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增加失智症風險🧠>
俗稱「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令人心碎💔的疾病,今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就是在<爸爸可否不要老>一片中完美演繹失智老人👨🏻🦳。
失智症是一種腦部神經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忘記生活瑣碎事,最終甚至遺忘身邊的人事物。
要預防腦退化,要保持體重適中,上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證實,中央肥胖與腦退化症存在因果關係。
-------------------
日前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研究證實,中央肥胖與腦退化症存在因果關係。
研究於6月23日刊於《國際流行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研究人員針對超過1.1萬名年齡超過50歲的男女,測量他們的BMI、身高、體重、腰圍等狀況,追蹤調查長達15年,最後共有885位參與者患有失智症🧠。
分析數據後發現,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參與者之中,有60%病患的內臟脂肪值超過標準;而50歲以上的參與者,腹部脂肪🐷過多的,患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28%。若分析對象限縮在女性,腹部肥胖與失智症之間的關聯性會更加顯著,女性中央肥胖者患腦退化症的風險較常人高近四成。😨
腹部越大,大腦🧠的記憶中心會隨之縮小,腦皮層較快變薄。這是由於內臟脂肪分泌的物質,會讓可以殺死神經細胞的「β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堆積在大腦,同時讓能保護腦細胞的胰島素運作效果變差,久而久之,影響記憶力與功能執行力。
中央肥胖無論對身體或是腦部健康,都有直接影響。根據世衞定義,男性腰圍超過九十厘米及女性腰圍超過八十厘米,便屬中央肥胖。
常坐少運動、嗜食高油脂加工食品、煙酒過多,又或是中年男士和停經婦女,脂肪特別易積聚在腹部和內臟。內臟脂肪屬「感覺唔到、搣唔到的脂肪」,所衍生的健康危機,比肥胖、拜拜肉等所積聚的皮下脂肪高得多。內臟脂肪過高除了加快腦退化,更會加重臟腑工作量,擾亂代謝,增加對胰島素抵抗性,容易引發皮下脂肪增多;同時釋放毒素,破壞血管健康,引致許多慢性疾病。中央肥胖人士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腎臟問題風險比全身肥胖者更高,患大腸病變風險較常人多六成!😱😱
要針對減腩,健康飲食和運動不可缺。現代人習慣多肉🍖少菜、嗜吃濃味食物,其實只要懂得選擇,健康餐一樣可以有肉吃又濃味。我設計的宇宙飲食沒限制味道和食量,只要用的是天然材料和調味,每餐堅持三成主食、七成蔬菜的黃金比例,多攝取酵素,這種飲食配搭能令腸道該消化的消化、該吸收的吸收,沒用的廢物全排走💩💩,讓身體有營兼健康。
運動方面,研究指出,每週四次,每次半小時「強而有力」的帶氧運動🏃🏻♂️🏃🏻♂️,有助減內臟脂肪。不過現代人工作繁忙,難以抽出時間運動,而且坦白說,深層的內臟脂肪,單靠運動是很難減去;倘若要減,非得做「大量」帶氧運動,但這類帶氧運動只能全身瘦,無法「針對」減腩,成效非常緩慢。若想更有效針對減內臟脂肪,最好配搭做能加速代謝內臟脂肪及燃燒皮下脂肪的高科技儀器療程。我每星期必做「臟脂燃燒療程」,因為我現在這個年紀很容易積聚內臟脂肪,做這療程不單止是為了瘦身,最重要還是為了健康。做三十分鐘「臟脂燃燒療程」,靜靜躺著就等於體內汗蒸幕4小時,能持續提升體溫,減走內臟脂肪、提升代謝、消除水腫💦。
內臟脂肪肥厚每一刻也在危害健康,好好的跟飲食和運動,自然能減走肚腩,醒腦提神。
📽️更多健康資訊🎞️:
我的天然療法路:https://youtu.be/Nu1f9-nACDA
勿讓小朋友濫吃西藥:https://youtu.be/dMSn5CqnNto
#內臟脂肪 #失智症 #腦退化 #阿茲海默症 #補腦 #中央肥胖 #健康 #唐安麒
------------------------------
大家記得like我的各個channel啦😁
Mewe:https://bit.ly/39KEGs6
IG 名:DR.ANGELTONG
YouTube:https://bit.ly/3ic4LDT
Blog:http://blog.angeltong.com.hk
KK Box:bit.ly/3r6x6Q3
Sound Cloud:bit.ly/3q8iI8x
SoundOn:bit.ly/2MFFiIg
Spotify:spoti.fi/3q57KB1
Listen Notes:bit.ly/3q61tom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Kofgy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漢堡Talk乜Show-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VS Traditional Cardio傳統帶氧運動 究竟風行新世代嘅HIIT同傳統帶氧運動邊樣能夠最有效消脂? 內容: 1.HIIT同傳統帶氧嘅定義 2.消脂嘅原理 3.雙方的好與壞 利申:內容無特別講解HIIT嘅方法同訓練嘅建議,此片段著眼於原...
