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霧:靜物被神描繪 ◎ 林餘佐
⠀
每個薄霧的早晨
都是時光的裂縫
我看見自己涉過濃稠的睡意
緩緩伸展、移動
──像某種兩棲類的生物
離開潮濕的沼澤
艱難地以肺去愛人
⠀
穿過薄霧就能看見
最初面臨的岔路
昔日的抉擇像是隱喻
指涉出太過曲折的路途
我如何能想像:
另一個自己抵達土製的村莊
沿途繞過時光,找到蟻穴
以餘生等待一場大雨
土裡飛出透明的鬼魂
繁殖出更多的雨季。
接著,收攏自己與時序談和
有如趨光的植物,在夜裡忍住不哭
在陰天偽裝菌類。
⠀
繞過惡犬埋伏的巷弄
沿著虛線走進大霧
遠方有人影晃動
姿態像是手語:流動的詞彙
是禮盒上的絲質緞帶
柔軟地綁著搖搖欲墜的肉身。
我能感受到自己在霧裡的磨損
像是砂紙拋光萬物的毛邊
校正後的愛慾:平整、無害便於取代。
我覺得莫名的疲憊──遠方的人
此刻慎重地告別,在霧淡時
他說:「我們都是靜物
在霧裡被神描繪」
⠀
大霧遷徙,世界返潮
我與衰敗的穢物等待醃漬
所幸種籽在青春離席後
還能開出花朵
就讓我矇著眼、變成鬼
從一數到十,彷彿就能聽見
壞掉的樂器哀悼失去的音符
此後,時光詭譎多變
有時天晴有時膠著。我暗自決定:
在起霧時只走同一條路
只犯同一個錯。
⠀
⠀
--
◎作者簡介
林餘佐,嘉義人,現任東海大學助理教授。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國藝會出版與創作補助。著有詩集《時序在遠方》、《棄之核》。
--
◎小編 #有庠 賞析
追尋作為母題,時間流轉則暗示了可能的變化。人類並不安於原狀,卻害怕那未知的結果,也就形成狀似逞強的不安於室。本首詩的抒情對象並不明顯,反而極力書寫發話者的狀態。
詩人語氣舒緩,帶領我們進入漸變的大霧。陰暗朦朧的質感除透過「睡意」、「沼澤」、「菌類」、「巷弄」等意象,在結構安排上,四節都具有清晰的目標,使我們看見詩人狀似朦朧,實則清晰的思維。
首句便定調全詩氛圍,薄霧內陷而成為「時光的裂縫」,從此陷入難以定位的時空點。抒情主體在早晨薄霧中感到遲滯,劃分情感當中的舒適帶:沼澤/陸地,以自己罕用的方式去愛人,不論是否自願,就連呼吸等小事也變得無可奈何。
前兩節「涉過濃稠的睡意」、「穿過薄霧」具有向前的動能,持續將自己推進霧中,遇見「最初面臨的岔路」初次面臨的生澀感必然引導至面對複雜情況的多重選擇。然而詩人並非選擇言明結果為何,高明地轉向描述尋愛的過程:「沿途繞過時光,找到蟻穴/以餘生等待一場大雨」,詩人唐捐說道這裡暗自疊合蟻穴和鬼魂,「遂能使出『繁殖』這個不可能的詞。」將自我割裂,詩人施展句法技藝後,再寧靜地回歸自持。「接著,收攏自己與時序談和」這樣的自持固然謹慎,何嘗不是重新定位,預示了下次的再出發,同時,回歸時光所統御的領地。
持續朝著比霧更深的所在前進,竟出現看似目標的他者:「遠方有人影晃動/姿態像是手語:流動的詞彙」一邊前進,一邊丟失方向感,禮物般的緞帶也成束縛。視線模糊而意識清晰:「我能感受到自己在霧裡的磨損/像是砂紙拋光萬物的毛邊」,體驗到的是一種校正過後的情感,如此不堪便是大霧所給予的啟示?此時遠方的人再度現身,回到詩題,「靜物被神描繪」作為薄霧的說明,一個代詞。
原來在神的目光之下,我們也成了日常瑣碎,被打磨擦亮而無法反抗。此時詩人的思維更加清晰,需意識到身處霧中才得以離開大霧,或不離開大霧。延續極為潮濕的氣息,種籽不至於窒息,愛還能夠生長:「所幸種籽在青春離席後/還能開出花朵」
第一節「艱難地以肺去愛人」到此也不再感到窒息難受,清明地,帶有身體感地描寫如何看見霧、穿過霧、成為霧。水氣氤氳,呼吸困難的肺漸歇。
一切的記憶和失落,僅是時間在我們身上的作用。愛更需要一點幸運,付出真心並不保證任何事。多次的聚焦、收攏、放下,詩人不再哀悼時光如何逝去,令人想到楊牧〈台南古榕〉何以作結:「隔著/著火的柵欄呼喚,使用臨時的/名字,一些有聲符號,和手語/叫我墜落如生澀的菩提」所以是否真正意義上地離開了霧?或許,更接近一種必然的投身,償以詩句。
--
美術設計:林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1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情詩 #林餘佐 #時序在遠方 #薄霧:靜物被神描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媽媽,對不起》這是一本讓我一面看一面拼命反思孝順該如何體現的書 一個中年獨身大叔,發現媽媽失智了,展開了一段照護生活的故事紀實。 這不是什麼提倡孝道的書籍,而是赤裸裸地道出照顧者的煩躁、無奈但又愛著媽媽的心情。 這本書的文字很溫暖但又很真實,就來聽我說這段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面臨到的長照故事吧。...
