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照顧好自己的能力,勝過留遺產給他
兩個兒子第一次沒跟家人過夜,都是在幼兒園大班時。那一天,要夜宿學校。放學回家後,讓孩子洗好澡,帶一樣菜,再送孩子去學校,晚餐及過夜。
長子的適應能力挺強,並不讓人擔心。但是陪幼子睡著後,確實讓人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我會想著孩子們現在在做什麼?睡了嗎?有沒有人哭鬧呢?
其實,隔天長子跟我分享的細節,已被歲月稀釋,而顯得模糊。但是卻忘不了,他說得眉飛色舞的神彩。那夜裡的校園探險,早晨的飄渺雨露,讓他的眼中,不停的閃爍著發亮的光芒。那一閃一閃的光芒,讓他不在媽媽身邊時,也有能力與勇氣,去照亮他,探索新的世界的路。
孩子,一直都比大人勇敢的。他們好奇又著急的想向世界到處探索,常常是大人捨不得放手,或是大人還沒把孩子教好,卻又焦急的把孩子推出門去。
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放開孩子的手,父母才可以比較放心呢,有一些指標,可以做些參考。
一、孩子可以離開主要照顧者半日以上,就可以入學
現代人生養少,孩子在兩三歲就送去幼兒園的比率很高。讓孩子跟年齡相近的人相處,是很好的學習,只是比較容易感冒,父母要更注重孩子的衛生習慣,特別是現在防疫時期,把自己的健康照顧好,保持社交距離,是全民的共識與責任。
二、孩子會基本的加減,就可以教他自己去買東西
買東西,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最遲,也應該在孩子念小學中高年級時,就要訓練。我的兩個兒子從小二小四結伴開始,就可以幫忙去買指定的東西。
當孩子學會自己去買東西,就像是擁有了跟陌生外界產生連結的基本功。
三、孩子會自己收拾行李,就可以參加過夜的營隊
現在寒暑假,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營隊都有,有的要過夜,有的不用。孩子可以自己收拾行李,有能力照顧自己,就可以參加口碑良好的過夜營隊。
親子分離過夜不單是父母會擔心,孩子也難免焦慮。但孩子遲早要獨立生活,從團體過夜慢慢訓練,孩子就比較知道要如何打理生活。
四、孩子在高年級就可以學煮飯炒菜料理食物
現在在高年級,有些學校會出作業,要學生跟家人學作一道料理。這樣的訓練,既生活化也實用。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中高年級時,就教他們料理食物,現在下班回家,分別在高中、國中就讀的孩子們,會輪流煮好晚餐,跟家人一起享用幸福。
有能力餵飽自己,不管是要自己去買還是自己煮來吃,這都是要活下去的基本能力。
五、孩子明白尊重身體界線的重要性,可以陪他探討愛情的奧祕
愛情,是宇宙最變幻莫測的情愫,似懂非懂的孩子,自然也好奇又嚮往。特別是現在戲劇節目的推波助瀾下,很多孩子在童年就情竇初開,父母要及早給孩子正確的情感教育。
在青春期初期,荷爾蒙還不受控制時,一對一的談戀愛行為,顯得太過狹隘與冒險。
孩子應該多交些朋友,不要太早把自己送入,超過兩人就顯得擁擠的愛情世界。
孩子必需知道,十六歲以下的孩子,身體受法律保護,不能逾越身體的界線。二十歲以下的孩子,父母還可以行使親權要求賠償。總之,在二十歲以前,不要超過身體的界線,是保護孩子身心安全,比較穩當的作法,這些議題要跟孩子認真的談談。
六、孩子有基本的外語能力和法律常識,就可以單飛去國外
國中小學的孩子,如果要出國念書,不是有家人隨行,就是在外國有親人照顧。但是,如果是高中年紀要出國念書或旅行,請先教會孩子的溝通和自保能力,並且,讓孩子擁有法律常識。
現在的孩子發展,其實也呈現M型化,父母放手的快,孩子在高中,就有人在海外當國際志工,服務窮困的國家,增加自己的視野和人生閱歷。父母不願放手,或是孩子不願離開,即便念到碩士、博士,也沒投人就業市場,在家啃老。
曾經有個社會新聞,一個女生大學畢業後,從來沒有工作過,她的網友藉著要幫她介紹工作的名義,騙取了她已逝的父母留下的大批土地,直到她姐姐在辦理土地過戶時才發現。父母留給孩子萬貫的家財,不但沒能保證孩子的幸福,甚至會淪為歹徒的覬覦對象。
與其留給孩子錢財,不如讓孩子擁有養活自己,照顧好自己身心靈與回饋社會的實力與能力。現在網路資訊流通快速也易於取得,孩子透過自學,很多能力甚至都超越父母,父母要用更開放與包容的胸襟,多讓孩子進行探索與嘗試。
社會充滿了誘惑,對單純的孩子來說,既像糖果也像毒藥,孩子可以怎麼保護自己呢﹖這需要父母常常分享與分析各方面的資訊,讓孩子多知道一些,當遇上狀況時,可以多一分冷靜來思考與應變。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創造的奇蹟。每個孩子,也一定會有自己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父母要引導孩子,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亮點,讓他可以獨立生活,回饋社會。不要只想把孩子綁在身邊。我們可以照顧孩子長大,卻無法確保孩子一生的幸福,唯有放開孩子,讓他自己去碰撞與開創,他辛苦與認真開墾出的天地,他才可以體會與珍惜,自己生命的獨一無二與難能可貴。
延伸閱讀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8 課綱開展以來,教學它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授,我們更重要的使命應該是要教育下一代能夠有學習的素養,有適應的能力,還要有自學的能力。「向創新者致敬」的第一集節目中,我們來看一家已經走過超過40年的文教事業,他們是如何能夠走過時代的變化,能夠培養出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功文寶寶」。 孔孟文化事業趙文瑜董...
