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可以一帆風順,誰會想要整天愁眉苦臉不開心?
沒有任何挫折的人生,想必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吧?但,沒有任何波折的人生,真的會快樂嗎?或者該問,如果沒有挫折的存在,人還能夠感受到突破自我時所帶來的成就感嗎?
人之所以為自己所處的困境感到痛苦,是因為困境沒有被解決;只要困境還存在著,痛苦就不會消失,這是大多數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許多人最大的問題是明白了問題在哪,卻不願意去面對與解決問題;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逃避,甚至合理化自己並不需要去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那都是別人造成的、不是你的錯。
正如同標題所說的「如果人生可以一帆風順,誰會想要整天愁眉苦臉不開心?」,若是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用「目的論」來解釋的話,應該改為「為了證明我的人生一波三折,所以需要讓自己看起來心情糟透了。」
快樂與痛苦通常都是相對的,你有多痛苦,當你熬過後就會有多快樂;你現在有多快樂,當你失去這個快樂的來源時,就會有多痛苦。如果你的快樂都是透過很大的成就來獲得,那麼我可以大膽斷言,這波疫情一定帶給您非常大的痛苦,因為您不習慣,或者說不知道如何從小事情上獲得快樂。
在這嚴峻的疫情下除了做好防疫之外,我認為台灣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練習「活在當下」,唯有腳踏實地活在當下時,才能夠擺脫不安並且感受到快樂。從疫情大爆發後至今,不論是政治人物的發言、新聞報導或者網路意見領袖、名嘴網紅的言論,絕大多數都是在「鼓勵焦慮」。
假如這一個月來你感覺自己每次開臉書、看新聞都會感覺胸悶、煩躁或憤怒,請您務必冷靜下來,因為您已經中了「鼓勵焦慮」的陷阱。恐懼與憤怒是最容易被煽動的時刻,也是最容易做出不理智決策的時刻,許多的群眾暴動或是群體暴力行動皆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產生的。
而或許,讓人民因為恐懼或憤怒失去理智,正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
以疫苗來說,「數量不夠」、「緩不濟急」、「高副作用」、「打人家不要的」等等,這些即使煩惱了也無法改變當下任何情況的問題,就是「鼓勵焦慮」的典型操作手法。
而這也是大多數不快樂的人面對自己人生的價值觀,他們只盯著遙遠那無法改變的大問題,不願意低頭看看眼前可以處理的小事情;大煩惱解決不了,小問題越積越多,於是他們總是愁眉苦臉,開口就是人生好難之類的負面能量,因為他們有個巨大且難以解決的問題困擾著他們。
如果看到這裡的讀者有種自己被說中的感受,請記得我的所有個體心理學相關文章,當中所提到的負面感受,皆是以我本人罹患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時期的角度下去撰寫的;上述的那些心態,正是讓我精神疾病無法改善,甚至越來越惡化的主要原因。不過,這部分留待未來有機會再跟各位仔細說明。
在電影《絕地救援》當中,主角馬克(麥特戴蒙 飾)因參與太空任務而與其他團隊成員一同登陸火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因為遇上大風暴而提前中止任務撤返地球。
指揮官路易士(潔西卡崔絲坦 飾)賭命在風暴中找尋著被指派去採集火星物質的馬克,不幸的是馬克因為被物體擊中了生命監測裝置,使得所有團員們誤以為馬克已經殉職,為保全剩下團員的生命,指揮官只好下達撤離的指示。
從昏迷中醒來的馬克首先發現自己一個人被留在火星上了,並且他的腹部也被某種細長硬物給刺穿。我們試想如果自己是馬克,除了差一點因公殉職之外還被整個團隊丟包火星,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那不是把一個路痴丟包在西門町那麼簡單而已,路痴至少還能問人如何找到回家的路,除了馬克自己之外火星上根本沒有第二個人,或者說其他的生命體。有限的氧氣;有限的存糧;有限的能源,再加上安靜到近乎絕望的寂寞,你會怎麼辦?
馬克從昏迷中醒來後給自己的傷口緊急做了處置便開啟日誌,他在求生日第一天錄製日誌時提到三個重點,首先他說了自己可能無法撐到獲救的那天;第二點,他說主訊號天線刺穿了他的生命監測器,所以他並不怪罪團員們以為他殉職而撤離。第三點,就算幸運聯絡上太空總署,救援小組趕來也要長達四年的時間,而居住艙的資源只能夠維持一個月。
孤獨是一種比絕症更加可怕的威脅,在另一部同為絕境求生的電影《浩劫重生》當中就能看到,男主角查克(湯姆漢克 飾)為了排解寂寞而創造出威爾森(排球 飾)。
在影片播放結束前,我原以為會看到馬克崩潰的橋段,但由始至終馬克獨自一人在火星上超過四百天的日子裡,唯一一次的情緒失控也就只是怒吼一聲而已。甚至還比我在兩個小時內吼小孩的次數更少。
馬克獨自一人在火星上的第一天處理了自己的傷勢並錄下日誌,第二天開始感受到了寂寞帶來的恐慌,他看著居住艙外的暴風說了「我不要死在這裡」。從這一刻開始,馬克的一切行為目的就是為了活下去。
為了生存,馬克必須活在當下,因為他很清楚,繼續讓自己保持情緒低落的狀態沒有意義,再怎麼怨天尤人怪罪命運也改變不了自己離不開火星的事實;但他也只能等待救援,假如四年才會有救援小組來的話,只有一個月的存糧他要怎麼撐到四年的時間?
