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與伊斯蘭|知史百家
安煥然
寺田隆信在《中國的大航海家鄭和》指出,「應該說鄭和下西洋即是以中國的伊斯蘭教徒為主角,以東南亞、印度、西亞各國的伊斯蘭教徒為配角而展開的不平凡的伊斯蘭的事業。」
在鄭和熱的研討當兒,除了強調「中國」之偉,鄭和下西洋其實更具有其「世界性」的意義。其中,鄭和船隊中的伊斯蘭色彩,是我們探討早期「馬中關係史」應該正視的議題。
鄭和七下西洋是充分利用了中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長期經濟文化交流的基礎,不僅鄭和本身是伊斯蘭教徒,其隨從要員不少也是穆斯林。
雖說,文獻上曾記有鄭和施財印造佛經贈送給各大禪寺的事錄,甚至說鄭和有佛教法名。下西洋時,鄭和也曾祝禱天妃娘娘。所以有人認為鄭和既是崇佛又是信道。但是,鄭和實出自「哈只」世家,也曾在泉州伊斯蘭教先賢墓行香,在清真寺祈禱,並曾奏請朝廷重建南京清真寺禮拜寺,顯示鄭和應是一名伊斯蘭教徒。或許只是因為身為明朝特使,鄭和有時不得不附和於佛道。
鄭和船隊的要員中,如副使太監洪保、通事馬歡、郭崇禮、西安清真寺教長哈三、副千戶沙班等,都是穆斯林。
誠如寺田隆信所說,鄭和的航海不能無視中國伊斯蘭教徒的問題。換句話說,不僅是鄭和本人,還必須看到伊斯蘭教徒,或有興趣和關心伊斯蘭文明的人們之作為鄭和隨員大量參加下西洋壯舉的事實。從航海技術,尤其是航海天文知識上看,鄭和下西洋還應視為中國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融合的產物,也是15世紀世界史上技術交流的成果。阿拉伯、印度的伊斯蘭世界不須贅言。即使是在東南亞地區,伊斯蘭的勢力也曾強有力地支持了鄭和的活動,建立起良好的互惠互動關係。
自宋元以來,至明朝初期,華裔穆斯林商人已流寓東南亞。至今發現的最早東南亞華文碑銘,是汶萊的一座1264年的伊斯蘭教徒華文墓碑,相信是一位中國華化阿拉伯人之墓。
鄭和隨員馬歡的《瀛涯勝覽》〈爪哇〉條中,也記錄:「(爪哇)國有三等人,一等回回人,皆是西番各國為商流落此地,衣食諸事皆清致。一等唐人,皆是廣東漳泉等處人窜居此地,食用亦美潔,多有從回回教門受戒持齋者。一等土人……崇信鬼教。」由此可見,華人穆斯林早在鄭和下西洋(或其之前),已在東西海上貿易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是在島嶼東南亞土著尚未全面改宗伊斯蘭教以前,就已落居於此。這些華人穆斯林集團在爪哇及舊港等幾個商業據點盤據,共同經營穆斯林商人網絡的海貿事業,甚至擔任該商業據點的港主。當陳祖義被鄭和生擒後,獲鄭和扶持,與明朝關係良好的施進卿接任舊港港主,施氏及其後裔,據考可能也都是華人穆斯林。
14世紀末,伊斯蘭勢力主要還僅局限在蘇門答臘北部幾個港市國家,但這股力量不容小覷。伊斯蘭勢力的東傳,除了宗教本身的意義,還帶有相當的經濟性。它意味著當時區域經濟商業聯盟的擴大,可以吸引更多的印度和阿拉伯穆斯林商船到來,促使馬六甲海峽地位再次回升,並借以與日漸勢衰的爪哇最後一個印度教帝國滿者伯夷相抗衡和競爭。
永積昭《東南亞的歷史》也指出,「印度穆斯林商人至東南亞,其所帶來經濟的利益,與東南亞港市國家的伊斯蘭教的改宗是相并立的。」
有意思的是,滿剌加的國君也就在這個時候改宗,皈依伊斯蘭教。這應當不是一項偶然的巧合,而是滿剌加國君敏銳的時事觀察所致。
