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喇嘛幕後故事 #阿中導演川藏公路之旅
#冒險回到藏區_卻發現武警進駐😱...
如要說一個易懂的形容詞,開水喇嘛駐紮的熊托地區,就像宮崎駿的電影場景。
2016年田調時,開水喇嘛還住在山腰的洞穴裡。一如我們在書上看到的瑜伽士。長髮,馬尾。據說這樣的人會飛在天上。開水喇嘛從16歲便開始住在昏暗、潮濕,天然改成的洞穴裡。一直到49歲出關為止。修會了苯教一特別法門。不怕火,不怕燙。燭光在他的洞裏閃爍,生活的呼吐,酥油以及藏香交雜。
那一天,我領受到什麼叫把滾燙的開水澆在身上,卻不會疼。
在回程的車上,我跟攝影師說:就是他,明年我們回來。
2017年3月,我們回到藏地要開拍,一落地成都機場,事情不對了。外國人、香港人、#台灣人被禁止進入。當時所有社群網站傳的風風火火,#政府拆寺院,趕僧人,還流傳出僧尼穿軍服唱軍歌的影片。所有的行程都被打亂,本來計劃拍攝的寺廟,一間一間拆...
🔎 詳全文►►https://reurl.cc/GrRlEA
▍阿中導演手記《開水喇嘛》西遊公路之旅 (#前傳)
小貓骨灰・蚤市炸彈哥・拐盜者・活佛
►►https://reurl.cc/k0jlY9
#照片攝影許懷哲
──────────────────────────
.
.
【開水喇嘛】The Boiling Water LAMA
📺公視13 台┃11/26(四) 22:00┃紀錄觀點
📺重播時間┃11/27(五) 凌晨1:02
📺網路直播┃https://bit.ly/30PaMj6
🎬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www.ptsplus.tv/ (11/26~12/3)
🎬導演: 盧彥中┃2019
中國四川藏區一個叫熊托的小村子,住著一位人們口耳相傳的開水喇嘛。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信眾,人們從各大藏區跋山而來,為了尋求自己生命的答案跪在開水喇嘛座前,他們問著:死去的親人哪去了?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此時,爐灶上的水煮開了,在屋外等待的信眾一個個脫下上衣,他們即將得到開水喇嘛的獨到「答案」。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 入圍
★第22屆台北電影節觀摩單元 入圍
★第30屆馬賽國際影展非競賽單元『平行螢幕』入圍
#一部關於相信的電影
#從川藏青海印度到尼泊爾
#從雪域深山走進了電影銀幕
#盧彥中 #林盟山 #許懷哲 #四川 #仁波切
#藏人 #轉世 #西藏 #前世今生
.
.
┃觀點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追起來☞☞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週四22:00
╔═══════════════╗
►設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色拉寺(藏語:སེ་ར་དགོན,威利:se ra dgon)位於西藏拉薩市區北郊的烏孜山南麓,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公元15世紀初創建。1982年,色拉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419年,格魯派的始祖宗喀巴命弟子絳欽...
尼泊爾小活佛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開水喇嘛 ❍ 電影旅程隨拍分享 ═══
「我們就是一路偷拐搶騙」....用盡各種方法深入藏地。
《開水喇嘛 》其實原本是導演,為了小貓「瑪蒂」所拍的公路電影。無法釋懷愛貓之死的他,打算遠赴西藏,沿路叩問喇嘛、高僧尋找生命的答案。卻遇見了開水喇嘛,機緣巧合踏上不可思議的魔幻之旅...
他們在成都蚤市探聽情報,混藏族酒吧,被一群中國道士帶上桃花山....沿途又到了世界最大的佛學院「五明佛學院」,和化外之地的甘孜州。
最後在地圖上也找不到的地方,宛如宮崎駿的電影場景,遇到了傳奇中,古老的苯教喇嘛。然而政治局勢,越來越緊張,一車又一車的武警駐紮每個街口...這趟旅程還發生了什麼事呢?
阿中導演特別寫下了《開水喇嘛 》的幕後故事(連小編老闆都不知道的那種😲),和導演的心內話...📣今晚文章首度公開,請鎖定觀點臉書!
