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思考模式】作者:楊濬光醫師
疫情當前,轉貼我的一篇文章,增加科學的觀念,看完更懂疫情
如果觀念正確,便可以貼近醫生的思維。先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為什麼普拿疼可以治療頭痛?
(0)沒興趣知道;(1)沒想過這麼多;(2)因為廣告這麼說;(3)科學家的研究證明的結果。
二、以前說女性荷爾蒙會讓人青春永駐,保護心臟,為什麼現在吃會增加心臟病的機會?
(0)沒興趣知道;(1)藥物成分不同;(2)環境的改變造成;(3)研究方法不同。
三、聽說胎盤鈣化對胎兒很危險嗎?
(0)沒興趣知道;(1)聽起來就很危險;(2)我的朋友告訴我很危險;(3)危不危險應該要聽醫生怎麼說。
請完成這個自我評量表,如果三題總分低於4分,那就別往下看了,這對你來說太艱深了。如果高於8分,那你也不用看了,因為應該早明白這觀念了。如果分數是4-8分的人,就不妨花一點時間往下看吧,應該會讓你有興趣的。
在進入主題前,我先提出三個概念,那就是:1.很多病不吃藥不治療也會好;2.「安慰劑」的效果;3.「因果」與「相關」。
很多病不吃藥不治療也會好,相信大家都不會否認這樣的說法,畢竟在大家的生活經驗中,打噴涕流鼻水的小感冒,多喝開水過兩天自然就好了;扭傷了腳踝,簡直痛不欲生,但幾天後,大部份也就不知不覺痊癒了;被美工刀畫到手指頭,傷口不深,很快也就復原了……不勝枚舉。可是,其實呢,這個事實有時會被忽略的。所以,當民智未開時,香灰神符有時候就變成了所謂的仙丹妙藥,其實,吃香灰會好的病,就是那些不治療也會好的病。
再來提到「安慰劑」。什麼是安慰劑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作用」,各位也許不知道,心理作用其實有時候也可以治療疾病的。拿最簡單的例子:威而剛,當它剛問世奇貨可居時,世面上有多少仿冒品,根本只是塗上藍色外衣、沒有療效的維他命丸,可是很多人吃了,還是驍勇善戰銳不可當,這就是安慰劑的效果。
至於第三個觀念,「因果」與「相關」,就比較難懂一點,這是邏輯上的概念。我舉兩個事實:「肥胖的人容易罹患心臟病」,肥胖就是心臟病的原因,這是「因果」關係。「住在鄉下的人比較容易罹患癌症」,其實有這樣的統計結果,是因為住在鄉下的人口,年齡普遍較大,才導致這樣的結果,那「住鄉下」與「得癌症」就不是「因果」,而只是「相關」。搞清楚兩件事到底是不是「因」與「果」,十分的重要,不然大家看到那樣的結果,豈不是不敢住在鄉下了!
明白這三個概念後,我們就要進入正題,先看第一題,為什麼普拿疼可以治療頭痛呢?
在這裡先略去前面一大段過程,包括藥品如何被化學家合成,如何在動物實驗中確認療效與安全性等等,我們直接跳到「一顆藥丸問世,我們怎麼知道它可以治療頭痛?」
「因為昨天頭很痛,吃完藥以後半個小時後就不痛了,所以普拿疼可以治療頭痛。」這樣就可以確定了嗎?
當然不是,大家已經有了「不吃藥也會好」與「安慰劑」的觀念,一定會馬上質疑:「也許本來頭就只會痛半個小時啊?」「搞不好吃維他命丸頭也會不痛啊?」
「如果有一萬個人頭痛,吃普拿疼後都不痛了,那是不是可以更確定普拿疼可以治療頭痛?」
是的,當不只一兩個人有這樣的經驗,而是成千上百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或許,可以讓我們比較肯定是藥物治療了疾病,而不是疾病本來就會好。你想,哪有那麼巧,這一萬個人都恰巧只頭痛半小時嗎?