馬克本身是科學家同時也是植物學家,第三天起他清點了居住艙上的所有資源,然後在居住艙裡面自己做出一個溫室來栽種馬鈴薯;大顆的留著吃,小顆的繼續種,就這樣創造出原本短缺的糧食。
在那四百多天的火星求生記當中,馬克始終相信著會有人來救他,而他必須讓自己撐到救援小組抵達;在那些日子裡,除了持續錄製日誌以外,同時也克服了許多為了生存不得不解決的難題。
在最後終於盼到團隊成員們來救他時又遇上了世紀考驗,為了減少小艇的重量,馬克必須將能拆的零件通通拆掉;包括艙殼、控制台等等,讓團員遠端遙控他的飛行路徑。他嘲諷地說著自己絕對不會認為開敞篷車上太空有多白癡。
雖然馬克穿著太空衣,少了艙殼保護他也不至於窒息,但一但進入外太空之後若是發生什麼意外,馬克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生存可能了。他知道這是個多麽危險的計畫,但也是唯一讓他有機會獲救的計畫。
在執行前他與指揮官露易士通訊,若這項救援計畫失敗了,請去看看他的父母親,並且告訴他的父母親他不後悔當太空人,而且他始終熱愛他的工作;因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是人類科技的一大步。(社會貢獻)
。
幸好,馬克最終順利獲救並且回到了地球,片尾中馬克對著一群準太空人們說了自己在火星是如何存活下來的。
馬克:「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我一個人被困在上面時覺得自己會死嗎?當然會,當太空人必須先了解這一點。我們在討論太空,它不會聽你的。總有一天,一切會失去控制,一切都會失控,而你也只能說:時候到了;我的死期到了。你可以坐以待斃,或是努力求生,就這麼回事。動手就對了,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接著解決下一個,繼續下去。問題解決完了,就能回家。」
我們能夠從馬克身上學到個體心理學想傳遞的幾個重要信念:「信任他人」、「社會貢獻」、「活在當下」
人終將一死,但死亡若沒有迫在眉睫,鮮少有人會去思考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
即便是疫情嚴峻如下,絕大多數人其實並非真的感受到死亡帶來的威脅,而是為了逃避眼前的困難所以讓自己陷入恐慌的情緒;因為真的自覺會死的人,不會在乎疫苗是AZ還是莫德納;不會在乎Google meet跟Zoom的毛病有多少;不會在乎破口到底從何而來,又是誰該負起爆發群聚感染的責任。
自覺會死的人,或是已經明白人終將一死的人,不論在多艱難的環境下,都能夠看見自己還可以做的事情;都能夠在一片絕望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都能夠為自己把當日能夠做的事情通通完成,並且平安活下來看見隔日的陽光而感覺到滿足,且沒有任何遺憾。
想改變總是怨天尤人的自己,就不要一直回顧那些過往的榮光,或是不安於未來會出現的衰退;越是艱困的環境,越是要放眼於當下,做好這一刻你能做的事情。
“我認為除了放下過去,還必須放下未來。如果整天為了日後的事擔憂,就會忽略眼前。既然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明天的課題就留到明天再思考。”《變老的勇氣》,岸見一郎,台北市,平安文化出版,2018年。
“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接著解決下一個,繼續下去。”
好好的活在當下,這樣就夠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小陷胸湯副作用 在 鋼鐵晴/抗癌小跪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身為乳癌界資優學姊,把關各種好康資訊,再分享給學妹是學姊的責任(撥髮+清痰)
尤其是與美相關的事物,更不能逃出我的法眼!
接下來要推薦的絕對是『乳癌妹子的福音』。
一般人對於乳癌術後,乳房的想像,應該都是殘缺不全的吧?!
就像我在還沒罹癌前,也不知道原來有乳房重建這種選項啊啊啊(好意思這麼大聲)(汐止井底之蛙代表)
世界很大,我們不知道的事可多著呢~
不過沒關係,很多事就算現在才知道也都來得及。
#乳房切除 #乳頭切除 #乳房重建 的妹子們...
你可知道~我們那經過手術摧殘過後的女性象徵,也有重生變美麗的機會嗎?
