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湯種斯佩爾特酸種大麵包
#Dinkel_Sauerteigbrot_mit_Milch_Kochstück ( TangZhong methode)
#德國市售包裝高蛋白小麵包的資訊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5/dinkel-sauerteig-brot-mit-milch.html
全文轉貼...
最後有點碎碎念... 圖片另外附上昨天吃的鮮蝦餛飩. 等下次我醒麵久一點應該會這裡多提點一下我的經驗.
現在台灣的大家也都開始家裡蹲. 一起揉麵擀麵消氣!
~~~~~~~~~~~~~~~~~~~~~~~~~~~~~~~~~~~~~~~~~~~~~~~~~~~~~~
這幾天在玩牛奶湯種. 一般來說, 酸種麵糰如果放入糊化的湯種效果會很不錯. 因為糊化的麵粉容易讓酵母菌分解. 但是, 如果放的是牛奶. 那又會如何?
其實湯種要不要用在酸種麵糰上見仁見智. 因為酸種麵包本身就是一個長時間發酵的麵糰. 長時間發酵的麵糰會比較不容易乾掉. 而且也因為偏酸性比較不容易發霉.
而牛奶是個偏鹼的食材. 牛奶縱使煮到超過100度也不會有甚麼XX糖變OO 醣的反應. 所以在我們糊化麵糰只需要65度的狀況下. 它應該還是個偏鹼的湯種.
今天的麵團組成是
1. Emmermehl 1300 65%g水量硬種22%
2. 斯佩爾特全穀粉30%
3. 斯佩爾特低礦物粉 70% ( Dinkelmehl 630)
4. 鹽 2%
5. 湯種 30% ( 斯佩爾特低礦物粉 1: 水 5)
6. 水 45%
整個麵糰其實偏硬. 我本來想加多一點水. 但想想可以做一點比較.
發酵上我並沒做甚麼翻摺. 整個發酵我也是放得跟一般酸種麵糰時間差不多. 最主要是想看它的影響. 事實是. 我覺得基發好像可以再久一點. 但也來不及了. 做足了中間休息30分鐘. 整形厚放室溫40分鐘才放冷藏3度. 這是12小時候準備烘焙的狀況.
整體來說. 以這種密緻孔洞應該會比較酸一點點. 但一點都不會. 有微微的奶香. 跟斯佩爾特的麵香蠻搭的. 果然用牛奶中和這樣的麵糰會不錯. 不過也許如果我拉長基發時間就不會有這種結果?
這是最近做的麵包.
那天老爺吃大概4片. 他晚上喝紅酒時有抱怨麵包太好吃. 所以吃太多了!
所以隔天我們去超市時我就買回了這些小麵包做一點研究.
因為最近滿腦子想減重. 而且老爺也是!
所以這是我買到的兩個高蛋白小麵包及Dinkel 斯佩爾特滿福堡的資訊.
最貴的這個是兩層包裝非常不環保的高級一點的高蛋白小麵包. 營養成分中的蛋白質混合粉是由麵筋, 奶蛋白, 雞蛋蛋白這三種蛋白粉組成.但因為要有吃起來像麵包的感覺.... 所以用了很多的黃豆粉及大麥纖維. 並且利用最近有提到的芥子粉增加纖維及吸水量. 但主要的纖維來源是來自Zichorie (菊苣) 甜味劑使用的是Xylit 木醣醇. 固形用的是 關華膠.
如果以上述食材都混合後其實不太香. 所以它有加奶油調整味道. 但整體來說. 如果它去掉麵筋的使用. 會是一個無麩質的高蛋白麵包.....
不過目前市售的高蛋白麵包我只鍾情我自己之前寫的這個文的口感及味道:
玩麵粉: 全素食高纖維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德式多種子麵包無蛋無奶食譜. 亞麻仁籽, 奇亞子, 黃豆, 葵花子使用作法 No egg Hi Fiber protein low carb bread No Baking Soda . Saaten Eiweissbrot mit Hefe ohne Ei Vegan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8/03/no-egg-hi-fiber-protein-low-carb-bread.html
因為不用加黃豆粉. 整個麵包的口感也很好. 目前市售的麵包為了要加一些保濕又防發霉的添加物. 調整下就得用一些黃豆粉讓它有麵包的口感. 但如果加得太多黃豆會真的會很重....