如何 綁 小榕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鄭南榕堅持台灣獨立,為言論自由殉道,許崑源無法接受民主的罷免結果,跳樓自殺.
鄭南榕是雜誌社的創辦人,一介平民之姿,對抗黨國威權體制,許崑源是權勢者,是議長,議會最高的代表,監督市長的代表人,卻因為自己應該監督的對象,一股狂熱的偶像崇拜而死.
鄭南榕是為了信念,許崑源是為了信仰.
信仰不會拯救任何一個人,反而容易被人利用,被詮釋,讓人群沉溺於低等的移情,成為四處索命的鬼.
信念可以拯救所有人,犧牲自己,看見未來的影子.
鄭南榕被控叛亂,雜誌社被警察攻堅,無處不處於監視之中,那才是真正的被國家機器打壓的極致,反觀,韓國瑜見到了高雄93萬的罷免票,紮紮實實的民主結果,卻說是罷韓國家隊抹黑,無疑把真正的民意,視為糞土,真正的民主,高雄人的心聲,給踐踏殆盡.
明明是掌權者,卻喬裝成庶民的樣子,明明無止盡的打壓民意,鼓吹其他人不去投票,讓他們活在出門投票被監視的恐懼之中,儘管這樣,高雄人仍然出門實現自己的民主,見到了結果,韓國瑜卻不承認,稱有130萬人支持自己,如今,把一個議長的死,掛在人民的選擇和高雄的前途之上,難道要多數人犧牲自己的前途,交出自己的選擇權利,去迎合少數人,極端偏差的信仰嗎?
而我們都知道,這極端的少數,只是為了單一個人的利益,旋轉而已.
因為無法接受民主的結果,而選擇自殺,這正是反民主的體現,可以哀憐,不值得紀念.
如今有個政客,想利用一個信徒的死,來掩蓋自己所有的問題,彷彿那個人是重要的,他燃盡生命大於一切,這比什麼都還重要,所有希望他反省的高雄人都慘澹無光,他在高雄犯下的錯誤,吊車尾的施政滿意度,過於親中的行為,沒有比香港人處於水深火熱,戴著頭盔,撐起雨傘,抱持失去生命的覺悟,扭開門把上街頭抗爭,更值得書寫的民主史詩,他卻在那個時候,鑽入了兇手的小屋,並且回台灣簽署無色覺醒的宣言.
他許下的各種承諾,沒有一件兌現,他打造的發大財的美夢,讓高雄人像個傻子,當他拋棄他們說「Yes,I do」的時候,沒有比寄託希望給他,卻看著他揚長而去,追求自己的權位,一點留戀也沒有,更讓人懊悔的事.
韓國瑜一點備詢能力也沒有,問他提出的自經區,他卻跳針發大財,於是連議員的一個白眼,都會是莫大的罪惡,因為對他的信徒來說,她讓他們相信的神人,落下凡間變成是一個愚人,那個白眼就像撕起紙做的蓮花座,草紮的神龕,撕開了一個角落,就等於整座謊言崩落,這群人的陽謀,就是欺騙所有人,讓一個醉醺醺的草包,走上了神壇,要眾人膜拜,好滿足他們,在最高權位上,撒下了尿漬.