──────────────────────────
▍阿中導演手記《開水喇嘛》西遊公路之旅 (前傳)
小貓骨灰・蚤市炸彈哥・拐盜者・活佛
✦ 詳全文 ►►https://reurl.cc/k0jlY9
──────────────────────────
#照片太美
#忍不住先和粉絲分享
#一部關於相信的電影
#照片攝影許懷哲
【開水喇嘛】The Boiling Water LAMA
📺公視13 台┃11/26(四) 22:00┃紀錄觀點
📺重播時間┃11/27(五) 凌晨1:02
📺網路直播┃https://bit.ly/30PaMj6
🎬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www.ptsplus.tv/ (11/26~12/3)
🎬導演: 盧彥中┃2019
中國四川藏區一個叫熊托的小村子,住著一位人們口耳相傳的開水喇嘛。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信眾,人們從各大藏區跋山而來,為了尋求自己生命的答案跪在開水喇嘛座前,他們問著:死去的親人哪去了?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此時,爐灶上的水煮開了,在屋外等待的信眾一個個脫下上衣,他們即將得到開水喇嘛的獨到「答案」。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 入圍
★第22屆台北電影節觀摩單元 入圍
★第30屆馬賽國際影展非競賽單元『平行螢幕』入圍
#從川藏青海印度到尼泊爾
#從雪域深山走進了電影銀幕
#盧彥中 #林盟山 #許懷哲 #四川 #仁波切
#藏人 #轉世 #西藏 #前世今生
#FIDMarseille
#THEBOILINGWATERLAMA
.
.
┃ 觀點𝐈𝐆┃追起來☞☞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週四22:00
╔═══════════════╗
►設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尼泊爾小活佛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中印問題速報與西藏簡要介紹(上) 1951年以前】
8月30日凌晨與9月2日凌晨,印度動用流亡藏人的免洗部隊 SFF(Special Frontier Force,特別邊境部隊)當前鋒,衝上世界比例最狹長(長143公里,最寬僅5公里,面積604平方公里)的湖,高原上重要淡水來源、珍貴美食裂腹魚主要產地的--班公錯南岸北岸制高點之後
印度人、台獨份子、藏獨支持者,全部都高潮到喘不過氣來,印度還全國祝賀,代表性的黑頂(Black Top,班公錯周圍地區最高峰)在58年後從中國手上拿回。同時印度也慶祝印度宣傳中的民族英雄 Shaitan Singh 少校誓死保衛的熱欽拉山口(Rezang La)重回印度懷抱
(1962 Rezang La打了整場戰爭中最激烈的一仗,相比其他地方印軍潰敗迅速, Shaitan Singh少校負責防守的 Rezang La爭奪戰造成解放軍百餘傷亡,他自己全連也死傷略盡,但印度吹成打死共軍350人,讓中共放棄併吞拉達克的英雄)
解放軍方面也不好過,備受國內指責,因為短短不到一周,重要的班公錯其南北制高點都被印度以幾乎兵不血刃的方式奪去。等於先烈血戰獲得的土地,就大辣辣地被藏獨份子當先鋒佔去還被插上雪山獅子旗與印度國旗。這已經不叫羞辱,這等於是中共中央軍委的臉面被吐完口水後,還被當場當眾撒尿在鞋子上。
====================================
藏人(吐蕃人)因其特別適應高原的能力與能長時間上下山急行軍之耐久特別優勢,冷兵器時代始終能在高原上獨霸一方。進可剽掠四川雲南陝西與北印山腳各邦,退能固守高原擊退中原政權與印度次大陸軍隊。但也因為藏地山脈彙集,冰磧與冰蝕作用強烈且交互,
地勢險峻複雜,內部聯繫困難,一旦吐蕃中央勢力稍衰,廣大的高原藏地就會變成千百個半獨立小邦與藩屬星羅棋布的地域,而藏傳佛教成為藏人間最大的聯繫。亦即不管當時是拉薩或日喀則當政,勢強或勢弱,藏區中心仍然靠著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號召聯繫整個藏地。
不過,當熱兵器開始出現,吐蕃/西藏的特殊地位就開始消融:
1717年,蒙古準噶爾部的大策零敦多布從和闐率6000兵沿今日新藏公路的路線,從西藏西部翻山突擊佔領拉薩,拉薩權威更一落千丈,因此被迫向清廷求援。1720年,年羹堯領軍入藏,擊退大策零敦多布,但從此清廷也開始在西藏建立直接統治。
