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餐廳當作是非正式的大使館,泰國如何「小題大作」推動美食外交?】
想像你旅居海外,走進台灣料理店,吃了一口發現味道不道地,而台灣政府為了這件事,特地派遣美食專家到餐廳調查並協助改善,想必你會覺得沒必要,但泰國卻選擇這樣小題大作。
泰國在2001年開啟了「世界廚房」計畫,因為泰國政府相信,每一間在海外的泰國料理餐廳都是非正式的泰國文化大使館……
#泰國 #東南亞 #餐廳 #泰式料理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方格子 vocu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
多民族國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富汗給台灣的前車之鑑
我贊同要有警覺,但觀點不同:
正因為台灣必須記取越南與阿富汗的教訓,以及1949年的歷史殷鑑,台灣的國防自主,更不可少。畢竟,「天助自助者」,若是不願為自己而戰,旁人再多資源幫助,也於事無補。因此,唯有持續的壯大自己,才能抵禦他人的侵犯,這就是講現實的國際政治。
作為中亞的中心,北有俄羅斯、西有中國、南有印度與巴基斯坦、東有伊朗,印度洋上則是美國。阿富汗境內,則是多山地的多民族國家。更重要的是,阿富汗雖然豐富天然資源,但是位處中亞中心,戰略地理位置重要。就這樣,在四周政局長期不穩定且大國壓境,內部部族林立的情況下,阿富汗命運多舛。
近20年,美軍介入的因素,在於塔利班政權與911事件的蓋達組織有深刻聯繫,基於反擊恐怖組織的理由,盼能介入與改善阿富汗的國家與軍政制度,讓恐怖主義斷絕溫床。當然,另一個目的,或許也跟中亞的控制權有關。
然而,20年至今,美國軍隊完全正式撤退,帶給台灣諸多啟示。
台灣與阿富汗,可以做相同比擬的地方,就在於同樣深受大國邊緣的地緣政治影響,我們在海上而阿富汗是陸地。台灣位於東亞第一島鏈,美洲、亞洲、印度洋空運海運的必經之處。在如今海權至上的國際政治戰略架構上,台灣是重中之重。
台灣與阿富汗不同的地方是,台灣在人才、經濟的軟實力,以及半導體高科技的硬實力上,於國際社會不能忽視,連中國都追趕不上,忌憚三分。再者,台灣的民主制度成熟,自李登輝前總統以降,經歷了多次政黨輪替。軍隊方面,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黨軍、軍閥的時代,而是效忠這塊土地且軍隊實力排名全世界前20大的強盛國家。
阿富汗給我們的啟示,並不是「完全依賴某個國家並不可靠」,這項「阿富汗是台灣的前車之鑑」,應是要更加確立「多邊主義的國家戰略」以及「國防自主」的自我保護戰略。
與歐盟、日韓、印太地區、中南美洲、西太平洋島國交朋友,不只單壓兩岸或台美關係,與世界廣泛結緣,這是台灣應該努力的方向;培植全球重要關鍵性產業,這是台積電數十年來正在做的事,而台灣目前要做的,是尋找與培養下一個全球關鍵性產業;至於國防自主更不在話下,無論是戰機、潛艦,生產屬於自己研發的武器,有助於強化國內的軍事與重型工業產業鏈,對於國防部受制於人,以及經濟實力都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這些都是正在做的事,而阿富汗給我們的啟示,正是要台灣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這兩天,我發現國人非常關心阿富汗的情勢,這是很少見的。或許,這跟阿富汗在中美競爭此時的關鍵角色有關,也讓國人回憶起1949年的那段殘酷歷史有關。但部分人將阿富汗情勢,連結到台美關係上,我認為有必要進一步釐清與討論。國際政治向來講究現實主義與實力主義。台灣要做的,永遠是:壯大自己、相信自己、保衛自己。
多民族國家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周末和女友一起看了幾個談論納粹歷史的影片,中間提到許多普魯士陸軍傳統和榮譽。女人突然轉頭一問,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地區,成立了德意志帝國。那麼普魯士自己不是個國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回應了普魯士是個國家,但與德意志帝國的國家意義不同,德意志帝國是個「民族國家」,這二者國家的意義是不同的,只是這種差異無法呈現在中文的「國家」一詞上。
就我對中學教科書的印象,課堂上也從未認真敘述過到底「民族國家」是甚麼概念。我記得教科書上只說,民族主義運動興盛於19世紀,各民族都紛紛發動屬於自己的民族主義運動,普魯士成立德意志帝國,薩丁尼亞搞出了義大利。
想想也是滿正常的,要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教育體制,教育從前的的「國家」是何概念,本就不是易事。民族國家建立的教育、美術館、博物館、媒體機構等,都充滿了民族主義意識,要讓我等理解民族國家以前的「國家」有何差異確實有所困難。
民族國家最大的差異,應是全體國民都貼上了相同民族的標籤。例如有著相近的語言、價值觀、歷史觀、生活方式,以及會為了相同的事情而感到榮譽,會為了相同的事情而感到悲傷。這種凝聚力形成了當代國家。
《文明帝國六》,當你研發完「民族主義」後的名言,實在真知灼見。
「民族主義促使了國家產生,而不是國家產生了民族主義。」
Ernest Gellner
這句話的原文特別有意思
「It is nationalism which engenders nations, and not the other way round.」
