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自己會持續練到生的,誰知道這波疫情讓健身房暫停營業,加上孕期的不適和醫生診斷前置胎盤,休息了一段時間訓練也通通歸零,覺得很可惜。
也許有人會安慰說,生完再練就好了,我心想多了個嫩嬰,繁鎖的家事,在沒有家人後盾之下,連拉屎都不能安心,最好是有時間能訓練。#過來人才懂 🚬
一個新生命的降臨,各方面都得調整,身體的變化、以孩子為優先的時間安排、家庭經濟的規劃、角色的分工、自身工作與取捨等等,每一項都顯示著自己身份從此不同了,身為母親是個不可逆、再也無法卸下的改變。
產後整個人生變成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的黑暗期即將來臨,是的,我又掉進與奶粉、尿布、巧虎為伍的地獄裏了
#好悲桑#這是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孕婦訓練#孕婦#深蹲#硬舉#舉重訓練#產後恢復
同時也有1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眼神,是眼神!尚氣裡最亮眼的角色 - 文武,是不是讓你再次愛上梁朝偉呢? 🔥30年裡他演活了無數角色,快來看看我們心目中的10經典! 🔥他演過哪些癡情英雄?哪些是渴望被愛的小人物?又有哪些亦正亦邪的角色?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梁朝偉是國際間公認的演技派巨星,他今年加入漫威的作品《尚氣與十環傳奇》,...
「好悲桑」的推薦目錄:
- 關於好悲桑 在 妮可 Nic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好悲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好悲桑 在 吾著/ wuzo__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好悲桑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好悲桑 在 我是拳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好悲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好悲桑 在 [法語] 菩薩的十八般武藝圖滇悲桑格西- 精華區Buddhism 的評價
- 關於好悲桑 在 圖滇悲桑格西開示集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好悲桑 在 圖滇悲桑格西開示集要 - YouTube 的評價
好悲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天睡不到四小時,昨天後來累到發瘋
我只要累到一個過頭,就會”起笑”
什麼都覺得好好笑那種起笑,笑到我好累🤣
來補發昨天的 #大馬第三露
-
早上八點多我就醒了,躺在帳篷內享受風景
最喜歡起床還不熱,看著外面的藍天綠樹
這應該是露營最美風景之一🏕️
這次帳篷超級大!內帳擺兩張L雙人床沒問題
客廳也很深,又寬廣~整個超舒服😌
-
靜待兩隻起床胖na 負責早餐
但他沒用過瓦斯爐弄scrambled eggs(在家都是早餐機)
結果第一次蛋超乾~直接被客人爸爸拒收
👦🏻胖na:那你要再吃一份嗎?
👨🏻爸爸:我一顆蛋都沒吃到,不是「再」吃一份吧?
於是胖na 又弄了一次,整個慘不忍睹,我快笑死
我怕傷到他的自尊心,勉強吃了一點⋯超像babyfood🥲
而且後來我才知道,爸爸點的根本是培根蛋吐司
???🤣🤣🤣
-
搞到中午整個熱起來,乾脆出去吃!
中午出去吃真的很方便欸,可以少準備一餐食材
又能避開最熱的時候~
之前在台灣夏天露營我們也會這樣,舒服很多
真的沒必要硬要在熱的要死的正中午煮午餐😆
-
大概四點多開始又午後大雷雨,我們今天準備好
帳篷頂布也拉起來,一點都不狼狽,還很涼
慢慢準備晚餐,煮了義大利麵,全家都吃超多!
兩個小孩各吃三碗,我跟胖子吃兩碗,我們有做什麼體力活嗎?
重點⋯昨天失敗的荷蘭鍋,今天直接變邊緣鍋
淪落到煮水煮麵條,煮完⋯就被掛旁邊去了
哈哈哈,好悲桑的荷蘭鍋😂
-
晚上被兩隻抓著陪玩牌,玩了好幾局才發現牌少一張
然後又繼續用51張牌玩了很久,一度越玩牌還越少🤨
我整個笑瘋,是跟洗衣機會吃襪子一樣的離奇故事嗎?
