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作者粉絲頁: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Mary's World Vision
出版社粉絲頁: 八旗文化gūsa
(主持人全部節目,都整理在YouTube頻道)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
「孫怡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孫怡台灣學歷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孫怡台灣學歷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孫怡vogue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孫怡vogue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孫怡(Abby Sun) 的評價
- 關於孫怡學歷 在 是姐妹也是閨蜜,孫芸芸X 孫怡【MC Meets一期一會】 的評價
孫怡學歷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
#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 九月新書 ══
📕 《#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
❖#黃偉雯/著
═══。。═══
在馬來人優先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
❖ 聯合推薦
● #李三財——就諦學堂創辦人——專文推薦
● #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胡芷嫣——故事StoryStudio網站主編
● #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 #陳靜宜——馬來西亞華人飲食文化專書《啊,這味道》作者
● #藍白拖——背包旅人
═══。。═══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
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 #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
.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
.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 #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
◣#各界好評
●「本書為學術界嚴肅的馬來西亞政治或社會史的濃縮。作者以中國及華人史觀出發,從華人移民、殖民經濟開發、族群關係以及馬來西亞華人日常社會文化現象切入,帶領讀者發現複雜的華人社會文化。但這種多樣的華人性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歷史過程的偶然產物,因此作者行文中也穿插了歐洲及日本殖民馬來亞、砂拉越以及沙巴史、馬來西亞獨立過程、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等對華人的影響。這是一本包含多元的華人社會文化與馬來西亞政治元素的簡史,適合對馬來西亞歷史感興趣的初學者閱讀。」──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
●「作為一位曾經在馬來西亞生活的台灣人,作者具備在地的優勢,爬梳大馬歷史、實際體驗多元社會的特色、實地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民俗,以編年的順序,引導讀者進入馬來西亞歷史,欣賞既陌生又略有所知的當代風貌,尤其是華人社會的概況。此書為讀者釐清馬來亞和馬來西亞、西馬和東馬的不同脈絡,以『豬仔』、『嘛嘛檔』、『辣死你媽』等在地用語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在敘事方面,作者靈活貫穿歷史與當代,在一些特定事項上對比大馬和台灣的情況,加深讀者的印象,書寫手法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閱讀此書,相信對多元文化、共存共榮的馬來西亞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 作者: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Facebook粉絲專頁:深度文化x世界歷史觀察/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2020/9/9 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2Z1SF8o
◎═誠品:https://bit.ly/2DuATDq
◎═金石堂:https://bit.ly/3gUOEsC
◎═讀冊:https://bit.ly/32PscfC
孫怡學歷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願為波底蝶,隨意到天涯--記絕代才女張充和】
若對民國文化史略為知悉的話,多半知曉〝合肥四姊妹〞,張充和是四姊妹中么女,也是才華最高的一位。2015年6月17日,張充和(1914-2015)以102歲高齡於美國家中辭世。當時乍聽此事,思緒百轉,一方面慶幸百歲老人安詳離去, 另一方面也惋惜民初最後風華已然消逝。
張充和,有〝民國閨秀〞與〝最後的才女〞美譽,她是何許人也?