滿剌加國君迎娶蘇門答臘北端的伊斯蘭國家巴塞公主為妃,而皈依伊斯蘭教。惟,究竟是何代國君(第一代或第二代)迎娶巴塞公主,學界有了爭議。持同一人說者認為,滿剌加開國之君拜里米蘇剌娶了巴塞公主而改宗,遂改名為依斯干達沙。但持二人論者則認為依斯干達沙實是拜里米蘇剌的兒子。根據《明實錄》的記載,「母干撒於的兒沙」或另一譯音「亦思罕答兒沙」,實際上是「襲父職爵為王」的第二代王,拜里米蘇剌和「母干撒於的兒沙」(Megat Iskandar Shah)應為父子關係。以上推論不論何者正確,拜里米蘇剌是一個印度化的名字,「母干撒於的兒沙」(或伊斯干達沙)則已是一個伊斯蘭化的王名,說明這時滿剌加國君已皈依伊斯蘭教。
馬歡《瀛涯勝覽》也記載了15世紀初伊斯蘭教傳播到滿剌加的事實。該書〈滿剌加〉條記云:「國王、國人皆從回回教門,持齋受戒誦經,其王服用以細白番布纏頭」。《瀛涯勝覽》所記,主要是馬歡隨鄭和第二、第四次下西洋時的實地觀察見聞。這時候的鄭和船隊,正預定要越過馬六甲海峽及印度洋,航向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滿剌加國君之改宗伊斯蘭教,這種行為不但與明朝中華朝貢體系毫無抵觸,而且鄭和的下西洋,也是充份利用中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長期經濟文化交流所致。航行於東南亞海域,鄭和只選擇在滿剌加和蘇門答剌(巴塞)這兩個伊斯蘭的新興港市國家建立官廠行營,除了兩地的地理優越,以及兩國執政者對明朝表示誠信之外,雙方的伊斯蘭色彩相信也是促使彼此能真誠合作的關鍵因素。
我們可以這麼說,帶有濃厚伊斯蘭色彩的鄭和船隊,選擇駐節滿剌加,強化了彼此間的合作關係,間接助長了滿剌加這個港市國家的崛興。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賊是如何誕生的?原來大航海家很多都是來自海盜世家。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一定有看過One Piece海賊王吧~感覺上海賊才是正義,而海軍才是假冒為善的人吧!但是大家知道究竟海賊是如何誕生的?如果你第一次看我的頻道,並且很喜歡這些奇異世界的主題,歡迎你...
「大航海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Raiders Information Mobile Gam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ชาญชัย กินให้อ้วนรว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心得] 大航海家系列- 看板SLG 的評價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大航海家- Home 的評價
- 關於大航海家 在 大航海家4:怀旧系列EP01 当年你真的玩对了吗 - YouTube 的評價
大航海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人與神化|知史百家
安煥然
「在馬六甲的三寶山下,鄭和石像靜置於路旁一家汽水工廠內,為華僑緬懷鄭和所訂制。這個曾是萬人船隊的駐扎之地,如今雖已荒冢壘壘,卻見證了華人在此的歷史足跡。」
這是台灣《經典》雜誌編輯李菁菁在《海上史詩──鄭和下西洋》書中撰寫〈馬六甲的鄭和餘韵〉一文的引言。
鄭和是回教徒嗎?還是佛道信徒?若是回教徒,華人是否就不能膜拜他?鄭和有沒有住過三寶山?三寶井是鄭和掘的嗎……
《星洲日報》記者來電問詢這些事,我有點慌亂。要談的是歷史中的鄭和,還是華人理想中,神化了的形象?真人與神化之間,該如何議論?
