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領銜「台北/福爾摩沙花園:島嶼壯遊」
台灣XR與新媒體國家隊22件作品前進2021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
202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Ars Electronica )官方以「新數位局勢」(A New Digital Deal)作為今年度的大會主題,以此聚焦各國於數位運用下的社會轉型及其文化現況;同時,也關注當前全球各地正面對疫情常態化下的生活轉變。
為此,今年度「台北/福爾摩沙花園」(Garden Taipei/ Formosa)策展人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以「 #島嶼壯遊」(Taiwan Grand Tour)為名回應大會主題,希望來自全球的觀者可以在「島嶼壯遊」的旅途中,透過各種數位媒介再次喚醒我們自由行動的能力與渴望,也期盼藉由數位的國際交流平台,讓更多人瞭解臺灣在科技、文化、風土和環保上的投入與成果,「島嶼壯遊」終將成為一個臺灣與全球銜接的數位對口。
今年度的展出規模擴大突破以往,不僅延續了去年VR與AR的作品類型,策展人 #黃心健 與三位協同策展人 #曹筱玥、 #張逸軍 與 #陳仲賢 攜手合作,號召多位國內優秀VR與動畫導演、新銳新媒體藝術家,以及新創公司與政府單位等,共計邀請22件精彩作品及計畫,將分別在「沉浸之旅」(Immersive Tour)、「動畫之旅」(Animated Tour)、「新媒體之旅」(New Media Tour)、「食壤計畫」(Earth Tour)與「行動啟程」(Action Tour)等的五大展區中盛大展出。
「沉浸之旅」作為「島嶼壯遊」的第一步,觀者可以遊走於數位世界裡面的山、海、河,甚至延伸到外太空!此展區將為觀眾分享六件富有台灣獨特地景、生物以及文化元素的作品,分別為《星砂》:#NinaBarbier/黃心健、《夢境現實:帝江化生》:#江其諺/ #吳文琪、《台電電幻1號所穿梭VR 360》:#洪仲儀/ #温世州、《浮光童夢》: #張文杰/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Hakka Public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藍眼淚Ep.1》:曹筱玥、《輪迴》:黃心健。
而在「動畫之旅」的展區當中,觀眾在不同的類型作品中,無論是抽象或者具象的視覺風格,都能投入到角色中所感受到其中的不安與受挫,進而幸福與成長,擺脫現實世界的困頓,以想像力來持續「島嶼壯遊」的旅程。此展區將展出四件動畫作品。《吉娃斯愛科學特別篇:夢想的種子》: #王世偉/ #高逸峰、《我的阿婆是一顆蛋》: #張吾青、《蘊・孕》: #連俊傑/ #李柏翰、《風箏》: #薛佑廷。
在「 新媒體之旅」當中,可以見到九位新銳台灣藝術家,使用不同的數位媒介如錄像、聲音、電子音、裝置以及各種的新媒體載體,以此各自表達所關注的多元議題,如家族、記憶、城市、社會、地景與環境等。「新媒體之旅」作為「島嶼壯遊」的中繼點,堅信數位工具也能夠呈現出現實環境的溫度與情感。此展區將展出《景觀色譜-樂群村、華陰街、西螺鎮》: #吳修銘、《信使II - 永恆漫遊與熱帶追尋》: #林羿綺、《滾滾》: #洪小澎、《彼・此》: #胡鈞荃、《光廊》: #胡縉祥、《海邊的巴別塔》: #馮偉中、《如何向一支手機解釋愛情》: #楊傑懷、《U+617E_v2.∞》: #詹嘉華、《無人的在場》: #蔡寧。
在「食壤計畫」展區中,觀者將看到以「 食壤」(Taste Soil)作為主題的行為藝術活動,藝術計劃以吃 的方式來重新反思人類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本展區將由國際名廚 #江振誠、知名舞蹈家張逸軍、VR導演黃心健、 #張文杰 共同創作,融入台灣地區特殊的風土,並結合料理、舞蹈與VR的體驗,是一場味覺與視覺的饗宴。本展區將展出VR作品製作與食壤的紀錄影片。
