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先想好壞的。
生日那天寫的文章,講到在生死抉擇裡,要往壞處想,有朋友說不明白。我想舉個小例子,是家母的經歷,我可能有描述過,但決定再說一次。
家母當年敗血症,是源自於一個很小的事件。她長了結石,去國泰給泌尿科權威看時說要開刀,她怕手術也不想影響工作,很猶豫,猶豫的原因也很二百五。
因為家母發現結石是健康檢查,這結石在她身上根本不痛,再者家母就是一個對看醫生很愛拖的人,想當年她去拿子宮肌瘤(我國中時),也是一個大到隨便摸就可以摸到,在醫生強制規定時才去了中山醫院。
總之,她怕醫生、她不敢開刀,所以去尋求多方意見,因此,去了宏恩說不行還是要開刀,去了朋友推薦說泌尿科超有名的XX,給一個院長還是副院長的傢伙去看,對方說:「噢,這很簡單啊,用震的就好了,小事啦!」
然後就馬上約到去他們有配合的一個聯合診所,就去了,還說當天就可以離開,休息一下隔天就可以上班,家母好開心只請了一天假。
結果、然後⋯⋯
家母對麻藥過敏,當天震完就說心悸,對方還說正常,多喝點水就可以回家休息;家母手術第三天就回到XX醫院,收了很貴的自費金額,對方還說你如果住院一個晚上要付一萬塊,你沒事啦,太少喝水,結果⋯⋯家母回家後一天還兩天,又回到XX醫院,要走進去時我剛好堵在門口,我不顧母親反對,直接攔截去國泰醫院急診室。
結果⋯⋯急救期間休克了兩次,醫生說我晚點來就會失去母親。檢查半天發現是敗血症,然後發現有一顆石頭堵在尿道,已經細菌感染到連輸血都有問題,無法當場手術拿出石頭,要等了一陣子才沒事。
而那天我還要被她之前國泰的醫生罵到臭頭,問說是去哪裡看這鬼東西⋯⋯算了,我覺得還好我媽命好,我媽有先去國泰看過,醫生早上巡診時,發現是他原先的病患,出手相救,如今才有我這健康活潑的媽媽,現在可以堅持待在醫院陪伴我前幾天生病的外婆。
是說,外婆無恙已經回到普通病房,應該下週就可以出院了⋯⋯講到這我發現他們楊家女子都有奇異的復原力,我阿姨之前也是發現乳癌,後來康復⋯⋯
好了,跳回來。
我要說的是,這世界上,所有診療都有危險,你不知道何時會遇到。家母的碎石險喪命就是一個案例。
你可以說我媽白痴幹嘛不聽最大的國泰,要去相信什麼有名的泌尿診所,但事實上世上很多人都會選擇最輕鬆的路走。
所以後來,我都會請朋友們,先做好最壞的打算。
就像打疫苗就是會有副作用,沒有是幸運,有可能是正常(拜託這邊不要戰哪個疫苗有哪個沒有,都有,這種事就跟彩券、統一發票都有在開獎,只是會不會中一樣);打了疫苗是有可能生病,只是頂多減少殺傷力(這邊可參考小紅前幾天寫小孩打流感疫苗的事情,上一題副作用他那篇也有寫,長輩打流感疫苗發生的事情)。
總之,也因為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做最壞打算。
就像我外婆住院時,我跟我媽說,請想好如果每個人都有可能到醫院因此感染新冠肺炎,要怎麼安排才安全。就像我有朋友推薦可以去關島打疫苗時,我會問他如果你不小心有副作用,你的保險給付嗎?你口袋夠深嗎?會不會在飛機上就染疫了?
就像,我外婆心臟停止超過六分鐘被救回來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只有會不會有腦損傷(好險沒事,謝謝老天)。
想好壞的地方不是唱衰,想好壞的地方往往是心理準備。就像保險保好保滿也是(但不要亂保,要先搞清楚)。
有時候謝謝老天,家母現在很會先想好壞的,今天在跟她討論,下一批應該就是她要去打疫苗了(她今年六十七歲),兩個人在看台北市有哪些診所、醫院有,媽媽說了,「我去之前會去看感冒的OOO家醫科好了,人應該會比較少吧!」
媽媽好棒,每一次遇到考驗,都會長智慧。
我們也要學會媽媽從鬼門關換來的智慧,沒有萬事是萬靈丹,做好準備,小心至上,確保出現壞狀況時,我們能力搞得定,那最好。
後記:
剛有網友私訊我說,媽媽會麻藥過敏要記錄下來,有,我都有,那次之後我就去調我媽各種麻藥紀錄,哪些可以。哪些不行。在國泰終於可以手術時,也跟麻醉科醫生討論很久。
相對回到施打疫苗也是,像我外婆這次就沒有打疫苗。因為母親的經驗讓我習慣要討論很清楚,我也會建議媽媽要問好醫生。就連我自己之前做內視鏡的子宮肌瘤手術,我也是跟醫生鉅細彌遺地對過,討論各種失敗跟成功的可能。
沒有任何百分之百會成功的事情,算好失敗率,才是妥當。
「子宮內視鏡會痛嗎」的推薦目錄:
子宮內視鏡會痛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我熟識的人,
大概都知道我是個容易對身體任何小症狀就疑神疑鬼的人
一有小症狀,就會先上網查
然後再嚇自己
最後去看完醫生確認沒事才安心😅
我也都會提醒周圍的人,健檢的重要性!
