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走入戶外的理由:基督教篇】
承認吧!在一個講究務實與物質的社會裡面,大眾或許還可以接受觀光旅遊跟露營,但稍稍帶著點風險的戶外活動就不太OK了。當我們想要出走,「不事生產」的標籤可能就在轉角等著我們~ 😅😅
說起約翰‧繆爾(John Muir)這個百年以前的蘇格蘭裔美國人,如今我們大多只約略記得他是國家公園之父,也是古早年代的環運領袖,但你知道他同時也是一位博物學者兼「山癌」末期患者嗎? (※ 與其說是山癌不如說是荒野癌就是了 )
他病重的程度,已經到了不往野外跑就渾身不對勁的地步,餐風露宿、冒險犯難對他而言,才是人生的真諦!要說是誰塑造了美國的環保運動和戶外文化,這位大鬍子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的書中就有提及,繆爾努力提倡的荒野保護理念,其實也在戰後美援時期溶入了臺灣國家公園的核心精神之中。
.
在繆爾29歲的時候,歷經一場幾乎奪走他右眼視力的工安意外,不得不讓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最後,他決定要忠於自己的夢想,展開一場以探索和植物研究為主題的大冒險。
日後他回憶這段經歷時,就說:「這次的打擊將我趕到了芬芳的原野之上。有時候,神為了教導我們,就會讓我們無比貼近死亡。」
於是他徒步從肯達基州走到了佛羅里達州,大約1,600公里的距離(約徒步環島一圈半)。任性且自信的繆爾沒有任何既定的行程規劃,就只是設定了往南的大方向,然後盡量選擇在野地中行動而已。說走就走,可真是瀟灑!
這一路上留下的事蹟有:遇上持槍強盜時保持鎮定,全身而退(因為他看起來很窮)、假裝自己有槍嚇退兇徒、在荒煙漫草的墓園中露宿、因為身上沒錢餓肚子到眼冒金星 … 說真的,獨自在南北戰爭剛結束沒多久之後的南方徒步旅行超級硬派的啊 ... 先來個RESPECT.
身為一個將靈魂獻給荒野的男子,繆爾也碰過不少的質疑者,尤其是嚴以律已、務實至上的新教徒。行經田納西州鄉間的時候,他為了找尋過夜的地點,在小鎮裡面逐戶敲門問能否借宿一晚,結果恰巧在最後一戶碰上了願意接納他的一對夫妻,丈夫是一位虔誠的鐵匠。
.
.
.
晚餐時分,這位鐵匠在禱告之後注視著餐桌另一端的繆爾,開始了以下的對談:
「年輕人,你來這裡幹嘛?」
「找植物。」
「植物?什麼種類的植物?」
「喔,所有種類的植物;花、草、樹、苔癬、蕨類 … 我幾乎對所有會生長的東西都有興趣。」
「好吧,年輕人,你意思是政府並沒有僱用你來做這些事囉?」
「對,我就是自己的雇主。我喜愛所有的植物,我南下是希望能認識越多植物越好。」
(鐵匠內心OS:遊手好閒、不事生產的年輕人!😠😠)
「你看起來是個意志堅強的人。與其在鄉間遊蕩拈花惹草,你肯定可以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現在大環境不好,所有人都必須要認真幹活才行。摘花不管放在什麼時候都不像是一個男人該做的事。」
………
遇上這種氣力萬鈞的務實主義批判,別說是19世紀的繆爾了,就算是喜歡戶外的現代人也難以抵擋吧!(苦笑)但聰明伶俐、熟讀聖經的繆爾可沒有就此敗下陣來,竟然反而利用聖經來了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
「你相信聖經,對吧?」
「當然啦!」
「嗯,你知道所羅門王(聖經故事中有名的賢王)不只意志堅強,而且大家還普遍相信他是有史以來最有智慧的人,但他卻認同研究植物的價值喔!不單是撿起它們而已,還要加以研究;你知道他還寫了一本關於植物的書,不只紀載了黎巴嫩高大的雪松,還有牆縫中生長的小東西。」
「所以囉,你看所羅門王跟你之間的差距比跟我之間的大多了。我向你保證他肯定經常跑去朱迪亞(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區)的山區晃蕩,而且如果他是一個北方佬,他必定也會尋訪土地上所有的草木。再說,你難道不記得耶穌曾告訴他的門徒要『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並將他們的美麗和所羅門王的榮耀相提並論?現在,我該聽誰的話,你或是耶穌的?耶穌說:『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你說:『不要想,它不值得任何意志堅強的人去做』。」
鐵匠表示:😦😦😦
於是,啞口無言的鐵匠說他從未以這種方式看待花朵過,並重申繆爾果然是意志堅強的人,承認他拈花惹草一點問題也沒有。
.
