進行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的擘化絕對有其必要性,並且,這樣的重大民生運輸工程(甚至可以說現代基礎工程)也不該只單純的以「是否能營利」來取決,勢必要做綿密細膩的規劃。在這個展望未來的面向來說,這是一定得做的計畫。
但是,這個運輸系統最關鍵的問題,就會在路網的規劃與架構。而這也是各路線一變再變,甚至引起在地反彈的最大理由(昨天就有綠線西門路段的七里里長聯名陳情案)
就目前所得到的資訊,Ingay在專案報告後的兩度發言中,提醒市府應更謹慎的規劃【 #路網安排的合宜性】
比方在報告裡提及三大優勢:所謂「連接雙港」、「連結雙運輸中心」與「連結雙城」方面
說 #連結雙港(安平港、台南空港),Ingay檢視這個「連結」,得要跨越轉乘三條線、28站(綠線安平港站至平實站共17站、藍線平實站至大同路站共8站、紅線大同路站到台南機場站共3站)。但實際從『安平港站(育平健康路口)』到『台南機場』僅8.6公里,開車20分鐘可到。優勢在哪裡?實在不足以說服市民。
說 #連結雙運輸中心(台南火車站、台南高鐵站),事實是目前已經有台鐵沙崙支線(24分左右可到)。
說 #連結雙城(台南、高雄),但又有多少人往返台南高雄(大湖)會想搭站站停的單軌高架?
如果從「交通」與「運輸」的初衷來思考規劃,絕不能「為捷運而捷運」,而必須思考所有不同交通載具的功能性與交通的目的性,共同結合成以人的需求為主的交通協奏曲、立體交通路網。絕非靠單一的軌道系統,而必須同時把高鐵、鐵路、市公車、區間公車甚至民間載具的系統跟路線來疊合連結,這樣才叫做大眾運輸規劃!
而,【「先進」路網真的先進嗎?】
從 #運量來說,規劃中的中運量單軌高架,實際運量跟公車差不多,那這個設計的替代優先性與先進性在哪裡?
從 #路幅空間佔用 來說,高架輕軌所需的路幅,雖然在規劃報告中說明基柱是1.2X1.4(公尺),但是加上可能的安全護欄或者分隔島,就算佔不到一車道,起碼也要1/2~2/3車道。這樣,跟佔一車道的地面公車或地面輕軌比較,替代性與先進性又在哪裡?
另外還有2個隱藏性問題:
根據目前的規劃,軌道基座下緣高度至少5.1公尺;軌道基座1.3~1.5公尺;車體高度(推估)3公尺。也就是說日後在軌道行經之處的五公尺上空,將會有一道三公尺左右的「#破壞線」。尤其在以文化景觀自豪的城市,這個天際線、文化線的景觀不會受到影響嗎?
再者,軌道基座下緣5.1公尺的限制,意味者將限制平面交通的可能性。大型工程機具、大型商品(遊艇、雕塑)、或者災變時需要的大型機工具,將無法通過高架輕軌下方路段。如果藍線原設計的「環形路網」成真,反而『#圍城』,對跨環的平面運輸將產生極大衝擊。
回頭想想「交通」吧!交通的主角還是在「人」。
臺南過去以來的城市發展,就是一個南北向分段,朝東西向的發展方式。過去的河川、條港區、老路,都是東西向的運輸要道,構成、勾勒出城市發展面貌。這個脈絡一直延伸到現在,體現在人口的分佈、也顯現在各區的通勤移動模式,當然,也包含了日後的可能發展。
但是我們從整個(甚至包含優先路網以外的線圖)路網可以看到:目前的規劃並沒有真正涵括人口數最多的區域(如永康與安南區),只是象徵性的滑過邊緣。就算目前通過核定的藍線(東半環),南北向中華路到中華東路的路線,是否真實符合永康區的通勤實際需求?反觀溝通東西向(永康到仁德、歸仁方向),連區間公車網都嫌脆弱,卻沒被納入路網思考,真的可惜。
以觀光為導向的交通需求是一種規劃;以通勤為導向的交通需求是一種規劃;以縮短城區差異、促成南北(如新營與舊台南市)連結的交通需求是一種規劃。這些規劃都必須綜合考量,但不是用一套邏輯價值去套用到所有規劃。
所以Ingay同意臺南市發展先進性交通運輸系統的必要性,但是,針對路網安排的合宜性思考,基於 #市民交通需求 與 #城市未來容貌 的橫縱格局思考,提出以上想法來向市府請益,也跟議會同仁交流。
完整詢答影片:https://youtu.be/dwPWnuGFMTY
#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
#交通不只是交通
#效益不能只從經營收入來看
#如何而可能讓臺南未來更好
#先做的準備工作不能少
#兩次都講得很快因為今天主席時間抓好緊><"
#然後在房屋稅報告中要提醒大家用詞
#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真的無時無刻族群敏感加戰鬥
#今天的廣告就獻給Angcoh安通部落了
#以下開放代穿部落T雪兒募集XDDD
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台南火車站到高鐵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高鐵不進高雄車站高鐵採BOT興建,契約並不含高雄站,若要延伸須採政府自建,影響 ... 然後在房屋稅報告中要提醒大家用詞#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真的 ... ... <看更多>
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台南火車站到高鐵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高鐵不進高雄車站高鐵採BOT興建,契約並不含高雄站,若要延伸須採政府自建,影響 ... 然後在房屋稅報告中要提醒大家用詞#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真的 ... ... <看更多>
在捷運報告裡還要捍衛族語拼音名字權力 在 [新聞] 原住民青年:別再叫我們簽中文了好嗎?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Reewalker 信箱]
作者: go190214 (天空之島拉普達)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原住民青年:別再叫我們簽中文了好嗎?