#1727年正式開始派任2人的欽差駐藏辦事大臣(當時西藏地位類似被保護國,重要官員任命須達賴喇嘛、駐藏大臣雙核可)
#1791尼泊爾入侵西藏靠福康安將軍領兵逐退
#1793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與金瓶掣籤制度(乾隆帝訂下未來喇嘛轉世須經過「金瓶掣籤」的規矩,達賴外派人員須經駐藏大臣核可,達賴與班禪開支收入須接受駐藏辦事大臣審計)
基本上1793年後,西藏地位類似清廷的「自治領」,至於台獨覺青喜歡吹的甚麼「清廷和達賴是施主和受施者關係...」根本就是鬼扯。有聽過住持怎麼選,還要「施主」來決定嗎?(附錄有欽定藏內善後章程)。
另外,當時藏南各村有如「自治領下的自治區」,而尼泊爾、拉達克、錫金、不丹則類似「自治領的藩屬」。故藏南是大清領土,但尼泊爾、拉達克、錫金、不丹不是清廷領土。
#19世紀中葉英國勢力開始併吞西藏藩屬
#1890中英藏印條約正本還在台北故宮
1850年後,英國開始向喜馬拉雅山脊推進,對於藏南因顧忌中英關係而不敢下手,但對藩屬就不客氣了。1888年,Thomas Graham上校率英印軍進攻亞東,爆發第一次侵藏戰爭,清軍奉四川總督命增援但不開火,英軍顧慮兩國關係後撤退,1890年中英簽訂「中英藏印條約」(兩國中央針對兩方自治領事務簽訂條約)
而中英藏印條約也讓亞東周圍成了整個西藏唯一有對外訂約明文規定邊界的區域。
#1904第二次侵藏戰爭改變權力格局
1904年榮赫鵬(Younghusband)率英印軍攻入拉薩,1905迫簽實際並無效力的拉薩條約(因為該約無經中英雙方正式代表簽字,之後中英正式簽定「中英續訂藏印條約」,確定中國中央統治權與英國在西藏的特殊經濟利益),西藏政府徹底感受到清廷的衰弱與英國的強大先進,而清廷則憂其在西藏統治地位動搖,1904開始推行藏區新政,但引發「巴塘事變」,新任駐藏大臣鳳全遇害,漢軍旗人趙爾豐率軍血腥鎮壓,並升任新設川滇邊務大臣,強行推展「改土歸流」,有推展過的區域,後來在民國成了「西康省」。趙爾豐的強硬進一步引發清廷和藏區統治階層間的裂痕,許多藏人貴族心態進一步倒向英國並仇視中央政府,最終導致「水鼠年之亂」(1912年辛亥革命後驅逐漢滿蒙回人)。
#1912辛亥革命失去藏南與西藏軍閥化
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四川是保路運動中心,動亂極大,川藏邊區駐軍與官員喪失「靠山」與「後勤」。同時駐藏清軍發生內鬨,革命黨與保皇派打成一團。噶廈政府藉機完全掌握政權。英國也趁著中國中央空虛動亂:
#英印政府趁機佔據喜馬拉雅山以南藏區
#藏南清軍被繳械後禮送至加爾各答搭船遣返
但在意國際法的英國人,希望取得正式條約,於是在1913年10月召開西姆拉會議。英國用各種遊說法希望中國政府接受事實化的「麥克馬洪線」。但北洋政府代表陳貽範蘑菇了6個月就是打死不簽字,英國政府無奈,遂在1914年3月與噶廈政府簽訂「西姆拉密約」,英國代表允諾
#支持西藏獨立但西藏必須承認麥克馬洪線
#英國成為西藏的保護國
但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無力繼續西藏事務,又因爭取北洋政府與後來國民政府支持之故,英國政府1914年8月~1948年,對藏南採取鬆散並睜一眼閉一眼態度(英印政府事實上統治,抽稅、管理貿易、粗略法綱,地方制度任藏南維持原貌,對國民政府代表的「巡視」呈裝死態度),而達旺地區因為是十三世達賴出生地,英國政府特予尊重維持完全獨立。
1914年8月以後的西藏噶廈政府,失去英國支持其正式獨立後,仍然派出參議員等參加北洋政府會議,但已成為事實獨立的凶狠軍閥之一。1917、1920(直皖戰爭)、1922(直奉戰爭)諸年,藏軍對分裂衰落的川軍體系多次進攻(當時四川也內部大小軍閥分裂,而且人員裝備素質均嚴重下降),
#1917攻陷昌都並將昌都發展為東侵核心
#1918金沙江以西已淪陷殆盡
#川軍軍政人員或死或囚
#1922後雅礱江以西多被藏軍佔領
#甘孜成為川藏拉鋸地
此時的西藏政府,窮兵黷武不斷擴張。覺青口中的純樸可憐西藏並不存在。每逢中央更迭,藏軍都趁機發兵擴張劫掠。1930年更趁中原大戰爆發,西藏噶廈政府又發起新一波總攻向川區、青海擴大勢力。
#1932終於踢到鐵板
#青海馬家軍正式走上全國檯面
1930年趁中原大戰爆發,南京與北京皆無暇他顧的關口,藏軍同步對青、川進攻,川西重城甘孜失守,瞻化與朱倭兩縣相繼失陷,藏軍另一路也派出6000人進犯青海玉樹地區,未料經過長達2年的戰爭,藏軍屢次被以寡擊眾的「青馬」死守要點拖跨,接著又被機動與戰鬥意志高昂的馬家軍騎兵包抄擊潰,最後在1932年反而被馬家軍反攻入西康,金沙江西岸青科寺一戰,更被馬家軍敢死突破,徹底擊潰。金沙江以東的川軍也趁勢反攻擊潰當面藏軍,昌都面臨被馬家軍切斷後路,並被反攻的川軍合圍失陷的威脅,藏軍面臨逾半軍資都將被繳獲的困境。而且藏軍在接連面對青馬的敗仗中,超過4,000人被擊斃,6,000以上受傷或失蹤。
