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嘆的南科產業新聚落
這期財訊雙週刊及今周刊都不約而同,派記者到台南科技園區實地訪察,去了一趟南科,記者都驚覺南科的蛻變。我們已經很習慣用台北人的角度去看整個台灣,但是,台積電將先進製程5奈米、3奈米放在南科,這個大動作改變了南科及整個大台南的命運。
目前台積電在南科已僱用一萬二千多個員工,這些年薪從200萬起跳的科技大軍,在不知不覺中撐起台南房價,這些年,善化、永康、新市、麻豆都出現明顯的人口淨移入,善化過去一座5、6百萬元的透天厝,現在都漲上千萬元,善化的LM區成為最熱門的房地產業銷售熱區,太子建設Win2共有188戶,一推出沒幾個小時就賣完。台積電短短幾個月內買下4塊土地,也讓南科週邊土地水漲船高。
過去幾十年,台南是全台灣房價最低的城市,合併前,蘇煥智縣長努力打造樹谷週邊園區,在賴清德市長任內,賴市長紥紥穩基本工,基礎建設打底有成,這次台積電把先進製程放在南科,最重要的是荷蘭ASML也把EUV全球技術培訓中心放在南科,過去台積電必須派人到荷蘭去修習技術,如今在南科就可以,ASML在台南招人已經是全台灣最搶手的工作機會,如今Google也把第二座資料中心放在台南科工區,眾星雲集,增長了台南科技能量。
以目前的態勢來看,不需多久,南科產值可望超過竹科,南科會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最重要聚落,台南市黃偉哲市長可以趁機會打造一個更具發展潛力的偉大城市。對中央來說,此時也是推動大南方計劃的好時機,從台南,到高雄、屏東,台商回流,過去產業發展重北輕南,這次是平衡南北差距最好的時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太子 雲集 高雄 在 安導愛講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抵達 高雄市恩德宮
感謝 宮主黃正雄、太子樂團主唱 黃駿豪、《超級紅人榜》 全球巨星 陳孟賢 熱情接待,這一站星光雲集啊🎤🎤🎤
下一站 林園鳳芸宮
5/8-5/18 環島路線:https://reurl.cc/1xXZq9
※路線時間僅供參考,依據實際路況為準。
#跟著二太子來七淘
#機車環島 #歡迎捕獲
#騎車中無法回留言請播電話
#安導愛講古
太子 雲集 高雄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揭開台灣翻譯史上荒謬時代的面紗
台灣受到二次大戰後政治因素與戒嚴時期的影響,「投匪」或「陷匪」的譯者之作不能在光天化日下出現,加上語言與文化政策造成的青黃不接,有能力從事中文翻譯的人才不多,出版社或基於文化使命、文學喜好,或在商言商、有利可圖,於是將舊譯易容改裝、借殼上市。此舉雖不免風險,但畢竟相對較小,並可省卻找人重譯成本高昂、曠日廢時且品質沒有把握的情況,以致仿冒者眾,流風所及,出版界習以為常,除了少數明眼人之外,絕大多數讀者都遭矇騙而不自知。
這種翻譯界的怪現象固然為當時台灣的文化荒漠注入一些活水,後遺症則是使得台灣翻譯史成了一筆糊塗帳,埋名隱姓、化名出版、冒名頂替、「謀殺譯者」的情況比比皆是,時間一久就沉寃莫白了。本書追根究柢,針對一例例個案加以處理,根據一塊塊碎片逐漸拼湊出大時代下的台灣翻譯史拼圖。
全書收錄翻譯事務所歷年來精彩案例,洋洋灑灑五十則,除紀錄了翻譯偵探破案的軌跡,也帶領我們見證那個譯者「被隱身」的時代,以及台灣的譯事與軼事。
〈獨裁秘辛之卷〉呈現戒嚴時代翻譯與政治、權力、禁忌的關係:揭露反共年代短命的編譯機構「台灣省編譯館」;遭逢白色恐怖的春明書店與啟明書局;官方禁書政策下,民間出版社的作為/作「偽」;美新處為了保護「投匪」或「陷匪」譯者而成為偽造譯者的始作俑者;台灣如何為了反共而偽譯或炮製不同的譯本;如何透過翻譯來看統治者蔣介石或中國大陸;以及戒嚴時期的禁書於解嚴後出現了一書兩譯的中文譯本與台語譯本。
〈偷天換日之卷〉從已發現的一千四百多種抄襲的譯本中,精選案例說明如何移花接木,張冠李戴:像是大名鼎鼎的林語堂、以翻譯俄國文學享有盛譽的耿濟之、譯作《茶花女》風行台灣的生物學家夏康農、譯作《魯濱遜飄流記》成為台灣主流譯本的吳鶴聲。以及同書異譯、一書多譯、抽樑換柱、魚目混珠的現象,如三本《紅與黑》、十本《茵夢湖》……。
〈高手雲集之卷〉由個案凸顯大時代的滄桑與個別譯者的命運,讀來令人不勝噓唏:因國共對抗、兩岸分隔而不得相見的父子(英千里與英若誠)與怨偶(沈櫻與梁宗岱);以創辦《文學雜誌》、培養出白先勇等作家聞名的文學教育者與反共譯者夏濟安;自由主義先驅、夾譯夾論的殷海光;父未竟譯作由子續完的郁達夫與郁飛;多產譯者卻因血案入獄的馮作民;以及眾多白色恐怖下的受害譯者……。
〈追憶再啟之卷〉從個人經驗出發,記錄與形塑我們這一世代的翻譯記憶:從原本無語到中譯有話的美國漫畫《小亨利》;歷三十多年不衰的日本漫畫《千面女郎》;同一年出現七個中譯本的《天地一沙鷗》;美國名將麥克阿瑟的〈為子祈禱文〉;三毛譯自西班牙文的漫畫集《娃娃看天下》;甚至自德文翻譯的〈搖籃曲〉,自英文翻譯的驪歌,自英文、日文翻譯的流行歌曲……。
最末〈娛韻繞樑之卷〉則是分享辦案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有趣現象,以博讀者一粲:如台日對照、做為學習台語之用、台灣最早的《伊索寓言》,台灣最早的莎士比亞故事〈丹麥太子〉,最早的安徒生童話中譯其實是台灣出版的〈某候好衣〉,把名盜亞森羅蘋的犯案現場移到高雄的《黃金假面》,《拾穗》出版的香艷大膽蕾絲邊譯作《女營韻事》,以及荷蘭漢學家高羅佩由譯者成為作者而撰寫的充滿東方(主義)遐思的神探狄仁傑……。
#翻譯偵探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