僅此而已.
所以稍微說出一點真相,揭發一點謊言,就等於揭露他們真實的意圖,我們不在乎高雄,我們不care高雄人怎麼想,我們只要眾人服膺於他們的印記,滿足自己的想像,這是統治,不是治理,這是君權神授,不是天賦人權.
因為不管他做的多爛,每個高雄人都必須接受.
如果許議長,真的是為了高雄的前途而死,那麼,那些仰韓國瑜鼻息,捧著雙手,去接韓國瑜的痰的國民黨議員們,就不會想變更議程,讓後續部門與總質詢,通通變更為「停會」.
這等於沒收了所有議員的質詢權利.
如果許崑源真的在乎高雄的前途,就不會在韓國瑜請假跑去選總統的時候,說「議會予以尊重」,在他所主持的議會之下,通過各種荒謬的決定,包括通過市長施政報告與質詢、市政總質詢都依議事規則及辦法,準時開會及散會,總質詢時間50分鐘不予延長,這導致「市長施政報告質詢」,必須準時在6點半下班,而以往,每個市議員都可以暢所發言,沒有時間限制.
這剝奪了議員的質詢權,導致質詢市長,還要抽籤.
議長更在議員質詢時,教訓議員「講話太大聲」、「作秀作過頭」,侵占議員的質詢時間.
更不該以議長身分,發出「挺韓大遊行」的通知,有議員批評違反行政中立,他稱「身為國民黨籍的他,支持1221高雄光榮挺韓大遊行是義無反顧的,由他來號召黨籍議員力挺大遊行,也順道讓國人知道他身為高雄人的光榮,這何來議事不中立?」
由此可見,他的腦袋被置入錯誤的觀念,以為韓國瑜=高雄的前途,他不知議長為何物,這種種舉措,都和民主沾不上邊,議長代表的是整個議會,依據其職權,必須保持中立,並起到監督市長的作用,確保每個議員質詢的權利,他必須讓議會是公正的,議會的規則不能任意修改,他卻反過來站在市長的那一方,不惜竄改制度,施壓議員,讓他免於被質疑,為了鞏固市長的威權,忘了自己的本分,恪守議會的權威.
當韓國瑜從神壇跌落,他自然會覺得看不見高雄的前途,把一人置於眾人之上,看不見其他人的存在,忘記他是人民選出來的公僕,人民自然能罷免他,當被忽視的眾人浮現出他們的影子,於是產生了強烈的內在信念衝突.
取之於高雄,用之於高雄,若把高雄當作酒囊飯袋的私有物,自然,失之於高雄.
許崑源的錯誤認知,是黨國制度長期以來,不正常的政治生態,所賦予他的,是只見個人笑,不見眾人哭的韓粉,所加諸於他的,是韓國瑜搞的個人崇拜,形塑的個人信仰,只問個人榮辱,不問百姓社稷,忘卻成千上萬的高雄人民,所灌輸給他的.
許崑源之死,只證明了一件事,台灣社會,沒有本錢去承受這樣子的民粹領袖,他所釀起的衝突,所產生的錯信,讓父母、家人、子女,因為狂熱的造神與信仰崇拜,所產生強烈的情感割裂,思緒的創傷,甚至生離死別.
他要人們跟著他出來,卻沒告訴他們怎麼回去,於是,無助的人們因他產生分離焦慮,成為了四處索命的鬼魂.
「魂兮來歸!去君之恆幹,何為兮四方些?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些.」
韓國瑜要為許崑源之死負最大的責任.
因為他不願面對,不願反省,不願負責,釀成了這個悲劇.
若他面對民主的罷免制度,不去號令支持者不出來投票,不讓他們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只為了成全罷免後的政治算計,嘴上便宜,稱那些沒投票的,都是支持自己,那麼,許生前見到電視上的畫面,或許差距不會如此懸殊,至少他能看見來自支持者的回報,這或許能燃起他一絲絲生存的念頭.
韓國瑜應該告訴他,「我並沒有那麼好」,「我做錯了事情」,「我欺騙了其他人」,「你不該為了我這樣的人去做損害自己的事情」,「你要為高雄人做事,而不是為了我」.