晴哥我親自下凡來解答探索其中奧妙,沒想到被大大震撼到!(扶下巴)
原來術後的不完整乳頭乳暈都可以透過 #3D立體仿真紋繡技術 去做到幾乎100%的複製貼上,讓失去靈魂的乳房也能找到美麗真諦。
#3D立體仿真紋繡技術 比起傳統乳頭重建方式的不同,是在於不需要經歷既耗時又繁瑣的手術,捏皮植入自體軟骨,且術後乳頭的大小並不是永久,它會隨著時間慢慢縮小塌陷,再來現在台灣乳頭重建紋繡技術,也不是那麼的純熟自然。
聽很多姐妹說:就像黏了兩顆黑棗在身上...
(歐某~~怎麼可以~~還我漂漂奶啊~~)
我們對抗乳癌這鬼東西已經夠辛苦了,為什麼還要因病變的醜陋?
讓心情美麗有自信也是抗癌人很重要的事情。
由於FB尺度關係,沒辦法盡情地在這邊裸露長輩...
➡️學妹秘密通道這邊請:https://reurl.cc/pDN15l
點進去看看就知道我是如何被它仿真技術震攝,連折射的光影和每個人乳暈上不同的小疙瘩,都能鉅細彌遺的摳比出來。
這已經是藝術品等級了吧?!(請收下我的膝蓋)
美佳娜Mei Cha紋繡產品教學專家 不僅提供飄洋過海來的專業紋繡技術及設備,還有高隱私乾淨溫馨的環境。
#3D立體仿真紋繡技術 ➡️ #零副作用 #低風險 #低痛感 #高美感
舒舒服服的躺著,起來就可以驕傲的挺胸去泡裸湯了
YA~(你在看我嗎?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同為女性所以同理,當我看到美國一位乳暈重塑大師的作品後不禁想:不計成本都要把這技術移植回台灣,幫助更多因病失去自信的女性。』- - - - 美佳娜總經理
感謝 「美佳娜Mei Cha紋繡產品教學專家」總經理 將這『乳房救星』技術帶回,並且撥出許多時間竭盡全力的推廣乳暈重塑理念,身為資優學姊明查暗訪後,嗯~蓋章通過!
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乳癌妹子,找回從前的自信
『讓我們一起變美美,不著痕跡的抗癌。』
#美佳娜
#醫學單位合作
#MPC乳暈重塑公益大使
#3D立體仿真紋繡技術
#乳暈重塑
#分享出去讓需要的人看到
小陷胸湯副作用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很好的教學病例(1/2)
這就是我之前討論「喝水即嗆、卻可喝茶」的那位病患,上次簡單討論了「水逆」的「小問題」,這次我們來深入了解這個病例的細節。不過,我得聲明一下,這六年多來負責治療這位病人的西醫團隊是很認真的,用盡各種辦法來幫助病人,雖然他們的治療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也造成不少副作用和後遺症,至少他們讓病人存活下來了,我們得尊重他們的專業精神及辛苦付出。同時,倪老師師門下一位功力很好的中醫師,之前斷斷續續幫助治療,效果也很不錯,只是這一次因緣際會下,我從去年十二月開始介入,看到了一些新的變化,有些不同的治療策略,正好很適合拿來教學討論。
我們先來說明一下病人這幾年發生了什麼事。這位病人,是位年長的女士,華人,住在中國大陸。2012年9月因為頭痛劇烈去西醫院檢查,發現為肺腺癌四期移轉腦瘤,進行Gamma Knife腦部治療,而肺癌腫塊起源於左肺主動脈,無法進行手術切除,改以化療為主,先使用「药铂类药」、「吉西他滨」,副作用過大,改為六次點滴注射化療,每次施行一週,停三週,期間穿插五次生物治療(Biopharmaceutical),之後一年半長期使用口服「特罗凯」標靶藥物。
2014年發現原發腫瘤變大,亦在肺內擴散,決定在原發腫瘤四周植入22顆放射性碘離子,希望利用碘離子緩慢釋放的放射線來控制原發腫瘤繼續發展,不過,這個植入是不可逆的,到今天仍沒有良好的辦法把他們從人體內取出來。
2014年冬天開始加入中醫治療,以病人怕冷等症狀為方向,主要使用射干麻黃湯、桔梗湯、小青龍湯、大建中湯、五苓散、當歸四逆湯等加減方。服用中藥的兩個月,病人情況穩定,除了服用化療藥物導致手腳指甲潰爛以外,可以正常生活。
2015年中,西醫複檢發現癌症持續發展,擴散到右肺,再度施行住院化療「培美曲塞(力必泰)」13個療程。2015年及2016年的冬天,再度加入中醫治療,各兩個月左右,延續2014年時的思維來使用中藥,病人覺得情況良好。