如何培養自學能力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理解怎麼教❓】如何循序漸進幫助孩子培養理解訊息、獨立思考、形成觀點的能力↘
https://cplink.co/0Ao7MaWV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以來,包含臺灣在內、世界各地的孩子,不得不陸續在家進行自學,數位閱讀素養能力的重要性更是與日俱增,然而這項能力恰恰為臺灣學生的弱項,因而發展孩子的「雙閱讀素養——紙本與數位閱讀」能力,已成為現今最熱門的教育議題,特別對於經常必須面對多元學習方式與跨領域文本的10-15歲少年更顯重要。
💁♀️【新課輸碼再折$150】9堂課培養孩子從基礎到進階的閱讀能力 https://cplink.co/0Ao7MaWV
👌開學優惠倒數↘用3堂課,系統性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https://cplink.co/8KRNcDPY
如何培養自學能力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閱讀理解怎麼教❓】如何循序漸進幫助孩子培養理解訊息、獨立思考、形成觀點的能力↘9堂必修閱讀線上課
https://cplink.co/6QfsNEKj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以來,包含臺灣在內、世界各地的孩子,不得不陸續在家進行自學,數位閱讀素養能力的重要性更是與日俱增,然而這項能力恰恰為臺灣學生的弱項,因而發展孩子的「雙閱讀素養——紙本與數位閱讀」能力,已成為現今最熱門的教育議題,特別對於經常必須面對多元學習方式與跨領域文本的10-15歲少年更顯重要。
💁♀️【新課輸碼再折$150】9堂課培養孩子從基礎到進階的閱讀能力 https://cplink.co/6QfsNEKj
👌開學優惠倒數9/30止↘用3堂課,系統性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https://cplink.co/JpqLng0A
如何培養自學能力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08 課綱開展以來,教學它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授,我們更重要的使命應該是要教育下一代能夠有學習的素養,有適應的能力,還要有自學的能力。「向創新者致敬」的第一集節目中,我們來看一家已經走過超過40年的文教事業,他們是如何能夠走過時代的變化,能夠培養出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功文寶寶」。
孔孟文化事業趙文瑜董事長:「62年的公文式教育,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我們沒有改變過,我們想要培養的就是孩子的自學力,培養孩子的毅力、耐力,學習歷程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
主持人:天下雜誌 出版事業群總編輯 吳韻儀
與談人:
功文文教機構總裁 蔡雪泥
孔孟文化事業董事長 趙文瑜
#向創新者致敬 #KUMON #公文式教育 #自學力 #企業轉型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如何培養自學能力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科展60高中生紀錄影像創作培育計畫】
12組同學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moCS8liTKnXB1eC1FhiNPN9m55w8FPf
科展60周年,重新思索科展的意義與精神,並嘗試以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當屆參展學生們遇到問題、思索解決之道,相互傾聽、表達、分享與合作的學習歷程,並期望以高中生紀錄高中生的方式,由不同學習背景的青年視角去詮釋科展研究的過程,以及參加科展對他們的意義;同時期望透過這個計畫,讓除了科學領域專長的學生也能有機會親近、接觸科展,並以他們的專長參與一年 一度的科學盛會。
影像與科學的碰撞
紀錄片與科展的媒合,能夠幫助不同領域的青少年相互認識理解,並能夠由內部觀點,讓觀眾們更加了解這個世代的孩子們對於科學與世界的探索。
青少年階段正是由內在轉向外在探索的時期,透過紀錄片的學習,幫助孩子們更有系統與方法的去理解這個世界,也促進孩子們關心身邊的事物。
