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閱讀繪本,當然沒有唯一最佳的方法,但我時常鼓勵讀者偶爾跳脫急於讀文字的習慣,先讀書中的圖畫,一頁一頁慢慢讀,觀察主角的表情與身影,感受構圖和色彩傳達的微妙訊息。只要你願意,想要反覆翻閱多少次都可以。接下來再讀文字。這時你更能碰觸到書中角色的心緒轉折、沉浸在故事的氛圍裡。如此一來,再回頭開始「聽」作者怎麼說故事,你的感受會深刻許多。
《星空下的等待》的作繪者珊卓拉‧迪克曼尤其擅長營造神秘靜謐的氛圍,你只要透過圖畫走進故事的情境中,便能與主角走過暗夜、同感撫慰,再迎向光明。一翻開書,狐狸和狼相視而笑、並肩在湖邊愜意奔跑,在畫面中流動的,有迎面拂來的清風和他們對彼此的愛。遊戲了一天之後,他們靜靜依偎在一起仰望星空,親密的互動像是摯友,也如同伴侶。再翻頁,我們看見狐狸望向空蕩蕩的狼窩,接著她雙耳低垂,四處奔走、找尋,隻身在夜晚的湖邊仰望星空……
讀至此,故事只進行到三分之一處。即使不看文字,你也能感受到狐狸心境的轉折,對於故事的情節應也能猜到幾分,甚至回想起自己生命中,也有一位這樣的朋友——你以為對方理所當然會與你相伴到最後,但某一天,他卻走向那條單向的長隧道,化作千風中的一縷、化作繁星中的一顆明亮的眼睛。
其實,狼早在離開的前一晚,便告訴共同仰望夜空的狐狸說:「明天我會變成一道星光」,當時狐狸不懂,只顧著享受這美好一日的餘韻。翌日一早,還滿心期待去找狼,「想看狼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的模樣」;我很喜歡這段文字,藉此刻畫出狐狸的單純。她只聽見字面上的意思,卻不懂狼的暗示,但憑著純真的誤解,她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行動,狂暴但詩意的表現出傷逝之痛,並為這個故事埋下重生的可能。
傷逝的繪本,為數最多的是家族中的年長者,或是失依怙、喪子之痛,關於親摯的友人或伴侶甚少,《星空下的等待》是少見且深刻、深情之作,從兒童到成人,都是適讀的對象。
「有些事物長久存在、有些事物永遠存在。」這是作者在故事開始前的一段引言,來自離世不久的歌手暨畫家丹尼爾‧強斯頓(Daniel Johnston)的歌詞。歌詞的第一段也讓我們看見回憶故人的身影——「你的照片還在我的牆上,色彩如此明亮,一如往昔……」傷逝總是難免哀悼的過程,但這個溫柔的故事,如同這首溫柔的歌曲,都以簡單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令我們相信,即使相片的色彩真的隨時間斑駁褪去,有些事物必然是長久存在、永遠存在的。
#上誼出版
#海狗房東翻譯
失怙意思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張大春的每日一字
📣#每晚八點準時開張
作家 #張大春 自小寫書法,在《見字如來》附錄〈我讀與我寫〉中,憶起父親教他認字的往事。這次的留字活動,張大春老師特別挑出其中一位,她也擁有與父親一同識字的珍貴回憶。讓我們一面看讀者蕭菲珠「定」字的故事,一面聽張大春老師說文解字。
🏷️ 讀者 蕭菲珠「定」字的故事
還記得幼稚園時,父親在書桌前握住我的手,教我在九宮格上寫字,重筆濃墨在紙上凝結的是「定」字,是爺爺給父親取的名字。父親生前總是教誨諄諄,做一個女孩,要洞察定見,不為歧聲喧囂所困惑;要穩定踏實,不為虛幻浮華所誘惑。現在想想,父親何止教我識字,原來在明倫察理。而今失怙兩年了,面對茫茫的未來,世路雖然多歧,世道雖然艱難,但父親的庭訓,凝鍊成父親的名字,一筆一畫,端正如楷地鐫刻於心中,讓我有勇氣往未知的人生,不偏不倚地向前走去。
✏️作家 張大春 說解「定」字
「定」,原本有幾個不同的意思。指不動、不變,以至於安穩、安靜、平定、綏靖;再至於確鑿、篤定等意。正由於同時包涵了好幾個意思,就使得我們容易誤會某些詞句的意思,值得在這裡說說。
我們常說「人定勝天」,這裡的「定」,是指平靜安穩呢?還是指確鑿必然呢?
