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實踐棲息地 Cultural Practice Habitat】展。區。介。紹
多個物種族群齊聚生活和生長,共生中互相砥礪,無論是哪方的議題,皆需要透過文化的累積、反覆實踐而驗證多種角度,傳遞的意涵才動人並深刻。
「走進來,逃離它!」
Come on!跟著雜編一起來探索與實踐!
-
A01 思創探索趣/P.D. Loop Thinking
淡水好生活—思創探索趣
# 平台#培育#地方創生#設計思考
思創探索趣的標誌意象是一本飛翔之書,象徵從大學出發,用玩心實踐設計思考。
透過實境遊戲與社會議題對話,使「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不只是一套方法論,更是一種風格、一種生活、一種融入血脈的理所當然。期許設計思考不只停留在想像,透過「遊戲化」的玩中學,用玩心、玩意與玩轉落實想像所帶來的創意。
A02 芒果遊戲/Mango Game
芒果遊戲
# 偏鄉#飲食#地方創生#遊戲
「可以自由實現遊戲靈感和想法,是芒果遊戲堅持的動力。」
芒果遊戲為台灣首創將在地旅遊體驗結合實境解謎遊戲的團隊,從真實環境和人文史蹟取材,以推理解謎的概念,加上情境想像和實地探索,打造穿梭虛實的冒險之旅,寓教於樂的內容兼具趣味性和文化知性。
A03 王道銀行 X 共好行動/O-Bank X All For Good
O-Bank 王道銀行
# 平台#你消費我捐款
王道銀行前身為台灣工業銀行,2017年改制為商業銀行,正式跨足個人金融領域,不僅是全球第一家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上市銀行,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家通過認證的上市公司。
王道銀行致力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創新、方便且安全的數位金融服務,秉持著「利他圓己」的企業精神,與世人共好,希望號召台灣企業跳脫傳統追求獲利最大化的思維,一起朝追求共享價值的最大化邁進。
A04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Impact Hub Taipei
Impact Hub Taipei /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
# 平台#培育#地方創生#永續發展#社會創新
Impact Hub Taipei是華語圈第一個Impact Hub,也是台灣第一個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影響力孵化器。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主軸,期待在國際資源的鏈結下,成為亞洲的社創中心。
Impact Hub Taipei設計網站與相關策展內容,讓台灣民眾對永續發展目標有更直接的認識與了解,提高民眾在永續發展議題的「自我意識」。
A05 時間與空間的雜合藝術/Life art
# 藝術#平台#閱讀#Share your love
藝術無國界,創作不設限
時間與空間的碰撞,產生不同於以往的藝術觀。
A06 拆框工作坊/Frame Removing Workshop
拆框工作坊
# 平台#誠實面對
拆框工作坊於2016年8月誕生,專營在家自學及開放式關係的互助社群,重視連結及合作,陪伴及培力人能走向真實的自主,從拆框探尋自由、試探冒險、明瞭侷限,進而打造屬於自己的新框框。解構,與再建構,創造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愛情生活!
A07 雙影創藝有限公司/pinpinbox
雙影創藝有限公司
# 藝術#平台#培育#創作媒合
pinpinbox釘釘吧是個「創作人及斜扛青年」發佈作品取得募資的平台,是創作⼈的好夥伴!透過整合,輕鬆打造作品集,營造新世代友善的創作⽣生態。創作人不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放棄夢想,由自己來定義作品價值,創作⼈的專屬教練提供專業的輔導教案,讓你完成最初的夢想!
