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阿富汗問題或是看公視大片斯卡羅,您都可以配一本書來看世界,那就是由允晨出版、資深記者盧世祥所撰寫的《我們台灣人》,這本書從各個面向點出了我們內心深層的那個「我們台灣人」,余晏今天專訪盧世祥,一起分析在電視機前看斯卡羅的我們是什麼樣的台灣人?一起談要不要美國出兵的台灣?並分析滿天謠言抨擊疫苗的是什麼樣的台灣人?
什麼樣的國民性或文化基因造就什麼樣的政治。本書指台灣人愛錢驚死愛面子不團結只是浮面現象,深層是缺乏理性精神的本質與公民意識的能量(頁194),從威權邁向民主成就彌足珍貴,武肺疫情表現可圈可點,但如何深化民主、打造正常國家社會、紮根文化層面?靠政治人物可以嗎?(頁195)
正逢七月鬼月,台北市從大樓到鄰里全面敬拜孤魂野鬼,本書引作家李喬說的「台灣人欠缺宗教情操,信奉賄賂一貫道,神人之間是買賣關係(頁271),錢能通神,錢能使鬼推磨,精神世界徹底物化,人與神佛間不脫善行福報、窄化為賄賂消災模式。莊萬壽說功利心態與靈驗主義使台灣成拜拜神國,社會進步、科學理性不能減低迷信的神秘主義流風,民間信仰停在巫術,電視充斥命理風水靈異節目(頁272),我們應該如何改變?
台灣公眾的政治態度與行為受文化基因支配,冷漠是最大特色 ,除了選舉投票及藍綠鬥爭,台灣人對公共事務相當冷漠,美國學者史蒂瑞於十九世紀考察台灣,發現以漢人為主的當時社會,幾乎沒有公眾權利觀念,李喬指八成是冷漠人口,莊萬壽指宿命主義,葉國興指只停留在個人權利階段(頁190),我們如何對抗這樣的宿命傳統?
威權統治下參與公共事務有危險性,尤其二二八後台人從小被教囝仔人有耳沒嘴,公眾事務明哲保身為尚,公民特質其實有慢慢改變,如何蛻變成勇敢站出來表態的台灣人?這一波很多網紅醫師都站出來了?
中國宣稱併吞台灣,手法千方百計,經由媒體操作影響台灣,舊的破口是黨國媒體結構,新破口是網路時代的滲透力,中國因素裡應外合(頁209)。疫情期間是否也感同身受,怎麼看這樣的兩個破口問題。
台灣戰後沒有建立正常國家,林獻堂以詩談台灣人悲哀「異國山水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歷史上台灣人很少建立自己國家,原住民建立大肚王國,漢人東寧王國,讓李登輝感慨「台灣人四百年來一直當奴隸做長工,被管得很乖」(頁175),這本書是否期許台灣人自己站出來。
自卑、認命、台奸特多(頁91)台灣人的國民性文化成份(頁91)中,最該一一改掉的是那些?
本書細心找了馬偕、美國博物館學者史蒂瑞、蘇格蘭長老教會牧師甘為霖、日本山根勇藏的台灣民族性百談等,來談百年前的台灣人樣貌(頁80到84),我們跟百年前已經很不同了,這百年來的改變有退有進是那些?
以博恩夜夜秀來談政媒關係的問題,超越藍綠及付費宣傳(頁218)間,年輕人不在乎付費的問題,怎麼辦?
中國透過代理人及網路滲透而來,中國解放軍裡的網軍初估三十萬人,加上百萬五毛黨搖旗吶喊,使台灣成全球面臨假訊息最大風險地方(頁211、212),加上媒體經營困難生態丕變,拿人手軟,台灣這一代年輕人最後會如何面對這場媒體內戰?
