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挨餓的瘦身計劃 】 02 | 第一次放縱日的歡樂
Day 26
說好的減重續集來了,
今天是第26天,減重5.3公斤,
以平均5天掉1kg的速度在下降,
截至目前為止,飲食控制真的都沒有餓過肚子,
但是飲食清淡到讓我非常想念人間食物啊!
中秋連假看別人吃大餐,我也忍不住了,
早上被老公孩子約了吃早午餐,
點了心心念念的花生醬牛肉漢堡,
才吃兩口就膩得我不要不要,
薯條沾番茄醬竟然也吃不出美味,
立刻私訊醫生,我是不是味覺壞掉了?!😆😆😆
醫生說,因為味覺已經恢復最純淨原始的狀態,
會討厭化學添加油的味道很正常,
這樣的飲食的改變,從一開始的不習慣,
漸漸變成習慣,很符合行為心理學的一個說法,
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能堅持重複21天,
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行動。
我到底是吃了什麼神奇食譜?
這周真的太多人在問,我這邊就統一回答:
我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遵照「4+2R的代謝飲食法」,
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王姿允、小實醫生共筆的書,
很多有關腸道菌與健康減重的知識,
然後,我是找台北門診張醫生唷!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增肌減脂三寶娘-茵琇醫師
既然都選今天放縱日了,就肯定不能浪費機會,
索性也把蛋黃酥、月餅吃好吃滿,
王醫生有教過吃月餅不怕胖的撇步,
就是把想吃的全部集中一天吃,
比每天吃一個,殺傷力減低很多。
經過這一個月的健康飲食洗禮,
我的戰力真的變得太差,
月餅吃半顆就受不了甜膩,
不過,冷凍庫的陳耀訓回溫後,
油膩歸油膩,還是很好吃啦。
放縱日的歡樂就是,開心吃不給自己壓力,
秉持減脂最高原則,放下壓力,放下罪惡感,
所以,晚餐點了我朝思暮想的鹽酥雞加甜不辣,
口慾被滿足後,明天甘心回歸乖乖飲食了。
#早上叫老公隨手拍了全身照
#雖然角度有作弊但是腰臀腿真的有感變瘦
#連我自己都以為P了圖
#打了一個飽嗝放縱日心滿意足
#此刻我已想念R2的豆腐了
增肌減脂4加2r代謝飲食法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孕期可以吃4+2R飲食法嗎?]
最近很多孕媽咪私訊粉專,想知道「4+2R代謝飲食法」孕婦可以吃嗎?也有人會有疑問「會產生酮體的飲食對寶寶不是不好嗎?」,所以剛好來說明一下。
其實「孕期」的4+2R飲食原則,除了第一孕期可以接受孕婦因為吃不下、胃口不佳而偶爾一天使用R1,用流質的方式補充蛋白質營養還有所需微量營養素外,主要還是以 #R4的飲食為主,所以每天都會有蛋豆魚肉類還有全穀飯類和蔬果,只是水果的種類會有所限制。(碳水不低,所以不必擔心酮體過高的問題喔)
但是針對不同孕婦的身體組成,就會有調整的做法,例如:有些媽媽在剛懷孕時就已經是BMI肥胖、體脂率40%以上、血脂肪異常,若再增加體重體脂,會讓妊娠風險上升,包括妊娠糖尿病、高血壓,還有生產的風險也會提高,這種狀況就會積極降體重體脂,水果也都會禁止,而改用維生素C的方式補充;或是最後生產前體重增加太快,也可能先停掉澱粉食物,改以大量蔬菜跟富含膳食纖維的植物性蛋白取代碳水來源。
過重跟肥胖的孕婦,在前三個月甚至要積極下降體重2-4kg,後面兩個孕期的體重上升控制在6-8公斤以內。若是BMI正常的孕婦,當然整個孕期在R4原則下,能夠增重控制在8-12kg以內,都是非常健康的。
R4食譜的宗旨,在穩定體重體脂外,更重要的是 #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相,為母嬰的腸道菌垂直影響超前部署,許多研究都發現,比起出生後再去介入益生菌改善過敏性疾病(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媽媽 #在懷孕當中攝取高纖維食物,可以 #有效降低跟過敏相關的微菌,而影響寶寶未來成為過敏兒的機率。
分享一個香港的海外學員,在懷孕滿三個月的時候開始療程,她並不是完全100%遵守食譜,但是有把握攝取足夠蛋白質跟纖維的原則,減少所有食品添加物跟加工製品的攝入,這次的回診追蹤體脂率從30.8%下降到28.9%,在完全沒運動的情況下增肌減脂,而上週五也有回診的36週孕婦,第三孕期還是增肌減脂。
孕期的體重管理跟飲食有非常個人化的差異性,每個孕婦對食物的味覺、喜好也會有很大的改變跟差異,但是只要跟醫師討論出一個吃飽、營養夠、兼顧體重控制跟母嬰腸道菌健康的吃法,都不用擔心會增重太多,也可以很輕易的在月子結束後就回到產前體重喔!