國民黨要為許崑源之死,負次要的責任.
作為韓國瑜所屬的政黨,應該要約束他,約束韓粉,在他們做逾越分際的事的時候,而不是跟著一起盲目的造神,陷於錯誤,在悲劇發生之時,還不肯醒悟,跟隨著這股盲信,鼓吹報復性罷免,讓他們錯上加錯,稱罷免不需要理由,彷彿只要看誰不順眼,誰說的話不合己意,就可以被罷免掉.
還在妄想報復性罷免可能成功,稱黃捷的選區,支持度和韓國瑜的支持度相近,十分有可能被罷免,至於罷免的正當性為何?莫須有,只要韓粉開心就行.
切割自己的責任,收割政治利益,不指出他們的錯誤,不制止他們的愚行,還煽動他們,這樣的行為,就是在破壞民主制度.
一個人之死,就在眼前,還在玩如此血腥的政治遊戲,這些議員犯了什麼錯誤?罷免他們有何正當性可言?韓國瑜若做得好,博得高雄人支持,為何還會被罷免?國民黨在高雄的執政為何失敗?當初是誰鼓掌通過,讓他去選總統?為何喪失人心?國民黨為何不反省?出了人命還想著要教訓政敵,博取自己的政治利益?
這不是吸人血饅頭,什麼才是?
上回有一位李來希,在繆德生攀爬立法院的外牆墜落,撞擊後腦杓昏迷,當時,他表示,「如果出了什麼事,不排除擴大抗爭」.
而在罷免韓國瑜前夕,李來希又以一番「踩著自己女兒的頭往上竄」,去攻擊王婉諭,激起了義憤,又義正嚴詞的說,「不可以利用家庭悲劇謀取不相稱的權位」.
國民黨的行為,和李來希有什麼不同?
鄭南榕說,「國民黨不能逮捕到我,只能夠抓到我的屍體.臺灣人與從中國來的人們之間有難於解決的遺恨.但是,無論如何此遺恨非化解不可。若不建立臺灣國,臺灣無法達成真正的民主化.臺灣須以一個獨立國家獲得世界各國的承認.必須依據公民投票決定臺灣的獨立.」
從前的國民黨,用獨裁來治理國家,用叛亂罪,來壓迫人民的自由,用省籍情結,來綁架族群,區分彼此,崇拜強人,行白色恐怖,戒嚴,禁止人們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實行黨禁、報禁、海禁、出國旅遊禁,製造階級對立,由他們認可的高級外省人,享有特權,讓台灣人,忘記自己是台灣人,告訴人民,這就是民主.
於是那留下來的黨國遺緒,迴盪在脆弱的人的腦海裡,讓他們排斥現代的民主社會,追求往日被羅織的假象榮光.
凡人們實行任何的民主訴求,一律視為暴動的台獨份子,是偏激的,是在擾亂社會秩序.
他們以保守,追求社會和諧為自豪,自詡高尚的中間選民,瞧不起那些追求民主和自由而犧牲的人,認為他們是自己燒死自己,是偏激的台獨份子.
真相赤裸裸地揭開了,他們吹捧出韓國瑜、柯文哲,這樣的民粹領袖,又因為他們失去權力,信徒們開始伺機暴動,報復正當行使職權的議員,他們無法接受罷免的結果,一個稱「為什麼把鄭南榕變成英雄,許崑源變成狗熊呢?太惡劣了,太惡毒了!」,另一個唱和「2000年前蘇格拉底是被人民用投票方式處死,1933年的希特勒,也是德國人民投票選出.」又理所當然地說「一人專政有一黨專政可怕嗎?」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就是被選舉出來的希特勒,在他們即將邁向德國授權法案的時候,其中一個被罷免掉.
一群人保守的選出極為偏激的人士,只要能反對本土,貶低台灣價值,什麼都好,他們沉醉於他們的效用,為他們無止盡的無理取鬧而竊笑著.
另一群人,無法接受民主的罷免結果,為了一人專政,持續在各處撕開傷口,製造永無止盡的爭端,明明是極少數,卻恣意的擴張仇恨與憤怒,要讓全台灣人都感到恐懼.
他們,凡任何實現民主的舉動,都視為侵犯到自己的生存.
太陽花學運,罷免韓國瑜,香港反送中.
他們,就是最偏激的那一群人,浸淫在黨國施加的遺緒之中,永遠走不出來.