nation在中文可譯作國家,亦可譯作民族。因為對於現代國家來說,大部分的國家都是民族國家,所以可說是政治家的陰謀刻意混用,亦可說是自然而成的用法。
至於「nationalism which engenders nations」,是否應該翻作民族主義促使國家誕生,抑或是民族主義促使民族誕生,我想問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民族與民族國家一詞的混用,在很多時候讓我們早已難以分別兩者的差異。
女友於是反問,當代有沒有國家不是民族國家? 當然有,只不過這些國家因為缺乏超強的向心力,因此很難成為真正的大國。在民族國家的相互競爭下,非民族國家只能維持小而美的境況,像是瑞士就是非單一民族國家,不然就是長期處於戰亂。
另外值得一提的,像中國這樣人口超多、幅員超大的國家,,理應不會是單一民族的地區,也靠著百年多年來的歷史觀,強力的極權統治,以及統一的普通話,用中國民族主義建立了民族國家。
女友又問,如果民族運動搞不好的大國會怎樣? 我想到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境內有十餘個民族,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屬於德意志民族的奧地利,以及匈牙利民族的匈牙利,還有餘下超多小型民族。奧匈帝國曾與普魯士競爭過德意志民族運動,但後來以失敗告終,奧匈帝國失去成立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機會。奧匈帝國不得不將重心放在巴爾幹半島,而這裡是斯拉夫民族的地盤。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希特勒開坦克進入奧地利時,很多當地的德意志民族運動者高聲歡呼之故,因為兩者皆為德意志民族。)
多民族國家會遇到的問題是甚麼? 光是官方語言要用哪個都是問題。例如政令宣導時,要以哪種語言為優先? 過往戰爭時的英雄人物,是否對各地區的民族來說都是英雄? 總之問題重重,要有個國民都能認同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極為困難。
奧匈帝國後來面對的問題,就是整個國家以奧地利的利益為首,匈牙利因利益與奧地利不完全吻合,因此總扯著奧地利後腿。同時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民族,因為斯拉夫民族運動,導致紛亂不斷,各種瘋狂的民族主義聖戰士的發狂下,殺死了支持斯拉夫民族運動的王儲斐迪南,因而爆發一戰。
民族運動是很可怕的。當鄰近國家發動民族運動宣傳時,倘若我國沒有相應的民族主義運動相應,將極為容易就被他國的民族主義宣傳給影響,進而由內部瓦解自身所處的政體。這也是為什麼從19世紀以降,大多數國家都變成了民族國家,因為沒有民族主義護體,國家會被鄰居招降。
淺淺一篇文章,簡單敘述了我對民族國家的認知。
若有甚麼錯誤,還請見諒。
PS.文明六特別有趣,只有當你研發了民族主義之後,「大眾媒體」和「文化古蹟」才能運作。
多民族國家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多民族國家 在 只好看閒書。 - 單一民族神話的起源:日本人自畫像的系譜 的推薦與評價
本書圍繞「日本到底是多民族國家還是單一民族國家」的問題,從其源頭(十九世紀後期)開始梳理,臚列各個歷史時期重要學者的主要觀點和社會主流思潮,使讀者對該問題的 ... ... <看更多>
多民族國家 在 秦晖: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印度与南斯拉夫的比较2012 的推薦與評價
演讲题目: 多民族国家 的统一与分裂——印度与南斯拉夫的比较讲者:秦晖(清华大学教授)时间:2012-04-21地点:中山市中山图书馆. ... <看更多>
多民族國家 在 [假設] 台灣是多民族國家的話- 看板Dummy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台灣種族議題不明顯
就是因為本土人佔了絕對的多數
外省人也才25%而且多數是1949漢地移民而不是其他少數民族
那如果,日本統治時代,日本政府有意摧毀華人的絕對多數
遷了許多大和人和朝鮮人來,而且完成遷治高雄的計劃,新高雄市在日本戰敗前基本上以日
本朝鮮移民及皇民為主
戰後這些東北亞移民表達不願遣返,自主的把自家屋頂上的旭日旗換上青天白日滿地紅,自
主學習中文
然後也因為這些人多有技術,被國民政府接收並對他們在內所有的台灣人施以國語教育
1950年代大概是本土49%,外省25%,大和12%(以關東、東北為主),朝鮮12%(以日治北朝鮮
裔為主),南洋原住民2%
大概位置
大和人:2010前高雄市及台南安平為主
朝鮮人:幾乎全在新竹縣北部及少數位於屏東市
這樣會怎麼樣呢?如果主流族群並沒有絕對多數而是像奧匈帝國那樣前兩大族群加起來不到
半數
然後少數族群又沒有像美國黑人那樣破落
反而不時能產出精英
會導致台灣也出現美國種族主義紅脖那種嗎?
想想,如果今天蔡英文的人設是叫金英文
屏東市一個朝鮮半島移民後代,家族在屏東朝鮮人聚落
講話都是北朝鮮話和日語混合腔調的中文,第二母語是韓語
經常身穿朝鮮民族服飾
然後選上總統
其他人(特別是低階層保守平民)會怎麼看待一個東北亞風格的總統?
不過往好的地方想,或許文化多元反而提升台灣風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2.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23485996.A.46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