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夠伸手幫助別人,雲林人絕對不落人後,我們擁有最好的農產品,也擁有最好的心腸。嘉郡這次和在地的農會鄉親以及青埔教育基金會,捐出2000包雲林大埤的『寺上好米』給安德烈食物銀行,這些是雲林最好的農產品,我們想要跟所有的弱勢孩子分享。雲林大埤水稻種植面積一年五千多公頃,是全國稻米產量最大的鄉鎮市,這次所捐助的米絕對搭配的上這些成長中,會創造出美好未來的弱勢孩子們;美味好吃,營養素也齊全的好米就像他們的未來一樣,隨時都等著發光發熱的機會。
孩子們要先吃飽,才會有未來。安德烈食物銀行是在羅紹和執行長自己孩童時吃不飽穿不暖的經驗之下,才將目標放在零到十五歲的弱勢家庭孩子身上。嘉郡是雲林人,雲林有全台灣最優秀的農產品,只要有機會,幫忙這些弱勢孩子,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也等於是幫助我們自己!
安德烈食物銀行因為疫情的關係,捐助人變少,參與的志工也變少,嘉郡連續三個月捐款,希望可以幫上這些孩子們。@安德烈食物銀行幫助了五千多名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每個月需要兩公斤的真空包裝白米至少五千包。但羅紹和將軍還是溫柔地告訴嘉郡,不要有壓力,做善事,隨緣隨喜。但雲林的鄉親在知道有機會幫助別人時,當然是不會落於人後的。
雲林大埤的農業歷史綿遠流長,因為此地土壤肥沃,成立百年的農會在各個領域幫助農友,農產品皆經過農藥以及重金屬等檢驗合格。寺上好米是因為消費者在沒有品牌時就非常支持,農會才因應要求而創造的獨立品牌。它的穀粒大、米粒短圓飽滿、外觀晶瑩剔透,烹煮之後,米飯黏、彈性佳,還有濃濃的芋頭香氣,如果拿來煮稀飯也不易軟爛糊化,是款登上國際舞台也毫不遜色的頂級米。
除了餵飽肚子之外,安德烈食物銀行還想要餵飽孩子們的心靈;他們會在每箱膳糧食物箱均附上協會的鼓勵慰問信函、兒童刊物等激勵人心的書籍,希望用文字的力量,給予孩童溫暖與關愛,嘉郡希望未來這些家庭,能感受到來自雲林的愛心,相信他們從小就吃雲林的好農產,長大也會成為能夠幫助這個社會的好人。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基金會 刊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畫畫啟蒙者~~我的老爸--德有 先生(老爸的筆名)
老爸雖是一位詩人!!但對於繪畫也有他自己獨特的一套
小學二年級時,老師要全班每人都繳出一張水彩畫
作為挑選繪畫比賽選手的參考
我不會畫畫!!老爸幫我臨摩了國語課本第二課的插圖
老師看了之後,以為我是四十人中選一的練武奇才
從此以後,展開了我往後幾年畫畫的生涯路程
也逼得自己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去畫
慢慢摸索出自己喜愛的風格和方式
以下算是老爸寫詩以來值得紀念的一次肯定吧
以此緬懷正在天上的老爸
第二十一屆:1990年
小說獎:
正獎:陳燁〈天牆〉
佳作:雪眸〈但夜更長了〉(《文學界》28)、周梅春〈那一段空白〉(《文學界》28)
新詩獎:
【正獎:德有〈寧鳴而死的蟬〉】
佳作:郭成義〈清明構圖〉、張信吉〈哀悼的方法〉
【寧鳴而死的蟬】 文: 德有 (我老爸)
--笠151期, 1989/06, 第21屆台灣文學獎 新詩正獎
在寂然的午後
在大部分人都昏沉的午後
蟬卻清醒地揚起尖銳的嗓子
從這一棵樹到那一棵樹
從這一鄉村到那一鄉村
給炎熱的午後
帶來一絲涼意
帶來一點生氣
鴨霸的手
卻循聲而來
捕捉這群
充滿激情的分子
一隻二隻裝進盒子
三隻四隻蹂躪致死
然而
蟬是寧鳴而死的勇士
這邊抓那邊叫
那邊抓這邊叫
這響徹整個島國的聲浪
真像似無法抑止的民主浪潮
一波接一波
沒完沒了地
~~~~~~~~~~~~~
吳濁流文學獎,原為「台灣文藝雜誌社」創辦人吳濁流1964年成立的「台灣文學獎」。1969年時吳濁流捐款退休金十萬元成立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以基金利息提供獎金,將其改名為「吳濁流文學獎」。其宗旨在於鼓勵青年作家文學創作,推動台灣文學。
吳濁流文學獎原僅有「小說獎」,1971年設立「吳濁流新詩獎」與「吳濁流漢詩獎」[1],1972年到1974年該會曾頒發三屆的「漢詩獎」。
吳濁流文學獎評選作品以每年發表在《台灣文藝》之創作小說及創作新詩為主要對象,評定出「正獎」及「佳作獎」。1984年時擴及《文學界》、笠詩刊等其他報刊雜誌,1991年後擴大評選,舉凡本土性文學作品均可為候選作品,並接受台灣筆會會員及本土性文學刊物編輯人之推薦。
基金會 刊物 在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DGs學術論文獎轉知】