李業霖說得好:(東南亞)華人眼中「鄭和已成了一個半神的人物」。「這是因為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困難,所以一般人認為他神通廣大,無所不能,而其影響層面的深廣,從幾個傳說得以窺見。」
鄭和下西洋可謂是明朝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大盛事。其船舶之大,隊伍之壯,為歷代之盛,但論及鄭和下西洋,必探知其本質為何。事實上,鄭和是奉明成祖之命而下西洋的。這時的明代中國同時實施著海禁令,禁抑民間海商的私自出洋。鄭和下西洋很大程度是當時明成祖所主導,一種政治色彩濃厚的官方組織大規模「走出去」的海洋活動。以禮治和平的方式,靠「德」與「威」的氣魄,鄭和下西洋招諭海外諸國前來中國,主動擴展了中華朝貢體制的內容。
鄭和船隊氣勢不凡,消滅舊港華人頭目陳祖義,扶持和護衛滿剌加,壓服鍚蘭王,縱橫於印度洋。如馬歡《瀛涯勝覽》所云:鄭和「率領豪俊,跨越海外,與諸番貨,其人物之豐偉,舟楫之雄壯,才藝之巧,蓋古所未有。」但鄭和也曾在爪哇,因訊息掌握不足,適逢東西王內戰相攻殺,卻貿然上岸東王治所,而被西王兵斬殺了170名鄭和隨部。
鄭和出身伊斯蘭教哈芝世家,曾在泉州伊斯蘭教聖賢墓行香,在清真寺祈禱以及奏請重建南京禮拜寺。但他為了完成航海的壯舉,安撫崇奉佛道的大部分船員,亦曾施財印造佛經,也曾祝禱航海女神天妃娘娘。
1911年在斯里蘭卡的迦里,發現了一塊石碑。這是當年鄭和所遣送過去的。有意思的是,這塊石碑刻有漢文、淡米爾文和波斯文3種文字,3種文字的內容不相同。碑面上的記年是永樂七年。漢文部分說的是要在佛寺供奉,以感謝航海的安全,並祈求未來一切無恙,並記有當時的供品和布施的清單。淡米爾文內容是說,中國天子為贊揚印度教的保護神維什努而立碑。波斯語的碑文卻說立碑是為了阿拉之神及伊斯蘭教的聖者。
對此,擅於評寫歷史人物的陳舜臣說:「一塊石碑中,以3種文字刻下它分別是為佛教、印度教、回教而立的。這不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嗎?鄭和本身雖是回教徒,但將近3萬名的艦隊官兵應該都是佛教徒,而錫蘭當地的居民則多半是印度教徒。如果再往西行,就進入回教圈。下西洋必須通過各種宗教圈,其統率的人不具宗教偏見,這非得有寬容的人格不可。」「鄭和的人格,無疑是由忍耐與達觀所形成。這使他得以遠離偏見。正因為永樂帝相信鄭和與任何國家的任何人都能順利交往,所以才會任命他為艦隊的總指揮。」
鄭和是偉大的航海家,為中國的海洋發展史寫下光輝的一頁,然而他又是一個從小就被去勢,失去男性機能的太監。在明太祖明訓嚴督宦官的祖訓下,弔詭的,有明一代卻是宦官極度亂政的朝代,深受士人蔑視。鄭和的地位與功績,曾一度被湮沒。大航海行動停止之後,當時的正直官僚劉大夏把官藏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記錄藏匿起來,甚或盡為燒毀。這是何其荒謬之事。
在本地華人眼中,鄭和是偉大航海家,也是一個賜惠、傳播高文化種子予斯土的聖賢;是開拓斯土的先驅,也成了斯土的保護神。鄭和是華族的驕傲,亦是華族的哀歌。三寶山的哭泣,鄭和像的孤寂,民族自尊心的擁護與受挫,如同華人史的悲命。
於此,我們談的,不再只是一個歷史人物。鄭和是一個圖像,一個感情豐富,如同極其複雜矛盾的馬來西亞華人的圖像。我們的喜和悲,憤怒與歡笑,往往就在這半人半神的圖像中時隱時現著。
歷史與神話之間,其實就是如此這般的有趣與荒謬。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大航海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下西洋|知史百家
安煥然
明初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鄭和七下西洋,歷時28年。其規模之大, 艦隊之壯,誠為明代一大盛事。然而,明朝成化年間,朝廷一批忠義之士如劉大夏等人,以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時敝政」為由,把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官方檔案冊牘藏匿起來,甚至銷毀,「以拔其根」(此舉亦與成化時宦官用事的政治斗爭有關)。以致今天,我們對鄭和下西洋的實際情況,難窺其全。加上明代中晚期以來,後代小說、雜劇、傳說的渲染,以及鄭和神格化的塑造,成了海外華人移民先驅的精神象徵,鄭和的形象更顯傳奇。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是學術界熱衷討論的話題。《明史》、《明書》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范文瀾贊成這樣的說法。但是,向達和尚鉞卻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組織軍事聯盟,以牽制帖木兒帝國對中國的威脅。