A08 採集_人_共作室/Share-We-Collectors
採集人共作室 Collectors
# 偏鄉#培育#地方創生#山水人一
採集人共作室是一間被山水擁抱的舊屋,採集不同專才的「人」進入進駐,彼此分享、交流資源與共同發酵,是「採集人」的中心思想;而「共作室」則是結合此概念,將工作室轉成眾人合力共作的空間,彼此合作激發創造更多可能。
-
展覽主題 │ 喧嘩、珊瑚、什錦麵 Noise, Sanga, Mixed-Noodles
展覽期間 │ 2019/ 05/16(四)- 2019/05/19(日)
展覽地點 │ 臺北 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
活動網站|http://www.ozzie-art.com/zsytpe19/
#雜學 #ZASHARE #雜學青 #ZASHAREYouth
#DareToBe #DareToDream #喧嘩珊瑚什錦麵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認真少年Imseriou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認真心輔中心 徵件中📍 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對於工作的問題、職涯選擇、要不要創業...等等人生疑惑 或者你也是一位超認真少年,想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或你工具的故事) 都歡迎寄信給阿仔師 📍收件地址📍 40299台中台中路郵局第66號 超認真少年 收 P.O.BOX 66 Taichung Tai...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雜學校 ZA SHA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超認真少年Imseriou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心得] 實踐工設轉學心得-大三- 看板Transf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實踐工設‧ 設計誌- 多多觀摩別人的作品集尋找自己的獨特差異...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普通班的我如何從零到一百準備上實踐工設#工業設計#素描 ...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心得] 實踐工設所面試-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北#問工設系面試 - 實踐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工業設計作品集issuu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PTT.CC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工業設計作品集issuu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PTT.CC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其他] 實踐大學工業設計作品集-原風景/真世界 - PTT Web 的評價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個月的實踐全修班
大概是去年3. 4月的時候,當時的我處在一個對自己非常沒有自信的階段,不管是技術、品味.....反正我只知道我在德國唸服裝設計的三年,大部份的時候是被質疑的,學了很多、看了很多卻永遠不會被平等看待,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是非本科出身。我學士是主修工業設計,所以不管我懂多少,在教授和其他本科出身的同學眼裡,我永遠都是門外漢,他們永遠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我就是基礎不足,所以很多小失誤別人犯叫失誤,我犯就叫基礎不穩,能力不足,非本科出身....然後開始無限延伸腦補。很多理論和對設計的觀念也是樣樣不信任,我的意見永遠都是屁,即便後來我發現明明我就是對的.........
就在這種時候彷彿是命運真的會為每個人開一道門似的,無意間看到實踐服裝全修班的資訊,老實說剛看到的時候,感覺很複雜,課程內容確實很讓人心動,但是耗時四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我必須休學一學期回台灣上課,那就表示我預計的畢業時間會被延長半年,很慶幸的是當時有一些話讓我能夠下定決心,第一個朋友說:我不會說好或不好,但是反正妳現在死賴在那裡,先不管同儕間的壓力,妳的教授們一直都是用這種有偏見的眼光在看妳,現在既然有這樣的課程,雖然也不能保證上完一切就會海闊天空,但是就死馬當活馬醫嘛~
第二個朋友聽完我的計劃只說:聽起來妳是知道妳自己在做什麼的,有計畫的行事就行了~
以上兩個都是台灣的朋友,會講這話我其實不意外,畢竟也認識我那麼多年,他們知道我不是衝動行事的人,但是第三個幫我打了最後一劑強心針的卻是一個德國男同學,我們平常很少交談,那天只是剛好只有我們兩個在裁縫室,就小聊了一下,我也就講到我很糾結這件事,他很堅定地跟我說:妳之所以會心動,就是因為妳內心深處知道妳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然後經過妳自己的全盤分析,妳清楚知道這是一個好的計畫,那就做,管別人贊成或反對,沒有人比妳自己清楚妳需要什麼。聽完這話,我一方面訝異他會這樣跟我說,一方面是完全打定了主意,回家後立刻開始寫信問報名時間和開課日期,然後著手開始處理一切文件。
我開課的前一天下午才抵達台灣,隔天一早就帶著緊張的心情去上課,第一天開始上的課是服裝畫,我一直很羨慕那些ig上的服裝畫神人,我自己看一些tutorial學著畫,怎麼樣就是怪怪的,抓不到訣竅,但是上了服裝畫課之後,一方面老師教了技巧,另一方面也給了信心,有信心就會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會越來越想畫,我從第一張開始都有寫編號,課程結束後我真的把最後一張跟第一張相比,我真的沒有想到短短四個月不到的課可以讓人有這麼大的進步,比起德國人不重視基本功的手繪,我上這課之前大家就已經覺得我畫畫很厲害(我不敢跟他們說我在台灣手繪真的很普通),現在進步這麼多,回去是不是會把他們嚇死啊🤓
再來是服構課也就是打版課,看到這裡應該滿多人會覺得難道德國沒教這些嗎?!老實說,有,但是沒有台灣教的細,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畫畫、打版、裁縫都不是設計師的主要工作,他們分工分的細所以也就沒有教那麼多,但是就會發生技術無法支援的窘境,或是設計師跟打版師說要怎麼樣,要嘛是真的不了解技術面真沒辦法做,不然就是打版師不爽做直接回:沒辦法!
