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第一天。上小學》老大、老二媽媽2樣情。
.
在英國🇬🇧的教育學制上,小朋友過完4歲生日後的9月份,就是正式進入義務教育體制,從學前班(reception)念起,等於台灣中班的年紀。🥐 妹妹7月底剛剛滿4歲,所以9月即可以入學,成為班上倒數最小年紀的孩子,英國都會稱他們這種同年級的小小孩叫summer baby。
.
回想第一胎 #老大哥哥上小學第一天時,我還專程帶著單眼相機,全家總動員送他去教室門口,離開時,我情緒飽滿!#滿滿感動跟滿滿捨不得!整個眼淚在眼中狂打轉!🥺🥺
.
而今天兩樣情,我們家妹妹非常愛上學!今天起床最快速度換好制服,吃完早餐就開始問「要出門了嗎?我要當第一個到教室的!」。一路唱歌、跳舞、小跑步!說「我要去上學了!我要去念哥哥的大學校了!」。
.
#老二第一天上學呢?媽媽我也是帶著雀躍的心情,卻又太囂張要掩飾一下興奮,送她進門前跟她說聲「寶貝,媽媽會想你喔!(善意謊言)」再帥氣說聲:「掰掰!」,我就踩著輕盈的步伐離開學校。#開心到嘴角都裂到耳垂了!🤩
.
雖然,妹妹前兩週都是只有2個半天的適應日。但今天早上!是這整整將近7個月來!我##第一天、#第一次!這麼耳根子安靜的整整3小時!已經迫不及待9月底妹妹開始上全天5天班了!
.
#兩個孩子媽媽兩樣情 #有同感的請舉手
----------------------
🇬🇧Covid-19疫情的關係,英國學校在2月就關閉至今9月份。整整6個多月,我們一家人緊密7/24在一起。堪稱英國史上最長的暑假!
.
#疫情後的小學有什麼調整呢?(我只單方面分享我們公立學校,歡迎其它海外媽媽補充)
.
🌳 首先,最不一樣的是「用視訊家庭訪問」:以前哥哥開學前,導師跟助教會到班上每個孩子家中進行家庭訪問,為了在孩子熟悉的環境中,拉近跟孩子之間的距離。而今年,則是用「視訊」google meeting的方式進行。媽媽我還特地整理一下他們的房間,怕老師突然來一招,跟哥哥當年一樣,突然要小朋友導覽介紹她的房間或是玩樂的地方。哈哈!結果根本沒有。
.
🌳 再來,就是「上、下學接送」:改成「分批制度」跟「單行道系統」,而且只能送到大門口,以前可以送到教室門口。每個年級上學時段隔15分鐘,家長都要按照單行道導引方向,一次“建議”只可以一個大人接送,彼此需要隔1-2公尺排隊。我們家孩子差2個年級,所以接送時段差30分鐘,真的很尷尬!走回家也不是,站在旁邊等也不是。但為了大家能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我們的不方便也不算什麼。
.
🌳「營養午餐」:原本英國小學的午餐就不令人期待,現在因為疫情,原本全校午餐時間去飯廳打飯的制度,變成在自己教室位置上吃,而且不再提供熱食選擇,現在只剩「素食、葷食」兩種「冷食午餐盒」選擇。但因為是免費,我也沒什麼好抱怨!頂多早餐把他們餵飽一點,下課吃營養均衡一點補回來就好。共體時艱!
.
🌳「體育課。PE」:以前都規定只能是穿制服上學,體育課的運動服跟運動鞋,則是上課前才換結束又要換回制服。現在為了避免小朋友換衣服時彼此接觸,或是年紀小需要老師協助穿脫。通通改成體育課當天可以直接穿運動制服上學。
.
🌳「教室座位&不得共享玩具文具」:以前孩子們的文具、玩具都是分享共用。現在是在自己固定的座位,老師已經分配發好每個孩子一個「托盤」跟一個「chairbag」,裡面放好整學期「屬於自己」專用的文具跟教具,不得共用。
.
🌳至於大家很好奇?那小孩上學要戴口罩嗎?政府只有規定中學以上一定要戴,但是小學國中primary school不需要。所以,送上學的畫面有點驚悚,就真的沒有任何人戴口罩排隊 ,聽說不少學校還禁止小孩戴口罩?但也有聽說有些學校校長意識很好,會要求大家戴口罩(此刻就會很希望立刻轉學去那家學校!)。
.