回首身處的今日,人類為了抵禦環境的資源消耗,以及後疫情時代所帶來的衝擊,需要在數位世界中採取更科學且有效率的行動措施。「 行動啟程」為觀者介紹兩間台灣重要的科技單位: 小智研發 MINIWIZ (Miniwiz Co., Ltd.)與 #臺北市大數據中心(Taipei Urban Intelligence Center);前者以數位科技與設計力的方式進行材料學的永續開發,而後者則是大數據與串流整合的方式,為科技治理城市造就新典範,綜合兩者皆是透過數位能量與我們的社會永續發展。而在此展區中,也首度以數位跨界的合作方式,刺激出新的行動藝術計畫,臺北市大數據中心將與新媒體藝術家胡縉祥(Chin-Hsiang Hu)、英飛輪(Inwheel)公司創辦人洪仲儀(Ghung-I Hung)合作,進行跨域的虛實整合及數據資源共享,一同創作新媒體藝術作品《The Weight of Data》。
今年度「島嶼壯遊」(Taiwan Grand Tour)優異的策展概念與突出的展出陣容,成功吸引奧地利大會官方的關注,因此官方將邀請「食壤計畫」的三位創作者江振誠、張逸軍與黃心健於台灣時間9月1日下午六點,參與《Highlight Channel》單元的線上訪談(線上連結等待大會公告);此外,也另外特邀「行動啟程」的小智研發與臺北大數據中心,作為今年度奧地利大會《Home Delivery》網路節目中的分享案例。
「台北/福爾摩沙花園」的策展主題藉由多重跨界的開創與結合,以豐富多樣化的展演形式呈現,觀者亦能輕易地隨著「島嶼壯遊」的腳步,逐步探索台灣在地驚人的數位創作能量,共同擘劃出屬於台灣的「新數位局勢」。2021年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線上展覽時間為2021年9月8日至12日於線上盛大開展,有興趣參與線上會展的民眾,可以先透過以下影音連結觀看今年度的展區預告片: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ZLSEh_L14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大會花園連結:https://ars.electronica.art/newdigitaldeal/de/formosa-grand-tour/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Home Delivery》節目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c/arselectronica/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5
📍 「台北/福爾摩沙花園:島嶼壯遊」策展專區連結:http://garden2021.metarealitylab.com/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arselectronica21 #gardentaipeiformosa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多才多藝的黃子佼,除了眾所皆知的主持工作外,也跨界多種領域,包含出版、當代藝術、設計、潮流,以及攝影。從國中開始就喜歡以傻瓜相機拍照的他,就讀世新大學時因為攝影課的緣故,啟發了創作之路。其時是底片相機時代,黃子佼的作品頗受好評。而最令黃子佼惋惜的是,當年的相片幾乎沒有留存,也就有口說無憑的遺憾。 ...
「城市 光 廊 作品 主題」的推薦目錄:
城市 光 廊 作品 主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夜限定的紅
#その儚くも美しい瞬間に出会うこと
京都是我深愛的城市,往日尚能飛行前,總是一年往返十數次,有時甚至一月兩回,春天白川畔的落櫻、夏日新綠鴨川上的納涼床、深秋永觀堂後方的滿山楓紅、冬季貴船神社紅色參道兩旁撒下的粉霜,京都的四季總教我魂牽夢縈。
今年適逢GUCCI一百歲,加上品牌誕生地佛羅倫斯和京都正好又是姐妹城市,於是GUCCI 選擇在這座千年古都舉辦了名為「Gucci in Kyoto」的一系列慶祝活動,西方時尚與東方文化的強烈碰撞,竟些許違和感也沒有。