「那如果讓一萬個人吃普拿疼,讓一萬個人吃不可能有療效的維他命,結果吃普拿疼的大部分有效,吃維他命大部分都沒有效,是不是更能證明普拿疼有效?」
沒錯,這樣連「安慰劑」這個因素都排除了。其實這些,就是醫學上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實證醫學的精義:排除干擾因素,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剛剛的問題再延續下去,如果我們選一萬個年輕力壯的年輕人吃普拿疼,選一萬個老頭子吃維他命丸,得到同樣的結論,這樣還是可以證明普拿疼有效嗎?在知道答案前,先來看看下面的例子,婦產科近代史上最大的誤會:女性荷爾蒙補充療法。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經的過程。它代表體內女性荷爾蒙降低,會造成熱潮紅、失眠、情緒起伏不定等等障礙,而女性荷爾蒙療法的問世,讓這些障礙得以緩解。更大的驚奇,是發現補充女性荷爾蒙的女性,得到心臟病的機率,比沒有服用的女性還要低,於是,標榜著「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荷爾蒙療法,在大約二十幾年前蔚為風潮,回家問問您的媽媽阿姨姑姑,一定有人補充過一陣子的女性荷爾蒙。
可是,一段時間後,發現情況並非如此,補充荷爾蒙的人,得到心臟病的機會似乎不減反增。於是,我們試著去了解,為何以往的研究的結果,與實際不同。
幾乎所有的研究方式,都是醫師在門診的時候,把那些來拿荷爾蒙的病人蒐集起來當第一組,另外再找一群沒有服用荷爾蒙的人當第二組,這兩組人在五至十年的追蹤過程中得到心臟病的機率。
乍聽之下,這樣的方法相當的科學、也相當的合乎邏輯,可是,這樣的編組方式,其實是充滿誤差的。怎麼說呢?會來門診要求醫生開立荷爾蒙的人,她們閱讀健康雜誌、醫學期刊,發現了這樣的資訊,可見得這些人對自己身體健康比較重視。很合理的推論,她們也應該會知道其他保健之道,比方說上健身房、吃健康養生餐、甚至是規律的健康檢查。其實,並不是荷爾蒙讓第一組的人降低了心臟病的機會,而是第一組人原本就比較健康!也就是說,「荷爾蒙補充」與「降低心臟病」,其實是沒有因果關係的。
所以在幾年前,美國做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同樣的,他們安排幾萬個婦女服用女性荷爾蒙,當然也安排了幾萬個婦女服用了所謂的「安慰劑」,做為比較。可是,他們選取的方式,完全是「隨機」的,儘量讓這兩組人有相似的年紀、相似的健康狀況,再去比較。結果出來,出乎大家的意料,「補充女性荷爾蒙,雖然可以緩解更年期障礙,但卻會增加心臟病、中風、乳癌的機會。」這不但推翻了以往大家的認知,更一度讓補充好幾年的婦女驚恐不已,甚至有些團體要求藥廠賠償,甚至國家賠償。從這個故事可以知道,科學要建立出因果關係,是需要非常嚴謹的,稍一不慎,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實證醫學」的觀念應該相當的清晰了。要回答「胎盤鈣化會不會對胎兒有危險」這個問題應該就會有較為正確的思考模式了吧!沒錯,就是要找一萬個胎盤鈣化和一萬個胎盤沒有鈣化的孕婦,詳細的評估胎盤的功能,寶寶出生後,也要比較兩組的健康狀態是否不同。其實這早有答案了,其實兩組並沒有不同。這其中,當然會有胎盤鈣化的寶寶出生後不健康,但是,胎盤沒有鈣化的寶寶,也有相同比例的寶寶不健康啊!