基本上. 我兒子是完全嚥不下去的! 因為聞起來就有黃豆味. 這是上面那個麵包給我的味覺感受. 但實際上的口感是好的. 不過應該不會回購.
下面這款就是我上面連結的高蛋白麵包比較相似的味道及口感. 它的豆類是用粗磨的豌豆( 這裡比較常種植這種豆子. 黃豆反倒是進口) 因為不是磨成粉. 所以沒有甚麼豆腥味 . 這種滿福堡. 通常都是可以免烤箱的, 我2015年寫過這麼一篇文:
Whole wheat English muffin no-knead stove top bread recipe, Kein - Knet Dinkelvollkorn Toastbrötchen Rezept ( Backen in der Pfanne auf dem Herd) 免揉全麥英式滿福堡食譜 免烤箱. 新手入門款! 冷藏壓力發酵實作. 相原一吉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5/08/whole-wheat-english-muffin-no-knead.html
內在非常的濕潤.
最後要介紹這款我看到覺得很好奇也拿回一包. 但不是因為高蛋白而買的斯佩爾特滿福堡.
必須先承認我就是在超市會需要帶老人眼鏡的那個大嬸. 因為我知道以烙餅方式完成的很空洞的滿福堡正常的樣子. 你可以看到我連結2015年的配方上因為用的是中筋粉又是全麥粉. 所以麵包撐得沒有很高. 那是因為麵筋架構沒有很厲害的原因. 但是上面那個高蛋白又是怎麼回事? 因為縱使你有麵筋當骨架也需要有碳水幫忙當水泥鞏固. 雖然一時可以撐高高. 但是等熱氣散掉了就會消風. 而我個人認為斯佩爾特要做滿福堡是比較困難的. 在工業製程上尤其如此. 你可以看到我之前的饅頭文.
玩麵粉: 不會皺的平底鍋貼饅頭做法. ,浮起法, 浮水法,簡易麵糰發酵判定. 基礎黑糖, 牛奶, 白饅頭食譜自己寫.如何加黃豆粉. 作法訣竅眉角小撇步通通告訴你.附影片 新手一次就成功! easy Chinese steamed bun Mantou saucepan bread recipe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6/06/easy-chinese-steamed-bun-mantou.html
裡面有個用斯佩爾特做出來的饅頭. 其實很密緻. 也比較容易乾. 我不會說這種滿福堡用斯佩爾特粉做不出來. 但要想方法做是真的( 我覺得用上面的冷藏壓力方式可以做得出來) 你看~ 它硬是比高蛋白的硬挺!
但很騙人的事我回家才發現~~~
它有加一般小麥粉及小麥麵筋.... 所以當你看到讓你覺得" 比較健康" 的斯佩爾特產品時. 可以順便看看它的營養成分. 因為斯佩爾特粉牽扯到使用酵母發酵這件事是比一般小麥還要難做一點的. 但就像很多德國人早餐吃的裸麥小麵包一樣. 裸麥的含量超及少! 因為很多裸麥做不出蓬鬆的小麵包.
以上是我對於小麵包的一些資料提供.
我在德國的麵包食譜網站上很久都沒更新了. 一直以來就只放兩個麵包食譜. 一個就是高蛋白麵包. 另一個就是很多以麵包當主食的德國人需要的無麩質麵包
無麩質蕎麥苔麩粉 燕麥粉 紅小米 玉米粉長時間發酵大麵包 VEGAN easy Gluten free Buckwheat Teff Red millets oat rice corn long fermenting bread recipe Gluten Frei Rezept für glutenfreies Brot mit langer Teigführung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8/12/vegan-easy-gluten-free-buckwheat-teff.html
最近這個無麩質麵包裡有人說他是麩質過敏者. 但是他很想做我的自學老師 Lutz 的這個以杜蘭小麥為主的 Pane di Grano Duro 他問我可以不可以幫他修改成無麩質!!!
其實我並沒有回答他. 因為我看了這個問題以後有點生氣😅😅😅
杜蘭小麥的口感就是義大利麵的口感. 那就是在小麥中的麵筋一樣的東西. 你覺得我有辦法把這樣的一個麵包不使用杜蘭小麥做出來嗎?
說實在, 我試了很多的無麩質穀類粉. 每一種粉都有它特別的氣味. 杜蘭小麥粉的氣味是比叫奶油感覺但比較淡而無味的. Lutz 是將一個杜蘭小麥粉60% 一般中筋粉 40% 當主粉 利用poolish來增加保濕度及混合均勻度及增香. 以水量70% 鹽量2% 油量3% 的麵團拆解開來做的.