.
.
可惡,我也被長輩唸過好幾次不要去爬山,應該多去讀「實際的書」、多去做「實際的事」 #$!@#%@,讀到這邊真是超有共鳴的 … 😂😂
但我們都知道,繆爾同時具有戶外活動愛好者和博物學家兩個身分。他熱愛潛藏於大自然中的神性與真理,所以不像大部分人純是為了休閒娛樂而走入戶外,而這也是19世紀博物學家的共通特性,即非常注重實地踏查和紀錄。
這樣的風氣也影響了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所以我們才會見到日治時期有這麼多勤跑現場的學者出沒於臺灣的山區,如鹿野忠雄、鳥居龍藏、森丑之助、伊能嘉矩、菊池米太郎、川上瀧彌等,其中亦有以斯文豪(Robert Swinhoe)為首的西方學者。有趣的是,雖然看起來都是跑現場,但裡面像伊能嘉矩這種專精於研讀和編纂文獻的學者,就會被認為是沒有真正深入田野採集標本與資料,圈內評價上也會略有差異。
戰後美援時期,來自美國的學者到臺灣調查生態,跟著原住民嚮導上山下海過倒木,另一方面也感嘆當時臺灣的教授都不願意跑現場,未來本土生態研究還有救嗎?這樣的批判,也是來自於繆爾這類博物學者的所塑造的典範。
最後,因為博物學的盛行,最早期的戶外俱樂部(相當於我們的登山社團)也會有注重科學和藝術人文的一面,但這畢竟只是一小撮人的興趣,大多數會員只是喜歡到戶外散心或是征服巔峰啦~
.
.
看到這裡還不去支持一下臺灣本土 找樹的人-Taiwan champion trees 團隊,能結合興趣跟學術真是件很酷的事情呀!!
想多認識繆爾這個傢伙,可以去看2020年出版的《我的山間初夏: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啟蒙手記》,我講的故事則是來自《墨西哥灣千里徒步行》,但相關的繁中譯本不多,大家自己找找看吧!