攝影機可以成為他們的雙眼,透過影像來接觸並觀察世界。讓孩子們學會以影像作為表達工具,不只表達內心的想法,更能透過影像去傳遞思想,並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
人永遠比紀錄片重要
這是我們堅持的信念。攝影機是觀察世界的角度,紀錄片是表達想法的工具,但因爲拍攝與觀看的對象都是人,我們希望學員在學習拍攝紀錄片之前,要先學會愛人。擁有愛的能力,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雖然紀錄片傳遞的是作者的思考,但要對拍攝的主題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才可能接近事件的核心,我們希望培養學員對世界的熱情與謙卑,教導學員田野調查的觀念與技巧,讓孩子們更知道該怎麼走向人群與世界。
在多年的紀錄片培訓經驗中,我們深深體會,年輕創作者們需要的不只是教導,而更是陪伴,在遭遇挫折時有人鼓勵,心中有困惑時有人能夠相互辯證,陪伴是我們對所有學員的承諾,這不只是形式上隨時接電話或隨時協助這種客服式的陪伴,而是與學員們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夥伴關係。
本屆學員所追蹤拍攝的科展紀錄片主題範圍多元,十二組作品中,有正在準備報名明年全國科展的團隊、也有落選國際科展的團隊;而記錄到入圍本屆國際科展的作品有五組,其中有四組在國際科展中晉級獲獎,有一組入選國際參賽之資格。同時也有作品記錄了2019年青少年科學獎得主在本屆回來協助評選;也有不少組別紀錄了校園中一直致力於指導科展的老師;此外,更有作品追蹤記錄了從體制外如何以自學的方式學習科學並升學的過程。
如何培養自學能力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科展60高中生紀錄影像創作培育計畫】
影展12組同學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moCS8liTKnXB1eC1FhiNPN9m55w8FPf
科展60周年,重新思索科展的意義與精神,並嘗試以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當屆參展學生們遇到問題、思索解決之道,相互傾聽、表達、分享與合作的學習歷程,並期望以高中生紀錄高中生的方式,由不同學習背景的青年視角去詮釋科展研究的過程,以及參加科展對他們的意義;同時期望透過這個計畫,讓除了科學領域專長的學生也能有機會親近、接觸科展,並以他們的專長參與一年 一度的科學盛會。
影像與科學的碰撞
紀錄片與科展的媒合,能夠幫助不同領域的青少年相互認識理解,並能夠由內部觀點,讓觀眾們更加了解這個世代的孩子們對於科學與世界的探索。
青少年階段正是由內在轉向外在探索的時期,透過紀錄片的學習,幫助孩子們更有系統與方法的去理解這個世界,也促進孩子們關心身邊的事物。
攝影機可以成為他們的雙眼,透過影像來接觸並觀察世界。讓孩子們學會以影像作為表達工具,不只表達內心的想法,更能透過影像去傳遞思想,並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
人永遠比紀錄片重要
這是我們堅持的信念。攝影機是觀察世界的角度,紀錄片是表達想法的工具,但因爲拍攝與觀看的對象都是人,我們希望學員在學習拍攝紀錄片之前,要先學會愛人。擁有愛的能力,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雖然紀錄片傳遞的是作者的思考,但要對拍攝的主題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才可能接近事件的核心,我們希望培養學員對世界的熱情與謙卑,教導學員田野調查的觀念與技巧,讓孩子們更知道該怎麼走向人群與世界。
在多年的紀錄片培訓經驗中,我們深深體會,年輕創作者們需要的不只是教導,而更是陪伴,在遭遇挫折時有人鼓勵,心中有困惑時有人能夠相互辯證,陪伴是我們對所有學員的承諾,這不只是形式上隨時接電話或隨時協助這種客服式的陪伴,而是與學員們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夥伴關係。
本屆學員所追蹤拍攝的科展紀錄片主題範圍多元,十二組作品中,有正在準備報名明年全國科展的團隊、也有落選國際科展的團隊;而記錄到入圍本屆國際科展的作品有五組,其中有四組在國際科展中晉級獲獎,有一組入選國際參賽之資格。同時也有作品記錄了2019年青少年科學獎得主在本屆回來協助評選;也有不少組別紀錄了校園中一直致力於指導科展的老師;此外,更有作品追蹤記錄了從體制外如何以自學的方式學習科學並升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