你覺得.... 要怎麼改成相同口感的無麩質呢?
深深認為. 在麵包的世界中如果存在幻想沒有很不好. 例如, 我想做一個大孔洞的Panettone . 那是可以經過多次實驗來完成的. 但如果要有杜蘭小麥口感卻無麩質. 我想最容易的是加多一點的黃豆粉. 不過.... 你也看到我上面說的了. 那個豆味非常重. 挑嘴例如我兒子是連碰都不會想碰的!
每次只要有一個奇怪的問題常會讓我深深地陷入沉思.... 我想我等一下應該會問他想用甚麼粉來做?
你會怎麼回答呢?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evain KC版本黑糖麵包食譜 份量:11個 材料 T45麵粉 658克 高筋麵粉 73克 可可粉 15克 速效乾酵母 8克 水 18克(放酵母) 鹽 15克 黑糖蜜 110克 糖 74克 蛋 66克 牛油 88克 水 402克 粗粒小麥粉 適量 做法 1. 速效...
小麥粉 麵包食譜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多種子酸種法棍.
#Emmer二粒小麥65趴水量硬種
#多種籽斯佩爾特酸種大麵包
#混合麥片的中筋粉完成酸種大麵包
#食譜比例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5/emmer-65.html
#全文轉貼但是看部落格比較清楚
這陣子雖然每天幾乎都有做包. 但是能靜下心寫文分享的感覺比較缺乏. 所以累積一篇文放了三個食譜比例在這裡.
我寫文除了是為了要給自己做紀錄. 也希望在我的做法中. 可以給閱讀者一些想法. 應用在自己的麵糰上. 這些包的比例我除了覺得比較" 里程碑" 的會放這裡偶爾還會放FB粉絲頁.
除此之外. 並不會有其他的紀錄. 我通常都是當天有甚麼樣的心情就配合甚麼樣的粉. 最近在玩的是Emmer及Einkorn 養的酵種. 然後我慢慢覺得不是每一個包都得做高於75%水量. 所以想訓練自己玩中筋粉.
話說我最近很想錄影作影片. 所以參考了很多的Youtube影片. 很多影片都強調如果要有好的爐內膨脹. 就要有高筋粉. 但我自己覺得中筋粉也很好吃.每一種麵粉依據它不同的屬性. 會長成甚麼樣的外觀. 是我要訓練自己的目標. 也就是說. 你總不能吃了一個比較密緻的酸種包. 然後因為它是酸種包就覺得它一定得用高筋粉. 其他都猜不上來吧? 當然每一個粉就有自己會長的高度. 端看你怎麼去運用. 如果把做包跟高筋粉畫上等號. 那在德國應該很難做包. 但偏偏德國人是吃麵包長大的! 所以oven spring 是根據每個包的粉比例應該有的高度來判別有沒有好的oven spring. 那個" 長高高" 的想法太狹隘.
首先要介紹的是上面三個圖片的最後一個.那是幾天前以Einkorn 全穀粉液種做的中筋粉包
比例如下:
Einkorn液種 25%
Emmervollkornmehl ( Emmer全穀粉) 20%
Weizenmehl405 ( 蛋白質 10%中筋粉. 一般小麥低礦物質粉) 80%
水 65%
泡水大麥麥片 30%( 麥片1: 水2)
我有做1小時水合
light fold 時摺疊入麥片( 往下的棍子會讓你知道我怎麼折入) . 總發酵時間約是5小時. 包含30分鐘休息及 整形完放室溫20分鐘左右.
這個流程其實我走很多次都沒有甚麼大問題. 但這個麵團卻出乎我意料的有點過發了. 我自己的感覺是. 應該是大麥麥片很有營養XD 但也有可能我自己對中筋粉的判別結束基礎發酵時間經驗不足.
雖然有點過發.但所謂的oven spring 是這樣長相. 蠻特別的.並沒有照著我幫它割出的地方裂開.這也代表它是有力量的.
當天下午有提早一點切片. 所以先放保鮮盒中. 隔著蓋子覺得自己迷失在孔洞中.開蓋時真的很香.
接下來其實是我想做影片. 但是又很懶... 所以這樣放這裡的棍子介紹.