很多來找我的媽咪都是每生一個,體重體脂就加乘上去,為了孕育生命犧牲身材,真的很辛苦😢希望能讓大家懷孕都不用擔心身材變形,也趁機吃健康、當作一個讓自己未來成為易瘦體質的契機吧!
#謝謝寶寶們給媽媽一個注重健康飲食的機會
#孕期是培養健康飲食習慣最好的時期
#提供給產科醫師們參考
增肌減脂4加2r代謝飲食法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論台灣對於 #孕期體重管理 的迫切性跟困難]
剛剛一位回診學員,在減肥期間意外發現懷孕,她很苦惱地說,第一胎就是因為胖了20kg,所以很擔心好不容易的成果會因為懷孕功虧一簣,我笑說:「別擔心,BMI 超過24的媽咪,我都會建議前三個月還是要繼續下降體脂,因為體脂率太高,對於懷孕跟生產都是高風險。」
結果這位學員說:「太好了,但是我很擔心長輩那邊知道我懷孕,會唸不要為了愛漂亮亂減肥⋯⋯」
我想到稍早一位臉友分享的新聞,跟她說:「來,這新聞拿給妳家長輩看,放任自己繼續被餵胖,危險的是母子,倒霉的是醫師。飲食控制跟漂亮無關,是跟避免高風險妊娠有關!人命關天欸!」
#台灣孕期體重控制推行困難第一原因
#就是長輩跟路人的錯誤觀念
在歐美,孕婦就算生產前做重訓,也沒有路人會反對,但是在台灣,光是孕婦吃「健康一點」,就會被一堆人關切。
英國一項包含287,213次懷孕資料的分享,發現與正常體重相比, #過重跟肥胖者會增加:
#緊急剖腹產機率1.14倍
#產後出血感染機率1.39倍
#子宮內胎兒死亡機率1.14倍
重度肥胖者,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機率3倍以上!
請問,這些妨礙孕婦做體重管理的人,包括孕婦自己,是不是也要對 #過重及肥胖造成的生產併發症負責呢?
我在「孕婦的增肌減脂—-誰說懷孕只能更胖」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24146845054947/?d=n 有分享過在第二孕期體脂率繼續降低的案例,事實上,王醫師還遇過生產的時候,比懷孕前更瘦的個案,寶寶一樣頭好壯壯3000多克,但是媽媽身上少掉了近10kg多出的脂肪。
看到這個新聞,覺得產科醫師能在這麼艱難的體位下,保住嬰兒的性命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而台灣孕期體重管理困難推行的 #第二原因,就是大部分的體重管理醫師,還是擅長用藥物來減重,面對無法使用藥物的孕產婦跟兒童,往往無法給予具體的飲食建議。
另外,醫療環境的不友善,醫療糾紛增加,也讓醫師們更加「 #不敢動」孕婦這一塊,畢竟動則得咎,好心的建議,若媽媽寶寶有事都咎責於醫師,也會讓人卻步😰
但是,「孕期體重管理」對產婦跟胎兒的健康益處,實證已經多到像山一樣,實在無法不呼籲並積極行動改變。當初在設計「4+2R代謝飲食法」時,就考量到孕期體重控制這一部分,這三年下來已經有無數孕婦從備孕吃到哺乳,得以在孕期中回到正常BMI或體脂率,倘若少子化讓社會大眾注重母嬰健康,那我們更應該注重,孕期體重管理這部分。
#這案例要我來說
#最該為嬰兒骨折跟血腫負責的就是孕婦本人
#孕期體重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