只是他們都會說,又沒有覺得身體不舒服,幹嘛健檢
但等到身體不舒服再去檢查,通常就是比較嚴重了!
雖然說健檢不能保證百分百準確
但你至少有努力顧好自己健康了
意外我們無法掌控,但至少能對自己身體負責
講了那麼多,其實我是要分享我上一週去打 #子宮頸疫苗九價 第二劑
就先跟婦產科醫生閒聊
問說 #卵巢 是否也是要每年檢查
因為我之前看到報導說卵巢癌發現都是晚期
一般人很少特別去檢查
我猜大概是因為要用內視鏡
我其實也沒做過,所以當天也麻煩醫生幫我檢查
如果你也沒檢查過,或很少檢查
我會建議
每年固定找一天,一次檢查以下三樣
✔️ #子宮頸抹片 + #自費HPV + #卵巢超音波
一次就可以檢查好三樣,CP值很高👍🏻
接著可以安心一整年
如果可以,不管你幾歲、男女生
都推薦去打 #子宮頸疫苗9價 喔
再來就是我為什麼要打這篇的原因
因為想說去年暑假檢查乳房時,
醫生就建議我半年做一次檢查
我是有家族史的人
所以我從大學的時候,就開始陸陸續續都會檢查
這次想說都去醫院,就一起檢查
當天下午檢查的時候
醫生說因為看到有個小小鈣化
我本來還笑嘻嘻的跟醫生聊天
聽到這個,瞬間心跳加速、緊張起來!
馬上說有什麼問題嗎?
醫生說:「就保險起見,有疑慮我們就切片,預防萬一」
接著護士要我先去批價拿麻藥
拿藥的時候我已經開始上網google查資料,好緊張了!
第一次在胸部上麻藥、切片
麻藥是用打針的,前後打了應該有7.8針
我覺得整個過程是緊張大過於痛
尤其抽取瞬間,聲音超大!
醫生可能看到我臉都僵了
馬上跟我開玩笑,但是!!!
當下我都笑不出來了😂
當時問醫生說會是癌症嗎?
醫生說「機率很小,只是為了保險起見」
但這對我來說喔,醫生這回答就是有可能是了啊
第一次覺得離死亡那麼近😯
完成切片後,要先止壓
護士、醫生一出去
我居然就害怕的哭了起來😭
感覺充滿著無助感!
接著就是等一週後看報告
回家後馬上查一些相關的文章
越看越害怕,一整週可以說是魂不守舍、心神不寧的程度
不管做什麼事,突然想到就害怕緊張
因此還做了好幾晚惡夢了😨
加上最近疫情變嚴峻
想到如果不幸得到,小孩該怎麼辦
反正就心中小劇場一大堆就是
今天是回診的日子
我一大早送小孩上課就睡不著了
忐忑不安的等待著下午看報告
一到診間,叫我名字時
我真的心臟跳到要從嘴巴跑出來了
一進去馬上跟醫生說我好緊張
然後醫生很慢很慢的找我的報告
我都緊張死了,差點想搶走他滑鼠來按了
他第一次還開成我婦產科的報告
找到後,默默小聲的說「是良性」
當下我聽成陽性,我馬上說「陽性不就是癌症」
他才說「是良性、良性、不用擔心」
我這才真的體會到,什麼是喜極而泣啊
當下居然哭了出來,總算安心了!
有問醫生要不乾脆把他拿出來保險
但醫生說目前沒必要,要我固定檢查就可以了!
今天很快就看完了!
帶著很愉快的心情回家~~
可以好好規劃接下來的計畫💪🏻
上一週整個可以說是魂不守舍啊!
什麼事都不想做
我常說「#媽媽健康也是對孩子負責任的一種方式」
我覺得也是 #孝順父母的一種表現
這一次我去檢查,我都不敢告訴我家人,也是怕他們擔心
雖然說健檢常常會因為我們的無知
變成自己嚇自己
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
#真的要對自己身體負責、#定期健檢
祝福我們大家都要一直健康、平安
也希望疫情趕快過去,還我們一個安心的環境啊!
子宮內視鏡會痛嗎 在 Mu姆の御前ㄋㄨˊ ㄘㄞ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結育】
為了Mu姆的結育,奴才想了很久很久,從六個月被醫生催促著,到現在面臨十個月了,奴才還是依舊有許多問題。
一定要結育嗎?
一定要拿卵巢?
一定要拿子宮嗎?
怎麼樣才能停止生育??
傳統的結育方式??
微創的結育方式??
這些問題??