大致說來,「人定勝天」有幾個出處。其一,是宋代劉過的《龍洲集 ‧ 襄央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定、勝二字之間有一個兮,則「人定」就是一個完整的詞彙,也就是說:定字就不是勝字的修飾語了。於是,整句話就不是在表述「人一定能夠戰勝大自然」的意思(編註:而是「人定」才能勝天之意)。
另一方面,蘇軾《三槐堂銘.序》說:「吾聞之申包胥曰:『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在這裡,「人定勝天」就是指人為的力量,能夠克服自然阻礙,改造環境。
而《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裡也有這麼一段文字:「又有犯著惡相的,卻因心地端正,肯積陰功,反禍為福。此是人定勝天,非相法之不靈也。」看起來似乎是偏近蘇軾的說法。
失怙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孤獨國 ◎#周夢蝶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裏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裏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裏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裏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裏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這裏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裏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
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
◎作者簡介
周夢蝶(1920年-2014年)本名周起述,河南淅川人,1920年(民國10年)2月10日生。童年失怙,沉默、內向。熟讀古典詩詞及四書五經,因戰亂,中途輟學。1952年開始在《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副刊》上發表詩集,1955年自軍中退伍,加入「藍星詩社」,1959年起在臺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專賣詩集和文哲圖書。1962年開始禮佛習禪,終日默坐繁華街頭,成為台北「風景」,文壇「傳奇」。曾居住在淡水外竿及紅毛城附近小樓。
曾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桂冠文學類」獎章。著有詩集《孤獨國》、《還魂草》、《周夢蝶世紀詩選》、《約會》、《十三朵白菊花》,其中〈淡水河側的日落〉收錄於《約會》中。2014年5月1日下午2時48分病逝於新店慈濟醫院,享壽94歲。
--
美術設計:靖涵
攝影來源:Unsplash| Caleb George
--
◎小編畢而賞析
首段,詩人僅以短短兩行,就呈現出了他夢中的原初(赤裸)和孤獨(負雪的山峰)之感,而「又」不免讓人感覺熟悉。當然,在這裡我們不能真只是把它當成夢境。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對詩中主要場域的各種描述,首先,氣候「黏」在冬春之接口,可以想像那可能代表不堅固,或是混沌,曖昧。而天鵝絨般的雪,將這裡包圍,我們可以感覺到這裡不是冷澈,而是寧適,舒服的。
詩人說這個地方沒有嬲(音鳥,擾也)騷市聲,只剩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除了讓人感到極致的靜以外,更會讓人感覺其中隱含了對於純粹之觀照的意涵。試想,有天你忽然發覺自己在人群裡迷失已久,身邊盡是喧囂,恍惚不知自己在哪裡,然後你慢慢地靜下來,回歸自身,才又聽間時間相互咀嚼的聲響;過去,此刻,未來,全部都是細細碎碎的響音,在你內在的深處。回到詩中,我們繼續看詩人如何建構他的孤獨國。他說這裡沒有眼鏡蛇之類令人聯想到不祥的象徵,而是曼陀羅花等美麗的淡雅的植物。曼陀羅花在佛經中有適意,或悅意的意思,是佛教的聖潔之物,它包含洞察幽明,超然覺悟等精神。詩人如此布置他的孤獨國,可以看出他對於理想的追求。接著,詩人又刪去一連串文字、經緯等等,讓很多事情變得有條理,似有助認知,實則脫離事物之本質的東西;他肯定的,是「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晝夜倒錯所形成的錯愕中流露的曖昧,以及虛空忘言之境。
在詩的最末兩句,詩人建構出整個孤獨國的時間,是一種極為純粹的「現在」,這不僅僅是一般我們說的把握當下,而是對於「現在」的唯一肯定,人被投擲到無限的時間裡,只有相對的存在,他只占有限的一部份,即是「現在」;過去只是現在的反照,黏在現在,而未來是不可期待的,我們永遠只是處在綿延著的「現在」。試想,除了現在,我們真正還能跳躍到其他時間嗎?我們不是被「現在」主宰著嗎?可是我們又似乎可以把握它,去決定自己該怎麼在現在表達自身。所以我們真的既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在整首詩中,你可以看到許多事物被消去它慣常被賦與的性質,以及一種彷彿朦朧的,彷彿靈明,真正覺知的狀態(或許覺知本身就是一種超然的朦朧之感?)。小編以為,所謂孤獨國,或許類似參禪、頓悟所得的,不須言說,不須丈量,不須規矩,不須為語詞所束縛的真空狀態;但或許應該說,那是終極的詩境,融入純粹之美的狀態。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9/20170930.html
失怙意思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 ✍️ #張大春的每日一字 #每晚八點 ... 的推薦與評價
作家張大春說解「定」字「定」,原本有幾個不同的意思。 ... 而今失怙兩年了,面對茫茫的未來,世路雖然多歧,世道雖然艱難,但父親的庭訓,凝鍊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