下面這兩個麵包都是我用同一個泡水的三種種子做出來的.
我的比例是 葵花子0.42: 亞麻子 0.42 : 奇亞子 0.16: 熱水2
我的作法是先炒葵花子. 再加入亞麻子及奇亞子續炒. 再放入裝了熱水的盒子. 這樣的水量就可蒸發比較少一點. 因為炒種子的鍋子很燙.
多種籽法棍食材比例:
1. Weizenmehl 405( 低礦物質一般小麥粉蛋白質 12.8%) 100%
2. 先餵養好的硬種 30%
3. 水 65%
4. 泡水種子 30%
5. 鹽 2%
我想做長時間冷藏基發的棍子. 所以我先把10天沒餵養的硬種以 硬種1: Emmermehl1300( Emmer 高礦物質白麵粉) 1: 水0.65 揉成團. 這是3小時28度的樣子.
先做Fermentolyse. 除鹽及泡水種子其他混拌一起. 休息20分鐘
撒上鹽. 用手持攪拌機拌成團就好. 不需要薄膜只是把鹽分布均勻.
休息10分鐘. 因為我有錄影. 匯出影格來說明會比較清楚.
先把你的麵團壓平整( 期間一定要記得補充水在手及麵團上)
只塗一半的種子
對折. 噴水.
繼續只塗一半的種子
上往下對折
塗種子. 對折....
以這樣的麵團硬度其實已經拉折非常緊了. 不需要一定得馬上再一次對折( 有強迫症的可能會很難受. 但那個四邊都要折的想法是我們自己給的. 依據麵團告訴你的聲音來幫忙它才是對的!) . 可以將它滾圓. 並蓋上盆. 休息40分鐘. 我把剩下的種子都放在麵糰上.
40分鐘後開蓋的樣子. 往下開始是light fold. 你可以發現麵團鬆弛了. 拉長要看麵糰的筋度. 不需要拉很長.
整圓後蓋上盆. 放在這個案台上的時間大約是2小時. 之後重複上面動作並把它放入塗了橄欖油的保鮮盒. 並且用塑膠布壓住麵糰給一點壓力並且讓麵糰平均分布
記得蓋上保鮮盒蓋. 沒蓋上的話邊緣會乾掉. 而且我們想要給的壓力就會變小( 密封的盒子存著正在發酵產氣的麵團是會逐漸增加壓力的)
下面的樣子是7度冷藏發酵12小時候的樣子. 開蓋準備整形
整形的方式很多人都有. 以冷藏麵團來說. 你如果想要有均質的孔洞. 可以嘗試用擀麵棍整形. 我這次沒有. 就是直接整形. 這裡有我很久以前用擀麵棍整形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PgwTWMlv0&t=2s
我將烤箱石板及火山石預熱到260度. 這個麵團的後發需要1.5小時左右.
當麵團及熱水放入有蒸汽後, 使用開燈功能不加熱 10分鐘.
開烤箱門洩蒸氣. 並且將麵包前後左右對調繼續以維持200~210度的熱度加熱10~12分鐘
週日的早餐!
接下來要做另外兩條的處理.
以細緻麵粉完成的棍子賞味期非常短. 所以在保存上可以這麼做,也就是用半熟麵包的做法.
一樣再預熱至260度. 並且和上面的處理方式差不多. 但是, 開燈不加熱一直這樣持續. 我沒有開烤箱. 就是放足20分鐘. 溫度會降到160度. 這是完成的樣子.
你可以溫溫的時候放塑膠袋或保鮮盒. 如果是像我隔天一樣要吃. 就放室溫. 否則可以放冷凍.
下面是今天早上210度噴水後加熱 12分鐘.
味道及口感跟剛出爐的一樣好.甚至更好. 因為經過一天的氣味融合.這個棍子的香氣更濃!
一條早上吃 . 另一條給老爺兒子帶中餐. 今天無肉日. 我在麵包切面上塗了奶油後放蔬菜隔開. 加上芥末沙拉醬. 切卡門貝爾起司及放入早上剛做的水煮蛋. 灑上現磨胡椒.及一點鹽. 用紙捲起.
一人一半.
不是不公平~ 是我女兒不太喜歡種子麵包. 她還是繼續吃之前有寫過文的酪奶斯佩爾特吐司.
接下來要分享最後一個大麵包.
這是昨天的晚餐麵包.