若是要以更宏觀的方式瞭解繆爾在歷史脈絡之中的角色,則可參考一下拙作《#登一座人文的山》~ 但裡面不會講太多這種有趣故事就是了 😆
工安意外種類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22桃園旭富製藥大火聯合聲明】
桃園旭富製藥於20日中午發生火警後延續至今,不僅波及週邊五座工廠,亦造成一名移工死亡,21日下午更傳出消防員於殘火處理時發生爆炸事故,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而據桃園市政府消防局(下稱桃消)對外表示,業者並未提供化學物質之明確位置、種類與數量,甚至事故後業者提供之資料亦有所不同,為此消防員工作促進會與各團體共同提出以下聲明:
📌一、應從旭富大火檢討工廠救災應變制度
本次爆炸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由於目前我國法規對於作業區化學物質存放,並無要求業者需詳盡提供作業區內化學物質暫放位置、數量,因此仍需仰賴業者依法設立之自衛消防編組,提供消防指揮體系資訊,而從本次事件桃消與業者對於救災資訊溝通上的落差,顯示仍有必要對於工廠救災現場圖資需求從法規進行檢討,應要求未來業者申報化學物質時,作業區化學物質暫放應要有詳盡標示,另亦要對於業者自衛消防編組落實展開檢討,從事前圖資改善到落實應變訓練,以保障救災人員安全。
📌二、桃市府應於災後調查旭富是否違反消防法第21-1條,並予以開罰
去年在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的推動下消防法生命三權三讀(資訊權、退避權、調查權)通過,其中第21-1條第一款即規定:「消防指揮人員搶救工廠火災時,工廠之管理權人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提供廠區化學品種類、數量、位置平面配置圖及搶救必要資訊。」並於第43-1條規範未提供搶救必要資訊或內容虛偽不實者,應處管理權人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而有鑒於爆炸事件疑因業者未告知相關資訊,造成現場消防員救災風險提高,雖未造成傷亡,但基於救災安全與要求業者自律,本會支持桃市府應於災後調查旭富製藥是否有違反消防法第21-1條之嫌,若屬實應依第43-1條向旭富製藥進行開罰,警示其他業者加強對於提供救災資訊、自衛編組之落實,以完備救災過程應盡之責任,以及彰顯我國對於消防員救災安全與專業之重視。
📌三、呼籲中央應重新審視消防法,納入刑責加強約束
另本會希望藉此事件,呼籲立院應重新審視消防法第43-1條,對於現場未提供資訊或內容虛偽不實者,應重新審視是否再次修法,視業者規模提高裁罰金額、並針對未提供資訊造成人員死傷,將所有權人處以刑責作為考量,因為對於現場救災人員而言,現有法規六十萬之裁罰額度,與造成救災人員不幸喪命的代價以及政府後續須付出上千萬的撫卹相比,實在不公,或甚無法有效嚇阻。
📌四、應檢視旭富是否有違反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第71條,提供清楚明確之廠區配置圖給消防救災單位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第71條明文規定,使用毒性化學物質及關注化學物質之廠商,需申報運作場所全廠(場)及內部配置圖,並將該圖資資料副知消防機關。旭富大火接連兩天爆炸,廠商所提供的資料前後不一,已經實質造成救災人員處於惡劣的救災環境中,桃園市環保局應具體檢視廠商所提供之圖資真確性,並予以究責。化學工廠意外事件頻仍,主管機關應嚴格檢視毒管法修法之後,廠商是否都有確實更新相關資料,擴大查驗,以維護救災安全。
📌五、桃園市政府、周邊縣市應依毒管法或空污法,即時發佈防災簡訊,告知周邊地區民眾防護事項,以保障民眾社區知情權
旭富大火黑煙連淡水都看得到,黑色煙塵綿延。針對本次大火燃燒出的煙塵特性為何、是否含有有毒化學物質、與空氣可能產生何種化學反應、下風處將影響哪些地區、是否需要周邊地區民眾採取緊急防護措施,相關資訊付之闕如,不見政府機關積極維護民眾社區知情權的作為,儘管桃園市環保局第一時間前往周邊地區進行環境監測,但所揭露資訊仍不足提供民眾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且也並未第一時間依毒管法或空污法告知周邊地區居民防災資訊,呼籲桃園市政府應採取積極作為,保障民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與社區知情權。
📌六、呼籲主責社區知情權的環保署、內政部與行政院災防辦盡速提出社區知情權的相關立法
自2014年高雄氣爆以來,民間團體呼籲政府盡速推動社區知情權立法的聲音持續不斷,一次又一次的工安意外,從2017年泰豐輪胎大火、2018敬鵬大火、與近幾年的六輕氣爆意外,原因直指政府未落實社區知情權,與工廠化學物質資訊的揭露與管理,而一再讓公安問題發生。呼籲主責社區知情權的環保署、內政部與行政院災防辦盡速提出社區知情權的相關立法,以保障人民的社區知情權。
最後,感謝辛苦的桃消同仁,希望聲明發出的此刻各位已平安返隊。
聯合聲明團體:
搶救消防員
環境法律人協會 Environmental Jurists Association, EJA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Environmental rights foundation, ERF
台灣零廢棄協會 Taiwan Zero Waste Alliance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工安意外種類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月,三本女人的書】
每到三月,一是會想到這是牡羊座的月份,二就是想到這是婦女節的月份。
今年三月,正好我們出了三本女人的書,所以就更有了先睹為快的理由。
1.