2017年初又加服用一個月的試驗性化療藥物「9291」,參加對照實驗比較,造成頭面及身體嚴重浮腫,再度加入中醫治療,五苓散、射干麻黃湯、大建中湯、四逆湯、桂枝瓜蔞薤白湯、黃連阿膠湯等加減,一週後水腫消退,體力進步,可以買菜做飯、走路三公里。
2017年3月出現大汗、嚴重胸悶、無法平躺睡覺等急性心衰竭現象,有生命危險,急診發現心臟功能不全、胸腔大量積液,做穿插排水治療,效果不彰,改以中藥治療,以茯苓四逆湯為主,病人症狀緩解,可以平躺睡覺,體力仍差,之後使用茯苓四逆湯、澤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黃連阿膠湯等加減來調養,但病人覺得服用中西藥太久,心裡開始抗拒,不願多服用,中藥吃吃停停,期間亦停止服用化療藥物,但仍一直服用利尿劑、消心痛等西藥。
2017年7月,因情緒問題,再度出現大汗、嚴重胸悶、無法平躺睡覺等急性心衰竭現象,西醫急救,之後中醫斷斷續續加強。
2017年10月又發生同樣情況,這次直接以中醫治療,一週左右情況恢復穩定,病人開始比較信任中醫治療,願意長期服用中藥,病情穩定,唯不能劇烈運動、容易受心情影響而出現胸悶,期間沒有服用化療藥物,但還是一直服用利尿劑、消心痛等西藥。
2018年6月,又再次因情緒問題,出現大汗、嚴重胸悶、無法平躺睡覺等症狀,西醫急診,住院十天,複檢發現肺癌情況穩定。這個時候,病人覺得西醫治療腫瘤及心臟衰竭效果不錯,中藥也服用了進一年,堅持不肯再服用中藥。
2018年9月,又發生急性心衰竭,西醫急診住院後,病人再度願意服用中藥,以十棗湯、五苓散、真武湯、茯苓四逆木通湯、澤漆湯等加減為主。然而,病人依然自行服用利尿劑、消心疼、倍它羅克、波立维、地高辛、硝酸甘油等多種西藥。病人家屬表示,病人心裡很害怕,非常擔心再度急性心衰竭,不敢不吃那些西藥。
2018年12月,同樣情況再度發生,病人因情緒問題,心臟劇痛、嚴重胸悶、四肢冰冷、頭胸大汗等急性心衰竭的現象都回來了,西醫急救住院,注射降血壓藥物,口服控制心律藥物,而中藥治療部分,如前幾次以茯苓四逆湯為主。然而,這次情況變得和以前不同了,即使大幅加重了生附子及茯苓的劑量,病症沒有好轉,只要控制心律的西藥時效一過,病人心律就馬上飆高,同時胸悶、四肢冰冷、大汗、全身燥熱等等,晚上每一個多小時就醒,醒來就全身大汗,一全身大汗,所有症狀又再度變嚴重,得不斷使用降血壓及控制心律的西藥來暫時緩解病人情況。
好了,洋洋灑灑寫了好幾段,才勉強說明個大概,上面陳述的是我去年十二月介入治療前的情況,中西醫治療都遇到了瓶頸,怎麼辦?接下來的發展,我們下次再討論。在這裡我想提出幾個問題,讓大家來思考、來討論,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不斷的反覆思索與矛盾:
(1)西醫治療只知道對抗癌細胞與壓制症狀,也帶來了很多的副作用,然而,病人於2012年被認定為肺癌末期轉移腦瘤,在大量化療藥物的控制下,目前已經存活了六年多,實屬不易。那麼,我們如何判斷當初病人選擇西醫化療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決定?
(2)臨床醫療是沒有辦法重複的,選了一條路後,永遠不會知道另一條路的結果,事後諸葛的批評是容易的,節骨眼上做決定卻需要十足的勇氣,也得承擔決定的後果。這對病人及家屬已經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當一位醫師面對素昧平生的重病病人時,替病人做的治療,以及反對病人去做的某些治療,每一個決定是何等的沈重?又如何知道五年十年後會不會後悔?
(3)病人一下子相信中醫治療,一下子抗拒中醫治療,又把西藥當成溺水時抓到的一根稻草,緊緊抓住不肯放手。我們應該當頭棒喝,打醒病人,然而,病人重病多年,身體及心靈受盡了各種折磨,已經不是個正常健康的靈魂了,我們還能苛求病人什麼?不苛求,又怎能打醒病人呢?
(4)從2017年7月以來,每次急性心衰竭都是因情緒問題而誘發,其中的前因後果是如何?病人四周的親朋好友,應該處處讓著病人、順著病人的情緒走,以免病人情緒失控?還是應該讓病人了解真實的世界,讓病人趁早能矯正自己的情緒,以免越陷越深?
(http://andylee.pro/wp/?p=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