七月十八日夜晚,我的手機開始被日本時尚圈友人的INSTAGRAM 貼文不斷洗版,因為,紅色霓虹燈已經點亮了整座空蕩蕩已久的清水舞台,GUCCI 在國寶級建築清水寺中,展示了「Aria-時尚詠嘆調」系列,迷幻燈光將古剎瞬間點得明亮如晝,絢麗的彩光、夢幻的投影、華麗的衣裳和寧靜的寺廟相互映襯,仁王門、西門、三重塔,在那僅限定一晚的兩小時內,閃爍起了粉與藍的燈光,經堂、迴廊、本堂、裏院沿途陳列著Aria 系列的迷人單品,包括眾人引頸企盼的Gucci x Balenciaga 聯名作品,也因此於日本首次披露。
染上整片緋紅的清水寺夜晚,讓人彷彿置身於 Aria 短片開頭的 Savoy Club中,迷離交錯的光影讓原本肅穆的清水寺成為了綠意盎然的魔幻森林,就連原本不對外開放的部分空間,也因為GUCCI破例成了展演空間,身著華服的假人,就像是清水寺的主人般佇立其中,現場搭配著融入能劇、雅樂等傳統藝術的表演,品牌意圖傳遞著這個夜晚的重要主題-「再生」。
縱使未能親臨現場,光看照片也足以感受那股魔力,而我腦海中竟浮現起孩提時看過的日本電影,「魔界轉生」的片段畫面,震懾人心的強烈影像、時裝與古老、現實與夢幻、西方與東方,今晚居然能水乳交融地如此自然貼切,簡直就像奇幻小說中訴說的一幕。
72年出生的GUCCI品牌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總是能讓人腦洞大開,他和我一樣迷戀老地方與老東西,而我卻更為他實現的幻想世界傾倒。
一千兩百歲的清水寺因為GUCCI 而一夜復甦,縱然它只是一夜限定,卻讓我更思念京都。
#瑛太小雪富永愛淺野忠信上野樹里柴崎幸大牌齊聚豪華陣容
#有人知道魔界轉生這部日本映畫嗎?
Gucci
#GUCCI
#GucciinKyoto #Aria #時尚詠嘆調
#Kyoto #Fashion #Style #MensStyle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群說
城市 光 廊 作品 主題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走讀美術台中——林之助地景
林之助1917 年出生於大雅,從小赴日走上習畫之路,參展得獎無數,後回臺發展。戰後1946年應聘臺中師院,晚年發起中部美術學會,帶領許多藝術家推動美術及膠彩畫正名,作育英才、貢獻許多。林之助於1968 年,在中區光復路的合作大樓開辦「孔雀咖啡畫廊」,為當時藝術家聚會場所,也於現場展出畫作,讓藝術家作品有露出、展售機會,是當時中部重要的藝文據點。
1946年,臺中師範學校將柳川邊的日式宿舍,配給任教的林之助,同時也成為他的創作畫室,許多與柳川相關主題的膠彩創作,取材於居住此處的生活經驗。2007年登錄為臺中市歷史建築,2015年作為林之助紀念館對外開放。
疫情結束後,不妨來個走讀美術台中之旅
林之助紀念館 Lin, Chih-Chu Memorial
.
.
每回告訴你一則在地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改變了台中
——台中物語Taichustory
追蹤IG: instagram.com/taichustory
城市體驗×轉譯設計
城市 光 廊 作品 主題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多才多藝的黃子佼,除了眾所皆知的主持工作外,也跨界多種領域,包含出版、當代藝術、設計、潮流,以及攝影。從國中開始就喜歡以傻瓜相機拍照的他,就讀世新大學時因為攝影課的緣故,啟發了創作之路。其時是底片相機時代,黃子佼的作品頗受好評。而最令黃子佼惋惜的是,當年的相片幾乎沒有留存,也就有口說無憑的遺憾。
10年前,黃子佼受邀參與展覽,從此跨足攝影界,至今樂此不疲。對必須在舞台上竭盡所能華麗、面向廣大群眾的黃子佼而言,一個人行動,暫時離開絢爛的環境,保持安靜地創作,能夠找到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平衡點。
黃子佼認為,瞬間是機緣,是可遇不可求,他珍惜每一個當下所得的巧遇。譬如在飛機上拍圓山大飯店,就因為有一陣亂流突如其來,讓他拍攝到圓山大飯店被光環(晃動的街燈)圍繞的奇觀。這是無法重複再現的不思議時刻。
多年來黃子佼就堅持不修改、不裁圖,也不願將作品置放在網路。黃子佼希望購買自己作品的人,能夠擁有獨一無二珍藏的福利,如同當代藝術的雕塑或繪畫作品,不會有版數或持續被複製的疑慮。