「大肚王國人口」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假設] 1630年代大肚王國全面西化- 看板Dummy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口傳史詩故事等| 「番王印」沙轆社之役(大肚王國戰役)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一歷史科 ...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假設] 1630年代大肚王國全面西化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問卦] 台灣自古以來是不是只有大肚王國這個王朝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國人口 在 台灣有個超強古文明「大肚王國」,曾經有機會擊退鄭成功 的評價
大肚王國人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論是阿富汗問題或是看公視大片斯卡羅,您都可以配一本書來看世界,那就是由允晨出版、資深記者盧世祥所撰寫的《我們台灣人》,這本書從各個面向點出了我們內心深層的那個「我們台灣人」,余晏今天專訪盧世祥,一起分析在電視機前看斯卡羅的我們是什麼樣的台灣人?一起談要不要美國出兵的台灣?並分析滿天謠言抨擊疫苗的是什麼樣的台灣人?
什麼樣的國民性或文化基因造就什麼樣的政治。本書指台灣人愛錢驚死愛面子不團結只是浮面現象,深層是缺乏理性精神的本質與公民意識的能量(頁194),從威權邁向民主成就彌足珍貴,武肺疫情表現可圈可點,但如何深化民主、打造正常國家社會、紮根文化層面?靠政治人物可以嗎?(頁195)
正逢七月鬼月,台北市從大樓到鄰里全面敬拜孤魂野鬼,本書引作家李喬說的「台灣人欠缺宗教情操,信奉賄賂一貫道,神人之間是買賣關係(頁271),錢能通神,錢能使鬼推磨,精神世界徹底物化,人與神佛間不脫善行福報、窄化為賄賂消災模式。莊萬壽說功利心態與靈驗主義使台灣成拜拜神國,社會進步、科學理性不能減低迷信的神秘主義流風,民間信仰停在巫術,電視充斥命理風水靈異節目(頁272),我們應該如何改變?
台灣公眾的政治態度與行為受文化基因支配,冷漠是最大特色 ,除了選舉投票及藍綠鬥爭,台灣人對公共事務相當冷漠,美國學者史蒂瑞於十九世紀考察台灣,發現以漢人為主的當時社會,幾乎沒有公眾權利觀念,李喬指八成是冷漠人口,莊萬壽指宿命主義,葉國興指只停留在個人權利階段(頁190),我們如何對抗這樣的宿命傳統?
威權統治下參與公共事務有危險性,尤其二二八後台人從小被教囝仔人有耳沒嘴,公眾事務明哲保身為尚,公民特質其實有慢慢改變,如何蛻變成勇敢站出來表態的台灣人?這一波很多網紅醫師都站出來了?
中國宣稱併吞台灣,手法千方百計,經由媒體操作影響台灣,舊的破口是黨國媒體結構,新破口是網路時代的滲透力,中國因素裡應外合(頁209)。疫情期間是否也感同身受,怎麼看這樣的兩個破口問題。
台灣戰後沒有建立正常國家,林獻堂以詩談台灣人悲哀「異國山水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歷史上台灣人很少建立自己國家,原住民建立大肚王國,漢人東寧王國,讓李登輝感慨「台灣人四百年來一直當奴隸做長工,被管得很乖」(頁175),這本書是否期許台灣人自己站出來。
自卑、認命、台奸特多(頁91)台灣人的國民性文化成份(頁91)中,最該一一改掉的是那些?
本書細心找了馬偕、美國博物館學者史蒂瑞、蘇格蘭長老教會牧師甘為霖、日本山根勇藏的台灣民族性百談等,來談百年前的台灣人樣貌(頁80到84),我們跟百年前已經很不同了,這百年來的改變有退有進是那些?
以博恩夜夜秀來談政媒關係的問題,超越藍綠及付費宣傳(頁218)間,年輕人不在乎付費的問題,怎麼辦?
中國透過代理人及網路滲透而來,中國解放軍裡的網軍初估三十萬人,加上百萬五毛黨搖旗吶喊,使台灣成全球面臨假訊息最大風險地方(頁211、212),加上媒體經營困難生態丕變,拿人手軟,台灣這一代年輕人最後會如何面對這場媒體內戰?