西康與青海藏族人民也因藏軍與青馬的輪流徵收而面臨破產與飢荒。13世達賴喇嘛聞各種慘訊震駭,由達賴喇嘛遣使,拜託 蔣委員長出面諭令青馬與川軍停戰。
#1933年起同意恢復駐藏大臣終止事實獨立
#雖然國府駐藏大臣叫的名稱一直換(使用最長的稱呼是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處長)
#馬家軍的頑強與戰鬥意志受到蔣委員長特別注意
相比川軍勝少敗多,青馬的頑強與猛進作風在此戰後被 蔣公注意到。加上青馬對共產黨也堅決抵制,此後青馬實際領導人馬步芳與其子馬繼援,讓 蔣公青眼有加,不只多次嘉獎,青馬相對其他地方軍閥,一向得到國民黨中央更多的支持與補助。(但馬步芳同時也是惡名昭彰的色...)
====物換星移,國府兵敗====
1949年國共內戰國軍一敗塗地,7月8日西藏噶廈政府強勢驅逐133名國府駐藏辦事處人員(沒有啥西藏七年電影裡的溫馨送別「願你平安回到中國」),國學大師兼駐印大使羅家倫協調印方派員至亞東接回狼狽的駐藏人員,作為印度為國府與羅大使所做的最後禮遇(印度當時已準備承認中共)。
#西藏再度進入短暫的事實獨立(de facto)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國民政府既敗,印度也就在1949正式併吞達旺以外的藏南,撕破英國時代的模糊面紗,1951年連達旺都不留。
#印度前進政策成為爭議根源
尼赫魯下令印度守備部隊盡一切可能向前推進,積極占領整個邊境:在邊防線上,哪裡有空隙,就到哪裡巡邏,或建立哨所。「哪一方修建一個對立的哨所,那麼它就將成功地在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權,因为實際上的主權十個有九個都會得到國際法的承認」
1951同時也是昌都戰役爆發...中共的紅色風暴終究拍上高原。
=====附錄:金瓶掣籤來由,「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
(一)大皇帝特賜一金瓶,今後遇到尋認靈童時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於簽牌上,放進瓶內,由呼圖克圖和駐藏大臣在大昭寺釋迦佛像前正式掣籤認定。
(二)今後鄰近各國來西藏的旅客和商人,或達賴喇嘛派往域外人員,須由該管主腦呈報駐藏大臣衙門簽發路證,並在江孜和定日兩地方新派官兵檢驗。
(三)鑄造「乾隆寶藏」字樣金幣,邊緣鑄年號,背面鑄藏文。駐藏大臣派漢官會同噶倫對所鑄造之章卡進行檢查,以求質量純真。
(四)設3000名正規軍隊:前後藏各駐1000名,江孜駐500名,定日駐500名,前藏代本由駐拉薩游擊統轄,日喀則(後藏)、江孜、定日各地代本,由日喀則都司統轄。
(五)關於軍隊編制,代本下設甲本、如本和定本等,由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挑選年輕有為者充任,並發給執照。
(六)今後徵調兵丁,每年每人應發糧食2石5斗,總共為7500石。受徵調的兵員,由達賴喇嘛發給減免差役的執照。
(七)關於軍隊裝備,十分之五用火槍,十分之三用弓箭,十分之二用刀矛。各兵丁要經常操演。
(八)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收入及開支,駐藏大臣每年春秋兩次進行審核。
(九)吉隆、絨夏、聶拉木等地方免去兩年一切大小差徭,宗喀、定日、喀達、從堆等地方各免去一年的差徭。?免去前後藏所有人民鐵豬年以前所欠的一切稅收。
(十)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應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平等,共同協商處理政事,所有噶倫以下的首腦及辦事人員以至活佛,皆是隸屬關係,無論大小都得服從駐藏大臣。
(十一)噶倫缺補時,從代本、孜本、強佐中考察個人政績,由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共同提出兩個名單,呈報大皇帝選擇任命。其餘人員可由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委任,並發給滿、漢、藏三種文字的執照。
札什倫布的工作人員,由班禪額爾德尼和駐藏大臣協商委任。
(十二)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在世時,其親屬人員不准參預政事。