#露營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又有趣
#他們睡前又說我好喜歡露營噢
#好吧這就是我們幹嘛一直沒事找事做的原因了❤️
💁🏻♀️很多人私訊的問題一起回
#帳篷⛺️是coleman的CC2,超推薦!內帳很大,客廳也有夠大,大概是我們用過最大的帳篷,超爽der,兩邊很通風,還有天窗😎
#營區🏕是Resort Taman Rimba Komanwel Rawang,他有兩區,lake campsite跟padang campsite,我們是在草地區,草皮非常棒,下雨也不積水,而且排水快!沒什麼石頭不怕小孩摔,他其實還有後面,可以玩溪水、也有resort可以住,今天再去看看😄
===================================
📌小蜜IG追起來:https://goo.gl/VEHZan
(限動有的連不到粉絲團,趕快去追蹤IG先)
📌台灣好物社團:https://goo.gl/oo7aNJ (住台灣加這)
📌大馬好物社團:https://pse.is/TTZ6K (住大馬加這)
好悲桑 在 吾著/ wuzo__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氣質分趾便攜 - 黑/白
昨天忙完準備要整理直播的片段才發現
根本沒存到欸🥲🥲🥲好悲桑
如果時間許可
或是大家還想看闆娘示範其他款式的話
週四再開短短的結單前複習🤍
3/12 週五 23:59 收單/付款截止
wuzotw.com
好悲桑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眼神,是眼神!尚氣裡最亮眼的角色 - 文武,是不是讓你再次愛上梁朝偉呢?
🔥30年裡他演活了無數角色,快來看看我們心目中的10經典!
🔥他演過哪些癡情英雄?哪些是渴望被愛的小人物?又有哪些亦正亦邪的角色?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梁朝偉是國際間公認的演技派巨星,他今年加入漫威的作品《尚氣與十環傳奇》,以將近60歲之姿,飾演反派文武,從意氣風發的青壯年,飾演到孤獨偏執的老父親,更是充滿了層次和故事。也因此,許多觀眾紛紛在我們的影評下方留言:不只讚嘆梁朝偉的帥氣和演技,甚至連他講英文台詞的滄桑嗓音都充滿了故事!
在梁朝偉的詮釋之下,觀眾對於文武這個角色,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在第四階段多時空的發展期間,文武的個人故事,其實是很有潛力的。不僅可以去交代他在得到十環之前的悲慘人生,還可以描繪他在之後的一千年間到處征戰的故事。不僅可以讓全球觀眾看到梁朝偉的各種樣貌,還可以看到另一種魅力反派,是不是很令人期待呢?
不過,與其等待這個不一定會有的影集,現在倒是可以回顧一下,在過去30多年間,我們最喜歡的梁朝偉10大角色。我們將會用癡情英雄、渴望被愛的小人物,以及他獨有的『邪氣/諧氣演出』,來為這些角色分類:像是葉問、周瑜、易先生、陳永仁,甚至是香腸嘴歐陽峰等等⋯還有更多隱藏版的多變角色,都會在今天的節目中,為你一一細數喔!
再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好作品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梁朝偉
#TonyLeung
#尚氣

好悲桑 在 我是拳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我是拳叔,仙水這個篇章還蠻值得思考的。當真相解開之後,大家也才發現仙水並非純粹的壞人。一切看起來都有理可循,但也同樣看起來有點悲哀。
#幽遊白書
👉Youtube官方頻道:http://mrw.so/4LOUJu
👉FB: https://www.facebook.com/quanshushiwo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362076
今後還會有更多精彩的動漫視頻回顧
求個訂閱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ur of fair use. N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nded. All rights to clips and music belong to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This channel is only used to recommending anime, comics and games. All the videos are not intending to against copyright law, only to assisting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 If it cause any lost of yours, please contact me immediately.
Email:[email protected]