大肚王國人口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藝人小S對「課綱」的批語很適合作為探討注腳 -- 上報 / 評論】
台課綱「略古詳今」爭議——歷史課是為了建立「情感連接」嗎?
台灣最近又出現歷史科爭議,「課綱」被指「略過詳今」,上古和中古歷史「太濃縮」,春秋戰國、劉邦、黃巾之亂、三國、魏晉都簡略;也沒有《史記》、《漢書》等等;「中國史」也早被定義為「東亞史」一部份。親中者說這是教育「去中國化」。新聞傳到中國,中國網民十分憤怒,批台灣課綱一看就知道「是為了削弱台灣青少年與大陸的情感連接」。天龍藝人小S也來嘴:「這三國志為什麼要抽掉啊,我覺得小朋友多讀一些歷史,不是很好嗎?」、「我多麼愛武則天那個戲劇……一代女皇武則天~~~」。
關於如何教歷史的爭議,小S的娛樂批語就十分適合作為探討的注腳。這裡有兩個問題,就是「多讀一些歷史」(一) 以及「為甚麼 XXX 不教」(二) 的問題。是否多讀一些歷史就好呢?
(一) 肯定不是「讀得越多就越好」,在哪個國家和地方都不是。因為我們不是在談「多涉獵知識好不好」這個泛論問題,而是討論在學生、老師、考試機關在有限空間之下,對歷史煙海如何篩選的具體問題。春秋戰國、三國、南北朝這類時間跨度,隨便一段深入研讀,都是一世功夫;然而抽離來看,很多時期,如果在中學程度呈現,只能是不斷換朝換代、皇帝臣子爭權奪位的支離過程,甚至會令人產生「歷史不斷按照一個規律重覆」的錯覺。在具體問題下,絕對不是「多讀一些歷史」就好,否則我們為甚麼不教國中生讀皇帝起居注?
起居注當然有人研究,主要是專門學者。有時被學界視為異端和「不正統研究」的《萬曆十五年》就大量研究過明神宗的起居注,推敲其心理狀態。然而我們在談國中生高中生,那就肯定不是越詳細越好,而是能否呈現出大致框架的問題。如果不能呈現出框架,你知道武則天有多少個面首,也培養不到具體的歷史觀,只是在一些極小的問題鑽研,只是屠龍之技。你只是「知道」了,但大量而沒有方向的「知道」並不是知識。
(二) 為甚麼三國不教?作為在香港讀過所有階段、也讀過所有階段的歷史課、中史課的過來人,我就記得,香港中學的中史科,確實跳過了三國時期,原因就是「考試不考」;五胡十六國、魏晉南北朝,都略過不教,同樣是因為考試不考。
那個年代香港中史的考試 + 教學範圍,記憶中是這樣:西周至春秋戰國就超簡略,很快就到秦始皇才講得多;楚漢也是簡略,之後就到漢,再到出題熱門的漢武帝;之後又開始簡略,到了隋唐,甚至武則天也是略去,重點是開皇之治、貞觀之治、安史之亂,之後又略,到了宋朝,掠去同期存在的遼朝和金朝;之後蒙古稱霸、元朝建立,略去;之後就是「明太祖的政策」,之後整個明朝略去,最多是制度史談過繼續中央集權、仗打朝臣和廠衛制度;
然後就到「滿清初年的統治、民族政策」,大清也不是一個一個皇帝去看,頂多就是「康雍乾」提一提,之後就到了大清後期的危機時代;國民黨、共產黨、軍閥、各個外國勢力的混戰,也像十六國南北朝一樣省略,之後就到中華民國抗日,再到國民黨後期如何腐化,共產黨取而代之;新中國建立,之後也省略,一跳就跳到改革開放;最後頂多是香港前途問題講一講。
為甚麼 XXX 就不教——這個問題亦極為有趣。小 S 的話聽來很「傻逼」,但也是其他社會賢達的進路。喜歡三國的人,就覺得三國一定要教;喜歡武則天的人,就覺得武周一定要教。台灣本土派可能覺得大肚王國、荷治日治一定要多教;國粉可能覺得這些可以簡略,但要多講鄭成功和清治時期,而 228 可以簡略。因為大家都認為「歷史」是一個統一的情感本體,通過歷史教育,可以複製自己的情感和世界觀,歷史當然是各方爭奪的場所,也必然是政治的伸延。