(十三)駐藏大臣每年分春秋兩季出巡前後藏各地和檢閱軍隊。各地漢官和宗本等,如有欺壓和剝削人民事情,予以查究。
(十四)今後廓爾喀、不丹、錫金等藩屬之回文,必須按照駐藏大臣指示繕寫。關於邊界的重大事務,更要根據駐藏大臣的指示處理。外方所獻的貢物,也須請駐藏大臣查閱。所有噶倫都不得私自向外方藩屬通信。
(十五)西藏的吉隆、聶拉木等地區和廓爾喀疆土相連,又為交通要道,須樹立界碑,限制互相出入。
(十六)今後邊宗宗本均由小宗宗本及軍隊頭目中選派,任滿三年後考查成績,如果辦理妥善升用,否則革退。
(十七)普通士兵有戰鬥能力者,雖非貴族亦得升任定本甚至逐級升至代本。
(十八)堪布應選學問淵博、品德良好者充任之。其人選由達賴喇嘛、駐藏大臣及濟嚨呼圖克圖等協商決定,並發給加蓋以上3人印章的執照。
(十九)政府稅收,照所定新舊章卡兌換之數折收。公平採買各物。
(二十)吉隆、聶拉木兩地方抽收大米、食鹽等稅,除非請示駐藏大臣同意,不得私自增加稅額。
(二十一)今後所有免役執照一律收回,所有差役平均負擔。其因實有勞績,需要優待者,由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協商發給免役執照。
(二十二)達賴喇嘛所轄寺廟之活佛及喇嘛,一律詳造名冊,於駐藏大臣衙門和達賴喇嘛處各存一份,以便檢查。
(二十三)青海蒙古王公前來迎請西藏活佛,須由西寧大臣行文駐藏大臣,由駐藏大臣發給通行護照,並行文西寧大臣,以便查訪。
(二十四)各活佛頭目等因私外出時,一律不得派用烏拉;因公外出時,由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發給執票派用烏拉。
(二十五)對犯人所罰款項、沒收財產,必須登記,呈繳駐藏大臣衙門。無論公私人員如有訴訟事務,均須依法公平處理。
(二十六)每年操演軍隊所需用之彈藥,由噶廈派妥員攜帶駐藏大臣衙門之公文,前去工布地方製造。
(二十七)所有卸任之噶倫及代本,應將公館及莊園移交新任,不得據為私有。
(二十八)不得提前發給活佛及喇嘛之俸銀。
(二十九)派人催繳賦稅,應按規定期限辦理。各村逃亡戶之賦稅負擔應予減免。
尼泊爾小活佛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色拉寺(藏語:སེ་ར་དགོན,威利:se ra dgon)位於西藏拉薩市區北郊的烏孜山南麓,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公元15世紀初創建。1982年,色拉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419年,格魯派的始祖宗喀巴命弟子絳欽卻傑在拉薩北郊的烏孜山南麓創建寺院,命名為「秦清林」,藏語意為「大乘洲」。因附近多「色拉」(藏語意為酸棗林),故又通稱色拉寺。建寺後不久,宗喀巴即去世。因為之前他還興建了甘丹寺和哲蚌寺,故此人們將三寺並稱為「拉薩三大寺」。色拉寺的規模宏大,依山就勢而建,寺前有流沙河流淌而過。寺院占地約11.5萬平方米,建築以措欽(集會)大殿、眛扎倉、傑扎倉、阿巴扎倉等主體建築為中心,穿插布置了數十座康村(僧舍村落,由一群同鄉的僧人所組成)。雖然建造時並沒有進行過規劃布局,但由於建築的外觀顏色一致,主體建築形體高大,因而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使整座寺院顯得主次有序。寺內所有屋舍均為石木結構,屋頂覆阿嘎土,白色外牆的上部裝飾紫黑色貝瑪草,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位於寺院東北部的措欽大殿是全寺的管理中心和主要集會場所,也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它建於1710年,平面為方形,由殿前廣場、經堂和五座拉康(佛殿)組成,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經堂高2層,中部用長柱頂起為天窗,可以採光。四周為短柱,構成相對低矮的空間,用以供奉佛像。經堂的後部有三座佛殿,居中者供奉高6米的強巴佛(彌勒佛)鎏金銅像,其餘供文殊菩薩、宗喀巴師徒三尊、絳欽卻傑、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等尊像。大殿的殿頂為漢式風格的歇山式頂,覆以鎏金銅瓦,裝飾寶盤、寶珠、神鳥、寶幢等。色拉寺中最大的扎倉(經學院)是傑扎倉,建於1435年,18世紀初進行過擴建,目前面積約1700平方米。它的經堂由100根柱子支撐,殿內密布著壁畫和唐卡。在經堂的西部和北部建有五座佛殿,內有許多活佛靈塔和造像。比傑扎倉略小一點的是眛扎倉,建於1419年,後被雷火燒毀,1761年重建,現面積1600多平方米。