這個麵包的食材比例是
1. Dinkelmehl 812 ( 斯佩爾特中礦物質麵粉) 100%
2. 第二次餵養硬種養的 Emmermehl 1300 65%水量硬種 20%
3. 泡水種子 40%
4. 鹽 2%
5. 水65%
20分鐘fermentolyse 加入鹽. 與上面的做法一樣. 在light fold 時放入吸水種子. 整個發酵包含中間休息30分鐘. 整形放籃後室溫休息約花了5小時.
冷藏3度14小時左右. 這是準備烤焙的外觀
很久以前割了這個花想試試.
這個麵包真的很軟潤. 因為我烤後大概1個多小時就切了. 別小看65%水量而已. 但因為我加了很高比例的吸水種子. 溫溫地吃比棍子還要香. 很多人都說孔洞大塗奶油困難. 但是晚餐麵包我們都是這樣一片Tartine方式的吃法. 剛好看到老爺的放置方法. 給大家參考一下! 基本上是不需要塗奶油的. 因為那些配料都已經有油脂.
~~~~~~~~~~~~~~~~~~~~~~~~~~~~~~~~~~~~~~~~~~~~
以下是今天跟昨天的毛小孩紀錄
昨天下雨了. 但有隻貓還是很想出去玩... 所以她這樣站外面躲雨
早上開燈看到這一幕. 不知道你們家的貓會不會這樣. 如果地上有張紙就會想去把身體縮在那裏. 我女兒為了實驗. 這樣貼了一個膠帶😂😂😂😅
吃飯的時候他最喜歡跟著一起擠. 我女兒早上笑著用有趣的中文說: Brownie都故意把自己的屁股變很大!
天氣慢慢變暖了. 大家都想往外跑.就算是在室內. 眼睛卻都停留在室外. 你呢?
小麥粉 麵包食譜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花式割線
#三種麥Dreikornbrot_Tartine_style完成的全酸種麵包切面
#好麵包
#Das_Brot_des_Jahres_2021
昨天的麵包被吃光光了! 我只是單純地提供了兩種抹的東西. 一個是加鹽的奶油. 另一個是德國人會用的軟質煮過的起司抹醬.
吃得出跟一般麵粉很不同的麵香. 三種麥的組合最近獲選為2021年德國麵包. https://www.handwerksblatt.de/betriebsfuehrung/dreikornbrot-ist-das-brot-des-jahres-2021
雖然我加的另兩種穀類不同. 但同樣都是透過另兩種穀類的比例都超過10% 的做法來吃到不同的味道及不同的口感. 只是德國傳統的三種麥麵包會比較密緻. 並且通常不會添加核桃. 通常都是比較小且平滑的種子.
踏入全酸種的路其實沒有很久很久.... 在德國的麵包做法中.因為裸麥要噴香且好消化一定要有裸麥酸種. 所以德國麵包店裡有裸麥酸種變成是一定的事!
也就是說當我第一次想做酸種時老爺除了說那個很難你一定不會. 還告訴我. 想做去麵包店買酸種就好了!
我當時除了語言不通不知道怎麼買XD以外. 最主要是老爺說我一定不會這件事我很介意...
反正我就這樣開始養酸種. 我的酸種旅程是從裸麥粉水抓空氣開始. 我最先做的酸種包其實是裸麥麵包. 這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樣.... 後來我開始接觸台灣的麵包社團. 有人用水果養酵素水加麵粉... 於是我2015年寫了這篇酵素水完成酵種做包的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5/08/blog-post.html
仔細看. 你會發現我當時寫的種叫魯邦種....
那是因為當時台灣社團都這麼叫. 所以我也跟著這樣叫... 其實我並沒有細究.
在我的部落格中有很多目前來說我覺得可以改正的名詞或是可以有更好做法的食譜. 我的糾結是. 我得把之前的文刪掉嗎? 因為要校正連當時的心情都不對了. 這樣就不是我自己的文了. 這也是我第一篇跟著義大利電視做的Panettone 以為是好的. 一直到真正鑽研並且去了西班牙學了兩天回來後.... 有更多的理解. 恨不得把那個文刪掉的原因....
但那個文裡有我已經去世公公的身影. 有我當時的喜怒哀樂.... 我真的沒有想要把那個紀錄丟掉.
而且完成那個現在看起來很糟糕的Panettone 時我兒子很賞光.