我先從《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讀的。
這是《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作者 Amy Morin的新書。
雖然作者是女性,但我還是先因為她為什麼要特別針對女人的「玻璃心」寫一本書而好奇的。
女人男人都是人,女人的「玻璃心」會有什麼不同?
「社會比較有兩種類型:向上比較和向下比較。........眼巴巴看著所謂比你好命的人,會使你的心理愈來愈不健康......」
顯然,這是不分男女都有的玻璃心。但是,作者指出:
「雖然男性也會與他人比較,但是研究顯示,女性更常與他人比較外貌,且更傾向進行向 上比較,因而打擊到她們的身體意象。........
「所以男性看到其他男性肌肉發達或身材理想的圖片時,更容易受到激勵。他可能會詳加 考慮健身或調整飲食,讓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變得像照片中的人一樣。女性看到其他具有魅力 的女性圖片時,通常會產生自卑感,因為自認絕不可能達成類似的目標。
「另外,這項研究也明確指出一點:女性愈常進行比較,就對自己的身材愈沒信心;而她們愈是自卑,就愈會與他人比較。這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最令人吃驚的是,女性這種惡性循環和社群媒體的糾結:
「社群媒體可能扭曲你對其他人的看法。有一項二○一二年的研究發現,人們花愈多時間瀏覽 Facebook,就愈可能認為別人比自己更優秀、更快樂。
「Facebook 上每天都有一千萬張新上傳的照片。二○一五年的研究顯示,女性只要瀏覽Facebook 十分鐘,情緒和身體意象通常就會變低落。瀏覽社群媒體上的影像與對自己身體的 不滿程度有關,因為研究對象會與其中人物的臉孔、頭髮和皮膚進行比較。 」
總之,雖然也是在談如何去除「玻璃心」,但是這本書所聚焦的,就是女人如何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
相信這本書不只是為女性寫的,也是為想要了解女性的男性而寫的。
2.
《瀕窮女子》,則是日本作家飯島裕子寫的。
社會財富兩極化,「貧窮」的定義重新改寫,更多過去的中產階級陷入「瀕窮」階級,是很多人都注意到的現象。
但《瀕窮女子》卻是特別指出許多女性在這種社會趨勢下更惡劣的處境,還有何以致之的根由。訪問、分析的雖然是日本的情況,當然可以清楚地用來對照台灣。
作者最主要想指出的,是今天女性的貧窮狀況是很難以掌握的,也是很難以說明的。
而她分析的起點,就是從日本僱佣關係的改變,越來越多工作是「外包」、「外派」,因而「將來身為一家之主必須養家的男性沒有正常的工作— 這件事對日本人造成難以估計的衝擊,最後被視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女性面臨同樣的問題卻沒有受到重視。
這本書有六章,討論到勞動世界的實況、女性結婚生子的因素,以及女性世界本身的分裂等,但是我自己讀來覺得印象最深,衝擊最大的,還是女性和家人的關係。
有兩章的章名就力量很大:「名為家人的危險安全網」、「潛藏在家事料理中的黑暗」。
作者提到的「關係上的貧窮」,更是警鐘。她訪問過一個年輕女孩子這麼說:
「雖然家裡沒有經濟問題,但父母關係惡劣到極點,以前一直覺得家裡沒有我的容身之處。雖然一般都說: 『所謂貧窮,不就是沒錢嗎?』但我認為,我們陷入的是『關係上的貧窮』。」
也因此,作者這麼歸納:
「遭信賴的大人背叛,無論家或學校都無法容身的女孩懷抱著孤獨,在街頭徬徨。『溫柔』男子趁隙進入她們的內心。這些女孩一開始追求的是穩定的關係,在知道彼此關係原來是以金錢或性為目的後傷得更重,出現自殘行為,患了心病。
「若是物質上的貧窮可以馬上用金錢或物品填補,但沒有能安心的容身之所,無法擁有能 夠信任的關係— 『關係上的貧窮』根深柢固,無法輕易敉平。頭髮指甲修剪乾淨、打扮華 麗妝容的女子容易讓人認為和『貧窮』沒關係,然而,正因為她們的貧窮難以外顯,更增加遭遇危險的機率,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
女性(尤其亞洲女性)面對這麼多難以言說的問題,這本書幫我們來面對,雖然讀來很沉重,幸好書末有一章談「追求一線曙光」。
3.