真的~~
困擾了奴才非常久
看似很簡單的一個小小手術
為何要困擾許久
原因是因為
之前奴才有飼養三隻大型犬(一隻黃金、二隻拉拉):
●姐姐-寶寶(拉拉)
是發情一次之後去結紮的
中間沒有什麼大病痛
最後是因為癌症才走的
享壽近18歲前夕
●二姐姐-Kitty(拉拉)
是滿一歲多之後才去結紮的
中間也是沒有什麼大病痛
很乖~~
真心覺得個性可以去當導盲犬
不吵不鬧的白雪公主
最後車禍-安樂送走的
享壽近14歲的孩子
●弟弟-GoGo(黃金)
領養時預估是五歲的孩子
領養之後,才去結紮
中間除了有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
怕痛,輕輕一碰就愛來撒嬌的孩子
中間只有小病小痛之類的
最後在我的懷裡突然休克去當天使了
享壽近14歲的孩子
近這幾年已經有一些國外相關的研究發現早期結紮的一些相關問題,或許有過幾年之後,會有一些對照組的相關性的研究出來,也有可能會有更先進的結育方式(不拿掉器官為主)
結育的好處是~~
Ⅰ.降低乳腺腫瘤發病機率
Ⅱ.可以避免子宮蓄膿:子宮蓄膿會感染20%左右雌性犬,且具有較高死亡率
Ⅲ.有效減低肛門萎縮發病機率
Ⅳ.降低發病率為2.5%以下的子宮,宮頸,卵巢腫瘤
當然結育也有壞處~
Ⅰ.1歲以前做絕育,增加骨癌發病機率
Ⅱ.增加脾血管肉瘤和心血管肉瘤的發病機率
Ⅲ.3倍增加甲狀腺機能減退機率
Ⅳ.增加肥胖病發病機率
Ⅴ.4%-20%絕育雌性犬易發尿失禁
Ⅵ.增加復發性尿路感染髮病機率;
Ⅶ.對於青春期前的雌性犬絕育,容易增加陰道炎發病機率;
Ⅷ.2倍增加泌尿道癌發病機率;
Ⅸ.增加骨科疾病發病機率;
Ⅹ.易發生注射疫苗的不良反應(正常情況不良反應率為0.32%,絕杸後為27~38%)
不結育的話,會擔心子宮蓄膿和乳腺腫瘤的問題,所以小張院長告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血檢和超音波檢察(定期的做檢查,但千萬不要拖到一年半載的才做,這樣發生事情的時候,才可以做一些相關的處理)
關於傳統手術與微創,兩者都各有優缺點,因為過去的經驗,才會讓我現在希望選擇傷口較小、修復期較短的手術,相對的內視鏡手術一定要打氣橫膈的張力會比較大且腹壓也會比較大,麻醉的時間會比較久,腹腔鏡結紮價格昂貴較為一般傳統性的貴上一倍,而傳統的手術時間會比較短,醫師肉眼看的到的部份才會明確,麻醉的量也會比較少缺點是傷口稍微大但是也是會癒合。
✪ 在歐洲的獸醫只做卵巢摘除術,已行之有年,在美國腹腔鏡的教學醫院99%的節育手術都是選擇只做卵巢摘除(Lap-OVE),每年執行數百例,10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兩側卵巢完整取出,保留子宮體並不會造成子宮蓄膿(pyometra)或子宮腫瘤的問題;主要關鍵在卵巢分泌的動情素和助孕素比例(estrogen:progesterone ratio),雙側卵巢摘除後,子宮就會萎縮,不會有蓄膿和腫瘤的情形發生,單純拿掉卵巢保留子宮的好處不僅可以減少至少一個通道的傷害,也不必進行子宮廣韌帶(broad ligament)的電燒剝離,減少熱傷害和出血;皮膚體表少一個切口也可減少動物舔咬傷口的機率,原則上可以不必戴伊麗莎白頸圈( E-collar),傷口僅兩個0.5-1公分大小、恢復期快且研究顯示可減少65%的術後疼痛。【轉截取左岸動物醫院】
謝謝 東京頂尖寵物醫院 小張院長提供相關資訊,且不厭其煩的回答奴才問題。
#Mu姆の御前ㄋㄨˊㄘㄞˊ
https://www.facebook.com/sidney.yeh.3/posts/10219912197974841
子宮內視鏡會痛嗎 在 人體實驗室~子宮內視鏡檢查冷刀式移除息肉 中視新聞20171021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月經周期不規則,時時有不正常出血,女性朋友子宮長息肉怎麼辦?要切除嗎?又怕以後不孕,現在最新的 子宮內視鏡 檢查,看彩色影像更精準,冷刀手術移除 ... ... <看更多>
子宮內視鏡會痛嗎 在 子宮鏡檢查會痛嗎 - 女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因為一直異常出血,醫生建議我做子宮鏡檢查,雖然她說那個只有0.3公分的檢查儀器而且很快,但還是有點害怕,自己是沒有過性行為,不知道有沒有 ... ... <看更多>
子宮內視鏡會痛嗎 在 韓健明醫師公正診療室- 「妳的子宮“鏡“檢了嗎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子宮內視鏡的必要性⭕️ 【韓健明醫師@台北民權禾馨/楊梅怡仁禾馨/博仁海扶中心】 ... 特別是以冷刀切除息肉後順利受孕 的女性(因為息肉長在子宮腔會影響胚胎著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