所以, 我不斷地在這個粉絲頁裡記錄自己每天的進度. 有錯的. 我道歉. 並且從那一刻開始端正. 有新知識一起分享.
後來, 慢慢了解在我的粉絲頁中有很多台灣的專業麵包師父. 這讓我很驚訝! 因為我不是一個專業的烘焙者. 我只是一個喜歡玩麵粉的家庭主婦. 能吸引到這樣的觀眾. 我更應該要肩負一個帶給大家正確訊息的使命.
我想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常接觸的粉在台灣難買. 因為光是法粉T55, T65, T80之間的差異師傅們就應該會想找為什麼... 當買到了發現和平常操作的小麥粉很不同的粉.尤其是裸麥與斯佩爾特麥就更會想知道怎麼讓它好吃又好看....
我曾經和台灣專業麵包師父討論德文的食譜. 因為當國內麵包店大量進貨德國特殊麵粉時都會附上幾個食譜. 它非常地制式保守. 但絕對可以成功. 我自己想那應該也是德國麵包店拿到的食譜( 因為來自原來的麵粉廠商) 通常. 它會有和一般酸種麵包製作不同的.
.
.
很大比例的商業酵母. 酸種?! 不一定會有. 除非是裸麥. 但一定都會添加鮮酵.
我了解這和目前酸種麵包文化是大相逕庭的. 但仔細看一下德國麵包部落客的食譜. 在添加鮮酵的動作非常常見.
#但前提是要慢發酵
也就是從你培養無論是有鮮酵的poolish 開始到一個麵包的完成. 需要的時間至少會有8小時以上! 在這個我目前唯二放在德國麵包社群中的詳細麵包食譜中. 不乏有人問我真的是0.5 g 鮮酵就可以完成麵包嗎?
https://mipano.de/rezepte/glutenfreies-brot-mit-langer-teigfuehrung-2/
你就可以知道. 很多的烘焙中存在著不同的觀念.
自學的人. 在跟著一個麵包食譜完成麵包後. 很容易就會陷入如果沒有跟著步驟來就會失敗的迷思.
可能因為我的德國麵粉認知是由自己既定印象下, 去" 自己" 用實驗及磨坊給的知識打破後( 事實上德國人自己也不太懂自己的麵粉及美日系的麵粉). 對於那些"成規" 我已經不再想遵循了. 取而代之的是去實驗不同的可能. 所以我比較想走自己的路. 例如. 很多人都認為一定至少要有桌上攪拌機才能做的全野酵Panettone. 其實要完成麵包....."都能做" . 但要能做出 #好氣孔與美麗外觀的Panettone 至少也要有高瓦數的手持攪拌機是我目前的感覺.
因為昨天跟網友談到昨天的文. 我自己覺得有必要再寫一篇文來澄清.
密集的氣孔沒有不對. 例如槓子頭. 饅頭. 都是低水量的代表. 但是它有沒有做好. 你應該吃得出來是不是老麵發酵. 拿它當主食的一定吃得出來. 我自己認為做麵包跟做人很像. 有甚麼樣的底子就會有甚麼樣的表現. 最簡單的訓練自己的方式就是從只用單一麵粉單一水量開始. 所有的成功如果是一蹴集成的. 都不能算是成功. 因為之後帶來的失敗你會更難去了解. 只有在不斷失敗改進下的成功. 才有往上一層的可能. 所以 #對於我的文章想要斷章取義的請不要利用我背書.
我很開心我成為一個可以幫別人背書的人. 但是我希望你看進去的是我的全文. 是了解並且知道為什麼的. 不然就真的辜負了我每天這裡長篇大論...
和昨天po的麵包一樣麵團. 在攝氏3度下待了15小時烘烤. 你看~ 是不是和昨天的麵包感覺很不一樣! 但都是同樣的一團麪分割出來的!
這次我做了一些花樣... 一直以來都很想在麵包上作畫. 但我又喜歡玩不同麵粉. 也因為多了很多經驗. 在下刀時就會先考慮並且知道自己的圖案將會有甚麼樣的外觀. 例如這篇鯨魚文 https://www.facebook.com/foodchainmenu/posts/1219799004879012 我所實驗的並不只是麵團. 還有我對於我麵團的理解. 在這個麵包中. 你可以看到很多下刀處都是有考量的. 在甚麼樣的地方得用多深的刀痕. 為什麼這隻原本尾巴粗粗的鯨魚會變成跳躍的感覺. 所有的念頭. 真的就是在那個只有短短幾分鐘的下刀時間.