服構課包含車縫,我才發現我在德國學的車縫有多粗,根本就是快速成衣啊!!!台灣教的方法真的要車的醜都很難。打版的部分,德國也沒有這樣老師在黑板上示範然後一步一步教的,所以上完服構課,我又多一件事可以電爆德國人😏
期間還穿插了電腦輔助、織品、材料學的課,每多上一堂就讓我又想電爆德國人(到底是多偏差😂)
最後幾週是真正的服裝設計課,雖然這算是我不陌生的事情,就是一些設計流程、從主題發想、資料蒐集到提案的過程,但是這裡的教法讓我第一次真的覺得在服裝設計裡沒有那麼多不可以,其實什麼都可以也都有可能,單看自己怎麼玩。這是我在德國三年沒有真正體會過的自由和無憂無慮做設計,這期間透過跟老師的討論,讓我找到突破的方式,這裏的老師真的很有耐心,不怕學生問太多,只怕學生問年紀🤣
全修班結束後還會有精修班,精修班才能真的做自己的collection,但是我不能離開德國超過六個月,加上教授催生論文,不然我其實本來想接著上精修,很想從中學到更多細節。
這段過程也讓我更深入的揭發自己,更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特質,也因為更瞭解自己才能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課程結束後我覺得自己更無所畏懼了,之後回德國我能夠更確切地表達自己的理念和方向,然後也學到很多更好的表現方法。這段時間很多人問我台灣有比德國好嗎?其實這問題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只能說各有千秋,德國有他們厲害的地方,台灣也有自己專精的部分,我覺得也沒什麼好追隨,德國好的我們不好,但是我們好的德國也不好啊!要是整天只想效仿,把自己好的地方都捨棄了,只會變成邯鄲學步,畫虎不成反類犬。真的要說台灣讓我不想回來工作的原因只有........薪資,對!就是錢!我就是膚淺!!!
這是實踐大學推廣教育部的網址,即便不是相關科系或產業的人也都很適合上,可以認識各個領域的人,也讓自己的生活有點新鮮事可以做,如果是想要申請不管是台灣的學校還是要做作品集出國唸書,這都是一個很好的管道
http://eec.usc.edu.tw/Front/Category?Category=31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8-15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典藏 ARTouch.com
本集主題:「巨神連線」攝影作品集介紹
專訪藝術家:姚瑞中
內容簡介:
「欲」、「神」之間的連線與距離──
「若將巨大神像比擬為超級電腦,筆記電腦可視為小尊神像供奉在家,電腦主機需要與伺服器連線才能展現其神通廣大,神像透過法師念咒開光就像電腦需要開機密碼,分神出去的眾多神像需要與主神連線……」
臺灣宮廟文化獨步全球,舉凡奇人異士、文人騷客、販夫走卒皆在此叩首,善男信女、黑白兩道、三教九流無不跪拜。本書以地毯式搜索,拍攝三百餘尊中、大型神偶,全面呈現臺灣民俗文化中獨特的人文地理景觀,展現超越宗教建築、民俗活動或信仰儀式的「欲力具體化」。
《巨神連線》攝影集,是藝術家姚瑞中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在臺灣與金門、馬祖、澎湖各處田野走尋,以底片拍攝、銀鹽相紙沖洗,然後再委由老師傅一張張掃圖,而後設計接手又花費半年多的時間,一張張修圖去髒點、討論並編排而成,無關信仰,但神偶雕像底下,是一重又一重的意念、執著與行動所鋪就而成的欲力呈現。
作者簡介:姚瑞中 YAO JUI-CHUNG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
●曾代表臺灣參加國際展覽:
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2005年橫濱三年展、2009年亞太三年展、2010年台北雙年展聯動計劃、2012年上海雙年展、2013年北京攝影雙年展、「集群藝術獎」得主、2014年深圳國際雕塑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英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新加坡「亞太藝術獎公眾獎」、2015年亞洲雙年展、2016年雪梨雙年展。
●曾任職務:
1992年曾擔任天打那實驗體團長、1994年楊德昌電影美術指導、2006-2009年非常廟藝文空間執行長等工作。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實踐大學、台北教育大學;目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客座教授,以及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
●藝術創作:
專長為攝影、裝置及繪畫。其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探討人類一種荒謬處境,其代表作品包括探討台灣主體性問題的《本土佔領行動》(1994)、顛覆中國近代史政治神話的《反攻大陸行動》(1997),以及探討後殖民主義的《天下為公行動》(1997-2000),與「行動三部曲外一章」的《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2002)等等。