同樣的邏輯,用在「打無痛分娩會不會比較容易腰痠?」「胎兒解胎便有沒有關係?」「剖腹生產會不會比較安全?」來尋找答案,應該會更接近事實的。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不斷的在孕婦中流傳,希望讀完這一篇冗長的文章,能讓大家建立一套更符合邏輯的思考模式。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邀請到我大學同學永遠的書卷!皮膚科痘疤醫生 - 莊盈彥醫師,痘疤專家女王駕到!我們要一起來挖莊醫師的寶!聊聊生活高效率的人都如何休息?她又是如何提升腦力,增加專注記憶和學習思考力!為什麼永遠都考第一名?!面對挫敗她怎麼做!我在直播中分享給你!🔜🔜 任何腦霧問題,睡眠、疼痛、飲食、情緒,都可以問!...
失 智 量表 分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測測你「愛自己」分數?三大正向與負向能力指標
愛自己的實踐,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再拿著刀砍殺自己,用佛陀的眼光看向自己。愛自己與他人的方式,就是將射向自己與他人的劍,轉為地送給自己與他人的花,如此,你的世界與他人的世界將因此改變。
愛自己的能力指標,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量表,也有人翻譯成自我關懷、自我關愛或是自我悲愍。
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Judgment),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一共有六組分量表,說明你在自我疼惜上的正向與負向能力。
【5非常符合】、【4符合】、【3一般】、【2不符合】、【1非常不符合】
第一組正向能力:自我仁慈(self-kindness)
5 情緒不好時,我會更關愛自己。
12 歷經艱難時,我會關心、善待自己。
19 經歷困苦時,我會善待自己。
23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寬容態度。
26 我試著去理解和容忍自己性格中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第一組負向能力:自我批評(self-Judgment)
1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不滿和批判的態度。
8 處境艱難時,我容易苛求自己。
11 我不能容忍自己性格中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16 當我意識到自身的缺點時,會變得情緒低落。
21 經歷困苦時,我對自己有點冷酷無情。
第二組正向能力: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
3 遇到困難時,我把困難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7 當我感到不走運的時候,我經常勸勉自己其實很多人也正經歷霉運。
10 當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時,我盡量提醒自己大部分人和我一樣,都不完美。
15 我盡量把自己的失敗看成人生經歷中的一個必然部分。
第二組負向能力:孤立感(isolation)
4 思及自己的缺點時,我容易覺得愈發孤立、與世隔絕。
13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覺得很多人可能比我幸福。
18 當我很努力去爭取某樣東西時,我覺得其他人得到同樣的東西一定會比我輕鬆些。
25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容易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承受失敗,感到孤獨。
第三組正向能力:正念(mindfulness)
9 遇到煩心事,我會盡量想辦法讓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14 當一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盡量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它。
17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會盡量全面、客觀地認識這些事情。
22 當情緒低落時,我試著用好奇與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它。
第三組負向能力:過度認同(over-identification)
2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糾結於不順心的事情。
6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後,我會感到自己缺點很多。
20 當某些事使我心煩時,我容易受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
24 當一些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容易誇大它的影響。
從這六組分量表,你可以查看哪一組平均分數最高,就能知道你是否擅於愛自己,還是容易耽溺在自我批評與強烈負向情緒中,而這三組能力就是光譜的兩端,你可以有意識地在面對生命的挫折與困頓時,讓自己保持彈性位移。
有人問我,如果這麼愛自己,那麼是不是不應該設定高標準給自己?否則做不到又會自我批評,但如果一直沈浸在低標準中,又該如何愛自己?
其實「高標準」並不是問題,一直以來的心理困擾,都在於現實與理想產生落差時,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若你依舊能用愛的眼光看向60分的自己,並且為自己構築邁向100分的階梯,你一樣可以不斷超越與茁壯。若你用怒意的雙眼看像自己,鞭打燃燒自己,你拼了命走到80分時就會意識到自己根本走不下去。
因此問題不在標準,而在你的眼光罷了。看顧自己的眼光,注意自己的視角,你將是那位成就自己的人!