「歷史」變成「思想 DNA 複制工具」久矣,有問「為甚麼三國不教」,就是一些人認為三國是「中華民族共同記憶」的重要節點。因為劉關張赤壁孫家曹操膾炙人口,所以一定要有,沒有就「大逆不道」,不知自己是誰了;但其實香港就沒有教三國 (至少在我的經驗)。「為甚麼不教 XX」,就是習慣將歷史鎖死在漢民族帝國在觀念上的傳宗接代;因為他們很少問「異族征服王朝和混戰時期」為甚麼不教。
這種暗藏傾向的反問,暗示出歷史教育一向作為「情感教育」的操作習慣。就像香港的新儒學者錢穆寫《國史大綱》,就直接自報家門,不隱藏這是中華民族主義的作品,是為了抗日而寫。歷史在現實往往是為了宣揚「你的源頭是甚麼」,即告訴下一代「你是甚麼人」,從而為現實的統治者嫁接「統治合法性」。然而如果過度強調,就會令歷史課變成情感教育課,即國民教育。歷史課有情感和國民教育成份,不代表它就是情感課和國民教育課。如果要強調愛國、敬祖、中國中心 (或台灣獨立),或者應該另設新科,而不是純粹靠歷史科偷渡。雖然一個體面的國家或政府,是否應該設立一科強調血統民族式 (folklore) 世界觀的情感教育科,又是另一個問題。
總之,下一代為了他們自己而學歷史,而不是為我們而學歷史;今日學歷史是為了應對今天,而不是應對昨日;不是為了保衛某種政權或意識形態而存在,而是為了令人慎思明辨、啟發每個人對歷史、史料、敘述、史觀都保持質疑。問「為甚麼 XXX 不教」,就是在說「某些事情一定要教」。近代、切身的大概就「應該盡量教」,這應該沒人會爭議;而不近代不切身而學生學校沒有時間都要教的主張,究竟是在談歷史科和教育本身,還是在說要維繫一個神話 (myth) 呢?
誠然當中的分寸並不是有標準答案的對錯問題。然而「為甚麼 XXX 不教」,似乎就是在暗示「XXX 一定要教」,有一個「正統」、柏拉圖意義下的「理型」的歷史。然而司馬遷的《史記》,也是說自己想「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也只說自己是「一家」,並非「獨家」。既然司馬遷也不過是一家之言,那麼每個地方每個國家的課綱,也可以有它們在具體脈絡下產生的「一家之言」。問「為甚麼 XXX 不教」,彷彿是說「成一家之言」就是錯。這是對歷史的天真和誤解。
大肚王國人口 在 口傳史詩故事等| 「番王印」沙轆社之役(大肚王國戰役) 的推薦與評價
沙轆社之役,又稱為大肚王國戰役、沙轆社事件是指台灣於1670年, ... 無論人口數是300多人的卡那卡那富族,還是21萬多人的阿美族,我們每一個原住民族都有平等的自決 ... ... <看更多>
大肚王國人口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一歷史科 ... 的推薦與評價
(A)鄭氏政權占領臺灣,大量軍民移入(B)納入清帝國版圖,移民人口眾多(C)臺灣開港 ... (A)此為大肚王國,是臺灣史上第一個由高山族建立的跨部落政權(B)曾因敗於. ... <看更多>
大肚王國人口 在 [假設] 1630年代大肚王國全面西化- 看板Dummy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17世紀初的大肚王國基本是
落後鬆散的部落聯盟,
擁戴一位有權威的共主酋王。
受限於農耕技術弱,人口無法發展到城邦或更大,必須依賴獵場,
只能以大小部落形式分散各地,
不利於文明化。
南島族群到了發展極限。
部落沒有文字所以也無法傳承,
導致技術發明容易失傳。
例如13行文明鐵器就從此失傳了。
沒有文字就連語言也容易分歧。
不同部落隔越遠,久了越難溝通。
不過大肚王國早期運氣比較好,
荷蘭人擊敗它後,不太干涉。
允許其維持半獨立自治。
只要承認荷蘭為領主地位。
荷蘭只在意保護貿易基地。
也還好不像美洲民族,與舊世界隔離太久,對疾病沒有抵抗力....