以上這兩種說法,至多只能與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有關聯,無法解釋明成祖何以連續二十餘年皆敕命鄭和下西洋。明代朱國楨《皇明大政記》:「建文仁弱,帝座一傾,窜入蠻夷,其何能為?文皇(即明成祖)豈見不及,乃搖於聲影,有此舉動?」
至於牽制帖木兒帝國的推論,從史實上看,帖木兒確曾於永樂三年(1405)率大軍20萬,打算東侵中國。但在征戰的路途中(在訛答剌,即今土耳其斯坦東南面),帖木兒死了,罷兵。因而,若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牽制帖木兒東侵,其論說的牽強性就在於當鄭和屢次下西洋時,帖木兒帝國對中國已無甚威脅了。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比較有力的論說,主要有二。其一、政治因素:如同《明史》所言,鄭和下西洋是「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以樹立明成祖個人的威望及確立其得位的合理性。與此同時,明朝皇帝希望透過下西洋的招諭,以海貿之利誘,把海外諸國的往來關係置於大明天朝禮治天下的朝貢體制內,建立和平友好的宗藩關係。
其二、經濟因素:鄭和下西洋是有利可圖的,它是由官方宰控及壟斷海外貿易的「取寶」,進而掀動朝貢貿易的活絡。
回顧鄭和研究,近代中國學者研究鄭和,開其端者,應是梁啟超。1904年,梁啟超在日本主辦《新民叢報》,以「中國之新民」的筆名發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文中,梁啟超以鄭和比對哥倫布,指說中國也「有一海上之巨人鄭和在」,給予鄭和下西洋高度的評價和贊嘆。
1936年,吳晗〈十六世紀前之中國與南洋〉一文,首倡鄭和在經濟、海外貿易上的光輝成就。1956,朱偰《鄭和》更謂鄭和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這種抬高鄭和「開放」、「偉大」的論調,在80年代受到范金民、孫光圻等的駁斥。李東華更是指說,所謂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海洋事業發展頂峰的論說,實際上是項誤解。對鄭和的評價,學術界有褒有貶。
90年代初以來,中國加速經濟改革開放的步伐,鄭和甚至被捧為「開放先驅」的精神象徵。鄭和成了當代政治色彩濃厚的政策性宣傳符號,模糊了歷史之真實面貌。
有另一種主張,如鄭鶴聲、鄭一鈞等所強調的,鄭和下西洋期間,明代中國與亞非國家的關係是一種「和平友好」的關係,鄭和成了「友好使者」,並以此來比對西方殖民侵略,論證中國之良善。此種論說有其合理之處。但我們必須意識的是,傳統中國的朝貢體制對外關係,基本上是建立在一種宗主與藩屬,朝貢與事大的不對等外交關係。大明天朝怎會允許「蠻夷小番」以平等的態度來同中國建立和平友好的關係?
如今,中國崛起,中華民族主義高漲。2005年中國海峽兩岸乃至世界各地大事慶祝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21世紀的鄭和,又是怎樣一個形象?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大航海家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海賊是如何誕生的?原來大航海家很多都是來自海盜世家。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一定有看過One Piece海賊王吧~感覺上海賊才是正義,而海軍才是假冒為善的人吧!但是大家知道究竟海賊是如何誕生的?如果你第一次看我的頻道,並且很喜歡這些奇異世界的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先謝謝你們了!