🌳「生病😷就不能上學」:這真的是我覺得英國學校最大的改變!以前即使孩子發燒,都還是要照常上學。只有吐瀉才強制規定48小時不准上學。而現在,只要有感冒生病狀況,就請自動在家隔離14天!真的是超級大的改變。
.
說了這些疫情後的不同後。一方面很憂心孩子在學校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又覺得一場疫情,英國教育部「終於」半年後,也算是有一點點改變,至少孩子們終於可以回去過正常的上學生活!#也還給媽媽一點自由
----------------------
「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 人妻。倫敦。習作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爸媽團很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發燒39度睡覺、小朋友發燒退了又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發燒39度睡覺、小朋友發燒退了又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2月26號朝早發燒39度,快檢兩條線,全日都發燒,食藥先低啲 ... 的評價
- 關於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台東9歲童、7月大女嬰染疫! 燒到39度急送醫@東森新聞CH51 的評價
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新【單日新增26例個案,4歲小孩確診,台灣年紀最小個案;中研院群聚感染累積5人;內政部展開夜店臨檢,揪趴趴走居家檢疫者】
台灣今(23)日新增26名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其中25名境外移入,一名本土案例。境外移入確診者幾乎都是旅遊、工作為主,其中包含5起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未來兩週在國外工作、求學者的國人陸續歸國,將是疫情關鍵期,呼籲所有入境國人,都要誠實通報自己的旅遊史、接觸史及相關症狀。
■中研院群聚感染再添1例,累計共5例
今日新增的1例的本土案例(案186),是中研院群聚感染個案,為中研院30多歲德國籍研究人員(案168)同住30多歲女朋友。該名女子17日出現肌肉痠痛、發燒、胃部不適,20日採檢今確診。中研院群聚感染目前已有5名確診個案。
另外新增的境外移入中5起群聚案,分別為:
1.一對赴西班牙旅遊的夫妻(案170、189)。
2.一對前往法國工作、求學的30多歲夫妻(案172、173)。
3.一名3月11日至18日去美國工作的40多歲男性(案177),與先前已確診的40多歲男性(案129)是一起在美國工作的同事。
4.一名20多歲的女性(案195)於5日到19日與另兩名友人前往美國旅遊,友人已於前天(21日)確診,是一起3人群聚案。
5.一家3口與一同事(爸爸案171、同事174、兒子175、媽媽178)在荷蘭工作,20日入境於機場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
其中,一家3口群聚案中的兒子,年僅4歲,3月10日出現發燒症狀,但20日自荷蘭返台入境時已無症狀,但檢驗時體內仍有病毒而確診,是台灣目前年紀最小的確診者。爸爸、小孩都已無症狀,父子同住一間負壓隔離病房;但媽媽仍有37.7度輕微發燒,單獨住一間負壓隔離病房治療。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指出,先前雖有臨床研究認為,小孩子比較不容易感染COVID-19,可能原因有二,第一是人體內負責接合的受體「ACE2」,在小孩子體內較少;第二是疫情初期小朋友若還未入學,與外界接觸相對較少。但他強調,「這些並非絕對,因為小孩子仍屬於抵抗力較弱的族群,只要病毒量夠大,接受器再少照樣可以感染。」
■仍有3例本土案例感染源不明,儘速疫調中
陳時中說,近期病例發現,境外移入個案遠大於本土案例,境外個案也透過機場攔截、徹底實施居家檢疫而沒有讓疫情大量往社區擴散。但扣除發病後超過14天已過了潛伏期的而未擴散的個案,目前還有3例本土案例,仍在疫調中,需維持高度警戒。3例分別為12日、16日兩度就醫、17日到急診就醫後確診的20多歲南部上班族女性(案100);17日發病就醫的30多歲女性(案134)以及昨(23日)確診於長照機構服務的護理師(案156)。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副組長莊人祥補充, 針對案100,已經匡列接觸者55位,現已採檢7人皆為陰性,先前雖然有懷疑一名美國親戚,但採檢為陰性,正在清查其他可能感染源。而案134目前密切接觸者42人、採檢39人,有16人為陰性,其他尚在檢驗中。