【主辦單位】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中鼎教育基金會(CTCIEF)。
【執行單位】 台灣企業永續學院(TACS)
【申請資格與組別】 申請資格不限畢業論文,期刊、研討會論文或報告皆可參賽。
本論文獎不限轉投其他刊物或獎項,亦接受已獲刊登或獲獎之論文,惟獲獎者須注意其他刊物或獎項之相關規定。
1.碩士組:具國內大專院校碩士班學籍或是109、110學年應屆畢業生,並經指導教授推薦者。
2.博士組:具國內大專院校博士班學籍或是109、110學年應屆畢業生,並經指導教授推薦者。
3.企業實務組:國內企業永續發展相關領域人員,並經任職企業具名推薦者。
【申請日期】 即日起接受報名,投稿截止日為民國 110 年 9 月 30 日。
【論文獎甄選篇數及獎金】
1.「碩士論文獎」(含在職專班)6 篇,每篇獎學金新台幣貳萬元整。
2.「博士論文獎」3 篇,每篇獎學金新台幣參萬元整。
3.「企業實務論文獎」3 篇,每篇獎學金新台幣參萬元整。
報名網址:
https://taise.org.tw/events-view.php?ID=261
基金會 刊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基金會 刊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益起趣玩:中台灣公益輕旅行」介紹
訪問:傅彥儒 主編
內容簡介:
原來在旅行之中,一邊吃、一邊玩,就能做公益!
「期待這群人,會因為我們的到來,對服務人群或是自己的工作更加有自信。」
「當義工又可出去玩,覺得這樣很棒。」
我們把公益、有趣、好玩三個元素,作為一體同時加入旅行中。
我們喜歡旅行,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外,尋找放鬆時光:在漂亮景點打卡,拍網美照;參加導覽團,實地踏訪地方;報名工作坊,動手做自己的專屬紀念品;或是單純找間店,輕鬆地坐一下午;甚至到大自然裡,進行山訓和攀樹體驗。
以上這些,都是這本旅遊書即將介紹的內容。比較特別的是,這些景點的經營單位多半不是企業公司行號,而是類型各異的公益團體或社會企業。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旅遊、飲食、消費同時,就可以同時實踐公益了!許多景點還結合了志工體驗、社區文化等特色,脫掉弱勢的外殼,在工作上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質,同時適合民眾休憩消費、志願服務和旅行體驗。
如果你也願意相信這會是一本由一群愛旅行又熱情的傻瓜發起,但其實一點都不傻的公益旅遊導覽書,那麼你現在不妨翻開書頁,著手計畫你的第一場、不一樣的公益輕旅行,然後就出發吧!
作者簡介: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
自2012年起在台中紮根,以文化紀錄、公益行動與參與政治角度三種面向發起行動,鼓勵青年認識土地、參與公共事務,期待以青年的力量捲動社會。
發行《溫度》刊物,由編輯志工參與書寫紀錄台中的文化記憶,出刊超過五十期,是許多人認識台中的私房途徑。
作者粉絲頁: 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基金會 刊物 在 Koobii高校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1年12月3日早上11:30,活動代言人豆花妹蔡黃汝將在台北車站的新光三越前廣場,會有一場和1000位制服高校生聚集的大會師,一起呼籲年輕學子順手捐發票,歡迎大家著制服一起參與喔!
由台灣第一本高中職互動刊物「高校誌」和「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公益IN HEART‧ 高校LOHAS HOT」活動,目的在於提倡青年學子從小養成順手做公益的習慣,並進而影響、改變周遭的人一同做公益。活動代言人豆花妹─蔡黃汝小姐鼎力支持本活動,期待透過在年輕學子當中的影響力,一同為公益盡份心力!
主辦單位:
高校誌
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
協辦單位:
上上娛樂
喜歡音樂
迎風學生聯會
新光人壽
www.joinhsm.com.tw
基金會 刊物 在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刊物小編公告】 老拾光105期出刊 ... 的推薦與評價
【刊物小編公告】─老拾光105期出刊─ 完整版➡ https://hondao.page.link/jaZc ⬅ HOT NEWS #來看最高歌舞感動最高、年齡最高、挑戰最高的《仙角百老匯7》這次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