帶氧運動 定義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黃春明:【能活就要動,別想著自己老,年齡不是包袱】―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及十大運動原則
英國伯明翰大學與倫敦國王學院合作研究,發現有單車運動習慣的長者,肌肉質量與力量沒有流失,不只比同齡沒有運動的長者好,免疫系統的功能更不比年輕人差。而保持運動習慣也有助維持免疫系統T細胞的數量[1]。
■黃春明:「能活就要動,別想著自己老,年齡不是包袱」
高齡86歲的黃春明為台灣當代重要作家,2014年罹患淋巴癌,化療後,體重從72公斤掉到53公斤,體力也不如從前。但黃春明仍愛說故事,還想著若有餘力活化閒置空間,他期盼邀請老人與孩子混齡生活。講故事、教方言,也可以烹煮拿手美食與孩子一同享用,小朋友受到溫馨照顧,老人也因為看到孩子的活潑而忘卻年老[2]。
『禮運大同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在一千多年後過去的現在,靠著社會福利制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皆有所養』;因為進步的醫療,使得『廢疾者,皆有所養』;而不論是幼兒或是老人,多多少少都因為進步的社會福利制度而有所獲利;進步國家的人們更因為先進的醫療體系而逐漸進入了高齡化社會。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內政部在2018年4月10日宣布,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2018年3月底達到14.05%,也就是說,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3] [4]。
■老年人的十大運動原則
運動有強身健體、瘦身減肥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或減緩許多慢性疾病和失智症的發生。
雖然部分的老年人行動緩慢,但若因此不願意,或是覺得不能運動,那可是不對的喔!只要遵守相關原則,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它是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效用的。
由於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大不如前,尤其是年輕時期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的人,除了要避免激烈的運動外,在選擇運動項目前,可以先請教醫師的建議,並且記得運動前請參考以下建議:
1. 依個人體能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
2. 運動環境的選擇以安全為原則,以免發生危險。
3. 穿著寬鬆的衣服及大小合適的運動鞋。
4. 運動前先做充分的暖身運動 。
5. 運動量的增加,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
6. 運動時要注意身體與心理的感受是否舒適愉悅。
7. 把運動融入生活當中,隨時隨處都可以運動。
8. 運動時避免憋氣或太過用力。
9. 運動後要盡快把汗擦乾,並注意補充水份。
10. 運動要持之以恆才有成效!
■銀髮族常見的疾病與運動建議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以溫和、不激烈為原則
例如散步、體操、騎固定式腳踏車,以及太極拳、外丹功、香功等,都是相當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 以每星期至少三次,每次以不超過三十分鐘為原則。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老年人
在醫師的許可下,可以從事如散步、慢走、外丹功、太極拳、桌球、羽球等運動。
▶而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
有散步、慢跑、舞蹈、太極拳、外丹功、羽毛球、乒乓球、腳踏車、柔軟體操、爬樓梯、提腳跟、彎膝、甩腿、墊腳尖等[5]。
■運動的好處
▶生理效益
(一)心肺耐力
有氧運動可以增加最大攝氧量10-20﹪,改善血液循環,減緩心肌老化速度,如:可以走的比較快、比較遠、比較不會喘等。
(二)肌力、肌耐力
肌力訓練可以刺激肌肉蛋白質的生成,減少流失,增加肌肉纖維的直徑及強度。肌力及肌耐力的維持及改善有助於老年人維持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性。
(三)柔軟度
活動關節面及伸展周圍的軟組織,可以預防關節的僵硬並增加關節活動度。
(四)身體組成
低強度長時間(50-60分鐘)的有氧運動幫助燃燒脂肪,減少體脂肪百分比;肌力訓練則可以增加肌肉量,這兩者對於老年人之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及總能量消耗都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效益
(一)舒壓助眠
運動可以放鬆心情,減低不安及焦慮感,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二)改善心智狀況
老年人會有記憶力、認知能力的退化,運動可以增加大腦血流量,改善記憶力及認知能力[6]。
■黃春明被問及是否曾擔心老、有一天走不動該怎麼辦
黃春明想起他的爺爺,腦海中那一幕至今依然印象深刻,爺爺曾經在聊天時說過「老了,懶得動了」,結果三個月後的某一天他突然不動了、身體往前倒在黃春明的懷裡,過世了。
這個景象讓黃春明深深相信,能活就要動,特別在罹癌、挺過6次化療後,他囑咐自己每天晚上10點左右到河濱公園走兩圈,有時會走三圈。他說,運動途中跟鄰居與他們的貓狗打打招呼、有時停下來扶著牆賞月,都是美好的事情。
黃春明認為,不分年齡,每個人都是有生命力的活體,因此沒有必要一直想著自己好老、自己會不會是負擔,「身體已經老化虛弱了還煩惱這個、煩惱那個,煩惱都把你煩死了」,「只要能做一點正面的事情,就不是包袱了」。