好悲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歐美影壇占有一席之地的美籍阿富汗女導演桑妮雅柯爾,2018年到2019年間在阿富汗取景、拍攝的電影《我就是你》,反映了當前阿富汗人浴血逃亡的悲慘遭遇。柯爾預言,在塔利班掌權之後,電影工作者再也不會有同樣的機會。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26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好悲桑 在 圖滇悲桑格西開示集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圖滇悲桑格西開示集要。 2144 個讚· 2 人正在談論這個。這裡並不是格西本人主持的粉絲頁,是由格西的學生整理格西歷年的開示、陸續發文而成。 ... <看更多>
好悲桑 在 [法語] 菩薩的十八般武藝圖滇悲桑格西- 精華區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菩薩的十八般武藝(佛法問答)
圖滇悲桑格西
問:為了照顧二個小孩,沒時間讀書,心裡很苦。照顧他們花時間,而且我心裡常想「他
們不會像對親媽那樣對我,我卻花時間在他們身上,真不值得」,經常忍不住起煩惱。
答:關於「有沒有時間」一事,如果只是兩、三天沒時間讀書那還好,但假如長期如此,
非常可惜。所以,該如何解決,這是你必須要好好想的事情。比如,也許試看看在工作時
,能不能有另外一個類似辦公室的空間可以用。
至於他們愛不愛你,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你必須去練習你的心,愛他們,不管他們
愛不愛你。事實上,如果他們不愛你,這才是你練心的好機會。假如他們很愛你,而你也
相對地付出愛,這不是練心,它只是一般人都會有的反應。當他們不愛你,而你仍能愛他
們、照顧他們,如此才成為一種實修。
你覺得他們不愛你,但其實,你也做不到像他們的媽媽那樣地愛他們,而且,你也完
全不可能把他們當成不能沒有的、自己的孩子,除非你花很大的功夫去練習你的心,你們
彼此都是如此。然而,在不檢擇的情況下,在內心底層,他們兩個不會問自己有沒有對你
如同對自己的親生母親般,但他們會希望你能像他們的媽媽那樣地愛護他們;同樣地,雖
然不敢說一定如此,但你心裡大概也是類似的狀態,雖然明明沒辦法像親媽那樣地愛他們
,但你卻暗暗希望他們對待你像對待親生媽媽那樣。
很多家庭也都會有這種情況,被娶進門的媳婦心裡會想「雖然我不是你家親生的孩子
,但我嫁給你們的兒子,所以我就像你們的孩子一樣,你們應該要這樣對待我。」但這個
媳婦並沒有檢查自己有沒有像對待親生父母般地對待自己的公婆。同樣地,公婆的心裡會
想「你是我兒子的太太,所以,你應該像我孩子那樣地侍奉我。」不過,他們的心裡並沒
有反問自己有沒有像媳婦的父母一樣地對待她。在未檢擇的情況下,我們的心大概都是這
個樣子。當然,如果有刻意去思惟過,那又是不一樣的情況了。
對你而言,你的工作最重要;但對他們而言,看電視玩電動最重要。而你若認為「我
這工作是為了很多人,你們兩個看電視沒有意義。」但對他們而言,你的工作與他們無關
,你也不能用「為了很多人」為理由來跟他們邀功,或做為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他們退讓
。他們是他們,你是你。
該怎麼辦?去站在兩方的中間,找方法解決。也許讓他們去另外的地方繼續看他們的
電視,或者你另外找地方做你想做的事情。這事情應該不會沒有辦法解決,如果去設法,
應該想得出辦法來。
若什麼事情都只考慮自己這一方,那就不用想很多,也不用顧慮是否對別人有益,只
要單方面考慮自己的意願與好處就行。但菩薩的作法不是這樣。一個真正實修菩薩行者,
在許多方面很自然會變得很厲害。他會知道很多事情的作法,在很多方面他都會是專家。
是什麼造就他成為這樣的人?因為必須把別人和自己都考慮進來,於是他被訓練成一個很
能思考、很靈活的人。菩薩會考慮自己想要成辦的目標,但他同時也會盡力去顧全別人的
需要,如此一來,他等於是讓自己身陷於諸多不易解決的麻煩中。
雖然很麻煩,但因為他要學行菩薩行,所以不可馬上放棄,不可以立刻心生怯懦、覺
得自己做不到而喊停。菩薩會站在兩方的中間,好好地思考「該怎麼辦」。他會想:「對
方的現況是如此,而我也不應放棄我的目標。現在,我可以怎麼做?」在這種情況下,他
必須不斷發展新思惟,不斷試驗新方法,在這樣的訓練下,很多事情漸漸難不倒他,而且
也累積了許多經驗,日子一久,他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專家」。
對自己要成辦的目標擁有不怯退的心力,但同時也希望對方的心願與需要能被滿足。
想要兼顧兩方,就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想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對於世間事務變得很
專精。這當然不容易,所以,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強大的心力作為後盾。這強大的心力
,就是我們要去練的。練,才會有。
「八無暇」只是概說而已,若要仔細列舉出所有的無暇,根本說不完。所以,來生我
們若再度來這世間,即便離開了這八種無暇,仍會陷於很多其他的無暇。但若投生淨土,
則是完全遠離一切無暇,處在非常有暇學法的狀態。娑婆世界豈止八無暇,還有九、十、
十一…等為數眾多的無暇。
我聽到兩個孩子在對你說的話了。他們在催促你:「去妙喜淨土啊!在娑婆世間就是
這樣的。去吧,去妙喜淨土!」
問:要怎麼練習,才能擁有強大的心力?
答:我們總說想要成辦「無上佛果位」,你是為了什麼要成辦它?是為了要利益千千萬萬
無數有情,為了將他們無邊無際的痛苦徹底淨除,所以你才設定這個目標。這是件非常有
意義的事情,為了完成此事,在過程裡受一點小麻煩,值得你那麼介意嗎?