小昭寺(Ramoqê Gönba),藏語稱為“甲達繞木切”,位於西藏拉薩八廓街以北約500米處,始建於7世紀中葉641年(藏曆鐵牛年吐蕃松贊干布時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現有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寺內主要供奉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另有諸多珍貴文物。因此196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昭寺藏文叫燃木齊,小昭寺的名聲和規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沒有那麼熱鬧。但是別有特色。小昭寺歷史上幾經火焚,現存的小昭寺的建築大多是後來重修的,只有底層神殿是早期的建築,殿內的10根柱子依稀可見吐蕃遺風:上面鏤刻著蓮花,並雕有花草、卷雲以及珠寶、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樓三層,底層分門庭、經堂、佛殿三部分,周圍是轉經廊道,廊壁上遍繪無量壽佛像。頂層是漢式金瓦,金光閃閃,拉薩各個方位均能看到,蔚為壯觀。小昭寺建築風格融合了漢藏式建築特點。最初的寺廟管理也是由漢僧主持,所以說,小昭寺不僅是西藏最早的寺廟之一,而且是漢藏兩個民族團結友誼的象徵,在漢藏民族關係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八廓街是為了建築大昭寺,並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下令在臥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時在湖邊四周修建了四座宮殿,與嬪妃臣民移居宮殿親自監督大昭寺工程的進展。四座宮殿即為八廓街最早的建築。大昭寺建成後,引來了眾多朝聖者朝拜,日久逐漸踏出環繞大昭寺的一條小徑,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圍陸續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築,為遠道朝聖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15世紀後,大昭寺成為佛教傳播的中心,其周圍相繼出現僧人宿舍、宗教學校、小寺廟建築,眾多信佛者遷居大昭寺周圍生活,街上逐漸出現了大量民居、店鋪、旅館、手工作坊等設施。隨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傳佛教認為,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繞行為“轉經”,表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釋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為拉薩三大轉經道(大轉、中轉、小傳)之一。後又出現了來自蒙古、漢地、喀什米爾、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地區和國家的眾多商販、香客、遊民,發展成為集宗教街、觀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業街和購物街於一身的街區。

尼泊爾小活佛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粵語解述之另一輯有關主題: https://youtu.be/X0P3iU_pLTI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規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西藏的寺院多數歸屬於某一藏傳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則是各教派共尊的神聖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後,「噶廈」的政府機構也設在大昭寺內。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籤」儀式歷來在大昭寺進行,1995年,十世班禪靈童轉世的金瓶掣籤儀式也是在這裡舉行的。