我大概來說一下海賊的歷史,大家有聽過維京人吧!Vikings!他們是在8到11世紀侵略歐洲沿海和不列顛群島的探險家,商人,武士和海盜,其足跡遍足歐洲和北極一代,這個時代稱之為維京時代。在你們的腦海裡面,維京人是不是帶有雙角頭盔,滿臉鬍鬚並且非常高大並且還吃人的吧?事實上維京人並不是很高,大概165-170左右,也沒有帶雙角頭盔和滿臉鬍鬚的。但是很多北歐的維京人並不是全部都是海賊,而是一些商人和探險家,但是有些是為了反抗英國的繳稅官方船隻而被冠上海賊之名。
在大航海時代,就是16世紀末期,各國都有自己的航海路線並且開始互相的競爭,但是英國的船隻非常的大,可以載的貨是非常的多,但是他卻又一個大問題,就是行駛太慢,反觀西班牙和法國船隻的設計是以輕巧為主,行駛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幾乎壟斷了歐洲很多的航海生意。那當時的英國女王想打擊對手的航海生意,就想了個惡毒的主意,英國皇室公告給民間,簡單來說就是給你們執照去打劫,然後打劫到的財產都歸你們。那很多人以為海盜是來自民間的,其實並不是。除了少數的來自民間的漁船或是航海公司的人轉成為海盜,很多其實來自於海軍的分支或是一些航海探險家。例如大海盜黑鬍子,航海家Sir Francis Drake,Benjamin Hornigold等等。這些團體經過英國政府認可後,會御於英國皇家資格,這還不是:揸正牌打劫?點解你要做海盜啊?哦!!我奉旨打劫咯~
由於西班牙和法國的船隻太輕放不下大砲,所以遇到海盜的時候只有束手就擒,大大的打擊西班牙和法國的航海生意,所以西班牙軍方如果一抓到海賊,就直接吊死的。英國女王的這個主意的確惡毒,但是這個方法長久嗎?不會,西班牙和其他國家也會用海盜的方式去攻擊對方的船隻,因此大海盜時代正式開始。
當大部分的航海生意都歸英國管轄時,問題出現了,那些已經靠私掠為生的海盜們已經嚐到甜頭了,開始也打劫其他的英國船隻,英國女皇就下令全面打擊英國海盜,出動海軍去圍剿海盜們
英國女皇很明顯是要過橋拆板了,那海盜們知道自己被利用過後,也開始反擊海軍,雙方打了非常多年,在1723年到最後一個海盜Bartholomew Roberts,又名黑色准男爵死亡而宣告結束。
但黑色男爵一改大家對於海盜的刻板印象,大家是不是覺得海盜一定是單眼的,左手是鐵鉤吧?但是黑色男爵是溫和的紳士,他有非常俊俏的外表,穿著紅色的馬甲和馬褲,帽子上插著紅色的羽毛,腰間插著兩把火槍,並佩戴寶劍,他不喝酒,喜歡品嚐清茶,而且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而且他也要每個船員都信奉基督教。
除了這一些,他也創造了海賊十誡,可以算是18世紀的民主先驅
海盜十誡為:
1. 對於日常的一些事務,每個人都有平等的表決權,但需遵循船長的命令
2. 偷取同伴的財物將會被遺棄荒島
3. 嚴謹在船上賭博
4. 晚上八點準時睡覺 (好健康哦!)
5. 不許佩戴不干淨的武器,每個人需幫自己的劍或手槍清洗
6. 不許帶兒童上船,勾引婦女者死
7. 臨陣逃脫者死
8. 嚴禁私鬥,但是可以在有公證人之下決鬥。如果殺死同伴的人,會被死者綁在一起丟進海裡
9. 在戰鬥中殘廢的人可以留在船上不工作,並從公共儲蓄裡面得到八百銀幣
10. 在分掠奪的財產,船長拿15%,而一名水手長,一名木匠和一名武裝水手則可以拿12.5%
真的好有系統哦~但是究竟海盜是不是壞人,還是那些航海家去到原住民的大陸上,掠奪他們的財產和販賣奴隸人口,請問那些才是真正的壞人呢?
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就記得按讚並且分享出去,也記得訂閱HenHenTV時候,順便打開這個小鈴鐺,如果有影片更新的時候,你會第一時間收到通知。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大航海家 在 Raiders Information Mobile Gam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基於以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歐洲為背景,在那個海上霸權割據、大航海家紛紛湧現的年代,玩家將扮演新時代的航海家,從法國、葡萄牙、西班牙、英格蘭、荷蘭中選擇自己初始的國家啟航,或探險、或經商,或效忠國家,或無法無天,朝向征服星辰大海的夢想邁進,在探測新航道的同時,探訪那些存在於世界中的港口、城市,解開當代未知事件之謎,並隨時準備迎接來自陌生海域的挑戰。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layhit.dhh/
大航海家 在 ชาญชัย กินให้อ้วนรว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玉佛寺是泰国最著名的佛寺,位于大皇宫的东北角,是大皇宫的组成部分,因寺内供奉一尊玉佛而得名。它建于1784年,是皇族供奉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玉佛寺又称护国寺,为东南亚名寺,是泰国唯一没有和尚居住的佛寺。该寺的玉佛与曼谷的卧佛、金佛一并被列为泰国三大国宝。