說實在的,這其實是你進步的好機會。當你不斷地想「該怎麼做」時,就會去尋找解
決方案;但若認為一切都是對方的錯,那你根本連想都不會去想可以如何解決。試看看,
把想法轉變為「不能怪他,因為他的現況是如此,但也不能怪我,因為我的現況是如此。
在這樣的現實下,我們兩個可以怎麼做?」盡量地去想折衷的解決方案,萬一實在想不出
辦法,那就要權衡輕重。若你試過後,仍然完全無法可想,而自己要成辦的目標的確非常
重大,那麼,也許最後你選擇的方法,在暫時上看起來會傷害到對方,這是一種可能。也
或許,你選擇為了對方而犧牲你要做的事情,若這樣做,你會增長非常多福德資糧,但智
慧資糧則會有所虧損。
重點在於:你心裡清楚知道自己要做該做的事,也決心去完成它,同時,也觀照對方
的現況與需要,而後努力去思考尋找兩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你很自然會變成
一個「很有辦法的人」。我們現在面對很多事情之所以會「沒輒」,一方面是因為沒有這
樣的訓練,再方面是因為我們遇到事情馬上習慣性地把責任推給對方,當我們覺得是對方
的問題時,又怎會積極地想要設法解決呢?但若我們的想法是:「不能怪他,他是這樣。
那,我該怎麼做好呢?」當這個想法在心中產生時,下一步,我們才會正面地想辦法解決
。假如,在這些都做了之後,還是沒辦法的話,那你就要好好修忍辱了。
問:如何才能心甘情願地為了別人而放棄自己呢?
答:我也沒做到。前陣子有位格西邀我去馬來西亞講經,他感動了我,但我仍顧慮著自己
目前的狀況而無法答應。當要開口拒絕那位格西時,我內心也遇到很大的困難。
對我們目前而言,要做到百分之百為了他人而放棄自己,是一件難事。但如果你做得
到百分之百,那麼,你絕對不會吃到虧。問題在於,我們在所謂的「犧牲」裡混雜了「世
間八法」,比如,你雖認為自己為了成辦他人義利而放棄造善的機會,但在此同時,你的
心已在未經覺察的狀況下朝向世間八法走去。你以為你放棄自己的安樂,但其實你沒有放
棄,你是在「交換」。但假如不是這樣,而是真正地犧牲奉獻,百分之百地為了利益別人
,而放下自己的安樂與造善的機會,果真如此,那麼,你完全不吃虧。雖然從眼前看,你
吃虧了,因為你放棄的是自己學經典的機會,但就長遠來看,你根本完全不可能吃虧。但
問題是,我們的犧牲混雜了世間八法,所以你變成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放棄遠大的目標。
如果你做得到百分之百,利他的心真的很純粹,「只要他好就好,我怎麼吃虧都沒關
係」,在這種情況下,你反而絕對不會吃虧。
不過,有一點我們也必須辨明。有時我們會聽到人們這麼說「只要你好,我下地獄都
行!」這話到底是真是假,也許可以這樣試問看看:「那麼,你肯為了我的利益,把你的
手放在火裡十分鐘嗎?」若不能,可見剛才的那種想法是假的。但反之,若真的可以為利
他而把手放在火裡十分鐘的人,當他內心這樣想:「我去地獄也沒關係,只要能幫到他就
行了。」那麼,他完完全全一點都不可能會吃虧,因為他利益別人的心力既真誠又強大。
若未仔細檢查自心,口裡雖說著「我願為你下地獄」,但實際上連幾秒穜的皮肉之苦
亦不能忍受,則我們以為的利他心,其實只是謊言而已。但若你的捨己為人的心是真正而
純粹的,那麼,不但不可能吃虧,反而成為非常有力量的實修。
以下的思惟,我想,可以幫助我們練習生起強大的心力。在無始的生生世世間,某一
時,有情是我的父母,就是像今生我的父母這樣的人。他在無暇處投生了千千萬萬次,好
不容易有一世投生為人,終於得到可以學法修行的機會,可是他生了我,為了照顧我長大
而沒空學法修行。多生多劫來就這麼一次的機會卻沒有掌握,再來,他又投生到了無暇處
,繼續留在輪迴中流轉。
輪迴中,某一時,我是有情的父母。我生的孩子明明得到了學法的機會,但我阻止他
,不讓他去學法。因此直到現在,那孩子仍繼續在輪迴中流轉。
輪迴中,某一時,我是有情的朋友。他學法的順緣條件都具足了,但我做他的惡友,
勸他不要學法,因此直到現在,那朋友仍繼續在輪迴中流轉。某一時,我是二個前妻所生
的孩子,讓想學法的後母有忙不完的家事而無暇學法。某一時,我是持邪見的老師,我的
學生們明明很想學習清淨的正法,但我引導他們走向邪路。如此一一計數,輪迴無始,長