這就是鄭南榕口中「難於解決的遺恨」,而要化解這個遺恨,最終的辦法,就是要讓他們明白,腳下所踩的土地,端視身旁人的種種,台灣必須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鄭南榕和許崑源有什麼不同?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廢話.
一個是在黨國的威逼之中,反民主的環境裡,爭一絲民主自由的曙光,抗拒黨國體制,如同香港人在被剝奪、下墜的情況下,奮力的吶喊,捉住自主的蜘蛛絲.
在不正常的環境裡,賣命使之正常.
許崑源,錯把不正常的當成正常,在人民行使民主的自由環境裡,把那正常的,當作是不正常,而拒絕接受.
是誰造成的?誰讓他如此?什麼東西,使他這樣想?
正如他所說的,「社會這麼沒有是非」
他不是狗熊,卻是某種迷思的受害者.
活在一個積非成是的時代,見到了人們尋求是,以為是非.於是,感受不到是與非.
而國民黨居然想追謚他為「永遠的榮譽議長」,神父必須說,許已經不在那上頭了,在那上頭的,是人們的需求與慾望,想利用他的死,再貼上殖民的印記.
綑綁他的冤魂,在民主的議會,加上一道永恆的鎖鏈,讓高雄人世世代代,都脫離不了黨國的陰霾.
這將會鼓勵人們用單一個人的死亡,去推翻眾人進行選擇的自由,用死,來扭轉一切,用死,來使他人不能自主,把錯誤,當成正確,正確的,視為錯誤,尋求那個讓所有人禁聲,並誤以為自己就能得到幸福的年代.
而我們都知道,在那個年代裡,
沒有是非.
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贈送絕版電子書】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如何 綁 小榕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下評論】《#虎尾》(Tigertail)
《虎尾》由台裔美籍編劇楊維榕(Alan Yang)執導,成為他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在此之前楊維榕棲身於電視界,並以喜劇聞名,其中在 2015 年與 Netflix 合作的《不才專家》,獲得眾多好評,楊維榕也拿下了艾美獎喜劇類連續劇最佳編劇獎,在小螢幕的出色表現,尤其是喜劇的節奏與笑點台詞,讓楊維榕受到極大矚目。
《虎尾》聚焦在男主角品瑞的一生成長經歷,從 1950 年代描寫到步入 21 世紀後的當代,跨世代的命題也成為楊維榕極具野心的表現,另外更跨地域地描寫台灣與美國的生活樣貌,品瑞從台灣移民至美國,拉出時代巨輪下小人物的無可奈何及不合時宜。
對此,楊維榕刻意地在回憶當中採用 16 釐米底片拍攝,憑藉底片飽滿的顆粒感,賦予時代性且拉出台灣濃厚的情味,並帶出過往回憶的沈重感,映照出品瑞人生中的桎梏;而在當代的紐約,則大多以冰冷、疏離的色調呈現,高樓林立,空蕩的房間中,留下的是品瑞獨身一人步入生命終章後的反詰自省,光以拍攝影像的媒材使用,便可看出楊維榕營造時代、地區的差異性的巧思。
除了拍攝媒材的相異之外,語言也必須留心,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黨政府派陳儀接管台灣政權,但當時台灣流行日語和台語,國語無法通行造成政府施政的障礙,因此決定在台全面推行國語,禁止出版日文報章、講日文。
1949 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中國國民黨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撤移至台灣,為了鞏固政權,更積極推廣國語運動。這樣的時代背景,恰也被楊維榕寫進劇本:開場戶口普查的肅殺,滅了品瑞童年時候對已逝父母的再現幻想,取而代之的是和阿嬤相伴的現實以及警察調侃「只能說國語」的壓力。
到了青年時期,品瑞操著一口流利的國語,以及配合母親溝通時的台語,儼然是處在新舊時代下的新興人類,而後遠走他鄉,在美國成為異鄉人,更須為了生活應用上台式英語。楊維榕的確捕捉到語言的轉換,試圖將各方語言因地制宜融於一爐,也能望見楊維榕的苦心。