玉佛寺的整个建筑宏伟壮观,高塔长廊金玉璀璨,几乎集中了泰国各佛寺的特点,为全国最大的寺庙。它体现了古代泰国建筑和艺术的特点,被誉为泰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的艺术瑰宝。在玉佛寺内,人们还可见到一面由彩瓷镶成的梅、菊、牡丹和飞鸟图案的花墙,这是中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带到这里修建的。
玉佛寺的主体建筑是玉佛殿,殿内正中神龛供奉着一尊高66厘米、宽48厘米的玉佛,佛像被放置在11米高的黄金铸成佛台上。玉佛身上披有价值连城的金缕衣。玉佛玲珑剔透,晶莹无暇,为泰国佛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大佛,是稀世镇国之宝。按泰国传统,泰王每年都要亲自为玉佛更换袈裟:热季换镶红宝石的金衣,雨季穿缀有蓝宝石的金衣,而凉季则着一件纯金的金衣。金玉相配,珠光宝气,光彩夺目。其顶上还悬挂有9层金伞保护,两侧分别是代表太阳和月亮的水晶球。玉佛殿的正面安放着6只铜狮子,守护寺庙大门。
寺内,除玉佛殿外,大多重要建筑的屋顶都有尖顶装饰,成为佛寺的一大特色。每个尖顶都有赛璐珞、彩瓷、金箔等装饰,璀璨夺目。最引人注目的尖顶建筑是金塔、藏经殿和先王殿。佛寺的第二个特色是建筑装饰华丽多彩,真可谓流金溢彩、金碧辉煌。佛寺的第三个特色,是佛寺四周长一公里的回廊壁画,即是《拉玛坚》故事连环壁画。该画体现了神、佛、国王三者完美的统一。
ติดตามเราต่อได้ที่
http://www.facebook.com/charnchai57
http://www.facebook.com/charnchaidotnet
http://www.charnchai.net
http://www.faifathai.com
大航海家 在 大航海家- Home 的推薦與評價
大航海家. 5016 likes. 《大航海家OL》是一款以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贸易繁荣为背景的网页游戏,贸易、海盗和战争是不变的话题。 ... <看更多>
大航海家 在 大航海家4:怀旧系列EP01 当年你真的玩对了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大航海家 4:怀旧系列EP01 当年你真的玩对了吗. 1,467 views1.4K views. Oct 27, 2020. 8. Dislike. Share. Save. Tayier. Tayier. 206 subscribers. ... <看更多>
大航海家 在 [心得] 大航海家系列- 看板SLG 的推薦與評價
Patrician 系列,知名度不算太高可是其實是個很棒的遊戲,現在價上大多有在賣四代
還滿直得玩的。
整體來說是個經營型的遊戲,主要目標是賺錢,但是結合了海戰/政治/商業發展的
各種元素讓遊戲變得很豐富。個代之間其實差異很小,四代幾乎只有畫面上的提升。跟一
些小元素的改進。
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因為...
1.是德國公司的產品
2.主題是漢薩聯盟,台灣聽過的大概沒幾個。
遊戲流程很好,一開始你是個小商人,一艘小船跟基本資金,基本上就是低買高賣
在各地之間跑,只要了解各地的特產是啥很容易就賺得起來。
在有基本資金後,重點就是要擴張艦隊,畢竟一艘小船只能載一點貨,一趟交易獲利
幾千就算不錯了,當然就要建造或買下更多更大的船。
不過艦隊擴張後你會開始發現反過來的問題,因為你買的越多單價就會因為供需的問題
開始提高,同樣的賣的越多價格就會往下掉,所以此時你會出現運量大於交易量的困境。
此時就是要開始發展自己的生產線來解決供貨量的問題。 而開始發展後會間接導致人口增
加因此也可以提高消費量。
開始生產線後會面臨的問題是原料的問題,很多利潤高的貨物生產要原料,而原料往往
更生產地不同,如果只靠在生產地買的話成本會很高,所以就要去蒐集原料,之後更是最
好挑一個跟你基地需求很搭的城市開第二稱產線etc 。
當你一路賺上去的時候隨之你的身分地位也會越來越高,後來可能會變城市長甚至是聯
盟主席,但隨之也是越來越多要管的東西,例如城市可能會被打,你要平時建造防禦跟養
兵,或是被打的時候去斡旋,海盜也會要你去打,甚至可以開闢新的都市。但這些事情其
實都有相當可觀的獲利可能性,例如三代的時候打爆海盜常常還可以搶到對方一堆船(這點
四代好像改掉了哭哭) 打贏一場就多一整個艦隊超爽的XD
--
" A popular government without popular information
or the means of acquireing
it is but a prologue
to farce or tragedy or perhaps bot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45.2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