(美洲原民好慘)
某個平行時空的1630年代初期
荷人與大肚王國提早接觸。
並在數次小衝突落下風後,
原民的神明祖靈突然數次顯靈,
要求"開國"。
史稱大肚黑船事件。
大肚王與各部落長老領袖決心開國
(史實是只允許洋人通過,不學外語
外文,也不允翻譯駐紮,封閉自己)
王國決定主動接受傳教士與基督教
(比西拉雅族還早,也更有組織)
引進荷蘭文字語言,部落每戶至少1位,從幼兒就學習荷語與文字。
因為萬用的"祖靈要求"....
不做會被詛咒。
大肚王國從此長期學習西化,
不久後引進鐵器與煉鐵生產技術。
(從石器時代開外掛,跳過青銅器....)
技術進步改善農業漁業狩獵技術,
大幅增加生產力。
與洋人廣泛通商貿易提供勞動力。
荷蘭人也發現積極配合的大肚王國
物資生產供應力越來越好。
(史實是荷蘭缺工得捨近求遠,
引進漢人渡海來台灣,短期打工
度假...)
此後數十年國力增強,更多部落
投靠而人口大增。
進而發展城邦與緊密聯盟的早期國家制度。
有維持跨部落城邦治安的徵召獵人
(火繩槍輕步兵)供大肚王指揮。
因應漁業與反海盜需求,也有類似水師的近岸火槍戰船。
大肚王仍維持形式共主
由原本各有千人等級部落聯盟,
演進為各有萬人城邦聯盟。
各酋長或邦主為代表城邦領袖,
大事由許多酋長或長老邦主等,
共組的大肚元老院共議。
大肚王共主由元老決定,採任期推選制度。
史稱大肚共和時期。
與荷蘭人仍依史實維持封建關係。
類似上對下的朝貢封臣。
直到1661年,明鄭在澎湖缺糧,
儘管將領反對,
決定大軍冒險橫渡黑水溝,
向荷蘭人進攻,搶劫大員城區糧食以救急。
開啟了攻台之役。
荷蘭人兵力不足,號召大肚共和,糾集各部族的火槍與弓箭獵兵團,
以契約傭兵形式,投入支持領主
的戰役....
荷蘭人則承諾戰後給與更平等的地位。
明鄭在台緊急開墾與搶糧時,
各邦小隊四處游擊襲擊屯墾莊稼。
導致鄭氏無法取得糧草。(史實也有衝突,不過史實大肚王國只是自衛)
8月明鄭大軍已經挨餓難耐。
(史實也是,因為還來不及收成)
等不及因天候海況不一定到的糧船
鄭氏對天祈禱後,決定孤注一擲,
全軍突襲熱蘭遮城,鄭親率
火炮部隊猛烈轟擊荷蘭守軍。
此時大肚王率親衛兵團趕到,
由側翼及背後突然襲擊明鄭炮隊.
彈藥遭引爆,頓時烈焰沖天....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大肚王國興亡錄第一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0.153.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10577810.A.BB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