你可能想~ 今天這個包的中心線為什麼歪的? 因為我想要它有個流動的感覺. 跟之前的氣孔考量沒有一點關係. 純粹是我知道這個組成的麵包不會有太多的oven spring.
寫這麼多. 其實是想最後這裡做個忠告:
請把自己的練習確實地做好. 別人的成功值得學習. 但深刻讀自己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這跟我之前練習瑜珈劈腿是一樣的道理. 你得經過時間才能全劈腿. 這之前的練習是為了之後正確的劈腿. 對自己不能自滿. 當有人給你忠告時最好先了解旁邊的聲音為什麼這麼多. 如果沒有強力的證明來證實自己. 就不要太堅持己見. #但我真的不希望你在我的文章中斷章取義當成擋箭牌.
如果你想做好酸種麵包. 就得從原始養酵開始. 並且在使用商業酵母上有所節制. 從鮮酵2% 乾酵 1%以下的做法開始( 這是德國麵包社團的基本要求) . 慢慢遞減. 到最後變成0.3%鮮酵 0.15%乾酵只是為了大量做穩定出爐率的商業做法. 如果是自己在家烘焙. 當然就可以試試不要加商業酵母. 並且在切面上去解讀為什麼. 這樣才能說你會做麵包. 其實發酵不完全的也可以吃. 只是比較不好吃. 但這就不能說是一個好麵包. 我希望我的粉絲頁是你的一個觀念參考基礎. 但我的麵包都是非常個人想法很多實驗性質的. 利用這個網頁來做你個人進步的踏腳石我非常樂見.
但我很誠懇地告訴各位. 我是有摸過很多歐洲不同的粉才敢這裡發言. 但我也有很多的不足. 我希望在這裡跟大家一起成長. 學到更多. 寫這麼多也是希望有同好一起討論. 但真的. 做麵包不能存在僥倖. 每個步驟都得想一想. 這樣才不會有我以前會做現在不會的狀況出現. 因為經過想一想. 手感會在. 那個經驗才能刻在你的心中. 真的~ 就算我目前練習瑜珈的時間已經不若以往. 但是我非常驚訝我自己的柔軟度還是存在...
這得歸功於當時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練習.
我做得到. 你也做得到.
小麥粉 麵包食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Levain KC版本黑糖麵包食譜
份量:11個
材料
T45麵粉 658克
高筋麵粉 73克
可可粉 15克
速效乾酵母 8克
水 18克(放酵母)
鹽 15克
黑糖蜜 110克
糖 74克
蛋 66克
牛油 88克
水 402克
粗粒小麥粉 適量
做法
1. 速效乾酵母用攝氏38度溫水融開
2. 酵母水加入水中,再於盆中逐步加入雞蛋、鹽、麵粉及可可粉
3. 拌勻麵糰後,倒在桌面上搓揉
4. 搓揉至光滑沒有夥粒
5. 加入一半糖
6. 拿起麵糰前三分一,向前拋將其拉長撻到桌面,再捲起包進去,將麵糰撻至光滑
7. 加入餘下的糖,重複撻麵糰過程至變得光滑為止
8. 分次加入黑糖蜜,將麵糰搓揉及撻至起筋
9. 加入已放軟的牛油,搓揉及撻至起筋有彈性
10. 蓋上保鮮紙,於攝氏25度左右下發酵一小時至脹大五成
11. 分割成每個約11份,每份約120g,滾圓成饅頭狀,靜置鬆弛約二十分鐘,到發酵至兩倍大小
12. 於麵糰的光滑面蘸上麵粉,捲起麵糰向內摺三分一,然後按壓摺叠位收口,重複兩次,將麵糰做成條狀
13. 發酵45分鐘,至鬆弛脹身即可入爐
14. 於麵包表面撒上粗粒小麥粉,防止麵糰入爐時黏住焗盤
15. 放入已預熱焗爐,約210度焗15分鐘
足本食譜: https://bit.ly/348jYAU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黑糖麵包食譜 #天然酵母麵包店 #Outback麵包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Hwupxu3dzU/hqdefault.jpg)
小麥粉 麵包食譜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酸種麵包 #低溫發酵麵包 #魯邦麵種