當然,要做一部時代劇,語言的考察當然是首要講究,唯可惜楊維榕僅意識到這點,在執行面上卻差強人意。最為人詬病的,當然是已經老年的品瑞(由馬泰飾演)。雖說品瑞在青年時期移民至美國,而後落地生根,但從小熟稔的台語、國語的腔調變化應該不會太大,但戲中的語調卻讓台灣人一聽就知破綻百出(馬泰從小在美國成長,自然腔不正字不圓)。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品瑞的初戀情人阿媛身上,原先設定台灣生長的阿媛,到了老年竟置換成中國演員陳沖飾演,雖說陳沖牌子夠大,但腔調畢竟非台灣,操著中國的地方腔調,也難令人信服。
真正在語言上能讓觀眾滿意的,應該只有金馬影后楊貴媚。楊貴媚飾演品瑞的母親,道地的台語以及溫柔、謙卑、節儉的習性與姿態,一舉手、一投足都演活了當時代的台灣人,替本片增色不少,也看得出楊貴媚深厚的演戲功力。其餘語言中的腔調,都存有破綻,在一部以「語言」貫串文化、表現歸屬的作品當中,此片只能說是顧及表面,卻忽略了真正該維護的文化脈絡,令人出戲。
然而,細看《虎尾》,「美國夢的幻滅」與「結婚的提問」或許才是最根本的核心命題。在談《虎尾》時,挪用台灣新電影楊德昌執導的《青梅竹馬》恐怕是最強而有力的呼應。看《青梅竹馬》時,城市夜晚的霓虹及鏡頭刻意帶到的外商看板是重要符號,故事發生在 1980 的台北,台北街頭盡是日本企業招牌,日本對於台灣不論是文化、經濟等影響皆一覽無遺。
全片雖未提日本,但楊德昌在城市空鏡的空間轉換,便捕捉到夾在美國夢與日本文化殘留中的小人物們。在兩大強權中不合時宜的當代青年,是 1980 年代的台北風景,楊德昌一貫鋒利的筆觸揮灑至此,一代大導的才氣盡顯。
《青梅竹馬》片尾,屋裡燈暗,女主角阿貞說道:「難道一定要等移民到美國,才能結婚嗎?」男主角阿隆生冷回應:「不要想美國了,美國也不是萬靈丹,跟結婚一樣,只是短暫的希望,讓你以為一切可以重新開始的一種幻覺。」語畢,燈亮。光這幾句台詞,銳利道盡美國夢終究是場幻覺,如同阿隆頭也不回的離開,也呼應結局阿隆的死亡,只剩回不去的美國少棒夢。
對於那時代的台灣人,面對生活的困境,或許婚姻及遠走他鄉(尤其是美國),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的自我麻痺,好似結了婚、出了國就能脫離泥沼。但恰恰這兩件事,都是人生無數的分叉口中,極為重大的抉擇,也在電影中預示了角色之後的命運──幸運的人,能改變現況並找到出路,不幸的人,可能就是一輩子的枷鎖。
《虎尾》的品瑞,為了改善生活,迷信前往美國,狠心拋下戀人阿媛,與工廠老闆女兒真真遠走美國,並定終身,成了保鑣也是徒有其名的丈夫。沒有愛情的灌溉,在美國的生活不盡如意,最終與不愛的人共處異鄉,成了不幸的人。
婚姻及移民都幻化成鬼魂般,幽微地跟著品瑞,也讓楊德昌的《青梅竹馬》對《虎尾》形成一則醒世預言,也或許,對於 70 年代,從台灣移民至美國的異鄉人來說,《虎尾》描繪的是一幅美國夢幻滅的集體肖像。
在《虎尾》中逝去的美國夢,進一步就可切向「婚姻的提問」:楊維榕利用細節堆疊婚姻生活,例如品瑞熱愛跳舞,尤其是 1968 年姚蘇蓉的歌曲〈偷心的人〉,那是品瑞與阿媛在台灣舞廳最愛的曲子;但真真並不喜愛跳舞,興趣上的平行,也讓這對異鄉夫婦有了根本上的差異,在生活中也就沒了交集,只剩無限迴圈的工作。
再來,當老年品瑞與老年阿媛重新聯繫時,臉上的笑容在片中難能可貴,與舊愛的夢迴,也轉化成老年品瑞的鮮活生命力,這也可看出楊維榕對於愛情重要性的描寫,愛才能使人開心,圖求物質生活的婚姻則否;這點也從品瑞和真真離婚後,真真開始走出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的樣子就可嗅出(在教學上有所成就,更找到自己心愛的人)。
從上述的價值觀轉往移民二代,可以對照到品瑞與真真在美國生下的女兒 Angela(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的處事態度:Angela 認為愛情大於物質生活,但品瑞則嚴厲斥責 Angela 不懂婚姻,這便是美國人與台灣人,甚至可說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於是婚姻需要的是麵包或是愛情,就成了楊維榕拋給觀眾的哉問。