陳時中表示,針對長照機構護理師,昨日將院內工作人員、機構居住者共81人採檢完畢皆為陰性,擴大匡列10多名上述採檢者的家人,已有5名陰性,仍在持續追蹤採檢中。
■專家會議將訂採檢指引,並擴大醫護人員採檢標準
此外,由於長照機構的護理師,於3月12日發燒未就醫,而後仍在機構內上班,16日就醫僅服用克流感,20日就醫才因醫師警覺而送驗,增加擴散風險。疾病管制署副署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日前擴大社區採檢時,除了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可採檢外,也尊重醫師專業,遇到症狀不明、但無法排除確診可能時,即可採檢。
羅一鈞說,本週專家會議中,將具體提出符合檢驗的定義,讓醫師除了專業判斷外,也能有完整指引遵循;同時,也擬定擴大醫護人員採檢標準,只要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就直接採檢。
■衛福部強化機場檢疫,內政部展開夜店臨檢
陳時中表示,這兩週海外工作、求學的國人陸續歸國,希望能在機場就攔截到確診者,把本土案例降到最低,更要確實將機場、居家檢疫兩防線做好。呼籲民眾,於機場入境時,必須誠實、清楚的講述旅遊、接觸史及相關症狀,就算3、4天前有咳嗽等症狀,現在已經痊癒,也都建議陳述;若在入境前服用感冒藥,也要據實以告,醫護人員才能判斷採檢必要。
因擔心疾病潛伏期,確診者在機場尚未發病,民眾入境後仍須徹底執行居家檢疫,與家人保持距離、吃飯、生活都完全隔開,一旦有症狀立刻通報就醫採檢。
為了落實兩大防線,內政部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昨(22日)入境者有4,600多人,今天截至中午入境共1,600多人,預估今天整天為3,600人左右。與上週開始實施全面居家檢疫,一天入境7、8千人相比,人數已經逐漸下降,莊人祥則補充,前(21日)於機場採檢322人,昨(22日)採檢281人,人數也正下降中,但仍不能鬆懈。而為了加強防疫,自昨天開始,入境的行李,也會先全數進行消毒再進入轉盤提供民眾領取。
此外,針對可能不遵守規定的居家檢疫者,陳宗彥則表示,內政部已安排警力,先盤點對身份查驗較不嚴格的夜店,已自前天開始進行不定時的臨檢,例如上週六(21日)即在夜店查獲一名居家檢疫者,開出100萬元罰單,並轉送集中檢疫所。
陳宗彥表示,目前員警臨檢所使用的系統,已經能與旅遊史勾稽,只要輸入身分證字號,螢幕就會顯示該民眾是否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接下來警政單位也會持續做好查驗、監督工作。
■加強佈建地方防疫車隊、旅館
陳時中表示,今天下午4時召開指揮中心與各地方縣市的會議,瞭解各地方政府自3月1日開始成立的地方關懷服務中心、防疫車隊、送餐關懷、基本疫調工作等執行狀況,瞭解每個縣市的執行強度、彼此交流加強工作,希望進一步佈建地方的防疫車隊、防疫旅館。
陳時中表示,要讓民眾自機場等地搭乘客運到定點,若家人無法接送回家,地方仍有防疫車隊的需求。防疫旅館則提供給兩種需求者,第一是家中有居家檢疫者,家人可住防疫旅館做好隔離;第二則是本身是被檢疫者。地方政府除了佈建社區旅館,也需要監督做好消毒工作。(文/陳潔、攝影/余志偉、楊子磊、蘇威銘)
#延伸閱讀
【全球疫苗競速關鍵:8種疫苗比一比,台灣競爭潛力在哪裡?】http://bit.ly/2TWvCKa
【COVID-19防疫晚起步的德國,民間如何以公民力量相挺、共度難關?】https://bit.ly/2QysHoN
【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bit.ly/2twBVtC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疫情 #報導者
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爸媽團很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冠肺炎懶人包,歡迎轉傳給身邊朋友,特別是年長族群,是我們在此次疫情最需要關懷保護的!我用力縮成1200字了,更詳細的說明請看內文喔。
#疾病基本認識