這份採用24小時低溫發酵的酸種麵包,是自己發表過所有麵包食譜的最高的含水率、同時搭配較高鹽分及橄欖油添加概念,同時刻意放大「高筋魯邦麵種」至1.5倍。因為主麵團水分提高的關係,必須額外添加【小麥蛋白粉 - Wheat Gluten】,才得以將含水率調高至86%,這些小麥蛋白粉的額外添加,幫助了揉拌麵團或發酵後的塑形階段,不會產生黏手或癱軟外擴現象。運用關鍵三個條件的相輔相成,(一) 使用足量天然麵種、(二) 額外添加小麥蛋白提高吸水性(三)藉由高溫鑄鐵鍋密閉循環烘烤技巧,昇華釋放出大量水蒸汽,因此整個切面氣孔組織更平均但卻是採用一般配方,或麵團發酵操作所無法達到的結果。
至於「天然高筋魯邦麵種」是否會導致口感過酸呢?這或許是有意嘗試的朋友會出現的第一個疑慮?它確實比任何一款書中天然麵種麵包,其口感酸味更為鮮明,不過絕對是在合理口感範圍內。這可由麵團沒有因為PH值較低的酸化,導致麵團無法成型或過黏得到驗證,經測試其PH值絕對能保持在4.5以上,只要謹記使用全程低溫發酵,續種餵養的「高筋魯邦麵種」製作就沒問題
,不過須注意的是「裸麥魯邦麵種」則無法使用在這份配方。
[ 材料 ]
高筋魯邦麵種:550克
常溫水:280克
特級高筋麵粉 (蛋白質:13.5%):300克
斯佩爾特小麥粉:20克
小麥蛋白粉:50克
天然海鹽:16克
特級橄欖油:25克
[ 使用器具 ] 8吋藤籃2只、4.7L帶蓋鑄鐵鍋2只
【註】
手邊沒有或買不到小麥蛋白粉,但仍想嘗試24小時低溫發酵的魅力,可以直接採用早先已經發表過的「鑄鐵鍋家常白麵包」配方來製作。但因低溫發酵拉長到24小時,因此必須捨棄【麥芽精】添加,以避免過度發酵、後繼無力。示範影片:https://youtu.be/c6vqgnl0C58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1090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u5GcC3aZvk/hqdefault.jpg)
小麥粉 麵包食譜 在 Ciao! Kitch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英式瑪芬麵包 English Muffin Bread|健康低脂的萬用早餐麵包
英式瑪芬(English Muffin) 跟法國薯條(French Fries),都不是來自於它們名字裡的國家。
薯條冠上法國,其實是比利時的發明。而英式瑪芬,最英國的地方則是他的發明者是來自英國的烘培師Samuel Thomas。他在一百多年前移民到美國後,發明了這個扁平形狀的麵包食譜,英國人堅稱完全沒聽過這個食物,而且也是從美國進口來才吃到的!好像與我們去美國的中式餐館才第一次吃到「幸運餅乾」(Fortune Cookies) 的驚訝一樣。
這款英式瑪芬,不僅跟班尼迪克蛋是絕配,單單抹一點果醬、奶油乳酪、搭配酪梨等等都非常好吃!麵包本身鬆軟,撒上粗粒小麥粉(semolina flour)表皮有點脆脆的,帶有一點鹹味,真是很萬用的早餐麵包,我連續吃了一星期,天天換不同的配料都覺得很搭,而且超簡單的,先煎後烤造就外脆內軟的口感,你能猜到它只用了10g的糖、一大匙的橄欖油嗎?
別懷疑,你絕對可以做成功的. Just do it!
完整食譜看這邊:http://bit.ly/2aLMk6m
※材料配方
約可做6~7個,瑪芬模具9cm寬
300g 中筋麵粉或高筋麵粉(使用Bob's Red Mill All Purpose Flour)
4g 速發酵母
1/2 大匙糖
1/2 大匙鹽
180ml ~ 200 ml 溫牛奶 (手揉:180ml,攪拌機:200ml)
1大匙橄欖油或是奶油
完整食譜看這邊:http://bit.ly/2aLMk6m
-----------------------------------------
Follow 巧兒灶咖 Ciao! Kitchen 看更多影音圖文食譜、料理科學與烘培技巧分享!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yCiaoKitche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iao_kitchen/
Website: http://www.ciao-kitchen.com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0r4-K7cM7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