遠的生命流轉以來,很多有情之所以到現在還留在輪迴中受苦,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我
難辭其咎。
既然有情繼續受苦與我有關,那麼,我理當扛起幫助有情解脫輪迴苦的責任我不扛誰
扛?用這樣的思惟,亦可幫助訓練我們生起強大的心力。
學生:老師,您的「方便」真不少,我們從不知道可以這樣思惟。
答:哈哈,講給別人聽時是有啦。這樣的思惟,對於我們內在善心的增長,也許會有幫助
。不過這個方法經論裡並沒有教,是眾多有情教的。我看到,有些孩子想要學法,但父母
不允許;有些父母想要學法,但放不下孩子…,像這樣,在生活周遭的種種例子成為我的
老師,教導我這個思惟方法。
如果周圍有傷害你的人,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傷害,你之所以感到生氣或不高興,是
因為眼前他對你做的事。你並不是看在無始生死以來他傷過你多少次而生氣,而是只看今
生他對你的傷害。然而,回頭想想,我們在過去生曾經傷害他多少次?百千萬次。我們看
到對方傷害我們的,就今生這次;但我們沒看到的過去生曾傷害對方的次數卻是百千萬次
。所以,對方傷我這一次,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傷害我,對我說難聽傷人的話語,或者在有意無意間傷到我;但同樣的事情,我也
都對他做過了,而且不只一輩子,是好多輩子我都這樣對待過他。正如他今生傷害我讓我
覺得很難忍受一樣,好多輩子,我也曾這樣讓他很難受過;正如他今生給我的諸多困境,
好多輩子,我也給他製造了好多的困難。
這樣的思惟,待在房裡(沒正面遇到怨敵)時,應該會管用吧。
問:父母很希望我能留在身邊,即便不工作也沒關係。但我留在家裡時很難好好學法。該
如何是好?
答:就像剛才提到,有一個選擇,是完全為了利益對方而放棄自己。為了對方,放棄學法
造善,放棄解脫,放棄一切遍智的果位。若真做得到,你絕不會吃虧。但我們做不到。
因為我們還做不到,所以,在這種現況下,只能夠也試著照顧到對方的心,說一些可
以安慰他的話語,花一些時間陪伴他,稍微滿他的願,只能這樣。若要百分之百完全依著
對方來安排我們的時間,那麼,僅此一次得到的暇滿身,就這樣耗費掉了。
無論我們今世的關係是父子或夫妻,為了圓滿這個關係,為了圓滿對方想要在一起的
願,我們把難得的暇滿身完全耗在上面。今生結束,再來呢?來生,我們再一起投生為虎
豹互相爭鬥,一起投生為野獸互相吞噬,要這樣嗎?假如生命只有這一世,為了今生的快
樂,也許我們可以考慮為了在一起而放棄學法。但真相是:生命不是只有眼前這一世而已
。
特別是,當你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考慮的範圍擴大到「以現在父母為首的無邊眾生
」時,今生,我們為了學法而讓父母不完全滿意,也是無可奈何。雖然我們應該要去滿父
母的願,但是沒有辦法做到,因為,若完全依著父母的意願去做,那會使無邊眾生的願望
無法成滿。對於一個對大乘佛法有勝解心、希求大乘佛法者而言,他所做的任何事,都與
眾人的安樂有關,理由是:只要他離成佛之日愈接近一天,就離他對眾生開示佛法之日愈
近一天。他若能夠提早一天對眾生開示佛法,那麼,成千上萬的眾生就能提早一天獲得解
脫,成千上萬的眾生就能提早一天離開惡趣苦,成千上萬的眾生就可以提早一天發菩提心
成為菩薩、提早一天成佛。這些提早一天成佛者,也就可以提早一天為眾生開示佛法,提
早一天使得更多的有情離苦得樂。如此細細思惟,你會知道:我現在的每一個做法,都與
無量有情是否繼續受苦有關。因此,即使讓父母失望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即使自己心
裡也很不想那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那更大的義利,是不應被放棄的。
不過,在不放棄利益眾生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盡力去滿足父母的心願。在可以的範圍