失 智 量表 分數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選擇與放棄,是幾歲要學的功課?
最近接了幾場演講,剛好都跟「選擇與放棄」相關,但講題和聽眾完全不一樣,講題分別是關於紓壓、教養和生涯;而族群分別是五十世代主任級教授、四十世代的為人父母以及三十以下的年輕人。
五十世代的中堅份子,在工作與家庭腳色多重壓力下,無法再全力衝刺只憑意志力,默默背叛的體力和對家人掩蓋不住的情緒,都在在提醒著,是該選擇與放棄了,生活該重新排序並且重新整理了。
三、四十世代的為人父母,面對網路養大的孩子束手無策,勤勞的聽每一場演講、追每一篇教養文,卻沒成功說服自己選擇與放棄,叫孩子不要太快放棄是對的,但有時候訂了過高的目標而沒有彈性,人生只有增加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而沒學會選擇與放棄,就太危險了;就像沒又彈性的脆骨頭,萬一跌跤就慘啦!面對人生永遠有多重選擇,也是該要教給孩子的。
三十以下的年輕人,面對茫茫職涯大海,那麼多選擇,卻又彷彿沒有選擇;我想要選擇的很多,卻不知人家要不要我?或我已經很努力應徵,卻找不到適合我的工作。一個不愉快的工作環境,到底該不該放棄?等久了真的就是我的嗎?都說要勇敢追夢,爸媽又說自己好高騖遠,到底該聽誰的?這又是一個選擇與放棄的議題,怎麼這麼晚才開始練習呢?經過幾年的摸索,再回頭時已經失去了勇氣。
選擇與放棄之間非零和遊戲,大同國小的馬校長在講座後的座談時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開了讓孩子「可以放棄」的後門,不會讓孩子不努力嗎?我們不該施加點壓力,激勵孩子挑戰新事物嗎?這是一個直指教育核心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在挑戰與放棄之間的智慧,是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我們若是身為家長老師,如何辨別或與孩子討論合適他的目標,那目標是符合他程度但需要努力一些挑戰,就有可能達到的目標,那麼就該鼓勵他不畏失敗與挫折繼續挑戰,但若是一下就提出太遠或是太高的目標,很可能在孩子達標之前,就已經被挫敗感淹沒到無力前進。
我們的社會太鼓勵學習典範,卻缺少認識自己的智慧,於是理想和現實之間有多少落差,人們往往根本不知道,於是久拚不得的挫折與自信折損難以測量。訂定現階段自己合適的目標,並且探索最佳達成途徑,接受必須付出的代價,才是終其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
Ps1.各地都有勞動部的「青年職涯發展中心」提供許多三十歲以下就職諮詢服務,有需要的青年朋友可以就近詢問,是很難得的資源。
Ps2.感謝大家在滿意度回饋上給予五點量表中「非常滿意」的回饋,離開學生身分後很久沒有得到這麼高的分數,每一場用心設計客製化的課程能夠真的對聽眾有幫助,也是說不出的開心。
#12/18企業內訓:主管人員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6h)/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台北
#11/13企業內訓:行政人員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6h)/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台北
#12/19孩子,別被挫折打敗!/大同國小親職教育講座/台中
#12/20跨出舒適圈,做你真正喜歡的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高雄
失 智 量表 分數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邀請到我大學同學永遠的書卷!皮膚科痘疤醫生 - 莊盈彥醫師,痘疤專家女王駕到!我們要一起來挖莊醫師的寶!聊聊生活高效率的人都如何休息?她又是如何提升腦力,增加專注記憶和學習思考力!為什麼永遠都考第一名?!面對挫敗她怎麼做!我在直播中分享給你!🔜🔜 任何腦霧問題,睡眠、疼痛、飲食、情緒,都可以問!來跟我們聊天吧!
-----------------------
🎬🎬今天的快問快答:
🔸 醫生也有腦霧的時刻嗎?!
🔸 為什麼都能考第一名?