不過,在婚姻上的主題,同樣有值得探究的毛病。例如,講究門當戶對的東方社會中,工廠老闆有錢、有權、有勢,很難說服觀眾這樣的角色,會讓自己的掌上明珠真真跟著毫無未來可言的毛頭小子品瑞前往美國。如何斡旋、中間的妥協與商量又是什麼,才會打破「門當戶對」的窠臼,此部分過度去脈絡,欠缺轉折也令觀眾一頭霧水,劇本上的打磨頗有改進空間。
最後,當老年品瑞回望一生,從美國遠眺台灣,決心返鄉尋根,就開啟了與女兒 Angela 對話的可能性,兩代人才有和解的可能性。從最終一場戲,品瑞與 Angela 站在雲林虎尾老家前的沈默中,全片只講英文的 Angela 吐出唯一一句中文,便可理解楊維榕的暗示。
雖然故事結束在此,並用一顆深遠、惆悵的長鏡頭結束凝視,但並不難想見楊維榕對於這對父女未來的發展,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兩代的鴻溝,從理解彼此的包袱、養育自我的土地開始,每個人的「現在」永遠都和「過去」聯繫、捆綁著。
綜觀來看,《虎尾》作為台裔美籍楊維榕的首部劇情長片,成績其實有及格,全片利用攝影媒材的轉換、語言的差異、工整的剪輯等等點題,反思移民者的時代悲歌。楊維榕深知自己要講什麼樣的故事,也的確有想法並懂得利用影像說故事,仍舊值得給予鼓勵;唯可惜用心營造的細節,僅停留在表面,敗在不夠深入探究及考察,甚至仿間說的「神似侯孝賢、楊德昌」也僅只是臨摹,與台灣新電影的韻味仍有段差距。
#Netflix #楊維榕
如何 綁 小榕 在 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媽媽,對不起》這是一本讓我一面看一面拼命反思孝順該如何體現的書
一個中年獨身大叔,發現媽媽失智了,展開了一段照護生活的故事紀實。
這不是什麼提倡孝道的書籍,而是赤裸裸地道出照顧者的煩躁、無奈但又愛著媽媽的心情。
這本書的文字很溫暖但又很真實,就來聽我說這段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面臨到的長照故事吧。
我還因此去查了台灣的長照補助制度呢!
P.S. 看的時候腦中一直響起『媽媽請妳也保重』
———————————
★訂閱多元面向的屠潔:
Youtube: http://bit.ly/lostholicYT
Facebook: http://bit.ly/lostholicFB
IG: http://bit.ly/lostholicIG
------------------------
#說書 #長照
#媽媽對不起
#媽媽請妳也保重
#迷路屠書館
———————————————————
《FB & YT按讚留言分享抽獎辦法》
只要按讚此影片 並分享,
留言告訴我你認為的孝順是怎麼樣的。(我知道這題目很難,但我真心想問問大家的意見)
就有機會抽中『媽媽,對不起』的書籍喔!
YT頻道和FB都會抽出,兩邊活動一起參加,中獎率更高!
--------------------------------
製作影片好需要堅持毅力,
喜歡要按讚, 想給某人看要tag
分享是給創作人的的大恩惠~
視覺設計:逆向異術 Reverse Design studio - Nico
剪輯/字幕:吳宜璇
《走進紫禁城系列》
★7分鐘了解故宮中軸線: https://youtu.be/NNDAShk191I
★尋找延禧宮!延禧攻略的魏瓔珞 和如懿傳的青櫻到底有沒有住在這? https://youtu.be/NNDAShk191I
★紫禁城的春節秘辛!皇上這樣過年的? https://youtu.be/2vqYEow5Y5Y
★故宮紫禁城的建造小秘密: https://youtu.be/xkcTVtvQ7sg
《文化旅遊影片》
★長城到底有多長? https://youtu.be/qQTwKfPjveI
★澎湖通樑古榕、大菓葉柱狀玄武岩 https://youtu.be/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