現在的他盡量找事情做,或寫東西,或將喜歡的文本重新拿出來溫故知新,評估體力可勝任的演講就出席。他想睡就睡,晚上睡不著就讀書寫作,享受夜半的孤獨、寧靜、專注,以及河濱公園傳來的天籟。
不過,這還未達他最理想的老後生活。黃春明喜愛講故事,他也認為,許多閒置老屋值得活化運用,可以組織老人社群,讓長者進駐空間,再邀請孩子前來活動,雙方互相學習,促成讓老有所終、幼有所長[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明報副刊 - 明報健康網)「研究:恒常運動維持T細胞數量」:https://bit.ly/3lYnHbA
∎[2]
(udn.com 聯合新聞網)「能活就要動 黃春明仍想說故事給孩子聽」:https://bit.ly/3rESR9n
∎[3]
(華人熟齡生活產業發展協會-https://bit.ly/3cAm9Sh)「所謂,老有所終」:https://bit.ly/3m1bW4n
∎[4]
(國發會)最新「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https://bit.ly/31yGJM9
∎[5]
(愛長照)【要活就要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及十大運動原則:https://bit.ly/2QNOlsg
∎[6]
教育部體育署- I運動 「為銀髮族階段保持健康」:https://bit.ly/39q9jUB
➤➤照片
∎[1]
四大長者強身運動
∎「為自己度身訂造運動計劃」- 長者及護老者適用:https://bit.ly/3dm22Gi
中等強度帶氧運動:每周應完成至少150分鐘;以每天運動30分鐘為例,每周就要做至少5天,而每天的運動可以一節完成或以幾節不少於10分鐘的短節來累積。若體能許可的話,世界衞生組織亦建議長者可循序漸進地將每周的運動累積至300分鐘以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強化肌肉運動:每周應隔天做2-3天,並且包括8-10組主要的大肌肉。伸展運動:每周2節或以上,每節不少於10分鐘。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之衝擊:問題與對策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7-1/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者 #高齡化 #老齡化 #運動 #高齡社會 #超高齡社會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帶氧運動 定義 在 YANKI DIN 丁可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您要成為那一個?
像紙板一樣的還是曲線美的身型? 。
。
—圖左—
帶氧運動為主,
飲食剛好達到基礎代謝率,
每天只進食1300 卡,
欠缺力量,運動表現經常不穩定。
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體態。
。
。
—圖右—
重點放在負重訓練,
訓練力量表現和爆炸力為主,
每天五至六餐,高蛋白,
沒刻意計算卡路里,
粗略估計營養素比例,
不介意自己是否迎合社會定義的美麗,
只在乎身體健康,自身感覺開心與否。
這一年的體態變化較大,
除了努力衝破自己的心理關口外,
也努力學習更多運動觀念及知識,
過程也許會害怕,會質疑,
但轉變就必須克服不安感,
戰勝對於未知數而存在的那份恐懼。
希望大家也在健身路上,
也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和勇氣,
重新塑造自己,
身心合一需要歷練和自我欣賞,
除了努力訓練外,
思維上必須一直進步及學習,
別想着走捷徑,更沒有不勞而獲,
只要您願意付出,
運動從來不會虧待您。
而且最近也開始服用 #婕樂纖 ,
Be-ỲŌÚtiful 婕樂纖香港一級代理
一系列的天然保健食品,更有助我調理身體,
配合着大量運動習慣及健康生活方式
(多飲水、足夠休息時間、以食物原形進食等等)
成功把脂肪比例降低,使身體肌肉線條更突出,
成功幫我塑造心目中想要達到的體態,
有效的產品真心推介給每位
想要為自己健康體態變得更努力的女生們。
2020年,我們就繼續一起加油🔥💪🏻
The Fit Club
我的運動服飾 by Myprotein
網上購物四折優惠Fans code
➡️YANKI ⬅️
#素食健身 #健身女生 #素食 #轉變 #transformation #yankidin #丁可欣 #workout #活出你的美 #goodvibesonly #重訓 #健身 #婕樂纖香港一級代理
帶氧運動 定義 在 Kofgy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漢堡Talk乜Show-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VS Traditional Cardio傳統帶氧運動
究竟風行新世代嘅HIIT同傳統帶氧運動邊樣能夠最有效消脂?
內容:
1.HIIT同傳統帶氧嘅定義
2.消脂嘅原理
3.雙方的好與壞
利申:內容無特別講解HIIT嘅方法同訓練嘅建議,此片段著眼於原理分析
你想知有咩操點操,網上HIIT資訊泛濫,洗鬼我專登Repeat
Burger
Kofgy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urgerKofgym/

帶氧運動 定義 在 5分鐘防衰老運動:帶氧運動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運動》影片系列,由「賽馬會流金匯」體適能教練示範伸展、帶氧和肌肉訓練的運動動作,協助你由5分鐘開始,慢慢將運動 ... 5分鐘防衰老運動: 帶氧運動 篇. 28K ... ... <看更多>
帶氧運動 定義 在 減肥和心跳「 #帶氧運動的強度應該要有多少才會達到#減肥... 的推薦與評價
減肥和心跳「 #帶氧運動的強度應該要有多少才會達到#減肥效果?」這是很多想減肥的人士經常詢問的問題。帶氧運動強度,定義是因人而異的,而#心跳率算是一個相對客觀的 ... ... <看更多>