時間: Sun Sep 3 11:19:27 2017
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2.完整新聞標題:
※ 原住民青年:別再叫我們簽中文了好嗎?
3.完整新聞內文:
原青陣成員撒丰安(Savungaz Valincinan),上月到戶政事務所辦事,承辦人員對於她
的族名提出質疑「不能寫英文」,令她解釋再三、身心俱疲。她無奈地說,原住民族語言
發展法已經通過、原住民各族族語及其書寫系統都已經是「國家語言」,公務員們可不可
以不要再跟原住民說「可以請你簽中文嗎?」
日前搭機時因用族名訂位,遭立榮航空地勤刁難的台大研究生陳睿哲(Nagao‧Kunaw)也
說,他去戶政簽署任何文件時,都被要求一定要用中文簽名;辦健保卡時,隔壁窗口都已
跳號十幾號,他的都還沒辦完,因為承辦人找不到可以對應的電腦表單,還不知道名字羅
馬拼音中間的點要全形或半形。
內政部1995年修正《姓名條例》,原住民傳統名字可以出現在身分證上,但因以「漢字義
音」呈現,容易讓傳統姓名陷入漢族文化框架的窘境,造成許多瓦先生(瓦歷斯)、馬先
生(馬躍);2003年內政部再度修正姓名條例,增加原住民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均得以
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的規定。
也就是說,原住民依法可以使用已經登記的羅馬拼音姓名,但往往是因為行政機關拒絕改
變,導致原住民常被要求簽上中文名,羅馬拼音的名字反而被拒絕接受。
撒丰安指出,翻看姓名相關法規,台灣原住民族的姓名,沒有任何規定必須選用中文譯字
,也沒限制中文譯字和羅馬拼音何者才是本名,更沒有說簽名不可以使用羅馬拼音。
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指出,很多單位的表格都還是4個字,例如醫院、銀行、郵局的紙
本版本都沒更新,族名根本寫不進去,名字就會被刪減,且很多單位到現在都不能只用羅
馬拼音寫名字,他笑稱,「連車子的車牌都已是ABCD,人名反而不能用ABCD」,政府真的
「不會轉彎」。
「姓名條例修改這麼久了,政府單位卻緩如牛步。」陳睿哲說,他3、4年前回復族名時,
第一線戶政人員光找表格就找半小時,還質疑他父母沒有回復族名,為什麼他要回復族名
?同樣問題,他今年去換駕照時,也被監理所人員再問一次,對方還說「這樣很麻煩」,
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陳睿哲說,他的行照、駕照和健保卡,都沒有漢名陳睿哲,只有羅馬拼音,但有的名字中
間有點,有的沒點。身分證一定要有漢名並列羅馬拼音,所有證件上的名字形式都不一樣
。他直言,各部會各唱各的調,是一件很誇張的事,反而私人單位較有彈性,人壽、產險
全都是用族名。
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翟蘭萍表示,原住民族簽名時,是依據戶籍登記的名字型態簽署即可
。至於簽署名字的形式,則是依據各政府機關要求的形式而定,只要能確認是本人即可。
內政部有請原民會派員到內政部幫公務人員上課,加強對原住民族傳統姓名的認識,各縣
市也可以自行辦教育訓練。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6u8CVg
5.備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77.1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4408770.A.388.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eewalker (111.71.61.237), 09/06/2017 21:59: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