1.新冠病毒和SARS一樣都是冠狀病毒,傳染途徑相同,臨床表現完全不同。SARS致死率10%,新冠致死率各地統計不同,但至少1%。SARS得到之後98%會發燒,要發燒後才有傳染力。新冠不一定發燒,輕症多甚至有一半可能是無症狀的。不用發燒甚至無症狀者都可以傳染。
2.新冠傳染力類似每年冬天流行的流感,但其他地方就不像了,致死率是季節性流感的10倍以上。且目前沒有藥物和疫苗。
傳染力:新型冠狀病毒~流感 >SARS
致死率:SARS(10%) >新型冠狀病毒(至少1%) >流感(0.1%)
3.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為主。原則上飛沫傳染以一般的外科口罩,勤洗手,離患者兩公尺以上就不容易受到感染。比較難防的是間接的接觸傳染,病毒可以存在無生物環境24~48小時甚至更久。目前沒有空氣或是糞口傳染的明確證據。
4.潛伏期是 1~14天(多半為4~5天),就是接觸病毒後1~14天都可能開始有症狀。
5.目前沒有確切證據顯示會二次感染。陰轉又驗出陽性的「復陽」可能是中間檢查沒有驗到而已。
#症狀治療致死率重症及後遺症
1.新冠感染最常見症狀為發燒(入院時43.8%有發燒,拉到整個住院期間88.7%有發燒)和咳嗽(67.8%)。
流感和新冠只看症狀是無法區分。一般的感冒幾乎都會有鼻塞/流鼻水的上呼吸道症狀,流感或新冠比較少。
2.得了這個病毒:50%無症狀,40%輕症,10%是比較嚴重的。這10%的人最需要醫療的幫忙。(無症狀比例是鑽石公主郵輪上的經驗,有爭議)
3.輕症是靠自己的免疫力就會好的。重症惡化者多半發生在有症狀開始的第二週左右,是救治的黃金時間。要即時給予氧氣,呼吸器等支持療法幫助病人撐過去。
4.年齡是重症死亡最大的因素。大於80歲14.8%,70~79歲8%,60~69歲3.6%。而後越年輕死亡率越低,50~59歲1.3%,40~49歲0.4%,39歲以下0.2%。九歲以下小朋友無人死亡。
另一個死亡危險因子是慢性病:有心血管疾病10.5%,有糖尿病7.3%,有慢性呼吸道疾病6.3%,有高血壓6.0%。19歲以下的人染病的機率也比較低。
5.重症肺炎比較嚴重的患者康復後有可能會有肺纖維化的情形。目前沒有足夠證據可解答有多少比例會如此,還有追蹤長期肺功能是否會有所恢復。個人預估得到新冠很可能有一半是無症狀,輕症四成,你有快九成的機會連肺炎都不會有,更別說是後續的大片肺炎康復後造成的肺纖維化了。
6.目前尚無已上市可治療的藥物和疫苗。兩者離上市最快可能都是一年左右。藥物可能會比較順利,但疫苗可能要更久。
#給民眾的防疫建議
1.現階段的台灣,密閉較擁擠不通風的室內空間,建議戴口罩。其餘走在路上應該是不需要。請善用酒精乾洗手,且不要亂摸眼口鼻。
2.台灣的確有人在社區被感染了沒有錯,小規模的社區傳播似乎也有了。但似乎有擋下來。
3.台灣近來多半案例都是出國回來的案例。近期非必要請不要出國旅遊。歐洲是最近的震央。日本有蓋牌疑慮,美國正在上升中。
4.冠狀病毒怕熱不怕冷,進入夏天可能會趨緩,但應該不會消失,冬天可能再來。
5.保護年長者絕對是本次疫情最重要的決戰點。在這段期間請老人家減少外出,減少和老人家接觸(三代同堂的可能要考慮在家中設個動線,就像家中有人居家隔離一樣),給予正確衛教和心理支持!
來自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發燒39度睡覺、小朋友發燒退了又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supung也提到小弟球齡5年每個禮拜打約五小時,程度可以中遠台對拉,基本防守接發球技巧都有,現在的配置是波 ... ... <看更多>
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2月26號朝早發燒39度,快檢兩條線,全日都發燒,食藥先低啲 ... 的推薦與評價
我應唔應該帶佢做核酸檢測? 有冇經驗人士,小朋友中左covid-19都係咁既情況? 定係感染左其他 ... ... <看更多>
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 在 發燒39度睡覺、小朋友發燒退了又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小朋友發燒39度covid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supung也提到小弟球齡5年每個禮拜打約五小時,程度可以中遠台對拉,基本防守接發球技巧都有,現在的配置是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