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通信|流浪與遠征
本週【封面故事】謝旺霖vs陳德政對談,分享了走出舒適圈的動力,可能是無望的愛情、窒息的日常、冒險與挑戰的召喚、對自由的響往、渴望以自己的方式生活,重整自己再次定錨世界⋯⋯
觸發通通編思考《進擊的巨人》(在結局出刊前,通通編可能都無法自地沈浸在巨人世界,還請大家包容,或也可考慮加入🙋♀️ 🙋 🙋♂️),主角艾倫自幼生活在城牆中,看著書想像著海洋,對自由的嚮往一路推動著他前行。但當他終於看到海時,他真的自由了嗎?他能得到自由嗎?
通通編(擅自投射)不太確定「生活」是不是敵人,但戰勝生活,我們就會自由了嗎?
當自由已成為存在危機(Existential Crisis)被無名恐慌攫住時,通通編就會想起登山時的感受:面對聳然的大山,看著腳下低頭走路,不問遠近、不思過去未來、不計曲直地走下去,會有一天,抬頭就抵達無所畏懼的地方。
【現場|《海上傭兵》、《公司與幕府》、《巴達維亞號之死》】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鄭維中,以3本歷史著作為經緯,#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探討過去,同時也提供了對未來的想像。
【話題|《街頭隱形人》】新版重出之際,深耕街頭議題並積極行動的「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貧窮人的台北」策展人朱剛勇,從長期與勞力工作者互動的經驗,觀察人們為何習於「視而不見」,為台灣讀者撰寫一篇更務實、更接地氣的推薦文。
【書人生|孫梓評】從自己是15歲少年開始說起,談書的謙卑、專情、獨斷,以及書的允許⋯⋯
💌本週精彩好文,以及近期閱讀活動,請見👇🏻👇🏻👇🏻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的推薦目錄:
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對大航海時代的想像是什麼
曾統治台灣近40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什麼樣的「公司」?近代世界史中,西方人乘船來到東亞海域,就一定是戰無不克、所向披靡,而東方世界就只能被動承受打擊與侵略嗎?台灣雖非歷史大舞台上掌握轉捩點的主角,在東亞海洋史的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但這個地位又是什麼呢?
當今世界情勢瞬息萬變,身處海上要道的台灣,我們該如何更加認識這片東亞海域,以及400年前這座島嶼初步的國際局勢?近期在台出版的3本重量級史學譯著《#海上傭兵》(衛城出版 )、《#公司與幕府》(左岸文化)及《#巴達維亞號之死》(左岸文化),試圖翻轉讀者對這段歐亞交流史的刻板印象。
「台灣的歷史很短,偏偏它的歷史發展和外界一直都很密切,與世界史息息相關。但我們沒有辦法說,它就是人類大歷史的主角,所以我定了這個講座題目『謝謝你,在世界史的角落找到我』。」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同時也是《海上傭兵》的作者 #鄭維中,日前舉辦講座,以這3本歷史著作為經緯,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來看,探討過去,同時也提供了對未來的想像。
#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 在 柯志恩- 把「中國史」當「外國史」? 高中歷史課綱又要 ... 的推薦與評價
... 將中國史納入東亞脈絡討論。 ... 外界質疑改變的目的係為「去中國化」,社會課綱召集人張茂桂解釋,「揚棄用編年史、國別史的方式編教材,也不再區分中國史、台灣史和世界史 ... ... <看更多>
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 在 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及因應之道徐泓 的推薦與評價
... 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講述。雖然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說,這只是草案,還要辦公聽會 ... 表面上把中國史放入東亜史和世界史脈絡中講,是有全球化視野,不自閉地看自己 ... ... <看更多>
將台灣史放入世界史的脈絡 在 [新聞] 歷史課綱周末開審學者看法分歧-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去中國史?變東亞史? 歷史新課綱大翻轉
2018-08-09 16:10:17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許俊偉、侯廣瑜、黃毓純/報導
12年國教新課綱爭議不斷,先是去年國語文領域高中文白比被「翻案」,從原本文言文比
率維持在45%至55%,改降成35%至45%;近期則因課審進度大延宕,引發外界憂慮108
學年恐匆忙上路的爭議。
教育部強勢過關?快刀斬亂麻?
本周六(11日)起,一連三天要開七場會議審議社會領域課綱,其中歷史課綱因「去中國化
」,預料將引發另波課審大戰;課審大會三天火速快審決定下一代的「歷史」,教育部是
要強勢過關?還是為了要快刀斬亂麻?
依據草案,12年國教新課綱高中歷史將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出3個分
域:台灣、東亞及世界,一改過往大量中國史內容,從原本的1.5冊內容縮減為1冊,並將
中國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
舊課綱的歷史科編排方式,是按照年代或朝代的順序排,比如中國史分成「先秦時代」、
「秦漢至隋唐」、「宋、元、明與盛清」等。新課綱則用主題式的方式分單元,比如中國
相關主題有4個單元,「中國與東亞的交會」、「國家與社會」、「人群的移動」和「現
代化的歷程」。
依據課綱草案內容,國中及普高必修的歷史課程採分域架構,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以
由近及遠、「略古詳今」為原則規畫。
但像是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都消失,內容也著重文化史、制度史,政治史的部分幾乎都
沒有了,有教師擔心「過於省略歷史脈絡」,恐讓學生難以完整吸收,老師補充勢必得要
加強。
另有課審委員學生代表蕭竹均將於課審大會提案,提高台灣史占國中歷史科比率,台灣史
學習時數不得低於歷史科總學習時數的1/2,並建請研修小組於歷史科與公民科,研擬歷
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相關學習內容,以及增加台灣原住民史相關內容,蕭竹均說,希望擁有
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課綱」。
王仲孚:這樣的歷史課綱 為「去中國化」
「從教育角度看,這樣的歷史課綱實在很荒唐!」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表示,這樣
的歷史課綱,是為了「去中國化」,憂心下一代會變成「沒有史觀」,質疑這個課綱是「
台灣國」的課綱嗎?中華民國的課綱怎麼可以沒有中華民國的主體性?