之內,盡量跟父母在一起。在一起相處的時光,盡你的能力引導他們朝向佛法。這部份要
盡力去做,但若盡力了卻完全無法可想,那,這事情真的很難兩全。
剛才講到,當遇到困難時,菩薩們的那種「一定有辦法」的正面思考,而後盡力去設
法的實例,是我以前曾經講過的貝瑪杰參老師。他要實修,但白天他都在講經、幫學生上
課、或者在寫書,沒時間修;晚上七點開始學生都去集合了,那時貝瑪老師有空,但因為
四周環境聲音太吵,每天晚上十一點之前,辯經場沸沸揚揚聲音很大,用那個時間實修效
果不好,沒辦法修;怎麼辦呢?貝瑪老師用的辦法是:晚上七八點間睡覺,睡到十一點到
十一點半之間起來,侍者幫他把奶茶準備好,侍者去睡覺,貝瑪老師先去繞塔到十二點。
到了十二點半、一點左右,整個寺院已變得悄然無聲,貝瑪老師就開始實修直到清晨四點
半,而後再去睡覺直到早上七點。
貝瑪老師的解決辦法,是把睡眠時間分為二段。實修是需要的,睡覺也是需要的,那
就用前後二段比較吵雜的時間睡,把中間最安靜的時間用來實修。菩薩們的做法就是這樣
,貝瑪老師的身教讓我想到:去想辦法的話,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還是有機會可以做的。
不過,另一位老師的作法又不一樣了。耶謝圖老師平常不會特別找時間實修,但事實
上,他任何時候都在實修。他在西藏的時候,是一面縫紉一面修,作法是:先讀一段經論
的重點,而後開始縫紉,等縫完了,他對那段經文的思惟觀修也告一段落。不過這種作法
,一般人很難用得上。
若要說耶謝圖老師沒有實修(因為他看起來沒有刻意去修),但他卻擁有一切有實修
的表現(徵兆)。老師對於自己的事情非常勇敢,那種強猛的心力與勇氣,也似乎跟他與
生俱來的民族性有關係,不論在他身上發生什麼再困難的事,他都不以為意。可是,發生
在別人身上的困難他卻很心軟,即使只見別人受到一點點的苦,他也會流下眼淚。這樣的
表現,若不是來自實修,怎麼有可能發生呢?因為我們一般人的表現正好相反,對別人的
苦心很硬,即便對方苦到要死了,我們也沒什麼感覺;但若自己受苦,即便只是一點點也
軟弱地無法承受。耶謝圖老師的反應與作法與我們常人正好相反,這一定是來自實修的結
果。諸如此類的許多表現,都是在耶謝圖老師身上很明顯的功德,想藏也藏不住。但耶謝
圖老師並沒有刻意做實修,而只是依著一般的作息在生活著。
問:我有二個孩子,最小的明年要考大學。他們都不需要我照顧,我也想趁年紀還沒太大
之前把握機會學佛,但我心裡有一事放不下。像我這樣沒有扮演好媽媽的角色,算是符合
佛法的行為嗎?
答:如果你的孩子生活有很大且無法解決的困難,而你卻放下他一個人跑來印度享受,這
是與佛法不相符的行為。如果你的孩子雖有一些生活上的困難,但你在這裡是為了成就解
脫,這並非與佛法不相符的行為。理由是:若未獲解脫而繼續在輪迴中流轉,那麼,即便
是你自己的孩子,你將來會不斷地傷害他很多很多次,因為輪迴沒有邊際。可是,若你能
夠解脫,這些傷害就可以被終止。所以,為求解脫而放下孩子獨自生活,於佛法並無不符
之處。(你把孩子放下,獨自一人在印度學習,是為了根除來自自己對孩子的傷害,這種
做法,於法相符)
若你留在這裡,目標是為了無邊有情的義利,特別是,若你以這兩個孩子為所緣,希
望未來能夠帶給兩個孩子最究竟的安樂,而這個希望,僅僅以「母親」的角色與能力是無
法達成的。假如你心裡的想法是如此,那麼,這正是與大乘佛法相吻合的動機,因此,你
留下來才是對的,若離開,反而成為與佛法不相符順的行為。理由是:你只考慮兩個孩子
眼前短暫的快樂,為此竟放棄了許多有情義利的成辦;你丟掉了兩個孩子究竟的安樂,只
考慮眼前小小的快樂。這種作法與考慮方式,與大乘佛法完全不符合。
你有上過「隨念佛功德」的課,以下的話也許比較容易講。釋迦牟尼佛當年的出家,
完全不符他父親淨飯王的意,因為他父親希望世尊能夠繼承王位。世尊不只做了違逆父親
心意的事,而且淨飯王也用盡各種辦法阻止世尊出家,但最後世尊還是出家了。從世間的
眼光來看,世尊是一個違逆父母心意的不孝子。出家之時,他的妻子還在,孩子羅睺羅亦
仍在襁褓中,從世間的眼光來看,世尊是一個拋妻棄子的狠心父親。這些行為,看在一個
對佛果位不認識,不清楚世尊成佛後利益多少有情的人眼中,豈不是一個下流人的所為?