第三本,我讀了《卸殼》。
《卸殼》不像前兩本是綜觀分析社會現象,而是微觀談人。是台灣作者寫的,寫她的母親,並且那位母親在去世前,也做過外派公司的清潔人員。
但,這位清潔人員又有自己多樣面貌的人生。
「家族中的長女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奉獻青春,叛逆結婚後又旋即離婚, 有自己的事業卻替前夫還起賭債,然後為了親人作保而背上巨額貸款。中年失去房子與工作後,做起各種工作維生,作為洗碗工或是清潔人員,她根深蒂固的優雅仍未逝去。」
而作者寫到這一段時,最令人震動:
「整理她的相簿,發現她依舊保存著年輕時的照片,以及一張剪過的、她穿著白紗的泛黃相片,畫面中沒有新郎、沒有其他人, 只有一名新娘。」
然而這本書寫的並不只是一個「水人無水命」的女人。
在《壹周刊》人物組當過記者的江佩津,在前言裡這麼寫:
「二○一二年的五月,我正在聲援死刑犯鄭性澤的記者會中,電話響起,我躲到廁所去,接起電話,電話那一頭的人是警察,他告訴我,我十年來未曾見過的父親剛剛過世了,因為一場工安意外。
「二○一九年,一月初始,推開家門,我找到了母親,她躺在地板上,周邊散布著她的診斷證明書、藥物。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煙燻味,我碰觸她,冰冷而僵硬。我知道,她已經離開了。
「從那一刻起,我是一個人了。
「四十八歲、五十五歲,父親與母親的生命就停在這樣的歲數, 而我的年紀從二字頭來到三字頭。
大學畢業後,我換過幾份工作,最後以寫字維生,透過一只錄音筆竊取他人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並不知道怎麼跟人介紹自己的記者工作,總半開玩笑地說:都寫些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故事。因為名人與成功總 是那樣遙遠,但只有失敗與悲傷,是我們彼此共有,也終會遭逢。 這些受訪者的故事尚未走遠,而這一次,輪到我寫自己了,由我來寫出自己的坦白講。 」
所以《卸殼》的副書名是「給母親的道歉信」。
但,又不止於此。
就是一個女人一面卸下她所有的殼,一面和你講述每一片、每一塊殼的故事。
她卸得那麼仔細,說的聲音那麼安靜又清楚,適合在三月的陽光下讀,也適合在任何一晚的燈下讀。
-----------------
【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大 塊 ✦ http://bit.ly/37EWyBO
【瀕窮女子——正在家庭、職場、社會窮忙的女性】
大 塊 ✦ http://bit.ly/3bGggjY
【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大 塊 ✦ http://bit.ly/2HFyGDl
工安意外種類 在 工安意外新聞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工安意外種類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iaor1001也提到請詳述以下資訊: 一、性別:女二、年齡:24 三、職業/工作內容:職業類別1,護理師四、保障需求: ... ... <看更多>
工安意外種類 在 工安事故影片 的推薦與評價
Share your videos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the world. ... <看更多>
工安意外種類 在 工安意外新聞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工安意外種類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iaor1001也提到請詳述以下資訊: 一、性別:女二、年齡:24 三、職業/工作內容:職業類別1,護理師四、保障需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