王仲孚舉例,新課綱歷史部分,看不到關乎中國文明起源的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也都沒
了,大禹治水傳說、甲骨文發現可以不知道嗎?他痛批「根本是在胡搞,實在太荒謬。」
全國校長協會秘書長謝金城表示,新課綱是以台灣本位看史觀,意識形態的政治性可能不
知不覺在課綱中呈現,呼籲課綱審議應該拋開政治上的紛擾,回到教育初衷。他認為,將
中國文化納入東亞文化,跟既定觀念差太多,學生在史觀認識上,不該「重台灣文化,輕
中華文化」,應均衡發展。
陳培豐:觀點不一樣 可以看到更多元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培豐表示,他所做的研究也都是用東亞的觀點去看中國文化
,例如用東亞的架構看漢字、漢文等等,「觀點不一樣,可以看到更多元、複雜的東西」
,且從中國起源的事實是不會變的。
到了21世紀的今天,已有很多混雜的歷史現象。陳培豐舉例,中國和越南、韓國產生很多
交集,關係也更多元、複雜。任何一個大的文化,一定會產生很多分支,造成很多新現象
或新主體,「包容進來一起看,或許可提供另一個思考的方向或答案。」
台北市中山女中歷史教師邱永春指出,目前的高中歷史課綱,中國史、台灣史和世界史都
很完整,現在改為主題式,變得「支離破碎」。完整的內容落在國中端,但學的是比較粗
淺的內容,高中應該是要加強學生歷史能力的階段,但現在又變成全部是主題討論。
「就算是主題式教學,還是要有歷史脈絡。」邱永春舉例,一旦離開了歷史背景,怎麼談
族群?例如,討論族群融合,學生還是要有「編年」的觀念,但在新課綱缺乏背景知識的
情況下,就得靠老師額外補充,「老師和學生要做的功課都會更多」。
「歷史本來就是政治性的學問」,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莊德仁說,如果用意識形態去解讀歷
史課綱,一定會變成「一邊一國」的政治概念。但他認為,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其實東亞
本來就是一個世界,如果用善意的解讀,以往歷史科很少關心橫向的連結,而現在是全球
化世界,學生應該想想南韓首爾或日本東京的學生在學些什麼,讓學生從區域性去想想自
己、開闊視野,跟上世界腳步。
張文隆:只是角度轉換 用東亞關係看中國史
新北市三民高中歷史教師張文隆表示,這次新課綱,除了略古詳今之外,其實敘述內容差
別不大,只是角度轉換,用東亞關係看中國史,而以前是以中國中心看東亞史。以前會先
講中國內部的歷史,接著再以中國為中心,談中國和東亞,乃至其他地區的關係,也就是
中國中心的東亞互動史。現在全球化與多元化,強調去中心的歷史教育。
張文隆說,希望孩子不帶偏見,和不同民族、文化互動,所以國教精神很重要。否則未來
的孩子,還是會像我們過去一樣,敵視或歧視其他民族與文化,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就像現在很多人會敵視日本、俄國,又瞧不起中國少數民族以及東南亞、南亞各民族。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3299701
歷史課綱周末開審 學者看法分歧
2018-08-09 14:24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經濟日報 / 產業 / 熱門話題
本周六起一連三天,教育部課審大會將連開七場會議,審查12年國教社會領綱,其中高中
歷史課綱因被解讀有「去中國化」疑慮,爭議程度不亞於國文課綱文白比。學者對此反應
兩極,有人指課綱草案荒唐,也有人認為學生視野可更多元,預料課審委員將有一番唇槍
舌戰。 這次高中歷史課綱有多項重大變革,包括中國史從原本的1.5冊縮減為1冊,且由
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並將中國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
及世界史,而是分出三個分域:台灣、東亞及世界。
「從教育角度看,這樣的歷史課綱實在很荒唐!」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表示,這是
為了「去中國化」,下一代會變成「沒有史觀」,這是「台灣國」的課綱嗎?中華民國的
課綱怎麼可以沒有中華民國的主體性?
王仲孚舉例,高中歷史課綱看不到關乎中國文明起源的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也沒了,大
禹治水傳說、甲骨文發現可以不知道嗎?他痛批,「根本是在胡搞,實在太荒謬!」
全國校長協會秘書長謝金城表示,新課綱是以台灣本位看史觀,意識形態的政治性可能不
知不覺在課綱中呈現,他呼籲課綱審議應拋開政治紛擾,回到教育初衷。他認為將中國文
化納入東亞文化,跟既定觀念差太多,學生在史觀認識上,不該「重台灣文化、輕中華文
化」,應均衡發展。
但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培豐說,他的研究都是用東亞觀點去看中國文化,例如用
東亞的架構看漢字、漢文等,「觀點不一樣,可以看到更多元、複雜的東西」,中國起源
的事實也不會變。
陳培豐還舉例,中國和越南、韓國產生很多交集,關係也更多元、複雜;任何一個大的文
化一定會產生很多分支,造成很多新現象或新主體,「包容進來一起看,或許可提供另一
個思考的方向或答案」。
台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則說,學習基本歷史知識除了台灣史和中國史,在這個全球化
時代,世界史也很重要。「這也是我們歷史教育和歷史學近年很有進步的地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299416
這件事不知大家如何判斷?學者分歧很大
在第一線的歷史老師又要作何調整改變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533810764.A.B84.html
※ 編輯: zkow (140.112.73.3), 08/09/2018 18:36: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