豈不是個不聽父母的話,拋棄妻子小孩的壞人嗎?但是,若再看到佛陀成佛後,對於自己
父親、姨母、妻子與孩子的幫助有多少,你的想法可能就完全不同。後來,羅睺羅尊者在
這一世就獲得阿羅漢果位,他是十七羅漢中的一位;淨飯王與耶輸陀羅雖未獲阿羅漢果位
,但在這一生現證空性獲得見道位。即使不看佛陀對其他有情的幫助,光看他對自己家人
的貢獻,我們可以說,佛陀對他們的愛無比偉大。
佛陀成佛後回到自己的國家,佛陀出家前的妻子耶輸陀羅對羅睺羅說:「去跟你父親
討一些珍寶財物吧!」於是羅睺羅跑去跟佛陀說:「你是我父親,請你給我寶物。」佛陀
說:「好啊,你等等,我去拿。」佛陀就這樣在談話間對羅睺羅說法,使得羅睺羅現證空
性。而這,就是佛陀給兒子最珍貴的財寶。所以,佛陀對兒子的愛,是非常偉大的。
我們常把「愛」與「貪」混為一談。愛,可以是為了利益對方而做任何事,包括為了
利益他而處罰他,為了利益他而遠離他。但是貪啊,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一起,一起吃
飯一起說話一起住,不管在一起能不能利益到對方。
記得你好像講過,等孩子畢業要帶他來印度。若真的能夠成行,一定要配合一下法王
達賴喇嘛講經的時間。若能夠參加,無論當時他的反應如何,就是種下了一個習氣種子。
這樣的愛,是很有意義的愛,可以一生又一生地利益到你的孩子。
我姐姐有個女兒在美國,她從兩歲開始,就跟我有很特別的緣份。她說想在今年暑假
時來印度看我,我跟她說:「除非你能在這裡待一個星期,讓我有時間可以多跟你說一些
話,再要不然,你來的期間正好法王有講經,否則就不要來了。」雖然我也很想見她,但
若只是單單為了見面,從那麼遠的地方來,有什麼意義?所以我會阻止她。
問:本來明天要帶孩子去玩,但今早我跟孩子的爸爸吵架了。明天還要去嗎?孩子想去的
地方我都不想去,我只想要在家裡讀書寫稿。
答:去吧。稍稍放下自己,讓孩子高興。說實在的,要百分之百做到利他,真的非常困難
。因為當你還無法調整、利益自己,要想去調整與利益別人,很難。雖然目前無法做到,
但是,當你去善待、去利益對方時,在正確的方法下,你對他愈好愈有益,他就有機會愈
喜歡你、愈聽你的話,透過這層關係,你便有機會帶領他走向佛法,從而給予他究竟的快
樂。所以,你要以正確的動機,好好地這樣去祈願。在真正面對他們的時候,辛苦當然是
辛苦,但你要盡力。最好是幫助他們成佛、得解脫,若不行,就先帶他們到妙喜淨土去,
再不行,幫助他們今生能夠擁有內心的平靜與喜樂,再不行,至少在他們耳邊說佛陀的名
號,這應該做得到吧?總之,把目標放在究竟利益他們,為此,你配合他們的現況去滿足
他們,這也是一個方法。
比如,你們去玩時可以去動物園,讓那些動物聽到佛陀名號。這樣做,對兩個孩子暫
時來說沒什麼好處,但是,你可以帶著「願未來,能夠究竟利益到孩子」的動機去做。你
自己的動機一定要調整,至於是否能馬上有利益到對方的效果,這是很難的。但是,你心
裡要有這樣利他的計劃與藍圖,然後去執行它。你的計劃當然有可能成辦,也有可能不成
辦,但就是要去做做看。
再者,去動物園讓動物聽到佛陀名號,這件事情本身是很有意義的。即便你只讓一隻
動物聽到了佛陀名號,就是為牠種下了解脫與成佛的種子,而且,也為牠製造了脫離三惡
趣的機會。因為,雖然佛光普照,但這佛光要能影響、利益到這隻動物,牠的心續中必須
要有種子才行。我們唸佛號給牠聽種下種子,由此牠受到佛光照注而獲益,姑且不論透過
這個因緣,牠有朝一日將會成佛,即便只是得到解脫,無邊無際痛苦的大門也就關上了。
為此,那最初的種子,是我們有能力可以種下、可以幫上忙的。這不是很有意義嗎?