======================
祖父張樹聲(1824-1884年)隸屬李鴻章麾下淮軍,曾與劉銘傳合力鎮壓太平軍,先後官至兩廣及直棣總督,為清朝封疆大吏。父親張武齡(1889-1938)從事洋務運動,致力辦學,推動女子教育。母親陸英出身揚州望族,亦是最早接受高等教育的當代女性之一。
充和自小過繼給淑祖母,這位叔祖母為李鴻章姪女,對於充和寵溺疼愛,但也悉心栽培,延攬名師給予嚴格教導。
充和在合肥成長至16歲,叔祖母去世後才回歸本家。雖然沒有長年在開明西化父母身邊生活的姐姐們那般時髦新潮,但是幼時十年苦讀《史記》、《左傳》、《詩經》…等名著的功夫,卻為她紮下深厚古文學基礎。這也是她日後詩書畫曲四者並美,名絕一時的重要原因,甚至讓她當年即使數學抱零,卻依舊破格錄取北大。
======================
2005年,任教於耶魯大學歷史系,美籍台裔學者金安平所著《合肥四姊妹》出版。繼04'年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之後, 世人透過文字與照片,終於又有機會親近那個華麗絢爛與征伐動亂相互交壤的年代。
後世如我,讀《合肥四姊妹》如入大觀園,腦中畫面隨字詞述往一幕幕成形,不過據說充和自己其實不喜自家底事見諸於世人,因她一生淡泊低調,自覺不足為奇。但也幸虧此書,才讓這些舊時代的細膩光華蘊藉如許,瑩亮於外。
合肥四姊妹被認為在近代史上聲名僅次於宋家三姊妹,不同於宋氏一家長袖善舞活躍於政經舞台,張家四姝以良好教養與才華見長於文學與藝術,四人婚嫁所配皆為一時佳話:大姊元和嫁給崑曲大家顧元玠,二姊允和適從語言學家周有光 ,三姊兆和嫁的則是著名作家沈從文,而充和則是選擇德裔美籍歷史學家傅漢思,夫妻一同在耶魯大學任教數十載,終老一生。
曾有人這麼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 誰娶了他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而其中,又以小妹張充和才氣最高,令人傾倒。
======================
充和各項才藝中,以崑曲和書法最廣為人知,後者成就之高更被譽為〝當代小楷第一人〞,享有極高的藝術水準。曾經有幸於友人家中琢磨把玩充和親自所題扇面,虧得在UCLA藝術史系任教的友人於耶魯修習博士學位期間與充和相識,進而獲贈扇面一幅,老百姓我也才能眼見真跡。
充和字如其人,秀勁風雅,端凝淡泊,一貫優雅端莊外柔內剛。一筆一畫,不只是蕙質蘭心才華縱橫的雅致,還有多年勤練苦心學習的堅毅。
======================
近年耶魯大學孫康宜教授將充和為人題字選集結合成《古色今香》一書,這些題字裡頭最著名者當是充和在1988年為沈從文題的輓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字尾恰好組成〝從文讓人〞,道來情深意切,亦是沈從文其人寫照。後來這輓聯被刻在沈從文湘西墓前石碑之上。
除了書畫巧藝,我自己倒是對於充和祝賀著名史家史景遷教授退休時所題扇面相當喜愛。
《曲人鴻爪》則是從抗戰前後至1991年,與充和來往的曲人們所題字畫。胡適雖非曲人,但因對崑曲研究著墨甚多,也硬是要來湊個熱鬧題上一篇。
看這一幅又一幅字畫,或是龍飛鳳舞,或是遒勁剛正,又或是秀麗明媚,彷若也看到那腹有詩書氣韻芳華,舉步成詩出口作章,騷人墨客盡交遊的時代;然而,那也是個從古典走向現代,被許多新思潮或革命運動撞擊、分解的年代。
相較於諸多知識分子文革時的悲慘遭遇, 幸虧充和1949年便隨夫婿來到美國,躲開了那些極為扭曲荒謬的折磨苦難,一輩子能悠遊於書墨之中。
======================
與林徽音、張愛玲出現在同一個時代舞台,但充和卻不以外放的光芒與轟轟烈烈的愛欲糾葛而傳世。
她的一生,始終是習字唱曲靜心向學,淡泊寧靜優雅怡然,如她所言『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亦如她1943年於四川填臨江仙一詞其中『願為波底蝶,隨意到天涯』那般隨性自在。
這應該也是翻閱充和舊照,可以發現她從韶華光景時的明麗清秀,至耄耋之年仍是端雅清貴,風采未曾遜色的原因。
如此涵養、才華與高度,不僅僅只是大家閨秀氣質與世家名媛之作派,更多的是她的寬和不爭潛心修習,成就了曖曖內含卻無法遮掩,如皎月之柔光,如柔煦之春風的絕代光華,而讓人永茲銘記傾慕不已。
#合肥四姊妹~故事精彩
#往事並不如煙~文字太美
#好書一定用力推
圖片來源: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孫怡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孫怡學歷 在 孫怡vogue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孫怡vogue學歷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孫怡vogue、台灣孫怡學歷、孫怡總編輯有關流行服飾與配件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流行時尚選集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孫怡學歷 在 孫怡(Abby Sun) 的推薦與評價
孫怡. 朋友 · 相片 · 影片. 相片. 未提供相片說明。 學歷. 文化大學, profile picture · 文化大學. 大專院校. 住過的地方. 台北市, profile picture ... ... <看更多>
孫怡學歷 在 孫怡vogue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孫怡vogue學歷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孫怡vogue、台灣孫怡學歷、孫怡總編輯有關流行服飾與配件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流行時尚選集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