其作品會出現廚餘、垃圾袋、吃剩的食物等等題材,黃子佼享受以鏡頭與這些生活常存,但一般人鮮少凝視的日常狀態。喜歡細節的黃子佼,帶著奇異的視野,將之凍結,留下充滿個人回憶的永恆。
黃子佼也喜歡深入各種巷弄,對城市被人忽視的角落,進行靜默的探訪,譬如至赤峰街、華山幸福里漫遊。眼見街上只有黑白色的機車零件行,抑或紅色的鐵窗,黃子佼都會發出由衷的讚嘆。那是他的心靈仍舊維持敏銳與鮮活的證據。
小檔案
黃子佼(Mickey Huang),被媒體喻為跨界王,無法簡單定義。舞台上,1988年出道,足跡遍及大中華,擁有廣播電視代表作,主持許多大小活動典禮,獲官方與業界肯定 。多次以單眼、拍立得等攝影作品,參加Photo Taipei、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等攝影博覽會,並以各類創作主題媒材,在許多商業空間、藝廊與美術館參展、策展,亦擔綱多次法雅客攝影比賽、黎畫廊壹計畫等賽事評審。攝影主題多元,特色是無論用哪種手法,都堅持不修圖不裁圖不後製,在按下快門當下,已經決定了構圖與預設了結果。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 剪接:
作品提供:黃子佼 特別協助:徐慧慈(黃子佼經紀)
城市 光 廊 作品 主題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史努比開心世界Snoopy World是香港的一個小型主題公園,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新市鎮新城市廣場購物中心一期3樓平臺,佔地約3,670平方公尺。史努比開心世界是亞洲首座以史努比漫畫為主題的戶外遊樂場,亦是繼美國以外,第二個地區設有相關的主題遊樂場。史努比開心世界原址為兩座網球場,後來因為使用率偏低,商場業主耗資3,000萬港元安排於2000年2月動工興建史努比開心世界,其基本建築物結構於翌月完成,於4月起為建築物及遊樂設施進行油漆工程,至2000年6月基本工程完成時,有關公司舉辦過行首次記者招待會,至7月至8月安裝遊樂設備及放置第二批花生漫畫的人物雕塑。同年9月2日,史努比開心世界開幕。在遊園地範圍裡,觀光客可隨意觸摸雕像及攝影。史努比開心世界設有60多個比利時的花生漫畫的人物雕塑,分佈在6處景點:
1.史努比大屋這是一棟4.5公尺高的巨型犬舍,躺臥在屋頂上的史努比犬是世界最大的戶外雕像(長:5.5公尺、寬:3公尺、高:3.5公尺),展出花生漫畫迷的作品(以雕象為主);
2.花生校園:操場上有7位穿著校服的塑像,每15分鐘演奏音樂。旁邊停泊了一輛美國學生上學使用的黃色巴士,每逢星期日會有特別活動;
3.獨木舟探趣:觀光客須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消費才可以搭乘飾有漫畫主角的二人木筏。在人造河道上漂浮歷時約三分鐘的旅程,經歷大峽穀激流、野外營火會、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代的歐洲戰場、萬聖節及太空漫步等景觀;
4.壘球遊樂場:一個遊樂場,適合6-12歲人士使用;
5.花生大道:一道富有美國小鎮風情的長走廊:理髮店、戲院、醫院及銀行;
6.史努比休憩廊:觀光客可以在這裡享用自備的野餐,並展示花生漫畫迷的雕象作品。免費入場參觀;
今個新春新城市廣場與 LEGO 於商場中庭,舉辨全球首個以農曆新年大宅院為主題的佈置,當中最矚目的是以 15 萬顆 LEGO Bricks、全人手砌成的「巨型鴻運醒獅」。整個場景以 LEGO 的原素去表達傳統的中式大宅院,玩味十足,而且場內有多款換上新春裝的 LEGO minifigures 大家族。是此活動首次把傳統建築概念套用於 LEGO 設計中,整個大宅院有大宅門、檐廊、涼亭、人力車、石狗像、麻雀枱等六大場景,各個古色古香的特色建築及景物,皆為 LEGO 微景模型的 20 倍放大版。「巨型鴻運醒獅」模型是全球首次現身,其長度逾 2 米及高達 1.6 米,由 LEGO 專業認證大師 Andy Hung 與其團隊以 15 萬顆 LEGO Bricks 砌成。整個醒獅模型與平時新年看見的醒獅大小相約,而且每個細節顏色與線條也經過細心處理,十分漂亮。
城市 光 廊 作品 主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