我曾經一個人去過德里動物園,花了三個小時,但仍無法讓所有動物聽到佛號。熊待
在離柵欄非常遠的地方,要讓牠聽到,得喊得非常大聲,若不大聲喊牠又聽不到,我就在
那裡等了很久,但牠始終沒靠近,可能是沒那個福緣吧。鳥類區就很方便,我站在鳥籠前
一一去跟牠們唸了佛的名號。花了三個小時,回來有點累壞了。
問:有時覺得家人是負擔。我不能阻止他們做不該做的事,但因此而產生的麻煩我又不得
不負責。勸他戒煙他不聽,但他因此生病我又得照顧,覺得很生氣。
答:如果事情暫時無法解決,你又一直想,除了讓你更心煩之外,沒有其他的幫助。但若
你換個角度思惟:不管你想不想要他當你的家人,他就是一個有情,所以,他屬於你每天
唸誦的「有情眾生」中的一員。面對他,你該做什麼?
如果你帶著好的動機,雖然眼前你直接做的事情看似跟佛法無關,雖然也許無法馬上
利益到他們,但動機的調整是我們無論如何要做的。就好比我曾講過的,親戚的一些孩子
,我會跟他們一起玩。我想著:如果孩子因此而肯聽我的話,那麼,我對他們講的慈悲心
等話語,他們會比較容易聽得進去。所以,我就跟孩子們一起去逛夜市,一起玩小孩子們
的玩具。看起來好奇怪吧?現場有人在旁邊看著,一副很奇怪的樣子,哈哈。當你跟孩子
的關係愈親近,多多少少可以讓他們感染到佛法裡慈悲心等等內容。如果你不想跟孩子建
立關係,他們不會妨礙你,但你也完全無法影響到他們。如果,不論到底有沒有效,但你
心裡有這樣要幫助他們的計劃,盡力去做,雖然也許做不到完全符合標準的菩薩行,但至
少我們應該效法。
同樣地,無論你的角色是照顧病人、為人父母都一樣。照顧一個生病的病人,你是在
照顧一個眼前需要幫助的有情。一方面而言,你是在效法菩薩的行為,再者,你也會因此
而累積到許多的福德資糧。就「福田力」來說,病人是很能幫助你累積廣大福德資糧的福
田。
一般我們講的「福田」,向上的功德田是三寶,恩德田是父母,另外還有清淨田是病
人。對著這些福田造善業,對我們有很大很大的幫助。因此,當你不得不遇到這種狀況時
,把它與自己的淨罪集資結合的話,你不會吃虧的。
要如此,把你面對的情況,一一地與實修結合。若想要完全沒有這些在家人的麻煩,
只有出家一途。但出家也有出家的問題,問題也許來自於你的健康,也許來自你周圍的環
境或友伴。無論你做了什麼決定,一定會有伴隨而來的問題。你能做的,就是去做出決定
;對於尚未能決斷或解決的困難,試著將之轉為道用,使之成為淨罪集資的機會,或使之
成為增長慈心與悲心的訓練。總之,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都試著藉此淨罪集資、增長慈悲
心,如此一來,你將會成為一個很懂得如何實修之人(實修專家)。
我回尼泊爾時,因為我是放下很多事情回去的,若只考慮著如何給母親暫時的利益,
這樣是不對的,必須思惟如何帶給她究竟的利益。但我的母親一方面因為年紀很大了,沒
辦法跟她解釋佛法。怎麼辦呢?我有時會自己舖法座,坐上去,然後跟媽媽說:「媽媽,
您聽啊。」然後就唸《金剛經》或《心經》等,這樣一來就等於是為媽媽口傳。雖然能做
的不多,但至少要試著去努力。
為了回鄉看母親,我離開達蘭沙拉的時間約莫會有二、三個月。若我的老師在,我去
跟老師請假說我要回尼泊爾去看母親,老師大概會說:「在達蘭沙拉的有情們,難道不是
你的父母嗎?」但是,我沒有辦法完全照著老師的話去實修。雖然眾生都是我的母親,但
我今生學法的順緣,比較多的比例是今生的母親賜予的。媽媽無論承受再大的困難,都一
直在保護我的學法順緣,當我十七八歲,哥哥二十七八歲那時,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我
們跟父母說:「我們兩個人留下一個,幫家裡的忙,幾年後等家裡渡過了難關,我們再回
來繼續學業。」媽說:「為了有飯吃而要你們兩個回來工作,我寧願餓死。」那個時候如
果我真的留下來,那就完了。也許剛留下的幾個月,我仍然有著「將來要回去」的心力,
但慢慢慢慢地,一年、二年之後,這心力會消散掉。
--
有些年輕人,在不曉得自己要什麼的情況下,開始了他們的人生。他們從事一項職業,覺
得不合胃口就請辭求去,找到另外一件工作,又一樣待不住。最後乾脆什麼都放棄,一面
對自己說他什麼都不感興趣。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要曉得,沒有任何人生是從來不會遭
遇困難的,不要去奢望你有天會突然做什麼都成功、所有的問題都會奇蹟似的消失無蹤。
──達賴喇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3.156.1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