自2005年起整理過去十五年在台灣各處踏查所拍攝的廢墟照片,歸納了包括工業、神偶、建築及軍事廢墟四大部份,呈現台灣在全球化潮流與特殊歷史背後中,所隱藏著的龐大意識形態黑洞,延續「人類歷史的命運,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荒謬性!」的創作主軸。
2007年後開始繪製《忘德賦》(2007)、《世外塵》(2008-2012)、《如夢令》(2008-2011)、《恨纏綿》(2009)及《甜蜜蜜》(2010-2012)……改寫並挪用中國美術史經典畫作,再將其轉化成個人生活或真實故事,試圖將宏大史詩文本轉化為私微自傳敘事,以「偽山水」策略對所謂的正統性進行篡位。
2010年至2016年帶領二百二十餘位同學返鄉進行《海市蜃樓I、II、III、IV、V-台灣公共閒置設施》拍攝計劃,以「微型文化行動」概念提醒社會大眾並提供政府有關部門參考,出版品及展覽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http://xn--www-yn9d63dt77j1fe.yaojuichung.com/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超認真少年Imseriou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超認真心輔中心 徵件中📍
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對於工作的問題、職涯選擇、要不要創業...等等人生疑惑
或者你也是一位超認真少年,想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或你工具的故事)
都歡迎寄信給阿仔師
📍收件地址📍
40299台中台中路郵局第66號 超認真少年 收
P.O.BOX 66 Taichung Taichung Road
Taichung City 40299
Taiwan (R.O.C)
#輔導班長 #超認真信箱
訂閱我們👉 https://pse.is/Q26YB
【超認真少年IG】https://www.instagram.com/imseriou
【超認真少年FB】https://www.facebook.com/Imseriou
【工業技術交流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mserio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ShF9iHGr-s/hqdefault.jpg)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巨神連線」攝影作品集介紹
專訪藝術家:姚瑞中
內容簡介:
「欲」、「神」之間的連線與距離──
「若將巨大神像比擬為超級電腦,筆記電腦可視為小尊神像供奉在家,電腦主機需要與伺服器連線才能展現其神通廣大,神像透過法師念咒開光就像電腦需要開機密碼,分神出去的眾多神像需要與主神連線……」
臺灣宮廟文化獨步全球,舉凡奇人異士、文人騷客、販夫走卒皆在此叩首,善男信女、黑白兩道、三教九流無不跪拜。本書以地毯式搜索,拍攝三百餘尊中、大型神偶,全面呈現臺灣民俗文化中獨特的人文地理景觀,展現超越宗教建築、民俗活動或信仰儀式的「欲力具體化」。
《巨神連線》攝影集,是藝術家姚瑞中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在臺灣與金門、馬祖、澎湖各處田野走尋,以底片拍攝、銀鹽相紙沖洗,然後再委由老師傅一張張掃圖,而後設計接手又花費半年多的時間,一張張修圖去髒點、討論並編排而成,無關信仰,但神偶雕像底下,是一重又一重的意念、執著與行動所鋪就而成的欲力呈現。
作者簡介:姚瑞中 YAO JUI-CHUNG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
●曾代表臺灣參加國際展覽:
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2005年橫濱三年展、2009年亞太三年展、2010年台北雙年展聯動計劃、2012年上海雙年展、2013年北京攝影雙年展、「集群藝術獎」得主、2014年深圳國際雕塑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英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新加坡「亞太藝術獎公眾獎」、2015年亞洲雙年展、2016年雪梨雙年展。
●曾任職務:
1992年曾擔任天打那實驗體團長、1994年楊德昌電影美術指導、2006-2009年非常廟藝文空間執行長等工作。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實踐大學、台北教育大學;目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客座教授,以及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
●藝術創作:
專長為攝影、裝置及繪畫。其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探討人類一種荒謬處境,其代表作品包括探討台灣主體性問題的《本土佔領行動》(1994)、顛覆中國近代史政治神話的《反攻大陸行動》(1997),以及探討後殖民主義的《天下為公行動》(1997-2000),與「行動三部曲外一章」的《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2002)等等。
自2005年起整理過去十五年在台灣各處踏查所拍攝的廢墟照片,歸納了包括工業、神偶、建築及軍事廢墟四大部份,呈現台灣在全球化潮流與特殊歷史背後中,所隱藏著的龐大意識形態黑洞,延續「人類歷史的命運,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荒謬性!」的創作主軸。
2007年後開始繪製《忘德賦》(2007)、《世外塵》(2008-2012)、《如夢令》(2008-2011)、《恨纏綿》(2009)及《甜蜜蜜》(2010-2012)……改寫並挪用中國美術史經典畫作,再將其轉化成個人生活或真實故事,試圖將宏大史詩文本轉化為私微自傳敘事,以「偽山水」策略對所謂的正統性進行篡位。
2010年至2016年帶領二百二十餘位同學返鄉進行《海市蜃樓I、II、III、IV、V-台灣公共閒置設施》拍攝計劃,以「微型文化行動」概念提醒社會大眾並提供政府有關部門參考,出版品及展覽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個人網站www.yaojuichung.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f40CDQBnhU/hqdefault.jpg)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實踐工設‧ 設計誌- 多多觀摩別人的作品集尋找自己的獨特差異...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主任與各位前輩的領導,雖然實體展覽已經落幕,身為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 Member的實踐工設(SCID) 也登上了WDO的活動列表,經由網路讓全世界都可以看到我們的 ... ... <看更多>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普通班的我如何從零到一百準備上實踐工設#工業設計#素描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報名學生: 目標報考國外藝術/ 設計 /建築大學院校面試 作品集 準備,完整規劃考取科系所需的作品內容。 團體 作品集 班: 課程目標:除了平面的繪畫創作, ... ... <看更多>
實踐工業設計作品集 在 [心得] 實踐工設轉學心得-大三- 看板Transf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文,很榮幸的在去年轉上實踐工設,我之前是也是工設的,但如題,我是轉大三的,
我知道大部分都是轉大二,所以此篇也可供參考,
大二的心得文搜尋:Dcard-實踐工設轉學考
首先先介紹一下考科,考試共分成:國文、英文、術科(產品設計),大二是考創意設計
(考試內容有些許不同)設計概論、作品集面試
國文、英文:完全就是憑我高職得印象去考,
但還是得稍稍有個基本,
設計概論:,今年比較不一樣的是,都是申論題,跟你圖片,要你寫出自己的想法,這種
比較好發揮,我也比較擅長這種題目,運氣算是很好,
因為往年都是給你一張圖片,要你寫出設計師是誰,哪個年代,還要分析,這種真的就是
硬背了,每一年考題都不太一樣,算是運氣囉,
至於設計概論準備的話,我是平常都會翻些雜誌,平常看到喜歡的設計書籍也會買或借來
看,有些轉生是推薦:當代藝術演化論、工業設計思潮(必看),
作品集面試的話,因為我本身口條還可以,所以就比較吃香,作品集就是做出自己的特色
,(當然基本的美感還是要有啦),至於要放什麼作品,我覺得可以放你有自信的作品,
講起來,能讓老師感受到你為了這個作業下了多少苦心,這都能反應你對設計有多少熱忱
,
而且通常面試成績高,老師代表越喜歡你,通常進的機率就比較高,
術科的話,因為大二跟大三的考題不太一樣,但進來後,我們有聊到考題,然後大二考的
是餐具設計,有點偏考創意的部分,像是有個轉生是畫餐盤的設計,然後餐盤能計算你每
天吃什麼+結合app之類的,在大二的考題比較需要天馬行空的概念,但執行性還是要有的
,至於畫工,我覺得實踐沒有太過要求,所以不太需要擔心畫功這塊,最重要的還是你
的設計概念,至於大三是考手機設計,題目是給你一些使用者族群的說明,然而你要設計
出一台符合使用者期望的手機,但我也忘記我那時畫了什麼 哈哈哈。只記得我當時拿到
題目時,分析很久,才開始動筆,但最後還是有畫完,
提醒一下,拿到題目的同時,先看清楚也先想好你要呈現哪些東西在畫紙上,不要看到旁
邊的人開始動筆,你也開始動筆。
最後還是祝大家7月考試順利,轉進實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71.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ansfer/M.1497419316.A.36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