🔸 高效學習和工作的秘訣!
🔸 如何休息最有效?!
🔸 如何提升腦力?
🔸 如何面對壓力和挫敗?
.
向大家報告三件重要的事,跟我一起展開腦霧擊退大作戰,挽救健忘失神的腦當機:
🔸#1腦霧量表正式上線 評測你的大腦迷霧指數,檢測專注、記憶、思考理解力的表現!留言告訴我你的分數吧!
.
🔸#2腦霧自救書火熱預購 我私心提升腦原力的方法,關於睡眠、疼痛、情緒、飲食的調理重點,都收錄在書中!
.
🔸#3腦霧說書直播展開 我會將腦霧自救書的重點在直播分享,每個星期四晚上九點半,連續五週,FB IG Youtube同步放送,有任何關於書內容的問題也可以在直播的時候隨時提出,一起討論!
.
腦朋友們準備好跟我一起展開腦霧擊退大作戰了嗎!一起做我的小尖兵!我們讓更多人認識腦霧!了解預防健忘失神和預防失智的有效方法!
失 智 量表 分數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孕真的傻三年嗎 #憂鬱症會好嗎🤯🤯 一孕真的會笨三年嗎?!大腦出了什麼事?該怎麼擺脫健忘失神的媽媽腦!新手媽媽還有什麼高危險疾病!我在直播中分享給你!🔜🔜 Judy新手小媽咪 聯合直播! 一起來PK快問快答!任何腦霧問題,睡眠、疼痛、飲食、情緒,都可以問!來跟我們聊天吧!
--------------------------------
🎬🎬今天的快問快答:
🔸 懷孕大腦真的受損嗎?!
🔸 為什麼有健忘失神的媽媽腦?
🔸 新手媽媽該如何擺脫腦霧!
🔸 全職媽媽就比較輕鬆?!
🔸 樂觀開朗就不會得到憂鬱症?
🔸 抗壓力太差才會導致憂鬱症?
🔸 憂鬱症患者平常都很愛哭
🔸 憂鬱症是無法被治癒的?
.
向大家報告三件重要的事,跟我一起展開腦霧擊退大作戰,挽救健忘失神的腦當機:
🔸#1腦霧量表正式上線 評測你的大腦迷霧指數,檢測專注、記憶、思考理解力的表現!留言告訴我你的分數吧!
.
🔸#2腦霧自救書火熱預購 我私心提升腦原力的方法,關於睡眠、疼痛、情緒、飲食的調理重點,都收錄在書中!
.
🔸#3腦霧說書直播展開 我會將腦霧自救書的重點在直播分享,每個星期四晚上九點半,連續五週,FB IG Youtube同步放送,有任何關於書內容的問題也可以在直播的時候隨時提出,一起討論!
.
腦朋友們準備好跟我一起展開腦霧擊退大作戰了嗎!一起做我的小尖兵!我們讓更多人認識腦霧!了解預防健忘失神和預防失智的有效方法!
失 智 量表 分數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孕傻三年嗎 #媽媽腦救援 🤯🤯一孕真的會笨三年嗎?!大腦出了什麼事?該怎麼擺脫健忘失神的媽媽腦!#新手媽媽 還有什麼高危險疾病!我在影片中分享給你!🔜🔜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腦霧小測驗在下方連結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 懷孕大腦真的受損嗎?!
🔸 為什麼有健忘失神的媽媽腦?
🔸 新手媽媽該如何擺脫腦霧!
🔸 全職媽媽就比較輕鬆?!
--------------------------------
#腦霧量表小測驗 量表連結:http://bit.ly/2xhju9Q
🔸總分數在0至30分,分數越高表示腦霧越嚴重
.
#媽媽腦 #懷孕 #你腦霧了嗎 #神經很有事 #健忘失神 #腦當機 #鄭淳予醫師 #健忘 #失神 #腦霧 #brainfog
--------------------------------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