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之說,大昭寺在拉薩市具有中心地位,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大昭寺的布局方位與漢族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東面西的。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布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曼荼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松贊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魯派的護法神)、神羊熱姆傑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內各種木雕、壁畫精美絕倫,空氣中瀰漫著酥油香氣,藏民們神情虔誠地參拜轉經。大昭寺內保存有大量珍貴文物,為藏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此外,在大昭寺門前廣場上樹立的唐蕃會盟碑見證了漢藏人民的深厚友情,勸人恤出痘碑(為清朝乾隆年間駐藏大臣和琳(和珅之弟)在西藏救治天花患者及改變葬俗而立)則見證了清朝對西藏的關懷。勸人恤出痘碑旁邊的公主柳相傳為唐朝文成公主手植。
布達拉宮 (藏語:པོ་ཏ་ལ,藏語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為一座藝術殿堂。1961年納入中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布達拉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或譯「普陀珞珈」,為梵文「Potalaka」之音譯,意為「小白花樹」、「光明海島」等,佛教傳說中爲觀世音菩薩的常住道場,原位於印度南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之名亦源於此。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定都拉薩,建立起強大的吐蕃政權。641年,他與尼泊爾塔庫里王朝和中原唐王朝聯姻,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宮殿,但經費來自文成公主自唐長安帶至西藏拉薩的嫁粧。因為松贊干布把觀世音菩薩作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經中菩薩的住地「布達拉」來給宮殿命名,稱作「布達拉宮」。當時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毀了一部分。

尼泊爾小活佛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昨晚講尼泊爾,我還有些東西未講。其實尼泊爾是屬於剎帝利,是印度教中武士的種姓。僧侶就是婆羅門,所以尼泊爾人非常勇武,此其一。第二,尼泊爾是一半印度教,一半佛教,它們和諧地揉合在一起。所以去尼泊爾都會見到有活佛的。第三,尼泊爾其實是佛祖出生的地方附近,那是接近佛祖的家鄉。
還有,尼泊爾國家森林公園有很多單角犀牛。其實世界上的犀牛嚴格來講有五六種,最瀕危的是黑犀牛,但牠們不是黑色的。而白犀牛也不是白色的。黑犀牛和白犀牛是怎麼分的。非洲為何要分白犀牛和黑犀牛。黑犀年是尖嘴,為何會尖嘴,因為牠是吃樹葉。白犀牛是平嘴,因為它們吃草,牠們也大隻一點。蘇門答臘又有一種犀牛,爪哇又有犀牛,那些犀牛有點像非洲犀牛。他們細小一點,但有兩隻角。只有印度地方的有獨角犀牛,以前中國也有獨角犀牛在長江流域。其實用來做藥的,主要是用獨角犀牛。不過因獨角犀牛太少,所以才找非洲犀牛。其實獨角犀牛的角更加好,但全世界只有數千隻。牠們好像披甲。不過黑犀牛又不是最瀕危、蘇門答臘、爪哇犀牛也只剩下很少。
現在地震應該已經死了近五千人。死那麼多人,主要是因為房屋建得不好,沒有做好抗震。他們建幾層樓,也沒有鋼根水泥,沒有做好地基。這些樓一遇到地震就會出事。那時海地地震死了很多人,也是因為房屋做得差。反而日本的樓的抗震做得相當好。其實把整幢樓有彈性或者用鐘擺來抗消震盪。這是我想補充的東西。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